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樣式的炮彈又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常規動能炮彈,另一個是裝有曲速引擎的曲速反物質炮彈。
兩者在發射初速度上有區別,用途也不同。
裝有曲速引擎的炮彈一般初速度較慢,僅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並不是不能提高出射速度,主要是要達到更大的速度就必須在炮膛內施加更大的加速力場,更大的加速力場也就導致了更大的加速度和慣性力出現,而加速度過大則可能會導致作為保存在重力勢阱中的反物質因為靜止慣性的緣故,突破重力勢阱的束縛撞到後邊的物質上,從而引發正反物質湮滅導致炸膛。
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措施有兩個,一是提高重力勢阱的技術水平,二是稍微降低力場加速的力度。第一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人類隻能選擇第二個。
也正因此,這種裝有曲速引擎的炮彈並不適合用來轟炸行星,它的主要用途在戰艦之間的戰鬥上,通過曲速推進的超光速特性配合本身的動能衝擊力和反物質湮滅威力打擊目標戰艦。
算是一種超光速武器。
而另一種殲星模式,則是現在人類啟動的。
在這種模式下,裝有反物質戰鬥部的炮彈首先會被推送到殲星炮發射力場中,這裏同樣有由重力勢阱技術打造而成的力場約束設備。接著炮彈就會放開自己本身的約束力場,然後由殲星炮本身的力場去將作為戰鬥部的反物質約束住,下一步則是將原本作為保存反物質“彈殼”退出約束力場並反物質留在炮膛待發射力場中。
最後,便是由殲星炮的各個加速部件對完全是反物質的炮彈進行暴力加速,反物質炮彈在通過長達一百四十多公裏的加速之後,以亞光速射出炮口,以超強動能轟向目標。
如果光是從動能破壞力的角度看,發射出去的炮彈頂多算是威力加強版的電磁軌道炮,但它的威力可不止動能,還要加上反物質湮滅本身爆發出來的強大能量。
殲星炮之所以能摧毀行星,就是因為它將這兩種力量進行了結合,使之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毀天滅地力量。
殲星炮的這種發射模式不適合在遠處跟敵方戰艦作戰,但對於如同靶子一樣的太空堡壘、行星、小行星之類的目標那是一打一個準。
使用反物質當炮彈發射肯定很危險,畢竟反物質一旦觸碰到物質就會發生湮滅反應,所以人類在設計這門炮的時候,可謂裏三層外三層加上了種種防護,為的就是防止炸膛事故發生導致全艦殉爆。
當然了,殲星炮其實也可以用常規物質作為炮彈,但那樣殲星炮也就變成一個僅靠動能衝擊力造成傷害的動能武器了,所以總的來說其實算三種模式,不過一般這種常規炮彈模式不怎麽用。
可以算是一炮多用途了。
殲星炮可以殲星,但不止可以殲星。
不過現在,人類算是第一次正式看到了殲星炮的威力。
當倒計時歸零的那一刻,那枚被力場約束的反物質炮彈瞬間被射入加速力場中,接著殲星炮的各種加速部件就在強大的反物質湮滅能量供給下,爆發出強大的立場加速推力,將裏頭的炮彈從相當靜止狀態猛然加速。
在無與倫比的力場力量加速下,炮彈一眨眼功夫便脫膛而出,並一路風馳電掣,如同一道劃破黑暗的流光,轟向一個天文單位之外的行星。
而在加速反物質炮彈的過程中,縱然已經提前開啟了各種抗衝擊係統,也開啟了戰艦本身的尾噴管推進裝置,但也還是能讓戰艦上的眾人感覺到這諾達的戰艦有一陣向後推的抖動。
如同島嶼一般的戰艦都能引起如此動靜,殲星炮的磅礴力量可見一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要是擱在其他戰艦上,非得散架不可,也就天琴號這艘以強力材料為框架造就的戰艦能安然無恙。
在萬眾矚目中,這一炮的結果在九分多鍾後被人類看到。
時間是炮彈在太空中奔向行星的時間,因為人類在目標行星軌道附近提前放置了探測器,而探測器裏頭裝有快子通訊模塊,因此信息返回到天琴號的時間便可以忽略不計了。
也算是人類在大宇宙中看到自己光錐之外的事件了。
接近光速的速度讓反物質炮彈的動質量得到極大提升,在撞上個行星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一枚輕飄飄的炮彈,而如同一枚擁有萬鈞之勢的小行星。強大的衝擊力直接將目標行星的地殼撞了個粉碎,偌大個目標行星在這一瞬間全球範圍內都揚起了一陣土石灰塵激蕩,直衝太空。
也正是在接觸的這一瞬間,超高動能的反物質頃刻間與星球本身的物質發生湮滅,無數質量瞬間百分百變成能量。這一刻,光、熱和衝擊波成了可以形容撞擊點的物理名詞,激蕩的衝擊波、狂暴的能量頃刻爆發。
這一刻,在慢速播放的畫麵中,人們看到了那諾達的行星表麵出現了一道道蜿蜒的裂痕,蜿蜒裂痕從撞擊點像球麵外擴散,接著整個星球便在那後續無與倫比的強大爆發能量中碎裂開來。
無數塵土在這一刻化作物質拋射射流,向太空伸出激射而出。
而那顆行星則在那爆發的光與熱背後,在太空中仿佛被塞入鞭炮的牛糞一樣轟然炸裂。小塊的碎塊在這種強大爆發力下,直接脫離原本軌道到處亂飛,而大些的碎塊則以較慢的速度分開,然後繼續在遠處恒星的引力作用下被束縛在原本軌道上四處飄蕩。
如果下一步人類不去采礦,那麽這些碎塊將在日久天長之後,變成這個雙星係統的小行星帶。又或者有一些碎塊在經過億萬斯年的多次碰撞後被其他星球引力俘獲,或是變成彗星、或是變成其他行星的衛星、或是變成墜入恒星的微不足道隕石。
人類以最炸裂的方式將一顆行星肢解,使之變成了方便開采的一座太空開礦場。
兩者在發射初速度上有區別,用途也不同。
裝有曲速引擎的炮彈一般初速度較慢,僅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並不是不能提高出射速度,主要是要達到更大的速度就必須在炮膛內施加更大的加速力場,更大的加速力場也就導致了更大的加速度和慣性力出現,而加速度過大則可能會導致作為保存在重力勢阱中的反物質因為靜止慣性的緣故,突破重力勢阱的束縛撞到後邊的物質上,從而引發正反物質湮滅導致炸膛。
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措施有兩個,一是提高重力勢阱的技術水平,二是稍微降低力場加速的力度。第一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人類隻能選擇第二個。
也正因此,這種裝有曲速引擎的炮彈並不適合用來轟炸行星,它的主要用途在戰艦之間的戰鬥上,通過曲速推進的超光速特性配合本身的動能衝擊力和反物質湮滅威力打擊目標戰艦。
算是一種超光速武器。
而另一種殲星模式,則是現在人類啟動的。
在這種模式下,裝有反物質戰鬥部的炮彈首先會被推送到殲星炮發射力場中,這裏同樣有由重力勢阱技術打造而成的力場約束設備。接著炮彈就會放開自己本身的約束力場,然後由殲星炮本身的力場去將作為戰鬥部的反物質約束住,下一步則是將原本作為保存反物質“彈殼”退出約束力場並反物質留在炮膛待發射力場中。
最後,便是由殲星炮的各個加速部件對完全是反物質的炮彈進行暴力加速,反物質炮彈在通過長達一百四十多公裏的加速之後,以亞光速射出炮口,以超強動能轟向目標。
如果光是從動能破壞力的角度看,發射出去的炮彈頂多算是威力加強版的電磁軌道炮,但它的威力可不止動能,還要加上反物質湮滅本身爆發出來的強大能量。
殲星炮之所以能摧毀行星,就是因為它將這兩種力量進行了結合,使之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毀天滅地力量。
殲星炮的這種發射模式不適合在遠處跟敵方戰艦作戰,但對於如同靶子一樣的太空堡壘、行星、小行星之類的目標那是一打一個準。
使用反物質當炮彈發射肯定很危險,畢竟反物質一旦觸碰到物質就會發生湮滅反應,所以人類在設計這門炮的時候,可謂裏三層外三層加上了種種防護,為的就是防止炸膛事故發生導致全艦殉爆。
當然了,殲星炮其實也可以用常規物質作為炮彈,但那樣殲星炮也就變成一個僅靠動能衝擊力造成傷害的動能武器了,所以總的來說其實算三種模式,不過一般這種常規炮彈模式不怎麽用。
可以算是一炮多用途了。
殲星炮可以殲星,但不止可以殲星。
不過現在,人類算是第一次正式看到了殲星炮的威力。
當倒計時歸零的那一刻,那枚被力場約束的反物質炮彈瞬間被射入加速力場中,接著殲星炮的各種加速部件就在強大的反物質湮滅能量供給下,爆發出強大的立場加速推力,將裏頭的炮彈從相當靜止狀態猛然加速。
在無與倫比的力場力量加速下,炮彈一眨眼功夫便脫膛而出,並一路風馳電掣,如同一道劃破黑暗的流光,轟向一個天文單位之外的行星。
而在加速反物質炮彈的過程中,縱然已經提前開啟了各種抗衝擊係統,也開啟了戰艦本身的尾噴管推進裝置,但也還是能讓戰艦上的眾人感覺到這諾達的戰艦有一陣向後推的抖動。
如同島嶼一般的戰艦都能引起如此動靜,殲星炮的磅礴力量可見一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要是擱在其他戰艦上,非得散架不可,也就天琴號這艘以強力材料為框架造就的戰艦能安然無恙。
在萬眾矚目中,這一炮的結果在九分多鍾後被人類看到。
時間是炮彈在太空中奔向行星的時間,因為人類在目標行星軌道附近提前放置了探測器,而探測器裏頭裝有快子通訊模塊,因此信息返回到天琴號的時間便可以忽略不計了。
也算是人類在大宇宙中看到自己光錐之外的事件了。
接近光速的速度讓反物質炮彈的動質量得到極大提升,在撞上個行星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一枚輕飄飄的炮彈,而如同一枚擁有萬鈞之勢的小行星。強大的衝擊力直接將目標行星的地殼撞了個粉碎,偌大個目標行星在這一瞬間全球範圍內都揚起了一陣土石灰塵激蕩,直衝太空。
也正是在接觸的這一瞬間,超高動能的反物質頃刻間與星球本身的物質發生湮滅,無數質量瞬間百分百變成能量。這一刻,光、熱和衝擊波成了可以形容撞擊點的物理名詞,激蕩的衝擊波、狂暴的能量頃刻爆發。
這一刻,在慢速播放的畫麵中,人們看到了那諾達的行星表麵出現了一道道蜿蜒的裂痕,蜿蜒裂痕從撞擊點像球麵外擴散,接著整個星球便在那後續無與倫比的強大爆發能量中碎裂開來。
無數塵土在這一刻化作物質拋射射流,向太空伸出激射而出。
而那顆行星則在那爆發的光與熱背後,在太空中仿佛被塞入鞭炮的牛糞一樣轟然炸裂。小塊的碎塊在這種強大爆發力下,直接脫離原本軌道到處亂飛,而大些的碎塊則以較慢的速度分開,然後繼續在遠處恒星的引力作用下被束縛在原本軌道上四處飄蕩。
如果下一步人類不去采礦,那麽這些碎塊將在日久天長之後,變成這個雙星係統的小行星帶。又或者有一些碎塊在經過億萬斯年的多次碰撞後被其他星球引力俘獲,或是變成彗星、或是變成其他行星的衛星、或是變成墜入恒星的微不足道隕石。
人類以最炸裂的方式將一顆行星肢解,使之變成了方便開采的一座太空開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