第92章 傳藝
張長貴笑說:“怎麽沒用?雖治不好大病,但總歸治不壞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服下一丸,也能有效。對於不通醫道的人來說,這也就夠了。
“何況天底下的大夫,終歸是平庸的多,出彩的少。
“天下方藥,上乘的,該是一人一方。不拘於藥方劑量,隻順應症狀藥性,對症下藥。
“中乘的,依症狀挑選古方成方,再按照病人具體情況做相應加減。
“下乘的,便是拘泥於古方用藥劑量,不敢做任何改變。
“天下間方藥家,下乘的多,中乘的少,上乘的鳳毛麟角。
“對你我來說,這些成藥不僅無用,反而讓治病多了幾分波折。但對那些用藥下乘的大夫來說,這些成藥極為方便,隨時取用,無異於神藥。
“隻是人心懶惰,有這麽方便的成藥,長此下去,誰還願意費心了解藥性?上乘中乘隻會越來越少,下乘越來越多。
“再進一步說,若到那時,這些成藥的製作握在少數幾人手裏。那無異於,將天下人的性命握在手裏。
“到那時,要名有名,要利有利,甚至若要做什麽陰謀之事,也無人知道。到時候,醫道衰微,天下人心便亂了。
張長貴這番說的,鞭辟入裏,眼光放得長遠,格局更大。
韓大夫或許醫術精湛,但畢竟窩在一縣之地,眼光也不過是一縣之地罷了,還感覺不出什麽。
徐一真卻知道,他這番話的分量。後世的中醫,不就是如此麽?
但那也得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為今之計,還得把這桃源縣的事情搞清楚才好。
“可知道收購藥材的都是哪些商號?”徐一真問韓大夫。
“瘟疫剛起的時候,他們有人來我這兒收購藥材,我問過一嘴,隻是他們諱莫如深,並不說明身份,”韓大夫說:“坊間傳聞,收購藥材的其中一家,是楊記商號。別的倒是不知了。”
不提別家,單把這楊記商號拎出來,為人猜測,傳播。
“這楊記商號,有什麽名堂?”
韓大夫壓低了聲音,幾乎是耳語:“楊記商號,就是楊主簿家開的。”
整個明朝,並沒有明文規定,當官的就不能從商。但整個明朝,皇家都是秉承著重農抑商的政策,又從小教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因此當官的家裏少有經商的,即便有也是諱莫如深,不為外人所知。
哪像這樣?全縣城的人都知道。
張長貴問:“衙門主簿私自囤購藥材,惠民藥局就不管麽?”
“你說太醫院的惠民藥局?嘿,”韓大夫一拍大腿:“你們原來不知道?惠民藥局的醫官,根本是楊主簿的外甥,一家人。”
這話一出,徐一真一行人都驚了。
這楊主簿是個能人啊。衙門裏手眼通天,縣城裏有商號斂財,甚至惠民藥局裏都是他的人。
一縣之中,除了衙門這堆人事之外,還有兩撥超脫於衙門體係的官員,一個是學政,負責一縣科舉考試。一個就是惠民藥局,負責治病。
這兩個都隸屬禮部,由上級直接任命,不走衙門吏部程序。因此隻能分化拉攏,卻很難往裏塞自己人。
更別說,相對於學政的位不高但權重,惠民藥局位不高權也不高,從來都是邊緣人物,可有可無的存在。
連這裏都是楊主簿的人,可以想見別的地方是什麽樣子,楊主簿的人必定更多。
半晌無言,眾人心頭都湧起黑沉沉的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先治病吧,先治病。”徐一真轉而跟韓大夫說:“之前見你針灸中規中矩,隻是為何都在手腳上下針,不下俞募穴?”
韓大夫見徐一真轉移話題,心中並不奇怪。
這些外來者,能看出來必然身份不凡,醫術精湛,有可能是上麵下來督導製瘟的。
但那又怎樣?
他們現在覺得頭頂烏雲壓得喘不過氣,卻哪裏知道一縣之人,販夫走卒平民百姓,一切都籠罩在楊主簿的陰影下。
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更何況楊主簿不是蛇,他是猛虎,是要吃人的。
聽徐一真問,韓大夫苦澀一笑:“不敢下。”
徐一真了然。胸腹下針風險不小,少有差池,銀針穿過腹膜肌肉,深入進去,就出大事了。
畢竟明初的醫生,針灸用的不僅有銀針,更有銅針,鐵針。而即便平時養護的多麽細心,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些看不見的鏽漬,更別說他們沒有消毒。
這若是一不留神戳透了,腹內感染,不死也得掉半條命。
“這瘟疫病勢迅猛,不同於平常的傷風感冒,用普通的子母補瀉效果不明顯。你可會五門十變之法?
“這,”韓大夫抿抿嘴唇:“隻是聽說,並不曾見過。”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以眼前病人為例。”徐一真索性做起現場教學來。
“肺實證、心虛症。心虛證,戊癸合化火,便是下胃經足三裏和腎經陰穀。”
這兩個穴道都在腿腳上,徐一真說話間便下了四針,左右各二。
“下針了,但這還不夠。”徐一真說:“五門十變之法是補法,但瘟疫所成的病症,隻一補還不能遏製病勢,須得二補。
他問韓大夫:“可知飛經引氣法?”
“什,什麽?”此刻韓大夫恍然回到學徒的時候,滿心滿眼的惶恐,仿佛被師父突然提問,張口結舌。
“看清楚了。接下來的手法,是飛經引氣的青龍擺尾,屬於補法的一種。”
他先是撚轉銀針。隨著撚轉,針與皮膚交界處浮現出一圈紅暈。
他指著這紅暈,對韓大夫說:“看到這紅暈了麽?這便是引到氣了。若你不確定,可以問病人感覺,”說話間他問病人:“感覺怎麽樣?”
“有點漲疼。”
漲疼就是引到氣了。
“然後,就是青龍擺尾了。”說著,他把針壓到一邊,幾乎貼近皮膚,然後鬆手,再壓向另一邊,仍舊是貼近皮膚的程度。”
病人叫了:“好疼!”
針柄擺動的時候,針尖也隨著擺動,勾動肌肉,不疼就有鬼了。而且若是本身經脈有淤堵,疼痛還會更重。
也因此,不太會有大夫施展此法。畢竟疼得狠了,一拳楔過去也不是不可能。但此法能流傳下來,自然是有無可替代的好處。
這樣晃動了九次,徐一真順勢起針:“飛經引氣之後不必停針,直接起針。”
好處就是,節省了停針兩刻鍾的時間。
“看明白了麽?”
韓大夫點頭:“看明白了。”
他神情不安、感激,又夾雜著幾分難以置信:“此法足以作為壓箱底的絕活,安身立命的本錢,您就這麽教給我了?”
桃源縣情況遠比預想的要複雜。瘟疫實際傳播情況被掩蓋了,實際情況怕是嚴重得多。更有這楊主簿廢掉了方藥,便隻能以針灸治療瘟疫。
針灸治瘟,也不是不行,隻是操作與手法遠比方藥來得複雜,見效也慢。但這卻是現在唯一的選擇。
徐一真將這手法教給他,若是能讓韓大夫救治更多的人,便值得了。
“絕活再好,能治病救人才行。”
張長貴笑說:“怎麽沒用?雖治不好大病,但總歸治不壞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服下一丸,也能有效。對於不通醫道的人來說,這也就夠了。
“何況天底下的大夫,終歸是平庸的多,出彩的少。
“天下方藥,上乘的,該是一人一方。不拘於藥方劑量,隻順應症狀藥性,對症下藥。
“中乘的,依症狀挑選古方成方,再按照病人具體情況做相應加減。
“下乘的,便是拘泥於古方用藥劑量,不敢做任何改變。
“天下間方藥家,下乘的多,中乘的少,上乘的鳳毛麟角。
“對你我來說,這些成藥不僅無用,反而讓治病多了幾分波折。但對那些用藥下乘的大夫來說,這些成藥極為方便,隨時取用,無異於神藥。
“隻是人心懶惰,有這麽方便的成藥,長此下去,誰還願意費心了解藥性?上乘中乘隻會越來越少,下乘越來越多。
“再進一步說,若到那時,這些成藥的製作握在少數幾人手裏。那無異於,將天下人的性命握在手裏。
“到那時,要名有名,要利有利,甚至若要做什麽陰謀之事,也無人知道。到時候,醫道衰微,天下人心便亂了。
張長貴這番說的,鞭辟入裏,眼光放得長遠,格局更大。
韓大夫或許醫術精湛,但畢竟窩在一縣之地,眼光也不過是一縣之地罷了,還感覺不出什麽。
徐一真卻知道,他這番話的分量。後世的中醫,不就是如此麽?
但那也得是很久以後的事了,為今之計,還得把這桃源縣的事情搞清楚才好。
“可知道收購藥材的都是哪些商號?”徐一真問韓大夫。
“瘟疫剛起的時候,他們有人來我這兒收購藥材,我問過一嘴,隻是他們諱莫如深,並不說明身份,”韓大夫說:“坊間傳聞,收購藥材的其中一家,是楊記商號。別的倒是不知了。”
不提別家,單把這楊記商號拎出來,為人猜測,傳播。
“這楊記商號,有什麽名堂?”
韓大夫壓低了聲音,幾乎是耳語:“楊記商號,就是楊主簿家開的。”
整個明朝,並沒有明文規定,當官的就不能從商。但整個明朝,皇家都是秉承著重農抑商的政策,又從小教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因此當官的家裏少有經商的,即便有也是諱莫如深,不為外人所知。
哪像這樣?全縣城的人都知道。
張長貴問:“衙門主簿私自囤購藥材,惠民藥局就不管麽?”
“你說太醫院的惠民藥局?嘿,”韓大夫一拍大腿:“你們原來不知道?惠民藥局的醫官,根本是楊主簿的外甥,一家人。”
這話一出,徐一真一行人都驚了。
這楊主簿是個能人啊。衙門裏手眼通天,縣城裏有商號斂財,甚至惠民藥局裏都是他的人。
一縣之中,除了衙門這堆人事之外,還有兩撥超脫於衙門體係的官員,一個是學政,負責一縣科舉考試。一個就是惠民藥局,負責治病。
這兩個都隸屬禮部,由上級直接任命,不走衙門吏部程序。因此隻能分化拉攏,卻很難往裏塞自己人。
更別說,相對於學政的位不高但權重,惠民藥局位不高權也不高,從來都是邊緣人物,可有可無的存在。
連這裏都是楊主簿的人,可以想見別的地方是什麽樣子,楊主簿的人必定更多。
半晌無言,眾人心頭都湧起黑沉沉的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先治病吧,先治病。”徐一真轉而跟韓大夫說:“之前見你針灸中規中矩,隻是為何都在手腳上下針,不下俞募穴?”
韓大夫見徐一真轉移話題,心中並不奇怪。
這些外來者,能看出來必然身份不凡,醫術精湛,有可能是上麵下來督導製瘟的。
但那又怎樣?
他們現在覺得頭頂烏雲壓得喘不過氣,卻哪裏知道一縣之人,販夫走卒平民百姓,一切都籠罩在楊主簿的陰影下。
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更何況楊主簿不是蛇,他是猛虎,是要吃人的。
聽徐一真問,韓大夫苦澀一笑:“不敢下。”
徐一真了然。胸腹下針風險不小,少有差池,銀針穿過腹膜肌肉,深入進去,就出大事了。
畢竟明初的醫生,針灸用的不僅有銀針,更有銅針,鐵針。而即便平時養護的多麽細心,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些看不見的鏽漬,更別說他們沒有消毒。
這若是一不留神戳透了,腹內感染,不死也得掉半條命。
“這瘟疫病勢迅猛,不同於平常的傷風感冒,用普通的子母補瀉效果不明顯。你可會五門十變之法?
“這,”韓大夫抿抿嘴唇:“隻是聽說,並不曾見過。”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以眼前病人為例。”徐一真索性做起現場教學來。
“肺實證、心虛症。心虛證,戊癸合化火,便是下胃經足三裏和腎經陰穀。”
這兩個穴道都在腿腳上,徐一真說話間便下了四針,左右各二。
“下針了,但這還不夠。”徐一真說:“五門十變之法是補法,但瘟疫所成的病症,隻一補還不能遏製病勢,須得二補。
他問韓大夫:“可知飛經引氣法?”
“什,什麽?”此刻韓大夫恍然回到學徒的時候,滿心滿眼的惶恐,仿佛被師父突然提問,張口結舌。
“看清楚了。接下來的手法,是飛經引氣的青龍擺尾,屬於補法的一種。”
他先是撚轉銀針。隨著撚轉,針與皮膚交界處浮現出一圈紅暈。
他指著這紅暈,對韓大夫說:“看到這紅暈了麽?這便是引到氣了。若你不確定,可以問病人感覺,”說話間他問病人:“感覺怎麽樣?”
“有點漲疼。”
漲疼就是引到氣了。
“然後,就是青龍擺尾了。”說著,他把針壓到一邊,幾乎貼近皮膚,然後鬆手,再壓向另一邊,仍舊是貼近皮膚的程度。”
病人叫了:“好疼!”
針柄擺動的時候,針尖也隨著擺動,勾動肌肉,不疼就有鬼了。而且若是本身經脈有淤堵,疼痛還會更重。
也因此,不太會有大夫施展此法。畢竟疼得狠了,一拳楔過去也不是不可能。但此法能流傳下來,自然是有無可替代的好處。
這樣晃動了九次,徐一真順勢起針:“飛經引氣之後不必停針,直接起針。”
好處就是,節省了停針兩刻鍾的時間。
“看明白了麽?”
韓大夫點頭:“看明白了。”
他神情不安、感激,又夾雜著幾分難以置信:“此法足以作為壓箱底的絕活,安身立命的本錢,您就這麽教給我了?”
桃源縣情況遠比預想的要複雜。瘟疫實際傳播情況被掩蓋了,實際情況怕是嚴重得多。更有這楊主簿廢掉了方藥,便隻能以針灸治療瘟疫。
針灸治瘟,也不是不行,隻是操作與手法遠比方藥來得複雜,見效也慢。但這卻是現在唯一的選擇。
徐一真將這手法教給他,若是能讓韓大夫救治更多的人,便值得了。
“絕活再好,能治病救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