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富昌祭太史
閻錫山連連點頭,說道:“總會長教訓得是,我以後肯定更加小心謹慎。這次多虧了總會長,若不是您查明真相,恐怕我們與飛龍門的誤會會越來越深,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紅葉說道:“如今既然已經清楚並非飛龍門所為,那我們就要想辦法化解與他們的誤會,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閻錫山應聲道:“一切全憑總會長安排。”
紅葉沉思片刻,開始籌劃著下一步的行動,決心要徹底解決老牛商會與飛龍門之間的這場誤會和紛爭。
紅葉決定以遊俠的身份,在古城村召集眾人,充當和事佬。
富昌縣縣太爺得知此事,也親自到場。
在古城村,閻錫山、吳保德都如約而至。
縣太爺首先說道:“今日大家齊聚於此,定要將誤會澄清,還富昌縣一個太平。”
閻錫山說道:“之前多有誤會,還望吳門主海涵。”
吳保德也回道:“我也有不對之處,還望閻會長諒解。”
紅葉說道:“既然如此,大家不如開誠布公,把事情說清楚。”
於是,吳保德講述了更多關於被人冒用名聲的細節,閻錫山也道出了自己商會遭受損失的情況。
經過一番交流,終於真相大白,一切皆是誤會。
縣太爺說道:“既然誤會已解,兩位當以和為貴,共同為富昌縣的繁榮出力。”
閻錫山和吳保德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合作。
隨後,雙方簽署了合約,約定共同維護富昌縣的治安和商業秩序,互相支持,共同發展。
眾人簽署的合約內容詳盡而周全。
合約規定,富昌縣衙門將承擔起重要的責任,其一要全力保證漕運的正常進行,確保河道暢通無阻,船隻往來安全有序;其二要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打擊不法行為,保障商家的合法權益。
閻錫山所代表的老牛商會,負責處理商會內部的一切事務。
他們要積極組織商貿活動,將富昌縣的特色商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引進外地的優質物資,促進本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此外,老牛商會必須嚴格遵守律法,按時足額上繳賦稅,絕不允許有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
飛龍門則肩負起維護富昌縣黃河沿岸安全的重任。
他們要加強巡邏,清剿沿岸的不法之徒和宵小之輩,確保百姓生活安寧。
對於過往的商船,飛龍門要提供周全的保護,使其免受劫掠和威脅。作為回報,老牛商會每年將給予飛龍門相當於其利潤十個點的軍費,用於飛龍門的人員訓練、裝備購置以及日常運作所需。
合約還明確了各方的協作機製。
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或重大事件,三方需迅速響應,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同時,設立了定期的溝通會議,以便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策略,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
此外,對於違反合約的行為,也製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若有一方未能履行合約中的責任和義務,將受到相應的製裁,包括經濟賠償、聲譽損失以及可能的法律追究。
紅葉仔細審視著這份合約,心中感到踏實。
他深知,隻有各方嚴格遵守合約,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富昌縣才能迎來真正的繁榮與安定。
縣太爺鄭重地說道:“這份合約,是我們共同的承諾,也是富昌縣未來發展的基石。希望我們都能信守諾言,為了百姓的福祉,為了這片土地的繁榮,齊心協力。”
閻錫山點頭應道:“縣太爺放心,老牛商會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吳保德也表態:“飛龍門定會盡職盡責,守護好黃河沿岸的安寧。”
紅葉微笑著看著眾人,說道:“有了這份合約,相信富昌縣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眾人身上,仿佛預示著一個充滿希望的新開端。
合約簽署完畢,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欣慰與期待的神情。
眾人紛紛挽留紅葉,希望他能在這古城村多玩一段時間,好好歇息一番。
閻錫山率先開口說道:“總會長,這段時間您奔波勞累,不妨在此多留幾日,也好讓我們盡盡地主之誼。”
吳保德也緊接著說道:“是啊,紅大俠,您為了我們的事費心費力,此時怎能匆匆離去。”
縣太爺同樣附和道:“紅葉先生,您就留下吧,也好讓本縣略表感激之情。”
紅葉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此次出來,已經耽誤了很長時間,我還有要事在身,不得不走。”
眾人見紅葉去意已決,便不再強求。
他們一起相送至不二碼頭,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頗為感慨。
到了碼頭,紅葉與眾人一一告別。
閻錫山拱手說道:“總會長,您此番的指導,讓我等深感敬佩。日後若有需要三地閻家的地方,定當萬死不辭。”
吳保德也抱拳說道:“紅大俠高義,飛龍門永記在心。願您一路平安,順遂無憂。”
縣太爺則說道:“紅葉先生,您乃正義之士,本縣相信,無論走到何處,您都能為百姓帶來福祉,另外富昌縣的縣誌我會讓人整理,遞交京兆府。”
紅葉一一回應了他們的話,便登上了船。
隨著船夫的一聲吆喝,船緩緩離開碼頭。
紅葉站在船頭,向岸上的眾人揮手告別。
船沿著黃河一路向南而去。
這一路上,紅葉經過了許多名山名地。
他看到了雄偉壯觀的壺口瀑布,滔滔黃河水在此傾瀉而下,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
壺口瀑布,那是大自然的雄渾傑作。
瀑布兩岸,蒼山挾持,萬裏黃河至此,河床由寬而窄,上寬下窄,在 500 米長的距離內,河水被壓縮至 30 - 50 米的寬度,河口收束狹如壺口,形成“千裏黃河一壺收”的壯麗景象。
站在瀑布邊,濤聲震耳欲聾,水霧彌漫。
瀑布的落差使得河水如銀河倒瀉,激起的水花高達數十米,仿佛巨龍吐水。
傳說中,大禹治水曾在此留下足跡。
當年大禹麵對泛濫的黃河水,憑借著智慧和勇氣,疏通河道,馴服了這頭咆哮的巨獸。
而壺口瀑布,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離開壺口瀑布,紅葉繼續前行,經過了鸛雀樓。
這座古老的樓閣,矗立在黃河岸邊,高大巍峨,氣勢恢宏。
遙想當年,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留下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名句。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曆經數朝修繕,見證了無數的曆史風雲。
它曾是軍事了望塔,也曾是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勝地。
登上鸛雀樓,極目遠眺,黃河如一條金色的絲帶蜿蜒而過,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景色美不勝收。
在曆史的長河中,鸛雀樓幾經興廢,卻始終屹立不倒,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征。
接著,紅葉還路過了延川乾坤灣。這裏是一幅天然的太極圖,黃河在延川境內形成了五個 s 型大轉彎,乾坤灣便是其中最為壯觀的一個。
乾坤灣的彎道弧度圓潤,猶如神來之筆勾勒而成。黃河水在這裏緩慢流淌,波瀾不驚,與周圍的山巒、梯田、村莊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祥和的畫麵。
傳說,伏羲氏曾在此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創立了八卦,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源頭。
這裏的山巒起伏,植被豐富,有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草地。
每到秋季,山上的楓葉如火般燃燒,與黃河水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而在山腳下,錯落有致的窯洞民居,展現了獨特的京兆北門風情。
乾坤灣不僅有著壯美的自然景觀,還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
在西周至大漢,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無數的戰爭在此留下了痕跡。
如今,這些曆史的硝煙已經散去,留下的是人們對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
紅葉沉浸在這些美景和曆史典故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華民族的深厚底蘊。
他深知,這片土地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故事,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永遠銘記和傳承。
經過五日的行程,紅葉終於到達了漢太史司馬遷祠。
遠遠望去,司馬遷祠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莊重肅穆之感撲麵而來。
司馬遷,出生於史官世家。
其先祖曾在周朝掌管太史之職,家族世代傳承著對曆史的敬畏與記錄的使命。
父親司馬談亦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他對司馬遷的教誨和影響深遠而持久。
司馬遷自幼聰慧好學,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和求知欲。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他博覽群書,無論是古老的經典還是當世的文獻,都能信手拈來,融會貫通。
年少時,他便立下了宏偉的誌向,要將曆史的真相傳承下去,為後人留下珍貴的記載。
為了積累更豐富的知識和閱曆,司馬遷踏上了遊曆名山大川的征程。
他走過繁華的都市,也涉足偏遠的鄉村;他攀登過雄偉的山峰,也穿越過廣袤的草原。
在旅途中,他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觀察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
這些經曆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更讓他對人性、社會和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繼承父業,擔任太史令,肩負起了記錄曆史的重任。
以其卓越的才華和堅定的信念,司馬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史記》的撰寫之中。
然而,命運卻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挫折。
當時,李陵戰敗投降匈奴,漢武帝震怒。
滿朝文武皆聲討李陵之罪,唯有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稱李陵投降實乃無奈之舉,且其戰功亦不可磨滅。
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此舉乃是忤逆之罪,遂將其處以宮刑。
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司馬遷本可一死了之,但他想到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想到未完成的《史記》,便忍辱負重,繼續著書。
他以無比的毅力和決心,在困境中堅守著自己的使命。
終於,司馬遷完成了這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巨著——《史記》。
這部著作記載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它以嚴謹的史實、生動的敘述、深刻的洞察,展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曆程和輝煌成就,對後世的史學和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葉到了漢太史司馬遷祠,立馬讓船停靠在芝川碼頭。
他懷著崇敬的心情,沿著青石鋪就的台階拾級而上,前往祭拜。
漢太史司馬遷祠規模宏大,建築錯落有致。
山門前,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麵刻著“漢太史司馬遷祠墓”幾個大字。
進入山門,是一條長長的神道,兩側古柏參天,鬱鬱蔥蔥,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沿著神道前行,便是獻殿。
獻殿內供奉著司馬遷的塑像,他目光深邃,神情凝重,仿佛仍在思考著曆史的興衰。
獻殿的牆壁上,繪有司馬遷生平事跡的壁畫,生動地展現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再往後,是寢宮。
寢宮的建築古樸典雅,裏麵陳列著司馬遷的一些遺物和後人對他的讚頌之詞。
穿過寢宮,便是司馬遷的墓葬。
墓葬呈圓形,周圍用青磚砌成,墓頂長滿了青草。
墓碑上刻著“漢太史司馬公墓”幾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
紅葉在墓前恭敬地獻上一束鮮花,深深地鞠了三躬。
他心中感慨萬千,司馬遷一生坎坷,卻為後人留下了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其精神令人敬仰。
在這莊重的氛圍中,紅葉仿佛穿越時空,與司馬遷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
他深知,自己所追求的正義與司馬遷所堅守的曆史真相,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
他們都在為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祭拜完畢,紅葉緩緩離開司馬遷祠。
閻錫山連連點頭,說道:“總會長教訓得是,我以後肯定更加小心謹慎。這次多虧了總會長,若不是您查明真相,恐怕我們與飛龍門的誤會會越來越深,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紅葉說道:“如今既然已經清楚並非飛龍門所為,那我們就要想辦法化解與他們的誤會,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閻錫山應聲道:“一切全憑總會長安排。”
紅葉沉思片刻,開始籌劃著下一步的行動,決心要徹底解決老牛商會與飛龍門之間的這場誤會和紛爭。
紅葉決定以遊俠的身份,在古城村召集眾人,充當和事佬。
富昌縣縣太爺得知此事,也親自到場。
在古城村,閻錫山、吳保德都如約而至。
縣太爺首先說道:“今日大家齊聚於此,定要將誤會澄清,還富昌縣一個太平。”
閻錫山說道:“之前多有誤會,還望吳門主海涵。”
吳保德也回道:“我也有不對之處,還望閻會長諒解。”
紅葉說道:“既然如此,大家不如開誠布公,把事情說清楚。”
於是,吳保德講述了更多關於被人冒用名聲的細節,閻錫山也道出了自己商會遭受損失的情況。
經過一番交流,終於真相大白,一切皆是誤會。
縣太爺說道:“既然誤會已解,兩位當以和為貴,共同為富昌縣的繁榮出力。”
閻錫山和吳保德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合作。
隨後,雙方簽署了合約,約定共同維護富昌縣的治安和商業秩序,互相支持,共同發展。
眾人簽署的合約內容詳盡而周全。
合約規定,富昌縣衙門將承擔起重要的責任,其一要全力保證漕運的正常進行,確保河道暢通無阻,船隻往來安全有序;其二要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打擊不法行為,保障商家的合法權益。
閻錫山所代表的老牛商會,負責處理商會內部的一切事務。
他們要積極組織商貿活動,將富昌縣的特色商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同時引進外地的優質物資,促進本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此外,老牛商會必須嚴格遵守律法,按時足額上繳賦稅,絕不允許有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
飛龍門則肩負起維護富昌縣黃河沿岸安全的重任。
他們要加強巡邏,清剿沿岸的不法之徒和宵小之輩,確保百姓生活安寧。
對於過往的商船,飛龍門要提供周全的保護,使其免受劫掠和威脅。作為回報,老牛商會每年將給予飛龍門相當於其利潤十個點的軍費,用於飛龍門的人員訓練、裝備購置以及日常運作所需。
合約還明確了各方的協作機製。
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或重大事件,三方需迅速響應,共同商議應對之策。
同時,設立了定期的溝通會議,以便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策略,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
此外,對於違反合約的行為,也製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若有一方未能履行合約中的責任和義務,將受到相應的製裁,包括經濟賠償、聲譽損失以及可能的法律追究。
紅葉仔細審視著這份合約,心中感到踏實。
他深知,隻有各方嚴格遵守合約,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富昌縣才能迎來真正的繁榮與安定。
縣太爺鄭重地說道:“這份合約,是我們共同的承諾,也是富昌縣未來發展的基石。希望我們都能信守諾言,為了百姓的福祉,為了這片土地的繁榮,齊心協力。”
閻錫山點頭應道:“縣太爺放心,老牛商會定當全力以赴,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吳保德也表態:“飛龍門定會盡職盡責,守護好黃河沿岸的安寧。”
紅葉微笑著看著眾人,說道:“有了這份合約,相信富昌縣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此時,夕陽的餘暉灑在眾人身上,仿佛預示著一個充滿希望的新開端。
合約簽署完畢,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欣慰與期待的神情。
眾人紛紛挽留紅葉,希望他能在這古城村多玩一段時間,好好歇息一番。
閻錫山率先開口說道:“總會長,這段時間您奔波勞累,不妨在此多留幾日,也好讓我們盡盡地主之誼。”
吳保德也緊接著說道:“是啊,紅大俠,您為了我們的事費心費力,此時怎能匆匆離去。”
縣太爺同樣附和道:“紅葉先生,您就留下吧,也好讓本縣略表感激之情。”
紅葉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諸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此次出來,已經耽誤了很長時間,我還有要事在身,不得不走。”
眾人見紅葉去意已決,便不再強求。
他們一起相送至不二碼頭,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頗為感慨。
到了碼頭,紅葉與眾人一一告別。
閻錫山拱手說道:“總會長,您此番的指導,讓我等深感敬佩。日後若有需要三地閻家的地方,定當萬死不辭。”
吳保德也抱拳說道:“紅大俠高義,飛龍門永記在心。願您一路平安,順遂無憂。”
縣太爺則說道:“紅葉先生,您乃正義之士,本縣相信,無論走到何處,您都能為百姓帶來福祉,另外富昌縣的縣誌我會讓人整理,遞交京兆府。”
紅葉一一回應了他們的話,便登上了船。
隨著船夫的一聲吆喝,船緩緩離開碼頭。
紅葉站在船頭,向岸上的眾人揮手告別。
船沿著黃河一路向南而去。
這一路上,紅葉經過了許多名山名地。
他看到了雄偉壯觀的壺口瀑布,滔滔黃河水在此傾瀉而下,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
壺口瀑布,那是大自然的雄渾傑作。
瀑布兩岸,蒼山挾持,萬裏黃河至此,河床由寬而窄,上寬下窄,在 500 米長的距離內,河水被壓縮至 30 - 50 米的寬度,河口收束狹如壺口,形成“千裏黃河一壺收”的壯麗景象。
站在瀑布邊,濤聲震耳欲聾,水霧彌漫。
瀑布的落差使得河水如銀河倒瀉,激起的水花高達數十米,仿佛巨龍吐水。
傳說中,大禹治水曾在此留下足跡。
當年大禹麵對泛濫的黃河水,憑借著智慧和勇氣,疏通河道,馴服了這頭咆哮的巨獸。
而壺口瀑布,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離開壺口瀑布,紅葉繼續前行,經過了鸛雀樓。
這座古老的樓閣,矗立在黃河岸邊,高大巍峨,氣勢恢宏。
遙想當年,詩人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留下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名句。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曆經數朝修繕,見證了無數的曆史風雲。
它曾是軍事了望塔,也曾是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勝地。
登上鸛雀樓,極目遠眺,黃河如一條金色的絲帶蜿蜒而過,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景色美不勝收。
在曆史的長河中,鸛雀樓幾經興廢,卻始終屹立不倒,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征。
接著,紅葉還路過了延川乾坤灣。這裏是一幅天然的太極圖,黃河在延川境內形成了五個 s 型大轉彎,乾坤灣便是其中最為壯觀的一個。
乾坤灣的彎道弧度圓潤,猶如神來之筆勾勒而成。黃河水在這裏緩慢流淌,波瀾不驚,與周圍的山巒、梯田、村莊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祥和的畫麵。
傳說,伏羲氏曾在此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創立了八卦,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源頭。
這裏的山巒起伏,植被豐富,有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草地。
每到秋季,山上的楓葉如火般燃燒,與黃河水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而在山腳下,錯落有致的窯洞民居,展現了獨特的京兆北門風情。
乾坤灣不僅有著壯美的自然景觀,還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
在西周至大漢,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無數的戰爭在此留下了痕跡。
如今,這些曆史的硝煙已經散去,留下的是人們對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
紅葉沉浸在這些美景和曆史典故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華民族的深厚底蘊。
他深知,這片土地上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故事,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永遠銘記和傳承。
經過五日的行程,紅葉終於到達了漢太史司馬遷祠。
遠遠望去,司馬遷祠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莊重肅穆之感撲麵而來。
司馬遷,出生於史官世家。
其先祖曾在周朝掌管太史之職,家族世代傳承著對曆史的敬畏與記錄的使命。
父親司馬談亦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他對司馬遷的教誨和影響深遠而持久。
司馬遷自幼聰慧好學,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和求知欲。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他博覽群書,無論是古老的經典還是當世的文獻,都能信手拈來,融會貫通。
年少時,他便立下了宏偉的誌向,要將曆史的真相傳承下去,為後人留下珍貴的記載。
為了積累更豐富的知識和閱曆,司馬遷踏上了遊曆名山大川的征程。
他走過繁華的都市,也涉足偏遠的鄉村;他攀登過雄偉的山峰,也穿越過廣袤的草原。
在旅途中,他與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觀察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
這些經曆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更讓他對人性、社會和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繼承父業,擔任太史令,肩負起了記錄曆史的重任。
以其卓越的才華和堅定的信念,司馬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史記》的撰寫之中。
然而,命運卻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挫折。
當時,李陵戰敗投降匈奴,漢武帝震怒。
滿朝文武皆聲討李陵之罪,唯有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稱李陵投降實乃無奈之舉,且其戰功亦不可磨滅。
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此舉乃是忤逆之罪,遂將其處以宮刑。
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司馬遷本可一死了之,但他想到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想到未完成的《史記》,便忍辱負重,繼續著書。
他以無比的毅力和決心,在困境中堅守著自己的使命。
終於,司馬遷完成了這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巨著——《史記》。
這部著作記載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重大曆史事件和人物,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它以嚴謹的史實、生動的敘述、深刻的洞察,展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曆程和輝煌成就,對後世的史學和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葉到了漢太史司馬遷祠,立馬讓船停靠在芝川碼頭。
他懷著崇敬的心情,沿著青石鋪就的台階拾級而上,前往祭拜。
漢太史司馬遷祠規模宏大,建築錯落有致。
山門前,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麵刻著“漢太史司馬遷祠墓”幾個大字。
進入山門,是一條長長的神道,兩側古柏參天,鬱鬱蔥蔥,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沿著神道前行,便是獻殿。
獻殿內供奉著司馬遷的塑像,他目光深邃,神情凝重,仿佛仍在思考著曆史的興衰。
獻殿的牆壁上,繪有司馬遷生平事跡的壁畫,生動地展現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再往後,是寢宮。
寢宮的建築古樸典雅,裏麵陳列著司馬遷的一些遺物和後人對他的讚頌之詞。
穿過寢宮,便是司馬遷的墓葬。
墓葬呈圓形,周圍用青磚砌成,墓頂長滿了青草。
墓碑上刻著“漢太史司馬公墓”幾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
紅葉在墓前恭敬地獻上一束鮮花,深深地鞠了三躬。
他心中感慨萬千,司馬遷一生坎坷,卻為後人留下了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其精神令人敬仰。
在這莊重的氛圍中,紅葉仿佛穿越時空,與司馬遷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
他深知,自己所追求的正義與司馬遷所堅守的曆史真相,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
他們都在為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祭拜完畢,紅葉緩緩離開司馬遷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