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物質、負能量的課題顯然超出了人類現有的物理體係,要知道,在這兩種東西在確認存在且被研究之前,人類的物理學都是在標準粒子模型框架下進行的,但負物質和負能量顯然不在此列。
標準粒子模型一共有61種基本粒子,包含了費米子和玻色子,費米子是擁有半奇數自旋並且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這個原理指出沒有相同的費米子能占據同樣的量子態,玻色子則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於是我們知道,費米子是組成物質的粒子,而玻色子則負責傳遞各種相互作用力。
而所謂能量其實也包含在校準粒子模型中。
但是現在科學家們發現的可能是負物質的東西,似乎不能用標準粒子模型去解釋它,它好似不屬於這個體係,顯得格格不入。
得到這樣的結論,科學家們不由想起引力子理論,按照標準模型的思路,如果過引力子能被納入其中的話,那它的就是自旋為2的玻色子,是傳遞引力的因子。
可長久以來人類都沒有在引力子方麵取得突破,倒是搞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發現,可那都不是引力子。
所以長久以來人類也有了這樣的認知,引力是如此的特別,它特立獨行,仿佛不與其他三種力同流合汙,非常高傲。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人類試圖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它,就如在量子理論中,引力量子被稱為引力子,引力子是通過分解黎曼度規形成的。在這個理論中,物質通過交換這種引力包互相作用。
但這種方式卻完全失去了愛因斯坦的美麗幾何描述,且不幸的是,所有的在其內部有回路的圈圖都無窮大,這使得引力與量子理論在過去時間裏一直不能統一,直到現在的星盟,將引力和其他三力統一起來的量子引力理論仍是物理學的聖杯。
那麽這跟科學家研究的負物質負能量有什麽關係呢?
當然有,負物質同樣不在標準模型描述裏,也同樣是被看做探索萬有理論聖杯的重要對象,人類認為可以通過對它的研究去間接窺探引力,進而將引力統合到大統一理論裏完成萬有理論拚圖。
人類率領的星盟停靠在虛空中,並在這裏如同虛空居民一樣生活著,也在一天天的研究則這顆天然蟲洞,在發現似乎負物質的東西後,人類科學家十分興奮,又在人類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許多個相關研究項目。
時間就在這樣第一天天研究裏度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轉眼又過去了八年。
這段時間以來,人類在研究負物質上又有了一些進展,首先是確定了那種東西就是負物質,其次證明了天然蟲洞周圍使得人類探測器有反應的不是負能量,而是負能量場。
負能量場有一個特性,即人類的探測器在其裏頭靜止或者運輸運動的時候是沒有反應的,隻有做變速運動的時候才有反應。
這個發現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研究的突破口,因為此種性質跟引力波、電磁波的形成實在太像了,哦不,在某種程度上簡直一模一樣。
因為但凡有些科學素質的人都知道,任何有質量物體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引力波,必須是變速運動,勻速不行,當然物體還不能是球對稱且運動狀態發生加速度變化的頻率必須高於引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同樣的,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任何電荷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電磁波。
那麽負物質既然是物質,且質量不為零,那麽當它們不是球對稱的時候做變速運動,是否也會產生引力呢?
科學家們試圖從物質類比方麵,對發現的負物質進行研究,不過他們一開始就遇到了個大難題,那就是如何讓那些探測到的負物質變速運動起來。探測倒不是問題,人類對引力波的探測有許多辦法,且十分精確。
在地球時代就可以測量到一個原子核的千分之一長度的變化,即納赫茲級引力波探測,現在更是不用多說,隻要變化人類就能探測到。
至於如何讓負物質發生變速運動,現在人類肯定是沒辦法把那些負物質提取出來的,也不知道怎麽保存,所以人類的想法是用大質量探測器貼著天然蟲洞表麵做變加速靠近,然後讓負物質在和物質發生斥力作用的時候,被推著加速。
這個辦法大家都覺得可行,但真正做起實驗來卻十分困難,遇到許多要攻克的技術難關,人類無數科學團隊共同努力的八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實驗。
然而實驗結果卻給人類沉重打擊,探測器並沒有探測到由負物質產生的引力波,哦...或者叫斥力波。畢竟人類的探測器是正物質,相對負物質產生的‘引力’而言就是斥力了。
當然,負物質是負質量的,對於負物質本身而言,就比如兩顆由負物質構成的中子星相撞,它們產生的就是其實也叫引力波,當然是對負物質而言。
沒有探測到斥力波,人類心情固然沉重,畢竟這跟正常邏輯有巨大出入。擁有負質量的負物質彼此之間有引力反應,且力的大小更距離平方成反比,這是人類之前得到的結論。
而在往後的實驗中,人類也探測到了它們與正物質之間存在斥力反應,且斥力的大小也個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些都符合人類的正常邏輯思維,大家也覺得很合理。
不過現在,人類居然沒有探測到‘斥力波’的存在,這就出乎意料了。剛開始人類以為是自己的探測器不夠精確,又或者負物質塊的負質量不夠大,以至於其運動狀態發生加速變化的頻率低於‘斥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但經過無數次實驗修正之後人類發現,並非如此,這一負物質實驗確實出現了反人類邏輯的現象。
大自然如此必然有它的原因,並不一定符合自己邏輯才是對的,踏上星空這麽多年,人類早已明白這一點。
所以在短暫失望後,人類的科學團隊便潛心去研究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而不是一直楞在一聲聲不可置信中。
標準粒子模型一共有61種基本粒子,包含了費米子和玻色子,費米子是擁有半奇數自旋並且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這個原理指出沒有相同的費米子能占據同樣的量子態,玻色子則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
於是我們知道,費米子是組成物質的粒子,而玻色子則負責傳遞各種相互作用力。
而所謂能量其實也包含在校準粒子模型中。
但是現在科學家們發現的可能是負物質的東西,似乎不能用標準粒子模型去解釋它,它好似不屬於這個體係,顯得格格不入。
得到這樣的結論,科學家們不由想起引力子理論,按照標準模型的思路,如果過引力子能被納入其中的話,那它的就是自旋為2的玻色子,是傳遞引力的因子。
可長久以來人類都沒有在引力子方麵取得突破,倒是搞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發現,可那都不是引力子。
所以長久以來人類也有了這樣的認知,引力是如此的特別,它特立獨行,仿佛不與其他三種力同流合汙,非常高傲。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人類試圖從不同角度去研究它,就如在量子理論中,引力量子被稱為引力子,引力子是通過分解黎曼度規形成的。在這個理論中,物質通過交換這種引力包互相作用。
但這種方式卻完全失去了愛因斯坦的美麗幾何描述,且不幸的是,所有的在其內部有回路的圈圖都無窮大,這使得引力與量子理論在過去時間裏一直不能統一,直到現在的星盟,將引力和其他三力統一起來的量子引力理論仍是物理學的聖杯。
那麽這跟科學家研究的負物質負能量有什麽關係呢?
當然有,負物質同樣不在標準模型描述裏,也同樣是被看做探索萬有理論聖杯的重要對象,人類認為可以通過對它的研究去間接窺探引力,進而將引力統合到大統一理論裏完成萬有理論拚圖。
人類率領的星盟停靠在虛空中,並在這裏如同虛空居民一樣生活著,也在一天天的研究則這顆天然蟲洞,在發現似乎負物質的東西後,人類科學家十分興奮,又在人類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許多個相關研究項目。
時間就在這樣第一天天研究裏度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轉眼又過去了八年。
這段時間以來,人類在研究負物質上又有了一些進展,首先是確定了那種東西就是負物質,其次證明了天然蟲洞周圍使得人類探測器有反應的不是負能量,而是負能量場。
負能量場有一個特性,即人類的探測器在其裏頭靜止或者運輸運動的時候是沒有反應的,隻有做變速運動的時候才有反應。
這個發現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研究的突破口,因為此種性質跟引力波、電磁波的形成實在太像了,哦不,在某種程度上簡直一模一樣。
因為但凡有些科學素質的人都知道,任何有質量物體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引力波,必須是變速運動,勻速不行,當然物體還不能是球對稱且運動狀態發生加速度變化的頻率必須高於引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同樣的,根據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任何電荷的變速運動都會產生電磁波。
那麽負物質既然是物質,且質量不為零,那麽當它們不是球對稱的時候做變速運動,是否也會產生引力呢?
科學家們試圖從物質類比方麵,對發現的負物質進行研究,不過他們一開始就遇到了個大難題,那就是如何讓那些探測到的負物質變速運動起來。探測倒不是問題,人類對引力波的探測有許多辦法,且十分精確。
在地球時代就可以測量到一個原子核的千分之一長度的變化,即納赫茲級引力波探測,現在更是不用多說,隻要變化人類就能探測到。
至於如何讓負物質發生變速運動,現在人類肯定是沒辦法把那些負物質提取出來的,也不知道怎麽保存,所以人類的想法是用大質量探測器貼著天然蟲洞表麵做變加速靠近,然後讓負物質在和物質發生斥力作用的時候,被推著加速。
這個辦法大家都覺得可行,但真正做起實驗來卻十分困難,遇到許多要攻克的技術難關,人類無數科學團隊共同努力的八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實驗。
然而實驗結果卻給人類沉重打擊,探測器並沒有探測到由負物質產生的引力波,哦...或者叫斥力波。畢竟人類的探測器是正物質,相對負物質產生的‘引力’而言就是斥力了。
當然,負物質是負質量的,對於負物質本身而言,就比如兩顆由負物質構成的中子星相撞,它們產生的就是其實也叫引力波,當然是對負物質而言。
沒有探測到斥力波,人類心情固然沉重,畢竟這跟正常邏輯有巨大出入。擁有負質量的負物質彼此之間有引力反應,且力的大小更距離平方成反比,這是人類之前得到的結論。
而在往後的實驗中,人類也探測到了它們與正物質之間存在斥力反應,且斥力的大小也個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些都符合人類的正常邏輯思維,大家也覺得很合理。
不過現在,人類居然沒有探測到‘斥力波’的存在,這就出乎意料了。剛開始人類以為是自己的探測器不夠精確,又或者負物質塊的負質量不夠大,以至於其運動狀態發生加速變化的頻率低於‘斥力波’頻率的最小值。
但經過無數次實驗修正之後人類發現,並非如此,這一負物質實驗確實出現了反人類邏輯的現象。
大自然如此必然有它的原因,並不一定符合自己邏輯才是對的,踏上星空這麽多年,人類早已明白這一點。
所以在短暫失望後,人類的科學團隊便潛心去研究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而不是一直楞在一聲聲不可置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