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這個人究竟是誰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正二品高官,朝廷俸祿竟然也隻是堪堪夠用。
雖然心裏早就已經有所準備,可在聽到劉伯溫親口說出這話時,朱元璋還是有些吃驚。
他心中知道以劉夫子的為人,是絕不會騙人。
原時空,劉伯溫被停了俸祿那段時間,還真到了家裏幾乎要揭不開鍋的地步,最後窮到讓兒子劉鏈上街叫賣他親筆寫的紙扇。
這很正常,畢竟是京城日常開銷本就大,再加上劉伯溫宅子大。
一年到頭修繕的費用都要花去不少,禦賜的宅子,不修繕又不行。
一旁的胡惟庸這時趕忙也開口說道:“劉中丞說的是,朝廷給的俸祿,確實隻夠一家人溫飽。”
他這話也沒毛病,事實上,按照他家的消費水平,朝廷給的那點俸祿根本連日常花銷都不夠。
朱元璋看了一眼眾人,心裏大概有數。
其他人雖然沒有說什麽,可從他們的表情上便可以看出,俸祿確實太少了。
朱元璋看著李善長和徐達,開口道:“韓國公、天德,當初製定官員職級俸祿的時候,你們可是在場一起參與討論的,當時怎麽就沒和咱說?你們跟咱說說,咱還能不重視嗎?”
李善長和徐達麵麵相覷,他們倒是想說啊。
可當初,雖說製定官員職級俸祿,朱元璋是找了開國六國公一起商討的,可實際上拍板的還是他老朱自己。
朱元璋什麽脾氣,他們這些老人還能不知道嗎?
隻要是他認定的事情,沒有人敢提意見,因為知道就算提了也沒有用。
而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李善長沒有講,那就是大明建國不久,國庫實在是空虛啊。
很多之前受到戰亂損害嚴重的地方,朝廷還給免了稅賦的。
再加上邊軍那又是一筆極大的花銷。
這讓本就不富裕的朝廷,可以說是雪上加霜,身為大明管家的李善長對此看得更加清楚。
因此當時,他也並未覺得朱元璋製定的各級官員俸祿有何不妥。
反正再怎麽低,他一品官的俸祿總是夠的。
至於徐達,這個幾乎已經到了賞無可賞地步的男人,這些年光是賞賜,就吃喝不愁了,朝廷俸祿對他來說可有可無,因此對官員俸祿這塊的高低也沒那麽敏感。
“咱啊,準備給大夥加俸祿。”朱元璋看著眾人,忽然開口道。
話音剛落。
整個禦書房內,立馬安靜了下來。
仿佛時間停止了一般。
李善長、劉伯溫他們每個人,臉上或是眼神中,在聽到消息的這一瞬間,都是露出無比震驚的神情。
不過在場眾人,哪一個不是人精。
震驚的神色,一閃而逝。
眾人紛紛起身,對咱朱皇帝的隆恩浩蕩,表示感謝。
朱元璋接著將朱標從揚州城帶回來的反腐方針,向眼前幾位重臣一一說出。
這一次,眾人臉上的震驚終於是藏不住了。
像李善長、劉伯溫他們都是對貪腐問題有過深入研究的,因此他們清楚治理的苦難,也才更加明白朱元璋方才和他們講的這套方案的難得。
“陛下聖明,你這個方案,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我相信,推行之後很快便是能夠見到效果。”劉伯溫神情激動道。
當時他在前元當官,正是看透了元朝的腐敗這才辭官歸隱。
現在有這麽一個能夠有效遏製貪腐的方案就在眼前,他又如何能夠不激動。
李善長同樣點頭,讚歎道:“這方案可以說是一石多鳥,不僅遏製貪腐,而且還順道解決了部分官員怠政、懶政問題。陛下此舉,可以說是給大明朝官場注入了一場新風。”
在場其餘眾人也紛紛跟著附和。
“既然大家都讚同,那麽事情就這麽定了。”
朱元璋滿意笑道:“善長,你們中書省這邊,負責製定具體考核項目,以及獎勵的俸祿數額,同時馬上拿出可以可以施行的方案,將具體政策推行下去。”
“伯溫啊,你們禦史台這邊負責推行檢察以及政審一事,同樣要製定一個可以施行的方案。”
“這件事,你們有了方案後,直接和太子這邊對接。”
“天色也不早了,要是沒什麽事的話,今天就到這吧。”
新政,代表的同樣是無上的權利。
朱元璋將新政中最為重要的兩部分,分別交由李善長和劉伯溫負責,同樣有讓淮西勳貴與浙東讀書人兩派相互製衡的意思在裏頭。
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
當然,在這件事上,根本不用朱元璋多說一句話。
無論是李善長還是劉伯溫,都會盡心竭力,毫無保留執行這個政策。
離開皇宮後。
李善長和胡惟庸兩人同乘一架馬車。
馬車上。
“相國,這一係列治理貪腐的政策,環環相扣,連消帶打,實在是太厲害了。倘若真的推行起來,我可以保證,絕對能夠最大程度遏製住貪腐。”胡惟庸感慨道。
李善長點了點頭。
尤其是那個政審製度,他當時聽了隻覺得後背發涼。
“相國,你說這些政策究竟是誰想出來的?”
李善長認真想了一會兒,最後搖了搖頭。
他確實想不到人選。
他也懷疑過是劉伯溫,可當時他仔細觀察過劉伯溫的表情,不似作假。
至於他們的這位上位,無論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都在第一時間排除在人選之外了。
朱元璋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們再清楚不過。
確實是一個英明神武的雄主。
可對於貪官汙吏,縱觀整個曆史,也找不出比他更加痛恨的皇帝了。
在他們看來,如果是發明什麽對付貪官新的酷刑,那麽極有可能就是老朱自己想出來的。
以殺止貪,以暴止腐。
這才是朱元璋的風格。
至於像之前提出那樣高明的策略,尤其第一步還是提高百官的俸祿,這就絕對不可能是朱元璋想出來的。
李善長和胡惟庸能夠想到這一點。
能夠參加這才會議的朝臣,無一不是人精,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現在所有人腦海裏都有相同的疑問。
這個人究竟是誰?!
雖然心裏早就已經有所準備,可在聽到劉伯溫親口說出這話時,朱元璋還是有些吃驚。
他心中知道以劉夫子的為人,是絕不會騙人。
原時空,劉伯溫被停了俸祿那段時間,還真到了家裏幾乎要揭不開鍋的地步,最後窮到讓兒子劉鏈上街叫賣他親筆寫的紙扇。
這很正常,畢竟是京城日常開銷本就大,再加上劉伯溫宅子大。
一年到頭修繕的費用都要花去不少,禦賜的宅子,不修繕又不行。
一旁的胡惟庸這時趕忙也開口說道:“劉中丞說的是,朝廷給的俸祿,確實隻夠一家人溫飽。”
他這話也沒毛病,事實上,按照他家的消費水平,朝廷給的那點俸祿根本連日常花銷都不夠。
朱元璋看了一眼眾人,心裏大概有數。
其他人雖然沒有說什麽,可從他們的表情上便可以看出,俸祿確實太少了。
朱元璋看著李善長和徐達,開口道:“韓國公、天德,當初製定官員職級俸祿的時候,你們可是在場一起參與討論的,當時怎麽就沒和咱說?你們跟咱說說,咱還能不重視嗎?”
李善長和徐達麵麵相覷,他們倒是想說啊。
可當初,雖說製定官員職級俸祿,朱元璋是找了開國六國公一起商討的,可實際上拍板的還是他老朱自己。
朱元璋什麽脾氣,他們這些老人還能不知道嗎?
隻要是他認定的事情,沒有人敢提意見,因為知道就算提了也沒有用。
而且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李善長沒有講,那就是大明建國不久,國庫實在是空虛啊。
很多之前受到戰亂損害嚴重的地方,朝廷還給免了稅賦的。
再加上邊軍那又是一筆極大的花銷。
這讓本就不富裕的朝廷,可以說是雪上加霜,身為大明管家的李善長對此看得更加清楚。
因此當時,他也並未覺得朱元璋製定的各級官員俸祿有何不妥。
反正再怎麽低,他一品官的俸祿總是夠的。
至於徐達,這個幾乎已經到了賞無可賞地步的男人,這些年光是賞賜,就吃喝不愁了,朝廷俸祿對他來說可有可無,因此對官員俸祿這塊的高低也沒那麽敏感。
“咱啊,準備給大夥加俸祿。”朱元璋看著眾人,忽然開口道。
話音剛落。
整個禦書房內,立馬安靜了下來。
仿佛時間停止了一般。
李善長、劉伯溫他們每個人,臉上或是眼神中,在聽到消息的這一瞬間,都是露出無比震驚的神情。
不過在場眾人,哪一個不是人精。
震驚的神色,一閃而逝。
眾人紛紛起身,對咱朱皇帝的隆恩浩蕩,表示感謝。
朱元璋接著將朱標從揚州城帶回來的反腐方針,向眼前幾位重臣一一說出。
這一次,眾人臉上的震驚終於是藏不住了。
像李善長、劉伯溫他們都是對貪腐問題有過深入研究的,因此他們清楚治理的苦難,也才更加明白朱元璋方才和他們講的這套方案的難得。
“陛下聖明,你這個方案,實在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我相信,推行之後很快便是能夠見到效果。”劉伯溫神情激動道。
當時他在前元當官,正是看透了元朝的腐敗這才辭官歸隱。
現在有這麽一個能夠有效遏製貪腐的方案就在眼前,他又如何能夠不激動。
李善長同樣點頭,讚歎道:“這方案可以說是一石多鳥,不僅遏製貪腐,而且還順道解決了部分官員怠政、懶政問題。陛下此舉,可以說是給大明朝官場注入了一場新風。”
在場其餘眾人也紛紛跟著附和。
“既然大家都讚同,那麽事情就這麽定了。”
朱元璋滿意笑道:“善長,你們中書省這邊,負責製定具體考核項目,以及獎勵的俸祿數額,同時馬上拿出可以可以施行的方案,將具體政策推行下去。”
“伯溫啊,你們禦史台這邊負責推行檢察以及政審一事,同樣要製定一個可以施行的方案。”
“這件事,你們有了方案後,直接和太子這邊對接。”
“天色也不早了,要是沒什麽事的話,今天就到這吧。”
新政,代表的同樣是無上的權利。
朱元璋將新政中最為重要的兩部分,分別交由李善長和劉伯溫負責,同樣有讓淮西勳貴與浙東讀書人兩派相互製衡的意思在裏頭。
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
當然,在這件事上,根本不用朱元璋多說一句話。
無論是李善長還是劉伯溫,都會盡心竭力,毫無保留執行這個政策。
離開皇宮後。
李善長和胡惟庸兩人同乘一架馬車。
馬車上。
“相國,這一係列治理貪腐的政策,環環相扣,連消帶打,實在是太厲害了。倘若真的推行起來,我可以保證,絕對能夠最大程度遏製住貪腐。”胡惟庸感慨道。
李善長點了點頭。
尤其是那個政審製度,他當時聽了隻覺得後背發涼。
“相國,你說這些政策究竟是誰想出來的?”
李善長認真想了一會兒,最後搖了搖頭。
他確實想不到人選。
他也懷疑過是劉伯溫,可當時他仔細觀察過劉伯溫的表情,不似作假。
至於他們的這位上位,無論是李善長,還是胡惟庸,都在第一時間排除在人選之外了。
朱元璋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們再清楚不過。
確實是一個英明神武的雄主。
可對於貪官汙吏,縱觀整個曆史,也找不出比他更加痛恨的皇帝了。
在他們看來,如果是發明什麽對付貪官新的酷刑,那麽極有可能就是老朱自己想出來的。
以殺止貪,以暴止腐。
這才是朱元璋的風格。
至於像之前提出那樣高明的策略,尤其第一步還是提高百官的俸祿,這就絕對不可能是朱元璋想出來的。
李善長和胡惟庸能夠想到這一點。
能夠參加這才會議的朝臣,無一不是人精,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現在所有人腦海裏都有相同的疑問。
這個人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