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徐一真不願意麵對朱元璋呢。


    不必用看的,隻須感覺,他渾身已經雞皮疙瘩起了一身了。明明已是炎夏,卻恍惚覺得冷,背後已是冷汗一片。


    這是一代帝王的威壓,不僅來自於改朝換代的威望,更有殺伐果決的血腥。


    這種情況,他早已料到,但仍然要說,向朱元璋討要便宜行事之權。哪怕為此惡了朱元璋。


    這是他深思熟慮的。


    今天一天所做,都在他意料之外。


    先是,一早出城,本以為馬上就能過江,卻不想在江邊小小村子裏絆住,更沒想到疫病先他們過江。


    再是,出城之後又要回城,前往官府得了人手,又去了保生堂得了藥材。


    後者的幫助在意料之外。徐一真本是想采買的。但若說出意外,卻不至於。


    身為藥鋪醫館,治病救人是分內之事。身為商人,沒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即便它既沒有醫者的擔當,也沒有商人的貪婪,更是小心謹慎不願淌這渾水,也不用擔心。


    一者為官,一者為民,以官身壓下來,它沒有選擇餘地。


    但對於應天府,眾人都提了幾分小心。刁難、推脫、訴苦乃至甩手不管,都多少考慮到了。即便錦衣衛當麵,也隻能在態度上贏得幾分,若真要擺爛,為官的誰沒幾分手段呢?


    足以讓人心裏憋屈還抓不到什麽把柄。


    但應天府竟然極為配合,並沒有讓他們去找縣衙,而是差人通知縣衙派人來援助。不說效果如何,至少態度是擺正了,想必之後的幫助也不會拖遝。


    但應天府如此,其他地方官不見得如此。


    他甚至覺得,若非是在應天,皇帝腳下,若非幾年前覆滅胡惟庸一黨,朝野上下人頭滾滾,應天府尹不見得這麽好說話。


    洪武四大案,雖然都殺人無數,但其中空印案、郭桓案是極廣大地波及了地方官。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雖然殺人也很多,但地位若是不高,人脈若是不廣,怕是想被殺都沒有門路。


    出了應天府,問問那些縣官吏員,誰認識什麽胡惟庸啊?


    即便是空印案,也最多下探到知府一級,縣官怕是無緣被斬。


    這種情況下,要讓那些地方官配合,難。或者礙於官品和錦衣衛的存在表麵配合,暗地裏卻吩咐人陽奉陰違,那還不夠添亂的。


    而沒有地方衙門配合,單靠各地的惠民藥局和醫官,治病都難說夠,更不論其他了。


    徐一真說了因果究竟,便不再多說,跪倒,低頭,等待朱元璋裁決。


    朱元璋半天沒說話。


    朱元璋不說話,旁人更是連搭茬的勇氣都沒有,呼吸都放緩了,生怕被皇帝注意到。


    半晌,朱元璋說了聲“去”。


    去?去幹什麽?


    正疑惑,徐一真眼前多了一雙腳,循著腳往上看,見是王公公,拖著一錦緞鋪就的托盤,正一臉複雜羨慕的神色看著他。


    “此信符賜予爾等,助爾等北上製瘟。”朱元璋的聲音傳來。


    “謝皇上。”徐一真磕頭謝過,接過托盤,見盤中放著一塊黃色令牌。


    這黃色既不是金的明黃,也不是銅的赤黃,介於兩者之間。朝上正對著他的一麵陰刻著兩個字是“信符”。


    “持此信符,如朕親臨,有不尊號令者可就地斬殺。”朱元璋聲音平淡,內容卻血光淋淋:“持此信符,朕須得三點要求,你且聽好。”


    徐一真連忙重新低頭,恭敬地擺出聆聽狀。


    “此信符並非隻賜予你使用,是賜予你們兩人使用。”朱元璋淡淡地說:“若有人取信符以謀私利,便是欺君之罪,當斬。”


    徐張兩人心頭一凜,連忙恭敬聽命:“遵旨。”


    “此信符使用,須得你們兩人商議之後達成一致,若一人反對,便不可動用。”


    “是。”


    “回朝之後,上交信符,陳述信符使用的前因後果。”


    “是。”


    朱元璋總結陳詞:“有此信符在,當無人敢陽奉陰違,耽誤製瘟。”


    走出武英殿,張長貴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仍然心有餘悸,小步來到徐一真跟前,不由埋怨:“徐大人,你可真是膽大啊。為何之前從未跟我說過,害我一個措手不及。


    “若早知你竟敢如此,我非得讓你打消這念頭不可。”


    徐一真也是一身冷汗,托盤遞給了王公公,此時拿著信符,才翻到另一麵,上麵刻著十二個字是:“皇帝聖旨、合當差發、不信者斬”。


    聽張長貴這樣說,徐一真不由笑說:“總算結果不錯。有這信符,到了江北,我等治疫便能得官府助力了。”


    “怕是難。”張長貴搖頭:“助力不敢想,最多能不受刁難罷了。”


    徐一真不解:“這是為何?”


    “疫病都過江了。”張長貴問:“江北信使卻還沒過江,朝廷也未收到江北疫病消息,隻知黃河決口。你以為為何?”


    不等徐一真回答,張長貴便自答了:“要麽,是江北無事,不值得匯報。所謂疫病不過是一兩個村子的癤蘚之患罷了。”


    徐一真搖頭:“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古往今來莫不如是,何況正值盛夏。”


    正值盛夏,黃河大水之後人畜屍體順水漂流,腐爛,汙染水源空氣,即便後世也是如臨大敵,何況是明初。


    張長貴點頭,神情沉重:“另一個可能,便是瘟疫早已失控。地方官府已自顧不暇,無力再派出信使了。”


    徐一真閉眼想了想那個畫麵,想象不到。


    自幼時從元大都來到金陵,見到的死人多是因戰亂、饑餓,自然有因病而死的,卻不是疫病。大約也是因為,那個年代死人太快,疫病根本來不及傳播吧。


    但如今王朝定鼎,雖然邊關仍在打仗,中原卻早已和平。以疫病死人,且讓官府來不及傳信中央,即便其中有黃河決堤的因素疊加,也無法想象。


    “加之本身還要救災。”張長貴說:“地方官若盡職盡責,怕是早已分身乏術。若懈怠鬆懶,疫病之中怕是也難以活命。”


    這……


    徐一真看了看手中信符。那我拚命得到這信符有什麽用?為了在朱元璋麵前刷存在感麽?


    “徐大人不過是經驗不足,不必沮喪。何況有此金符總比沒有好,若真遇到事情處理起來也方便一些。


    “隻是徐大人如此作為,怕是會惡了皇上。”張長貴提醒說。


    徐一真不以為意:“我並不打算一直為官。若皇上貶我為民,我是求之不得。”


    張長貴卻不再多說什麽,隻是歎息一聲:“聖心難測啊。”


    什麽是懲罰?你想為民,皇上將你貶官為民。這不是懲罰。非得是讓你一直做著官,再在其他方麵找補回來,這才是懲罰。


    古往今來,此種手段玩得最爐火純青的,當屬乾隆。相比起來,朱元璋手段就粗暴了些。前者最多讓人神經。後者非得被扒層皮不可。


    對於未來,張長貴隱隱有些猜測,而徐一真茫然無知。


    兩人出了宮門,跟宮外等候的六爺、秀兒匯合之後便前往觀音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醫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陰九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陰九流並收藏大明醫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