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你們盯開封,朕看天下
金軍圍城,大宋皇帝女兒身 作者:我抽炫赫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家說的?”張叔夜不解。
城外駐軍就算再不能打,至少也能消耗消耗金軍,哪怕十換一也是好的,為什麽要撤走?
李邦彥臨時大帥府中,眾人圍在作戰圖前。
“撤到哪?”韓世忠問道。
李邦彥掏出昨日官家給他畫的外扭七八的圖紙,對照著作戰圖:“這裏,應該是開封以東……嘶,有點太遠了吧?”
“在哪?”韓世忠湊了上去一看,人麻了!
這不都快到青州了嗎?
“全撤到青州?”種師道也有點看不明白。
李邦彥搖搖頭:“這一路約有五萬人。”
嶽飛蹙眉道:“其餘的呢?”
李邦彥又看向堪輿圖左側,比劃了好一陣:“這一路:應該是……澤州,第三路,應該是……”
李邦彥揉了揉眼睛,把圖紙遞給了韓世忠:“不行,眼睛疼,韓侍郎你看看。”
韓世忠打眼一瞧:“第三路應該是滄州。”
眾人麵麵相覷。
過了好久,除了李邦彥外,其餘眾人幾乎是同一時間,麵露微笑。
李邦彥一臉懵圈:“諸位,在笑甚?莫不是官家……指揮錯了?”
韓世忠未答,卻反問道:“官家有沒有說這三路人,是各行其是,還是有人統製?”
李邦彥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冊子,翻了起來。
以前的李邦彥沒有這個習慣,無論是當年的道君皇帝,還是現在的趙福金,隻要是宰相該管的事,隻要他們說,李邦彥都能裝進腦子裏,分毫不差。
可自從任了抗金兵馬大元帥,李邦彥覺得這些宋軍番號,軍中將領,太他媽複雜難記了。
沒有辦法,就隻能學著宋科院院長沈穹的辦法,隨身記。
翻了兩頁嘿嘿笑道:“找到了,撤往青州的五萬人,由青朔軍張浚統製,撤往澤州的那一支,由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光世統製,至於滄州一路……由涇原路副將吳玠統製。”
韓世忠一愣!
張浚何許人,韓世忠不太熟。
吳玠倒不陌生,西夏邊關之戰、平叛方臘之戰,都曾跟韓世忠同過伍,算是一員猛將。
但是去往澤州的劉光世……
什麽東西?
韓世忠是瞧不上他的,當年攻遼之戰,取遼南京時,要不是劉光世半途跑了,也不至於全軍大敗。
“官家難道不知道?”韓世忠心裏嘀咕。
種師道撫須笑道:“咱們還在盯著開封,官家已經放眼天下了。”
嶽飛也一臉敬佩,點頭微笑。
韓世忠雖然不爽劉光世,但對官家的戰略安排還是極為滿意的。
李邦彥清了清嗓子:“嗯,官家大才!”
韓世忠調侃道:“大帥看明白了?”
李邦彥支支吾吾:“這……這大家不都看明白了嘛,嶽兄弟,你說。”
嶽飛拱手正色道:“大帥,軍中議事,還是勿要以兄弟相稱,有損軍紀。”
正躲在一旁跟楊再興下棋的高寵補刀道:“對呀大帥,你看我上殿議事,都把金媽喚作官家,這叫規矩。”
楊再興踢了高寵一腳:“就你沒規矩,大人議事,小孩別插嘴。”
李邦彥一愣,旋即正色:“嶽副帥,你說!”
嶽飛再一次拱手:“澤州一路,官家應是要幹兩件事,一是金軍敗退北撤後,攔截騷擾。二是開封之戰打響後,擇機取回太原城。滄州一路,末將猜,官家不會是想取燕京吧?”
李邦彥一邊聽,一邊仔細地在堪輿圖上找位置。
嶽飛一解釋,李邦彥覺得自己懂了,澤州離太原近,滄州離燕京也不遠。
但是拿回太原理解,強攻燕京,有點難吧?
李邦彥又指著青州問道:“那這一路呢?”
說到青州一路,不僅李邦彥沒明白,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沒想明白,或者是都不敢明白。
這有點太瘋狂了吧?
就隻有五萬人,就想幹逆天大事?
若不是此事,又為何要撤兵青州呢?
……
……
與開封大雪封城不同,此時的江南,依舊花紅柳綠,氣候宜人。
杭州府,海關總署衙門。
秦檜拿著官家的親筆信,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就聽吏員來報:“秦相公,知府大人請您速速去府衙一敘。”
秦檜一邊收起官家的信,塞入懷中,一邊起身點頭:“回報知府大人,我馬上就去。”
杭州府衙,趙構雙手背負左右踱步,見秦檜前來,連忙迎了上去:“秦相公,官家的信,也收到了吧?”
秦檜微笑點頭:“收到了,知府也收到了?”
兩人同時從懷中掏出了信箋,相視一笑。
趙構笑道:“讓本王猜猜,官家是讓你調船?”
見秦檜沒有頷首,趙構一愣:“那官家讓你……”
“征船夫。”秦檜把手中的信遞給趙構。
趙構攤開邊看邊說:“工錢不少啊,比我王府的管家拿的都多。”
秦檜笑道:“這錢掙的可不容易,說不定要拿命換的。”
趙構遞回信:“你也覺得官家是要動手了?”
“不然為何讓我等調船征人呢?”
趙構點頭道:“上次給官家上劄子,說杭州船舶司要在兩年內造出海大商船五艘,戰船三十艘,可這才一年不到啊。”
秦檜聽罷問道:“官家要多少船?”
趙構甩了甩信箋:“二十艘。”
“二十艘?戰船?”秦檜覺得不可思議。
這才不到一年時間,這也太為難人了吧?
趙構搖搖頭解釋道:“倒不是戰船,隻說要大船,可船舶司現在加一起的,也不過才十艘,不夠呐。”
秦檜出主意道:“那就向民間征調吧?”
趙構有些為難:“那百姓的生意還怎麽做,這日子怎麽過呐?”
秦檜思忖了半天:“那海關衙門那邊,前段日子倒是扣下了六艘大船,不知來自海外何處。”
“東瀛?”
秦檜搖搖頭:“長得不像。”
“高麗?”
秦檜還是搖搖頭:“也不是。那幾艘大船載人三千,船上之人頭戴藍色小帽,黑發黑眼,隻是胡須旺盛,鼻如鷹鉤,並未攜帶武器盔甲,這些人上岸後已被暫時安置在宣翼軍營中,軍中也曾問過,這些人自稱是一賜樂業人。”
趙構好奇,一賜樂業?什麽鬼?
“那,把他們的船借用一下?”趙構想,船舶司有十艘,再加上這六艘,便湊了十六艘。
剩餘的四艘,杭州府出錢雇船總行了吧,這點錢,趙構覺得問題不大。
“借?那……得跟他們好好談談。”
趙構點點頭:“那就交給秦相公了,記住,是借,不是搶。官家說了,以後咱們大宋是要跟海外人做買賣的,客氣點。別讓人覺得咱們大宋沒有禮法。”
城外駐軍就算再不能打,至少也能消耗消耗金軍,哪怕十換一也是好的,為什麽要撤走?
李邦彥臨時大帥府中,眾人圍在作戰圖前。
“撤到哪?”韓世忠問道。
李邦彥掏出昨日官家給他畫的外扭七八的圖紙,對照著作戰圖:“這裏,應該是開封以東……嘶,有點太遠了吧?”
“在哪?”韓世忠湊了上去一看,人麻了!
這不都快到青州了嗎?
“全撤到青州?”種師道也有點看不明白。
李邦彥搖搖頭:“這一路約有五萬人。”
嶽飛蹙眉道:“其餘的呢?”
李邦彥又看向堪輿圖左側,比劃了好一陣:“這一路:應該是……澤州,第三路,應該是……”
李邦彥揉了揉眼睛,把圖紙遞給了韓世忠:“不行,眼睛疼,韓侍郎你看看。”
韓世忠打眼一瞧:“第三路應該是滄州。”
眾人麵麵相覷。
過了好久,除了李邦彥外,其餘眾人幾乎是同一時間,麵露微笑。
李邦彥一臉懵圈:“諸位,在笑甚?莫不是官家……指揮錯了?”
韓世忠未答,卻反問道:“官家有沒有說這三路人,是各行其是,還是有人統製?”
李邦彥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冊子,翻了起來。
以前的李邦彥沒有這個習慣,無論是當年的道君皇帝,還是現在的趙福金,隻要是宰相該管的事,隻要他們說,李邦彥都能裝進腦子裏,分毫不差。
可自從任了抗金兵馬大元帥,李邦彥覺得這些宋軍番號,軍中將領,太他媽複雜難記了。
沒有辦法,就隻能學著宋科院院長沈穹的辦法,隨身記。
翻了兩頁嘿嘿笑道:“找到了,撤往青州的五萬人,由青朔軍張浚統製,撤往澤州的那一支,由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光世統製,至於滄州一路……由涇原路副將吳玠統製。”
韓世忠一愣!
張浚何許人,韓世忠不太熟。
吳玠倒不陌生,西夏邊關之戰、平叛方臘之戰,都曾跟韓世忠同過伍,算是一員猛將。
但是去往澤州的劉光世……
什麽東西?
韓世忠是瞧不上他的,當年攻遼之戰,取遼南京時,要不是劉光世半途跑了,也不至於全軍大敗。
“官家難道不知道?”韓世忠心裏嘀咕。
種師道撫須笑道:“咱們還在盯著開封,官家已經放眼天下了。”
嶽飛也一臉敬佩,點頭微笑。
韓世忠雖然不爽劉光世,但對官家的戰略安排還是極為滿意的。
李邦彥清了清嗓子:“嗯,官家大才!”
韓世忠調侃道:“大帥看明白了?”
李邦彥支支吾吾:“這……這大家不都看明白了嘛,嶽兄弟,你說。”
嶽飛拱手正色道:“大帥,軍中議事,還是勿要以兄弟相稱,有損軍紀。”
正躲在一旁跟楊再興下棋的高寵補刀道:“對呀大帥,你看我上殿議事,都把金媽喚作官家,這叫規矩。”
楊再興踢了高寵一腳:“就你沒規矩,大人議事,小孩別插嘴。”
李邦彥一愣,旋即正色:“嶽副帥,你說!”
嶽飛再一次拱手:“澤州一路,官家應是要幹兩件事,一是金軍敗退北撤後,攔截騷擾。二是開封之戰打響後,擇機取回太原城。滄州一路,末將猜,官家不會是想取燕京吧?”
李邦彥一邊聽,一邊仔細地在堪輿圖上找位置。
嶽飛一解釋,李邦彥覺得自己懂了,澤州離太原近,滄州離燕京也不遠。
但是拿回太原理解,強攻燕京,有點難吧?
李邦彥又指著青州問道:“那這一路呢?”
說到青州一路,不僅李邦彥沒明白,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沒想明白,或者是都不敢明白。
這有點太瘋狂了吧?
就隻有五萬人,就想幹逆天大事?
若不是此事,又為何要撤兵青州呢?
……
……
與開封大雪封城不同,此時的江南,依舊花紅柳綠,氣候宜人。
杭州府,海關總署衙門。
秦檜拿著官家的親筆信,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就聽吏員來報:“秦相公,知府大人請您速速去府衙一敘。”
秦檜一邊收起官家的信,塞入懷中,一邊起身點頭:“回報知府大人,我馬上就去。”
杭州府衙,趙構雙手背負左右踱步,見秦檜前來,連忙迎了上去:“秦相公,官家的信,也收到了吧?”
秦檜微笑點頭:“收到了,知府也收到了?”
兩人同時從懷中掏出了信箋,相視一笑。
趙構笑道:“讓本王猜猜,官家是讓你調船?”
見秦檜沒有頷首,趙構一愣:“那官家讓你……”
“征船夫。”秦檜把手中的信遞給趙構。
趙構攤開邊看邊說:“工錢不少啊,比我王府的管家拿的都多。”
秦檜笑道:“這錢掙的可不容易,說不定要拿命換的。”
趙構遞回信:“你也覺得官家是要動手了?”
“不然為何讓我等調船征人呢?”
趙構點頭道:“上次給官家上劄子,說杭州船舶司要在兩年內造出海大商船五艘,戰船三十艘,可這才一年不到啊。”
秦檜聽罷問道:“官家要多少船?”
趙構甩了甩信箋:“二十艘。”
“二十艘?戰船?”秦檜覺得不可思議。
這才不到一年時間,這也太為難人了吧?
趙構搖搖頭解釋道:“倒不是戰船,隻說要大船,可船舶司現在加一起的,也不過才十艘,不夠呐。”
秦檜出主意道:“那就向民間征調吧?”
趙構有些為難:“那百姓的生意還怎麽做,這日子怎麽過呐?”
秦檜思忖了半天:“那海關衙門那邊,前段日子倒是扣下了六艘大船,不知來自海外何處。”
“東瀛?”
秦檜搖搖頭:“長得不像。”
“高麗?”
秦檜還是搖搖頭:“也不是。那幾艘大船載人三千,船上之人頭戴藍色小帽,黑發黑眼,隻是胡須旺盛,鼻如鷹鉤,並未攜帶武器盔甲,這些人上岸後已被暫時安置在宣翼軍營中,軍中也曾問過,這些人自稱是一賜樂業人。”
趙構好奇,一賜樂業?什麽鬼?
“那,把他們的船借用一下?”趙構想,船舶司有十艘,再加上這六艘,便湊了十六艘。
剩餘的四艘,杭州府出錢雇船總行了吧,這點錢,趙構覺得問題不大。
“借?那……得跟他們好好談談。”
趙構點點頭:“那就交給秦相公了,記住,是借,不是搶。官家說了,以後咱們大宋是要跟海外人做買賣的,客氣點。別讓人覺得咱們大宋沒有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