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十萬對百萬,優勢在我!
隋唐:這楊廣能處,有官他是真封 作者:一劍,一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廣豎起耳朵,仔細聽著武信接下來的話。
一眾朝臣也安靜了,他們也想聽聽,武信究竟想說些什麽。
說完兩句後,武信看了看群臣,又接著說道:
“半年前,本侯追隨陛下從東都踏上征途,開始了南巡之旅,梁兵四十餘萬,我軍一戰而定。
我大隋兵馬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一月未到,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的葬身之地了麽?
無論怎麽講,敵我雙方是百萬對十萬,優勢在我!”
武信開口之前,眾人便沉默不已。
武信說完,眾人依舊是沉默。
方才武信的話,依舊在他們腦海中回蕩。
說的很有道理,可是,他們還是害怕。
什麽叫敵我雙方是百萬對十萬?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些什麽。
這話說的,不知道還以為隋軍有百萬,逆賊有十萬呢。
若不是武信刀很鋒利,他們必須站出來反駁一番。
楊廣無奈的笑了笑,武信這小子還是改變不了扯淡的性格。
話說的雖漂亮,執行起來卻很難。
但他相信武信的能力,因為武信說到做到,從未食言過。
隨後,他當著眾臣的麵問道:
“少誠,此戰你可有信心?
畢竟敵方有百萬大軍,我軍士卒隻有一成,大戰起,傷亡在所難免。
你若有信心帶著他們贏下,朕全力支持你開戰。”
武信麵向楊廣,拱手道:
“陛下,此戰意義非凡。
江南之地賊勢頻生,若我等因膽怯而懼了逆賊之兵,定讓其聲勢高漲。
在此,臣向陛下保證,此戰必勝,若不勝,可斬臣之頭顱!”
長久以來,武信從未拿軍令狀說過事。
要立也是別人立,但這次不同,他得用行動去堵住這些朝臣的嘴。
宇文成都,裴元慶,程咬金等人見狀,紛紛從一旁站出來。
他們齊聲說道:
“陛下,我等也願立下軍令狀。”
除了這些個人,還有軍中將領,也紛紛從站了出來。
一時間,廳內文武兩側,武將一側皆請戰。
楊廣看後,大為滿意。
他這般說,也隻是為了表明個態度。
如今又有這麽多人支持武信,足以讓這些怯戰的文臣閉上嘴。
“少誠自征戰之初,從未有過敗績,此次竟要立下軍令狀,著實有些嚴肅。
既然眾將眾誌成城,士氣高昂,朕又豈能畏懼!
江淮之戰,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楊廣聲音洪亮,落在眾人耳中,一錘定音。
“陛下聖明,信侯威武!
此戰我大隋定然大勝,剿滅江南一眾逆賊。”
原本反對此次決戰的朝臣,此刻也全都沒了異議。
武信已經拿出軍令狀,他們繼續反對,也得拿出自己據理力爭的說法。
可這種情況,他們誰敢去和武信對賭?
所以,若是繼續反對的話,便著實有些不禮貌了。
既已定下,楊廣當即昭告天下。
大隋,與江南反賊於江淮決一死戰!
此消息一出,周邊皆震動。
百萬對十萬,如此的人數差,這仗怎麽打?
可大隋竟然還敢交戰,這與瘋了有什麽區別?
有人質疑,也有人堅信武信能勝。
先前武信五萬之眾,大破蕭銑四十萬兵馬之事,仍然是曆曆在目。
既然能以少勝多一次,又如何勝不了第二次?
即便這樣說,但還是大部分人覺得隋朝此舉並不明智。
就算是贏了百萬逆賊,這些賊眾散去,仍然可以割據為王。
若是不勝,揚州、荊州,交州之地,皆為逆賊所占據。
甚至一定程度上,還能影響到梁州。
如此多的州郡,等於是占據了隋朝的半壁江山。
這是一場豪賭,就賭國運之戰。
勝,大隋一往無前,徹底收服江南。
敗,大隋將割去半壁江山,其境況比未開戰之前還要惡劣。
李世民身在府中,望著桌案上的紙筆,遲遲沒有動靜。
他作為質子,書信送出還得過一遍他人之手,此事他知曉。
以往他給家中送去書信,隻需要告知家中他尚好,家中安心為隋朝效命便是。
可如今不同了,武信十萬對百萬的消息,已經傳遍周邊。
用不了多久,太原也一定會知曉。
憑借他對李建成的了解,李建成定然會有所動作。
為了自己的性命,也為了李家的將來,他必須將武信的勇猛,讓李家人知曉。
江淮之戰未定,絕不能有任何異動。
想明白一切後,李世民脫下衣物,打開門窗,讓冷風呼嘯而入。
雖說他寫書信給家中,是最為正常之事。
隻是每次寫書信,都趕著朝中大事發生,這種時間點顯得尤為蹊蹺。
對此,他還是要找個理由。
一夜過去,李世民染上了風寒。
“世民為何突然染上了風寒?”
楊廣得知後,詢問起身旁的人。
宮人回應道:
“回陛下,或許是因為換季。
近些時日有不少追隨聖駕之人身體羸弱,也沾染上了風寒。
或許那李家公子,也是這般的狀況。”
楊廣聽後,覺得有些在理,他說道:
“將朕的禦醫派去給世民。”
無論怎麽說,這也是他表兄弟的兒子。
在他的身邊擔任質子,也不能讓其受了損傷。
半日後,禦醫歸來,還帶回來了李世民的話。
“陛下,李世民的確感染了風寒,臣已經為其醫治。
李世民告知臣他昨夜夢到家鄉父母,兄弟姐妹,甚是思念。
他請命陛下,是否能讓他回太原一遭。”
楊廣招招手,命貼身太監上前說道:
“既然他夢到家中父母,朕又要留其在身邊曆練。
為解思念之苦,讓其寫書信一封,朕會讓快馬火速送往太原。”
老太監聽後行了個禮,連忙代表楊廣前去。
李世民得知楊廣貼身太監到來,連忙從榻上起身。
“咳……”
一路走,一路咳,老太監連忙去攙扶。
“李公子,陛下說了,還得重用著您,您若思念父母兄弟姐妹,可多寫書信回去。”
“承蒙陛下看重,臣知曉了,咳……咳……”
一眾朝臣也安靜了,他們也想聽聽,武信究竟想說些什麽。
說完兩句後,武信看了看群臣,又接著說道:
“半年前,本侯追隨陛下從東都踏上征途,開始了南巡之旅,梁兵四十餘萬,我軍一戰而定。
我大隋兵馬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一月未到,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的葬身之地了麽?
無論怎麽講,敵我雙方是百萬對十萬,優勢在我!”
武信開口之前,眾人便沉默不已。
武信說完,眾人依舊是沉默。
方才武信的話,依舊在他們腦海中回蕩。
說的很有道理,可是,他們還是害怕。
什麽叫敵我雙方是百萬對十萬?
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些什麽。
這話說的,不知道還以為隋軍有百萬,逆賊有十萬呢。
若不是武信刀很鋒利,他們必須站出來反駁一番。
楊廣無奈的笑了笑,武信這小子還是改變不了扯淡的性格。
話說的雖漂亮,執行起來卻很難。
但他相信武信的能力,因為武信說到做到,從未食言過。
隨後,他當著眾臣的麵問道:
“少誠,此戰你可有信心?
畢竟敵方有百萬大軍,我軍士卒隻有一成,大戰起,傷亡在所難免。
你若有信心帶著他們贏下,朕全力支持你開戰。”
武信麵向楊廣,拱手道:
“陛下,此戰意義非凡。
江南之地賊勢頻生,若我等因膽怯而懼了逆賊之兵,定讓其聲勢高漲。
在此,臣向陛下保證,此戰必勝,若不勝,可斬臣之頭顱!”
長久以來,武信從未拿軍令狀說過事。
要立也是別人立,但這次不同,他得用行動去堵住這些朝臣的嘴。
宇文成都,裴元慶,程咬金等人見狀,紛紛從一旁站出來。
他們齊聲說道:
“陛下,我等也願立下軍令狀。”
除了這些個人,還有軍中將領,也紛紛從站了出來。
一時間,廳內文武兩側,武將一側皆請戰。
楊廣看後,大為滿意。
他這般說,也隻是為了表明個態度。
如今又有這麽多人支持武信,足以讓這些怯戰的文臣閉上嘴。
“少誠自征戰之初,從未有過敗績,此次竟要立下軍令狀,著實有些嚴肅。
既然眾將眾誌成城,士氣高昂,朕又豈能畏懼!
江淮之戰,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楊廣聲音洪亮,落在眾人耳中,一錘定音。
“陛下聖明,信侯威武!
此戰我大隋定然大勝,剿滅江南一眾逆賊。”
原本反對此次決戰的朝臣,此刻也全都沒了異議。
武信已經拿出軍令狀,他們繼續反對,也得拿出自己據理力爭的說法。
可這種情況,他們誰敢去和武信對賭?
所以,若是繼續反對的話,便著實有些不禮貌了。
既已定下,楊廣當即昭告天下。
大隋,與江南反賊於江淮決一死戰!
此消息一出,周邊皆震動。
百萬對十萬,如此的人數差,這仗怎麽打?
可大隋竟然還敢交戰,這與瘋了有什麽區別?
有人質疑,也有人堅信武信能勝。
先前武信五萬之眾,大破蕭銑四十萬兵馬之事,仍然是曆曆在目。
既然能以少勝多一次,又如何勝不了第二次?
即便這樣說,但還是大部分人覺得隋朝此舉並不明智。
就算是贏了百萬逆賊,這些賊眾散去,仍然可以割據為王。
若是不勝,揚州、荊州,交州之地,皆為逆賊所占據。
甚至一定程度上,還能影響到梁州。
如此多的州郡,等於是占據了隋朝的半壁江山。
這是一場豪賭,就賭國運之戰。
勝,大隋一往無前,徹底收服江南。
敗,大隋將割去半壁江山,其境況比未開戰之前還要惡劣。
李世民身在府中,望著桌案上的紙筆,遲遲沒有動靜。
他作為質子,書信送出還得過一遍他人之手,此事他知曉。
以往他給家中送去書信,隻需要告知家中他尚好,家中安心為隋朝效命便是。
可如今不同了,武信十萬對百萬的消息,已經傳遍周邊。
用不了多久,太原也一定會知曉。
憑借他對李建成的了解,李建成定然會有所動作。
為了自己的性命,也為了李家的將來,他必須將武信的勇猛,讓李家人知曉。
江淮之戰未定,絕不能有任何異動。
想明白一切後,李世民脫下衣物,打開門窗,讓冷風呼嘯而入。
雖說他寫書信給家中,是最為正常之事。
隻是每次寫書信,都趕著朝中大事發生,這種時間點顯得尤為蹊蹺。
對此,他還是要找個理由。
一夜過去,李世民染上了風寒。
“世民為何突然染上了風寒?”
楊廣得知後,詢問起身旁的人。
宮人回應道:
“回陛下,或許是因為換季。
近些時日有不少追隨聖駕之人身體羸弱,也沾染上了風寒。
或許那李家公子,也是這般的狀況。”
楊廣聽後,覺得有些在理,他說道:
“將朕的禦醫派去給世民。”
無論怎麽說,這也是他表兄弟的兒子。
在他的身邊擔任質子,也不能讓其受了損傷。
半日後,禦醫歸來,還帶回來了李世民的話。
“陛下,李世民的確感染了風寒,臣已經為其醫治。
李世民告知臣他昨夜夢到家鄉父母,兄弟姐妹,甚是思念。
他請命陛下,是否能讓他回太原一遭。”
楊廣招招手,命貼身太監上前說道:
“既然他夢到家中父母,朕又要留其在身邊曆練。
為解思念之苦,讓其寫書信一封,朕會讓快馬火速送往太原。”
老太監聽後行了個禮,連忙代表楊廣前去。
李世民得知楊廣貼身太監到來,連忙從榻上起身。
“咳……”
一路走,一路咳,老太監連忙去攙扶。
“李公子,陛下說了,還得重用著您,您若思念父母兄弟姐妹,可多寫書信回去。”
“承蒙陛下看重,臣知曉了,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