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陽光照著狄曉風、林秀雲、阿倫、芳芳、菲傭姐妹花以及十三郎及76、77倆小兄弟登上空中客車。帥俊硬朗的五郎阿欣也來了,隻是他說他和幾個兄弟登下一班航班飛向巴黎,友善的笑說,巴黎見。
狄曉風、林秀雲與阿倫及芳芳進了頭等艙,十三郎與倆小兄弟和菲傭姐妹花則在公務艙。本是可以全部包下頭等艙的,可是,名額有限,林港琛再有通天的本領也無濟於事,因為買了頭等艙的還有那幾個碧眼金發的外國人。
大概外國佬喜歡熱情友好的待人吧,首先來了一聲“哈……”打破了尷尬之僵局。既然外國佬貼著笑臉給了招呼,帥美的狄公子狄曉風不得不與之回應。二十來年,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活靈活現的外國佬,這比電影中的外國佬更為真實。回應了一聲“哈……”,那個挨著狄曉風坐的外國佬就誇張地做了個動作,並詢問道,“日本亦或中國……”這回用得著阿倫和芳芳了。坐在後排的芳芳與阿倫聯合起來當狄曉風他們的翻譯。狄曉風就在翻譯的間隙,答道,“我是中國龍……”那外國佬自我介紹說,他來自德國,在中國生活了近五年,此次是去巴黎看妻子的時裝表演,他的名字叫:finn.這個名叫finn的德國人,更喜歡人們叫他博士費恩。還好,finn博士還能說英語。去巴黎,空中客車大概需要飛行好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不能沒有事做,因此,唯一的選擇就是聊天了。絕世美嬌林秀雲則靜靜地坐著,頭微微地倚著狄曉風,一臉的燦爛與溫情脈脈。
finn:你,大衛?中國drang?
狄曉風:no。我的名字狄曉風,不是西方的大衛。中國龍的龍字,應是,long;而不是,drang。drang是西方字典裏的邪惡的長蟲;long,龍,是華夏神韻文化中的活生生的神聖象征。long非drang,請費恩博士更正之!
費恩博士,西方世界不存在有中國這一神聖的物體,所以,找不到替代物用語,就用了drang.這是非常的錯誤的,它傳遞了一個不好的信息給全世界,認為中國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張牙舞爪的形象,這對中國的形象是極為有害的!今日我們中國將龍字譯文,用long來規範之,同樣也是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明朗的信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永不歇止!龍騰中華,領袖群倫!
finn:龍,中國,神州,偉大,了不起!文化這一概念,在中西方都有爭論,不知東方的大衛如何解釋“文化”二字或者“文化”的意蘊?
狄曉風:費恩博士,那我就獻醜了。“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易書》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天文、地文、人文,這是傳統中頗具份量的概念,天、地、人被稱之為三才。關於天象,《黃帝書》開篇首句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意為能將天文所呈之象明辨清楚,而規範社會道德、個人行為與之相合,已經盡善盡美了,即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乃“道之顯者謂之文”、“化,教行也”,即是以人教化,以倫理教化,“順天呈象”而化育天下,這也是文化的來曆。
這裏“人文”一詞與“天文”對舉而出現,指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人間世界的條理和規範,都要遵循天道的規律、宇宙的法則。曆史上那些道德高尚的聖賢君子,感悟和實踐真理的修煉人,無不順天意而行,修身證道,善化蒼生。
既然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文化的起源就是仰望上天的,是一種天、地、人為一體的文化,是整個自然和人類大和諧的文化。中國是神傳文化的中心,被稱作神州。華夏文明之所以長期繁榮、世代傳承,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崇高智慧。
finn:我的上帝,東方的大衛,你倒成了博士了。中國為何沒有哲學,跟著西方亦步亦趨?
狄曉風:費恩博士,中華文化是西方哲學的啟蒙老師,這一點西方人士也有所認識。比如老子的《道德經》基本上就是西方哲學的源頭。你們德國的哲學大師黑格爾,他的理論也得益於中華的“道”。西方哲學其實就是實證主義觀念,而我們中華則是感知。這一感知,是先天先覺,與“道”相一;而西方實證主義,則是假定而求證實,繞了一個大圈才又回到起點。感知,是一種能達至神我相通的靈驗的境界,屬於意象流,是先知先覺;西方用實證來證明已經存在的,是機械的、具象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粗鄙的後知後覺行為。東、西方,的確不可同日而語。隻能這麽說,中華文化是世界哲學之源頭,西方跟在後麵亦步亦趨。
再者,文化承載精神,承載使命。同時也具有宿命色彩。比如古巴比倫。
finn:東方的大衛,你的話題,我很感興趣,哪何為“道”?我有必要知道老子、孔夫子及後儒對中國的影響。
狄曉風:費恩博士,恕我所學也很淺陋。姑且發表我個人的某些觀點吧,作為閑聊罷。老子的道,乃宇宙本源,是無也是有。道本身乃大自在,是自然而然的,你感知不感知,它都在那裏。它既是意識體,又是物質體。(.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它既是本源一,又生化萬物。佛乃道之一極,佛不是宇宙本源,它是道的本真具象之一,又比如基督。所謂道,乃是自然而然之宇宙本源,即本體。道之本體,乃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有其相同之處,這就是它的道性,乃陰陽化生的道的功能。宇宙萬物,所體現的都是道的具象,具象不是抽象的,它從各個層麵讓人們認識到,道存在於生活的點點滴滴。人的思索,根本是在還原道的本質特征,認識本源,從而提升自己的悟性,與道就更近了一步。具象能夠呈現出多樣化,也說明,宇宙的規律雖千變萬化,但不離其宗。道是活的,不是死的。可是,終其一生,我們的孔夫子未能悟道,所以說,孔夫子他對社會的認識停留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淺表境界上,離大道還很遠。人若得道,必定是在問道、悟道、行道三重境界上得以最終實踐。自孔夫子被元朝利用,後來的儒學後人固步自封、固守格式,以為孔夫子所言乃是最終真理,於是,這些後儒整天抱守殘缺,不思進取,隻在文字上玩遊戲,文字愈來愈華麗,精神則愈來愈頹廢,以致後來儒學竟成了思想者的桎梏,再也不能前進一步。而後儒儒家將儒學變成了扼殺文化思想的工具,也因此,中國自唐以後,不再那麽進步,也隻有那麽一個可值得頌歌之盛唐。而宋明理學則將人的獨立思想全然扼殺。儒學用來修身尚可,如果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靈魂意識或理論指導思想,那是萬萬不可的!自宋至清,中國迂腐與日漸墮落,與後儒及宋明理學有莫大的關係。遊戲文字,書生誤國!這裏的書生便是後儒之儒生。
finn:東方的大衛,說說,為何中國人喜歡詆毀秦始皇?
狄曉風:費恩博士,這也是拜後儒之所賜。後儒完全是厚黑學的鼻祖。後儒幹的盡是借刀殺人的勾當,文字殺人。秦始皇統一中國,對中華民族有著莫大的功勞,可是,後儒則極盡誹謗之能事,顛倒黑白、混肴是非,將偉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腹黑成凶殘無比的暴君。後儒不懂,就是我們現在的法學體係,大概也源於秦始皇那時所製定的律法。書同文,車同軌,方便了所有的人。可是,後儒管這些豐功偉績嗎?不管。後儒為了所謂的倫理禮教,而致國家與民族之發展於不顧,隻在文字上下功夫,給他人戴帽子、編織罪名、上綱上線且不遺餘力的詛咒,以致後來將中國人的心態完全扭曲。詆毀秦始皇,則可見後儒陰暗心裏與醜惡的嘴臉。黑秦始皇者,其心何其歹毒也!後儒把在秦朝剛剛統一時期因造謠生事的幾個術士、方士被秦始皇給坑殺了,說成是他們的儒生被殺被坑,往自己臉上貼金,此亦說明,後儒其虛偽的本質暴露無疑。國家亦或天下統一乃民心所向,而後儒則不管這些,而是逆潮流而動嗬!凡逆潮流而動者,有多少殺多少,這就是天道,這是最大的天道!
後世所謂的儒生還在詆毀秦始皇,隻能說明後儒的流毒太可怕了。這些後儒食秦栗而詆秦始皇,為天下人之所不恥!
費恩博士,之所以,儒家無人得道,從道與儒的體悟不同,而知之。道與儒,道乃體,儒乃用,體用之關係,高下立判。
秦始皇的功績永遠存在,而儒家永遠不可能成為一門宗教。
這是個人觀點,純屬個人觀點,犬儒們勿噴。嗬嗬。
finn:東方的大衛,你怎麽評價老子與孔夫子?
狄曉風:費恩博士,孔夫子曾這麽評價老子與他孔夫子的:老子是龍,孔夫子自認為自己是喪家犬。人貴有自知之明,孔夫子的評價是極為中肯的。
finn:東方的大衛,試問,美國與中國誰是世界中心體?
狄曉風:費恩博士,美國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首先業已證明,他就是一個從屬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具有主導權的國家,這從文化上可以界定。為什麽北鬥星恒定呢?因為所有的星星都拱衛它,好比當時的唐朝。那些到處搞侵略的國家,實質上是意識到了自己國家的從屬地位,所以,它才不惜一切代價來取代中心地位國家的中心地位。而中國,它是天定的中心地位的國家,它的文化是“道德”文化,即:“和”文化,中和,中正。和文化具有正義性,也具有神聖性,也因此,一個正義的國家能夠主導世界,本就不足以為奇。道聖老子說,清靜乃天下正。它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清靜象母體亦或母親,她的子民圍繞著她,她的崇高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清靜如母體,她是一個體係的頭,她不需要妄動,而所有的她的子民都會聽從她的,為她效力。
finn:東方的大衛,中國人為何不在科技上下功夫?
狄曉風:費恩博士,古代的中國為何放棄搞科技?因為中國人很早就意識到,科技是把雙刃劍,弄不好就傷了自己。中國人發明火藥,而不是搞成炸彈,為的是維護自然環境,維護人類的和平。中國那時候就發明了木馬流牛,但中國人更喜歡勤勞。再者,當時的中國人受孔夫子的後儒影響,把科技當成了巧取豪奪之淫技,不提倡不說,還竭力抵製,隻在四書五經裏搞文字遊戲,也因而導致中國的科技水平每況愈下。
finn:東方的大衛,如何理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令人困惑的話?
狄曉風:哦,費恩博士,所謂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意指,聖人的精神思想是永恒的。而人類的欲~望並無止境。人類是具有欲~望的高級動物,欲~望造就了人的自私性。人類的自私性,是根本無法根除的,它存在於人的基因中。每個人都具有自私性,自私之欲~望,使得每個人都具有占有欲。欲~望也達成人的某種意願。大盜乃是指人的特定的自私性,是根源。也因此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具有普適性。也具有現實性與現實意義。這句話是對人性自私的高度概括。
finn:東方的大衛,資本、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誰會最終消失?
狄曉風:費恩博士,資本是不會消失的,因為,生活與市場存在著資本關係。社會市場需要一個杠杆,而資本具有平衡、製衡、交換、分配的使用價值作用,所以,資本不會消失。但資本主義會消失,社會主義會長存。因為,天道乃是損有餘而奉不足,而資本主義乃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社會主義乃是個人經濟與集體經濟相合一,互補的。雙向互利的。而資本主義乃是家族壟斷,被家族壟斷了社會市場,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個人處在乞討境地,無法融洽進壟斷家族中去,一旦有經濟危機發生,其個人的命運就相當被動。而社會主義,乃是個人與集體互動,個人有,集體也有;集體有,個人也有。不存在單一方麵的享有。這種互補互助的方式,是天道之於人道的互補。這是具有天道價值規律的中華社會主義,因而它能夠永久長存。
finn:東方的大衛,那二十一世紀是誰的世紀?
狄曉風:費恩博士,曆史學家湯恩比先生就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相信。曆史似乎也有個輪回。當美國因戰爭與債務被拖垮時,大氣的中國將成為環宇領頭羊!
finn:噢,狄,大衛,親,你可以去當一個外交家,或者政府要員。
狄曉風:哈,費恩博士,閑雲野鶴,安適我心也。
finn:東方的大衛,如果你參加競選,你可以當上一個擁有很多粉絲的帥美的風度翩翩的氣宇軒昂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總理的。
狄曉風:費恩博士,這於我毫無興趣。我惟願我們中華文化能主導世界,惟願中華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finn:dear,我暈菜了……
狄曉風:是di,不是dear,是狄曉風,不是大衛!
finn:噢,中國,神奇的東方的大衛,long,中國龍,無法想象……
狄曉風:哈,費恩博士,那就等下了飛機後,酒店裏去多想想吧,嗬嗬……
8
狄曉風、林秀雲與阿倫及芳芳進了頭等艙,十三郎與倆小兄弟和菲傭姐妹花則在公務艙。本是可以全部包下頭等艙的,可是,名額有限,林港琛再有通天的本領也無濟於事,因為買了頭等艙的還有那幾個碧眼金發的外國人。
大概外國佬喜歡熱情友好的待人吧,首先來了一聲“哈……”打破了尷尬之僵局。既然外國佬貼著笑臉給了招呼,帥美的狄公子狄曉風不得不與之回應。二十來年,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活靈活現的外國佬,這比電影中的外國佬更為真實。回應了一聲“哈……”,那個挨著狄曉風坐的外國佬就誇張地做了個動作,並詢問道,“日本亦或中國……”這回用得著阿倫和芳芳了。坐在後排的芳芳與阿倫聯合起來當狄曉風他們的翻譯。狄曉風就在翻譯的間隙,答道,“我是中國龍……”那外國佬自我介紹說,他來自德國,在中國生活了近五年,此次是去巴黎看妻子的時裝表演,他的名字叫:finn.這個名叫finn的德國人,更喜歡人們叫他博士費恩。還好,finn博士還能說英語。去巴黎,空中客車大概需要飛行好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不能沒有事做,因此,唯一的選擇就是聊天了。絕世美嬌林秀雲則靜靜地坐著,頭微微地倚著狄曉風,一臉的燦爛與溫情脈脈。
finn:你,大衛?中國drang?
狄曉風:no。我的名字狄曉風,不是西方的大衛。中國龍的龍字,應是,long;而不是,drang。drang是西方字典裏的邪惡的長蟲;long,龍,是華夏神韻文化中的活生生的神聖象征。long非drang,請費恩博士更正之!
費恩博士,西方世界不存在有中國這一神聖的物體,所以,找不到替代物用語,就用了drang.這是非常的錯誤的,它傳遞了一個不好的信息給全世界,認為中國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張牙舞爪的形象,這對中國的形象是極為有害的!今日我們中國將龍字譯文,用long來規範之,同樣也是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明朗的信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永不歇止!龍騰中華,領袖群倫!
finn:龍,中國,神州,偉大,了不起!文化這一概念,在中西方都有爭論,不知東方的大衛如何解釋“文化”二字或者“文化”的意蘊?
狄曉風:費恩博士,那我就獻醜了。“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易書》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天文、地文、人文,這是傳統中頗具份量的概念,天、地、人被稱之為三才。關於天象,《黃帝書》開篇首句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意為能將天文所呈之象明辨清楚,而規範社會道德、個人行為與之相合,已經盡善盡美了,即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乃“道之顯者謂之文”、“化,教行也”,即是以人教化,以倫理教化,“順天呈象”而化育天下,這也是文化的來曆。
這裏“人文”一詞與“天文”對舉而出現,指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人間世界的條理和規範,都要遵循天道的規律、宇宙的法則。曆史上那些道德高尚的聖賢君子,感悟和實踐真理的修煉人,無不順天意而行,修身證道,善化蒼生。
既然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文化的起源就是仰望上天的,是一種天、地、人為一體的文化,是整個自然和人類大和諧的文化。中國是神傳文化的中心,被稱作神州。華夏文明之所以長期繁榮、世代傳承,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崇高智慧。
finn:我的上帝,東方的大衛,你倒成了博士了。中國為何沒有哲學,跟著西方亦步亦趨?
狄曉風:費恩博士,中華文化是西方哲學的啟蒙老師,這一點西方人士也有所認識。比如老子的《道德經》基本上就是西方哲學的源頭。你們德國的哲學大師黑格爾,他的理論也得益於中華的“道”。西方哲學其實就是實證主義觀念,而我們中華則是感知。這一感知,是先天先覺,與“道”相一;而西方實證主義,則是假定而求證實,繞了一個大圈才又回到起點。感知,是一種能達至神我相通的靈驗的境界,屬於意象流,是先知先覺;西方用實證來證明已經存在的,是機械的、具象的、摸著石頭過河的粗鄙的後知後覺行為。東、西方,的確不可同日而語。隻能這麽說,中華文化是世界哲學之源頭,西方跟在後麵亦步亦趨。
再者,文化承載精神,承載使命。同時也具有宿命色彩。比如古巴比倫。
finn:東方的大衛,你的話題,我很感興趣,哪何為“道”?我有必要知道老子、孔夫子及後儒對中國的影響。
狄曉風:費恩博士,恕我所學也很淺陋。姑且發表我個人的某些觀點吧,作為閑聊罷。老子的道,乃宇宙本源,是無也是有。道本身乃大自在,是自然而然的,你感知不感知,它都在那裏。它既是意識體,又是物質體。(.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它既是本源一,又生化萬物。佛乃道之一極,佛不是宇宙本源,它是道的本真具象之一,又比如基督。所謂道,乃是自然而然之宇宙本源,即本體。道之本體,乃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有其相同之處,這就是它的道性,乃陰陽化生的道的功能。宇宙萬物,所體現的都是道的具象,具象不是抽象的,它從各個層麵讓人們認識到,道存在於生活的點點滴滴。人的思索,根本是在還原道的本質特征,認識本源,從而提升自己的悟性,與道就更近了一步。具象能夠呈現出多樣化,也說明,宇宙的規律雖千變萬化,但不離其宗。道是活的,不是死的。可是,終其一生,我們的孔夫子未能悟道,所以說,孔夫子他對社會的認識停留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淺表境界上,離大道還很遠。人若得道,必定是在問道、悟道、行道三重境界上得以最終實踐。自孔夫子被元朝利用,後來的儒學後人固步自封、固守格式,以為孔夫子所言乃是最終真理,於是,這些後儒整天抱守殘缺,不思進取,隻在文字上玩遊戲,文字愈來愈華麗,精神則愈來愈頹廢,以致後來儒學竟成了思想者的桎梏,再也不能前進一步。而後儒儒家將儒學變成了扼殺文化思想的工具,也因此,中國自唐以後,不再那麽進步,也隻有那麽一個可值得頌歌之盛唐。而宋明理學則將人的獨立思想全然扼殺。儒學用來修身尚可,如果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靈魂意識或理論指導思想,那是萬萬不可的!自宋至清,中國迂腐與日漸墮落,與後儒及宋明理學有莫大的關係。遊戲文字,書生誤國!這裏的書生便是後儒之儒生。
finn:東方的大衛,說說,為何中國人喜歡詆毀秦始皇?
狄曉風:費恩博士,這也是拜後儒之所賜。後儒完全是厚黑學的鼻祖。後儒幹的盡是借刀殺人的勾當,文字殺人。秦始皇統一中國,對中華民族有著莫大的功勞,可是,後儒則極盡誹謗之能事,顛倒黑白、混肴是非,將偉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腹黑成凶殘無比的暴君。後儒不懂,就是我們現在的法學體係,大概也源於秦始皇那時所製定的律法。書同文,車同軌,方便了所有的人。可是,後儒管這些豐功偉績嗎?不管。後儒為了所謂的倫理禮教,而致國家與民族之發展於不顧,隻在文字上下功夫,給他人戴帽子、編織罪名、上綱上線且不遺餘力的詛咒,以致後來將中國人的心態完全扭曲。詆毀秦始皇,則可見後儒陰暗心裏與醜惡的嘴臉。黑秦始皇者,其心何其歹毒也!後儒把在秦朝剛剛統一時期因造謠生事的幾個術士、方士被秦始皇給坑殺了,說成是他們的儒生被殺被坑,往自己臉上貼金,此亦說明,後儒其虛偽的本質暴露無疑。國家亦或天下統一乃民心所向,而後儒則不管這些,而是逆潮流而動嗬!凡逆潮流而動者,有多少殺多少,這就是天道,這是最大的天道!
後世所謂的儒生還在詆毀秦始皇,隻能說明後儒的流毒太可怕了。這些後儒食秦栗而詆秦始皇,為天下人之所不恥!
費恩博士,之所以,儒家無人得道,從道與儒的體悟不同,而知之。道與儒,道乃體,儒乃用,體用之關係,高下立判。
秦始皇的功績永遠存在,而儒家永遠不可能成為一門宗教。
這是個人觀點,純屬個人觀點,犬儒們勿噴。嗬嗬。
finn:東方的大衛,你怎麽評價老子與孔夫子?
狄曉風:費恩博士,孔夫子曾這麽評價老子與他孔夫子的:老子是龍,孔夫子自認為自己是喪家犬。人貴有自知之明,孔夫子的評價是極為中肯的。
finn:東方的大衛,試問,美國與中國誰是世界中心體?
狄曉風:費恩博士,美國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首先業已證明,他就是一個從屬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具有主導權的國家,這從文化上可以界定。為什麽北鬥星恒定呢?因為所有的星星都拱衛它,好比當時的唐朝。那些到處搞侵略的國家,實質上是意識到了自己國家的從屬地位,所以,它才不惜一切代價來取代中心地位國家的中心地位。而中國,它是天定的中心地位的國家,它的文化是“道德”文化,即:“和”文化,中和,中正。和文化具有正義性,也具有神聖性,也因此,一個正義的國家能夠主導世界,本就不足以為奇。道聖老子說,清靜乃天下正。它的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清靜象母體亦或母親,她的子民圍繞著她,她的崇高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清靜如母體,她是一個體係的頭,她不需要妄動,而所有的她的子民都會聽從她的,為她效力。
finn:東方的大衛,中國人為何不在科技上下功夫?
狄曉風:費恩博士,古代的中國為何放棄搞科技?因為中國人很早就意識到,科技是把雙刃劍,弄不好就傷了自己。中國人發明火藥,而不是搞成炸彈,為的是維護自然環境,維護人類的和平。中國那時候就發明了木馬流牛,但中國人更喜歡勤勞。再者,當時的中國人受孔夫子的後儒影響,把科技當成了巧取豪奪之淫技,不提倡不說,還竭力抵製,隻在四書五經裏搞文字遊戲,也因而導致中國的科技水平每況愈下。
finn:東方的大衛,如何理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令人困惑的話?
狄曉風:哦,費恩博士,所謂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意指,聖人的精神思想是永恒的。而人類的欲~望並無止境。人類是具有欲~望的高級動物,欲~望造就了人的自私性。人類的自私性,是根本無法根除的,它存在於人的基因中。每個人都具有自私性,自私之欲~望,使得每個人都具有占有欲。欲~望也達成人的某種意願。大盜乃是指人的特定的自私性,是根源。也因此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具有普適性。也具有現實性與現實意義。這句話是對人性自私的高度概括。
finn:東方的大衛,資本、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誰會最終消失?
狄曉風:費恩博士,資本是不會消失的,因為,生活與市場存在著資本關係。社會市場需要一個杠杆,而資本具有平衡、製衡、交換、分配的使用價值作用,所以,資本不會消失。但資本主義會消失,社會主義會長存。因為,天道乃是損有餘而奉不足,而資本主義乃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社會主義乃是個人經濟與集體經濟相合一,互補的。雙向互利的。而資本主義乃是家族壟斷,被家族壟斷了社會市場,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個人處在乞討境地,無法融洽進壟斷家族中去,一旦有經濟危機發生,其個人的命運就相當被動。而社會主義,乃是個人與集體互動,個人有,集體也有;集體有,個人也有。不存在單一方麵的享有。這種互補互助的方式,是天道之於人道的互補。這是具有天道價值規律的中華社會主義,因而它能夠永久長存。
finn:東方的大衛,那二十一世紀是誰的世紀?
狄曉風:費恩博士,曆史學家湯恩比先生就曾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相信。曆史似乎也有個輪回。當美國因戰爭與債務被拖垮時,大氣的中國將成為環宇領頭羊!
finn:噢,狄,大衛,親,你可以去當一個外交家,或者政府要員。
狄曉風:哈,費恩博士,閑雲野鶴,安適我心也。
finn:東方的大衛,如果你參加競選,你可以當上一個擁有很多粉絲的帥美的風度翩翩的氣宇軒昂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總理的。
狄曉風:費恩博士,這於我毫無興趣。我惟願我們中華文化能主導世界,惟願中華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finn:dear,我暈菜了……
狄曉風:是di,不是dear,是狄曉風,不是大衛!
finn:噢,中國,神奇的東方的大衛,long,中國龍,無法想象……
狄曉風:哈,費恩博士,那就等下了飛機後,酒店裏去多想想吧,嗬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