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文洛陽所預料的那樣,開篇介紹始皇帝贏政的詩,還順便噴了萬朝史官,儒生及秦朝之後的皇帝們。
秦始皇贏政:“沒有想到寡人的詩會榜上有名,後世之人懂朕。”
“臣等恭賀陛下詩作登榜。”秦朝一眾文武齊聲道賀。
“不愧是始皇帝,詩作果然霸氣。不知乃公之詩作會上榜嗎?”漢高祖劉邦說道。
“陛下無需擔憂,陛下之才天下皆知,定能榜上有名。”丞相蕭何說道。
“哈哈哈,知朕者丞相也。”劉邦大笑道。
曆代皇帝們心想自己是否也有詩作,作的詩詞是否被認可,隻有清乾隆自信滿滿。
光幕:“大風歌漢高祖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這是漢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過沛縣邀集故人飲酒,酒酣時劉邦擊築,同時唱了這首歌。
在華夏封建帝製中有多位帝王寫有詩詞,能夠留傳下來的並不多,而漢高祖劉邦一生作詩四首皆傳於後世,《大風歌》是後世最熟悉的一首,從中也品味出此詩的意境,也反應當時的曆史背景。
華夏曆史上有十首最牛的帝王詩,或霸氣或抒情,能傳承下的詩詞都堪稱佳作。
《秋風辭》漢武帝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後之子,劉徹好文學,尤喜辭賦,代表作有《悼李夫人賦》《秋風辭》。
公元前113年,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陰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劉徹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方有了這首《秋風辭》。
身在宴席之中他高興,他開懷,卻又不自主地陷入了悲傷,這首詩反映出劉徹當時的心境,也說明他是一位有文學素養的一位皇帝,更是一位雄才大略,開疆擴土,打出漢朝國威,讓漢這個字刻入華夏民族骨子裏,讓一個民族挺直了脊梁,自此以後漢人以漢為傲,稱之為漢族,一直沿用至今。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隋 楊廣
暮江平不動,
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
潮水帶星來。
楊廣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楊廣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其詩歌中藝術性最強,成就最高的是《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體現了隋代南北詩風交融的實績,同時也預示了初盛唐詩歌發展的一種方向。人人都罵楊廣是一個荒淫無道的皇帝,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卻人人都誇。
明月當空,繁星滿天,這是一幅多麽清新婉麗的畫麵。如畫一般潮水流向遠方,將詩帶向一個更加闊大的意境,有人評價: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人說:人如其詩,也許麵對文學,楊廣展現了不一樣的麵目。
《賜蕭瑀 》 唐 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
智者必懷仁。
沒想到吧,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個愛詩之人,他的詩不下百首,最有名的當屬《賜蕭瑀》。
李世民稱帝後,蕭瑀被封為宰相,可他性情剛直和房玄齡,魏征合不來。李世民改任蕭瑀為太子太傅,讓他教導太子,蕭瑀盡職盡現,李世民很感慨,因而賜此詩給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已經成為傳誦的名句,隻有經過猛烈大風和動亂時局的考驗才能看出什麽樣的草是強勁的?什麽樣的人是忠誠的,蕭瑀經過了考驗方才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不經曆風雨,你就不知道誰是值得信任的人。
縱觀華夏曆史,能夠被後世公認的千古一帝,隻有三人,其中一位地位不可撼動。分別是贏政,劉徹,李世民。在後世網友們還給曆代皇帝取外號,其中三位被稱之為龍鳳豬。
龍自然是指秦始皇贏政,因他功蓋三皇五帝,取“皇”與帝”為天子尊號而有了皇帝這個稱謂,龍又是華夏圖騰,還為華夏賜了一個霸氣的名字:中華!故此,始皇帝贏政被後世子孫尊稱為祖龍,政哥。又稱千古一帝第一人,或唯一的萬古一帝。
鳳,因唐太宗作有《鳳凰賦》,又排名老二,後世稱其為二鳳,二鳳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外號。
豬,指的是漢武帝劉徹,因其乳名或小名叫“彘”,故稱為豬豬陛下,本沒有什麽惡意,相反後世亡友對劉徹十分推崇,隻是因巫蠱之禍害死太子劉據,逼死一代賢後衛子夫,認為劉徹活得長了,老而昏饋,讓後世子孫不爽而已。
當然有開創一個王朝的開國之君,也會有亡國之君,亡國之君中也不缺詩詞歌賦冠絕天下的人。
《好時光》盛唐 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蓮臉嫩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娶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這個詞牌真的很適合李隆基,這首《好時光》是他誇讚一個女子的。
大唐太平,他又愛文學,愛藝術,終於可以過一過恣意的生活了。此首《好時光》反映出開元盛世後李隆基的內心讀白,詩詞意思是:你高高的發髻正是宮中流行的樣式,你的臉龐如蓮花一樣,眉毛又細又長。像你這樣美麗的女子就應該找一個如意郎君度過人生好時光,最美的活法是享受美好,珍惜當下。
題外話:李隆基經曆了武周時期,其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華夏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稱帝是因為兩個兒子唐中宗,唐睿宗在位時表現令當時為太後的武則天不滿,二是當時民心所向,武則天順應民心而稱帝。
唐中宗在位時幹了件在當時唐朝人看起來荒誕的事,簡而言之用唐中宗話我不懂治國用經商之道治天下,讓文武百官,宮女太監在朝堂上扮成商販,逛街買東西的人。
可在後世子孫看來唐中宗有商業頭腦,有以商興國,立國的雛型,後世西方列強發展成資本主義不正是靠對外掠奪,殖民和打造商業帝國並發展科技,強盜文化而強大的嗎?可在大唐可具備條件而被廢。
唐睿宗則是裝傻充愣,與群臣坐而論道時,武則天見他毫無帝王之威儀,大怒而廢。
而李隆基又經曆了韋後之亂,登位後又與姑姑太平公主發生爭權後才坐穩皇位,此後開創開元盛世開始驕傲自大,不納忠言,又寵幸武惠妃,同時隨著李隆基年齡變大,變得生性多疑,對三個兒子十分忌憚,三個兒子都很優秀,在後世看一來任何一個上位都有可能是明君,而武惠妃為一已私利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設計陷害另外三個兒子,說什麽三個皇子帶兵入宮謀反,也就有了一日殺三子,據說是李隆基當著武惠妃麵殺三子,結果武惠妃不久被嚇死。武惠妃腦子有病,坑了自己更是讓兒子無緣帝位,兒媳楊玉環還讓李隆基搶了。
武惠妃也不想想,李隆基是何人?又是怎樣登上皇位的,武惠妃陷害三位皇子憑她幾句話真的能讓李隆基殺兒子嗎?其實李隆基早就想除去三子,武惠妃隻是替他找了一個借口,曆史上唐朝多次發生玄武門之變,這才是李隆基一日殺三子根本原因,武惠妃隻是被利用了。後世網友戲稱大唐皇位都是競爭上崗,通關玄武門成功便是登基後的帝王。
返回正題,看一下曆史上有詩詞天才的還有哪幾位皇帝。
《如意娘》 唐朝 武曌
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曌,武周皇帝武則天,這是武則天最溫柔的一首詩,是她寫給李治的情書,如此溫柔的武則天絕無僅有了吧。她是武則天,她也曾是一個憧憬愛情的女子,彼時她的感情是那麽誠摯,她還不是睥睨天下的女主,隻是一個女子,等待著愛人的救贖。
武則天是唐朝詩人,政治家,李唐的兒媳婦,她也是這樣定位自己的,後來六十多歲登基為帝,此前十四歲入宮,是才人,後為李治皇後,協助李治奪回皇權,為李治生下三子二女,太平公主正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李治死後,為太後,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之下登基為華夏曆史唯一正統女皇帝,神龍之變後退位,還位於李唐。
後世對其評價較高,稱其為一代女政治家,上承貞觀之治,有貞觀遺風,下接開元盛世,死後與李治合葬乾陵,是唐朝唯一一座無法被盜墓賊破壞的皇陵,是非功過留下無字碑,任憑後世評說。後世評價更高,是自秦始皇後,唐武周時期婦女地位最高的時期,女子可入朝為官。這是社會文明發展的一次進步,可惜五代十國開始至清朝滅亡這段封建王朝時期,婦女地位一落千丈,文明開始大倒退,滿清更是倒退幾千年,出現包衣奴才。
下一首詩詞,主人公頗具戲劇性,本是皇族一閑王,卻被命運作弄,趕鴨子上架,被迫登基繼承帝位。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當皇帝他是笑話,當詞人他是神話;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南唐末代君主,詩人。
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作前期大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後期則追懷故國,感歎身世,寫出另一境界。
語言清新洗練,感染力強,李煜由此被稱為千古詞帝。千古詞帝李煜是一個傳奇,前半生他錦衣玉食,後半生淪為囚徒,從天堂到地獄,從他的詞中可見清晰的脈絡。
獨自一人登樓遠眺故國,三千裏一朝離別,再見就難了。流水送走了春色,今昔對比,一個天上,一個人間,李煜編織的夢化為詞,越美越傷。
最後被宋太宗趙光義所毒殺,後世認為趙光義忌妒其才華,寫的詩詞多為傷感的懷念故鄉的,因此才被趙光義所殺,要知道李煜早己不是南唐皇帝,而且對大宋毫無威脅,他隻是階下囚,更是一個詞人,與書生無異,趙光義殺他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原因隻有一個趙光義本身也好詩詞歌賦,繪畫,才華比不了李煜,或許這才是趙光義殺人的動機。
或許是報應不爽,趙光義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代成為亡國之君,而且受盡淩辱,整個趙宋皇族,後宮佳麗等被金國擄掠,行牽羊禮這種奇恥大辱的受俘禮。這就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曆史事件——靖康之恥。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徽宗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
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
閑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
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趙佶和李煜何其相似,同為帝王,同愛藝術,不同的是趙佶愛的是畫,李煜精的是詞。相比於治國和畫畫,趙佶更愛後者。
國家一塌糊塗,北邊的金國來攻,一朝國破,趙佶從天堂跌到了地獄。
他被擄到北方,一路行來看到杏花盛開如火,感慨之下寫下此詞。杏花嬌豔,被風雨摧殘,美好的事物逝去,痛得入骨。這首詞是《宋詞三百首》的開篇之作,其景,其情,如一幅工筆畫,細微之處,依然動人。
在最苦痛的時候寫的作品,最打動人,適用於李煜,適用於趙佶,也適用於所有失意的人。
同為亡國之君,兩人還是略有區別,前者是因為繼位者無人,被逼推上皇位,後者是因為張太後不顧大臣反對,堅持兄亡弟及立趙佶為帝。當時有兩個人選,隻因大臣推薦的人選身有殘疾,也就是腳瘸了而遭到太後反對,有大臣提出趙佶無治國理政之才,隻會吟詩作畫不可繼位最後經過一番權力爭鬥太後將趙佶扶上皇位,結果是大宋朝堂奸臣當道,結黨亂政,營私舞弊,貪贓枉法,農民起義不斷,民怨沸騰,內憂外患之下北宋被金國所滅,趙佶父子及後宮皇後,公主,嬪妃,宮女幾千人及大宋皇族,文臣,皇親國戚均被金國擄走,受到慘不忍睹的虐待,公主淩辱至死,皇後自殺。這是繼五胡亂華以來,漢人王朝又一次奇恥大辱史稱靖康之變又叫靖康之恥!”
光幕講到這視頻畫麵停留在行牽羊禮的時候,萬朝古人又炸了,宋太祖趙匡胤看後一口老血噴出,氣暈了。
秦始皇贏政:“沒有想到寡人的詩會榜上有名,後世之人懂朕。”
“臣等恭賀陛下詩作登榜。”秦朝一眾文武齊聲道賀。
“不愧是始皇帝,詩作果然霸氣。不知乃公之詩作會上榜嗎?”漢高祖劉邦說道。
“陛下無需擔憂,陛下之才天下皆知,定能榜上有名。”丞相蕭何說道。
“哈哈哈,知朕者丞相也。”劉邦大笑道。
曆代皇帝們心想自己是否也有詩作,作的詩詞是否被認可,隻有清乾隆自信滿滿。
光幕:“大風歌漢高祖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這是漢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過沛縣邀集故人飲酒,酒酣時劉邦擊築,同時唱了這首歌。
在華夏封建帝製中有多位帝王寫有詩詞,能夠留傳下來的並不多,而漢高祖劉邦一生作詩四首皆傳於後世,《大風歌》是後世最熟悉的一首,從中也品味出此詩的意境,也反應當時的曆史背景。
華夏曆史上有十首最牛的帝王詩,或霸氣或抒情,能傳承下的詩詞都堪稱佳作。
《秋風辭》漢武帝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
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後之子,劉徹好文學,尤喜辭賦,代表作有《悼李夫人賦》《秋風辭》。
公元前113年,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陰縣祭祀後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劉徹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方有了這首《秋風辭》。
身在宴席之中他高興,他開懷,卻又不自主地陷入了悲傷,這首詩反映出劉徹當時的心境,也說明他是一位有文學素養的一位皇帝,更是一位雄才大略,開疆擴土,打出漢朝國威,讓漢這個字刻入華夏民族骨子裏,讓一個民族挺直了脊梁,自此以後漢人以漢為傲,稱之為漢族,一直沿用至今。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隋 楊廣
暮江平不動,
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
潮水帶星來。
楊廣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楊廣有很高的文學造詣,其詩歌中藝術性最強,成就最高的是《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體現了隋代南北詩風交融的實績,同時也預示了初盛唐詩歌發展的一種方向。人人都罵楊廣是一個荒淫無道的皇帝,而這首春江花月夜卻人人都誇。
明月當空,繁星滿天,這是一幅多麽清新婉麗的畫麵。如畫一般潮水流向遠方,將詩帶向一個更加闊大的意境,有人評價: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人說:人如其詩,也許麵對文學,楊廣展現了不一樣的麵目。
《賜蕭瑀 》 唐 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
智者必懷仁。
沒想到吧,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個愛詩之人,他的詩不下百首,最有名的當屬《賜蕭瑀》。
李世民稱帝後,蕭瑀被封為宰相,可他性情剛直和房玄齡,魏征合不來。李世民改任蕭瑀為太子太傅,讓他教導太子,蕭瑀盡職盡現,李世民很感慨,因而賜此詩給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已經成為傳誦的名句,隻有經過猛烈大風和動亂時局的考驗才能看出什麽樣的草是強勁的?什麽樣的人是忠誠的,蕭瑀經過了考驗方才得到李世民的信任。不經曆風雨,你就不知道誰是值得信任的人。
縱觀華夏曆史,能夠被後世公認的千古一帝,隻有三人,其中一位地位不可撼動。分別是贏政,劉徹,李世民。在後世網友們還給曆代皇帝取外號,其中三位被稱之為龍鳳豬。
龍自然是指秦始皇贏政,因他功蓋三皇五帝,取“皇”與帝”為天子尊號而有了皇帝這個稱謂,龍又是華夏圖騰,還為華夏賜了一個霸氣的名字:中華!故此,始皇帝贏政被後世子孫尊稱為祖龍,政哥。又稱千古一帝第一人,或唯一的萬古一帝。
鳳,因唐太宗作有《鳳凰賦》,又排名老二,後世稱其為二鳳,二鳳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外號。
豬,指的是漢武帝劉徹,因其乳名或小名叫“彘”,故稱為豬豬陛下,本沒有什麽惡意,相反後世亡友對劉徹十分推崇,隻是因巫蠱之禍害死太子劉據,逼死一代賢後衛子夫,認為劉徹活得長了,老而昏饋,讓後世子孫不爽而已。
當然有開創一個王朝的開國之君,也會有亡國之君,亡國之君中也不缺詩詞歌賦冠絕天下的人。
《好時光》盛唐 李隆基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蓮臉嫩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娶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這個詞牌真的很適合李隆基,這首《好時光》是他誇讚一個女子的。
大唐太平,他又愛文學,愛藝術,終於可以過一過恣意的生活了。此首《好時光》反映出開元盛世後李隆基的內心讀白,詩詞意思是:你高高的發髻正是宮中流行的樣式,你的臉龐如蓮花一樣,眉毛又細又長。像你這樣美麗的女子就應該找一個如意郎君度過人生好時光,最美的活法是享受美好,珍惜當下。
題外話:李隆基經曆了武周時期,其祖父是唐高宗李治,祖母是華夏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稱帝是因為兩個兒子唐中宗,唐睿宗在位時表現令當時為太後的武則天不滿,二是當時民心所向,武則天順應民心而稱帝。
唐中宗在位時幹了件在當時唐朝人看起來荒誕的事,簡而言之用唐中宗話我不懂治國用經商之道治天下,讓文武百官,宮女太監在朝堂上扮成商販,逛街買東西的人。
可在後世子孫看來唐中宗有商業頭腦,有以商興國,立國的雛型,後世西方列強發展成資本主義不正是靠對外掠奪,殖民和打造商業帝國並發展科技,強盜文化而強大的嗎?可在大唐可具備條件而被廢。
唐睿宗則是裝傻充愣,與群臣坐而論道時,武則天見他毫無帝王之威儀,大怒而廢。
而李隆基又經曆了韋後之亂,登位後又與姑姑太平公主發生爭權後才坐穩皇位,此後開創開元盛世開始驕傲自大,不納忠言,又寵幸武惠妃,同時隨著李隆基年齡變大,變得生性多疑,對三個兒子十分忌憚,三個兒子都很優秀,在後世看一來任何一個上位都有可能是明君,而武惠妃為一已私利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設計陷害另外三個兒子,說什麽三個皇子帶兵入宮謀反,也就有了一日殺三子,據說是李隆基當著武惠妃麵殺三子,結果武惠妃不久被嚇死。武惠妃腦子有病,坑了自己更是讓兒子無緣帝位,兒媳楊玉環還讓李隆基搶了。
武惠妃也不想想,李隆基是何人?又是怎樣登上皇位的,武惠妃陷害三位皇子憑她幾句話真的能讓李隆基殺兒子嗎?其實李隆基早就想除去三子,武惠妃隻是替他找了一個借口,曆史上唐朝多次發生玄武門之變,這才是李隆基一日殺三子根本原因,武惠妃隻是被利用了。後世網友戲稱大唐皇位都是競爭上崗,通關玄武門成功便是登基後的帝王。
返回正題,看一下曆史上有詩詞天才的還有哪幾位皇帝。
《如意娘》 唐朝 武曌
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武曌,武周皇帝武則天,這是武則天最溫柔的一首詩,是她寫給李治的情書,如此溫柔的武則天絕無僅有了吧。她是武則天,她也曾是一個憧憬愛情的女子,彼時她的感情是那麽誠摯,她還不是睥睨天下的女主,隻是一個女子,等待著愛人的救贖。
武則天是唐朝詩人,政治家,李唐的兒媳婦,她也是這樣定位自己的,後來六十多歲登基為帝,此前十四歲入宮,是才人,後為李治皇後,協助李治奪回皇權,為李治生下三子二女,太平公主正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李治死後,為太後,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之下登基為華夏曆史唯一正統女皇帝,神龍之變後退位,還位於李唐。
後世對其評價較高,稱其為一代女政治家,上承貞觀之治,有貞觀遺風,下接開元盛世,死後與李治合葬乾陵,是唐朝唯一一座無法被盜墓賊破壞的皇陵,是非功過留下無字碑,任憑後世評說。後世評價更高,是自秦始皇後,唐武周時期婦女地位最高的時期,女子可入朝為官。這是社會文明發展的一次進步,可惜五代十國開始至清朝滅亡這段封建王朝時期,婦女地位一落千丈,文明開始大倒退,滿清更是倒退幾千年,出現包衣奴才。
下一首詩詞,主人公頗具戲劇性,本是皇族一閑王,卻被命運作弄,趕鴨子上架,被迫登基繼承帝位。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當皇帝他是笑話,當詞人他是神話;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南唐末代君主,詩人。
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作前期大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後期則追懷故國,感歎身世,寫出另一境界。
語言清新洗練,感染力強,李煜由此被稱為千古詞帝。千古詞帝李煜是一個傳奇,前半生他錦衣玉食,後半生淪為囚徒,從天堂到地獄,從他的詞中可見清晰的脈絡。
獨自一人登樓遠眺故國,三千裏一朝離別,再見就難了。流水送走了春色,今昔對比,一個天上,一個人間,李煜編織的夢化為詞,越美越傷。
最後被宋太宗趙光義所毒殺,後世認為趙光義忌妒其才華,寫的詩詞多為傷感的懷念故鄉的,因此才被趙光義所殺,要知道李煜早己不是南唐皇帝,而且對大宋毫無威脅,他隻是階下囚,更是一個詞人,與書生無異,趙光義殺他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原因隻有一個趙光義本身也好詩詞歌賦,繪畫,才華比不了李煜,或許這才是趙光義殺人的動機。
或許是報應不爽,趙光義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代成為亡國之君,而且受盡淩辱,整個趙宋皇族,後宮佳麗等被金國擄掠,行牽羊禮這種奇恥大辱的受俘禮。這就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曆史事件——靖康之恥。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徽宗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
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
閑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
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趙佶和李煜何其相似,同為帝王,同愛藝術,不同的是趙佶愛的是畫,李煜精的是詞。相比於治國和畫畫,趙佶更愛後者。
國家一塌糊塗,北邊的金國來攻,一朝國破,趙佶從天堂跌到了地獄。
他被擄到北方,一路行來看到杏花盛開如火,感慨之下寫下此詞。杏花嬌豔,被風雨摧殘,美好的事物逝去,痛得入骨。這首詞是《宋詞三百首》的開篇之作,其景,其情,如一幅工筆畫,細微之處,依然動人。
在最苦痛的時候寫的作品,最打動人,適用於李煜,適用於趙佶,也適用於所有失意的人。
同為亡國之君,兩人還是略有區別,前者是因為繼位者無人,被逼推上皇位,後者是因為張太後不顧大臣反對,堅持兄亡弟及立趙佶為帝。當時有兩個人選,隻因大臣推薦的人選身有殘疾,也就是腳瘸了而遭到太後反對,有大臣提出趙佶無治國理政之才,隻會吟詩作畫不可繼位最後經過一番權力爭鬥太後將趙佶扶上皇位,結果是大宋朝堂奸臣當道,結黨亂政,營私舞弊,貪贓枉法,農民起義不斷,民怨沸騰,內憂外患之下北宋被金國所滅,趙佶父子及後宮皇後,公主,嬪妃,宮女幾千人及大宋皇族,文臣,皇親國戚均被金國擄走,受到慘不忍睹的虐待,公主淩辱至死,皇後自殺。這是繼五胡亂華以來,漢人王朝又一次奇恥大辱史稱靖康之變又叫靖康之恥!”
光幕講到這視頻畫麵停留在行牽羊禮的時候,萬朝古人又炸了,宋太祖趙匡胤看後一口老血噴出,氣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