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都成了婚,可羅家大院所有人還是聚在一桌上吃飯。究其原因,是公婆拿捏著經濟命脈,三個兒子沒有經濟自主權。
公公羅三豐掌握著家裏的固定收入,每到月底,就去機關單位領回長樂和自己的工資。宋瓊瑤連自己丈夫賺多少錢都不知道,略一打聽,公公的臉色就很不好:“這不是你該問的問題。你要錢時和我說,該給我自然會給。”
婆婆李春仙控製著家裏其他的收入,如土地的收獲、牲禽的買賣等等。家中連一枚雞蛋的去向,婆婆都不肯向兒媳們透露。自然,她也有她的理由:“你們還年輕,哪裏懂得掌家的規矩?等你們也生了孩子,才懂我的難處。”
新婚時,秦明月和宋瓊瑤倒也並不和婆婆爭執什麽,畢竟都才做了新媳婦,少不得先學規矩。
隻是公婆近乎瘋狂的治家原則,實在令兩個媳婦難以忍受。
秦明月最不滿婆婆克扣她的夥食。新婚以來,婆婆最擅長做的是大鍋飯,一個大鍋裏頭,不拘熬些什麽,總是熬成糊狀。好的時候能有一鍋雞蛋麵條,大多數時候是各種各樣的粗糧稠飯。最多在地裏揪來一把韭菜或者白菜,開水煮了撒鹽來吃,那就是絕好的配菜了。
秦明月並不嬌弱,相反是個十分下力氣的農人。吃了個把月,她身上的肉都鬆了許多。秦明月忍不住在飯桌上嘲諷:“媽倒是省功夫,一鍋飯,人也能吃,豬也能吃。”
李春仙並不生氣。媳婦看出了她的儉省,倒讓她有些得意。她把從前啃樹皮吃觀音土的故事說個一遍,道:“現在節省,也是為了將來好。要是再有個天災人禍地,那時候你就懂我了。”
秦明月道:“再節省,也不能把人餓著。”
李春仙道:“鍋裏那麽多飯,誰還把你的嘴堵上?你盡情吃便是了。”
秦明月和婆婆吵嘴無果,隻得時不時回娘家去潤潤嘴。
宋瓊瑤更不消說,她自詡是接受過城市教育的新女性,首先在衛生方麵就對婆婆有意見。
一家人吃完飯,李春仙總要把碗底舔幹淨,一根長長的舌頭伸出來,有時能看見她的嗓子眼。她自己便罷了,還要求別人也這麽做。沒人理她,她就去教才會走路的侄女兒羅維靜,實在是難以入眼。
雞蛋和肉不是沒有,總是鎖在櫃子裏舍不得吃。哪天終於拿出來,那些個東西都餿了。且餿了也硬說沒有餿,還要指摘家裏人嬌貴,不珍惜好東西。
一家子這麽多人,共用一個土坑廁所。總是有人占著不說,還臭氣熏天。秋來有了餘錢,婆婆寧願拿錢去拜神,也不願在廁所裏安裝一個燈泡。
家裏的新被褥放在大櫃裏,隻在重要客人來住宿的時候用一下。她自己蓋的那套爛了也不肯用新的。不僅是被子,舊的東西永遠舍不得扔,堆得家裏亂糟糟。
直到有人吃了爛肉進了衛生所、有人掉進了糞坑、有人蓋著破被子感冒,再把錢花到買藥、買營養品的方向上去。
兩賬一抵,買藥看病還貴不少。
除了衛生,婆婆愛炫耀的特質也讓宋瓊瑤反感。
宋瓊瑤穿一件新衣服,婆婆就蹲在她窗戶下,故意念叨從前日子過得多艱苦,家裏生活多艱難,明擺著是嫌宋瓊瑤多花錢。但一旦來了客人,婆婆就收起那副嘴臉,笑眯眯對來客說:“小媳婦打扮漂亮我臉上也有光。她的衣裳多,我都盡著她買。”仿佛那些衣裳都是她出錢買的一樣。
明明午飯吃的是蔥花爛麵條,婆婆非要對閑聊的鄰居說自家吃的是褲帶麵,還要特別添加一些細節來佐證:爆油嗆出來的蔥花澆頭鹽放多了,讓她口渴。
人家誇讚她兩句,她就上了頭,從腰裏取出鑰匙開了櫥櫃,端出兩碗黑糖來,熱情地要給客人衝兩碗甜涼茶。
等到客人客氣地讚歎幾聲,婆婆仿佛就和自己也吃了似的,滿足地帶著笑意。
婆婆是靠著別人的認可和誇獎過日子的。哪怕別人是虛假的恭維,她都照單全收。
宋瓊瑤這才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不應被長樂那些虛假的外表所蒙騙。瓊瑤覺得,羅家大院一家人,都天生有著自欺欺人的本領。
自然,她並不把彩霞、明月和自己算進去,她覺得三個媳婦,都隻可算作是受害者。
秦明月從娘家來,給二嫂子宋瓊瑤帶來兩塊豬皮。
宋瓊瑤一見,訝然道:“還沒到年關,怎麽你家殺豬啦?”
秦明月道:“豬還沒有長大哩。我回家去,我娘哭我瘦了許多,正巧姐妹們都在,就割了二斤豬肉吃餃子。我想著你也艱難,沒有多的餃子,隻好帶兩塊豬皮給你。”
宋瓊瑤感激不已:“明月,真是謝謝你。我從前買衣裳多,手裏總沒捏住幾個錢。你知道的,長樂的工資又不歸我管。這些天,腸子裏沒有油水,我堵得厲害。”
秦明月指出了解決這種情況的辦法,低聲道:“咱們還是得盡快分家。不分家,遲早餓死。”
這個話,明月早就提出來過,可婆婆春仙不答應——你們都還沒有生孩子,分了家,顯得我們不團結。
說白了,沒有孩子,媳婦會有跑了的風險。
明月就再也不願和婆婆有衝突,因她已經知道婆婆吵架一貫的策略——嚎。沒有眼淚,專是幹嚎,嚎叫著這些年來她為這個家所做的貢獻,嚎叫著兒媳兒子們的不孝順,嚎叫著命運對她的不公。
一直嚎到別人家來看笑話,嚎到三個兒媳無法張開嘴,她才達到目的,恢複日常的生活。
明月缺少助力,隻得先來攻克二嫂子瓊瑤。
宋瓊瑤道:“我也是那個意思。隻是你也知道——”她向外看了一眼,接著說,“一說分家的事兒,她就嫌咱兩個沒有生下孩子。”
秦明月指出了關鍵:“你別苦惱,分家這事兒,媳婦說總是不管用,還是得他們兒子們發力。我看長健有那個意思。你隻要勸二哥張嘴,不愁辦不成事。”
公公羅三豐掌握著家裏的固定收入,每到月底,就去機關單位領回長樂和自己的工資。宋瓊瑤連自己丈夫賺多少錢都不知道,略一打聽,公公的臉色就很不好:“這不是你該問的問題。你要錢時和我說,該給我自然會給。”
婆婆李春仙控製著家裏其他的收入,如土地的收獲、牲禽的買賣等等。家中連一枚雞蛋的去向,婆婆都不肯向兒媳們透露。自然,她也有她的理由:“你們還年輕,哪裏懂得掌家的規矩?等你們也生了孩子,才懂我的難處。”
新婚時,秦明月和宋瓊瑤倒也並不和婆婆爭執什麽,畢竟都才做了新媳婦,少不得先學規矩。
隻是公婆近乎瘋狂的治家原則,實在令兩個媳婦難以忍受。
秦明月最不滿婆婆克扣她的夥食。新婚以來,婆婆最擅長做的是大鍋飯,一個大鍋裏頭,不拘熬些什麽,總是熬成糊狀。好的時候能有一鍋雞蛋麵條,大多數時候是各種各樣的粗糧稠飯。最多在地裏揪來一把韭菜或者白菜,開水煮了撒鹽來吃,那就是絕好的配菜了。
秦明月並不嬌弱,相反是個十分下力氣的農人。吃了個把月,她身上的肉都鬆了許多。秦明月忍不住在飯桌上嘲諷:“媽倒是省功夫,一鍋飯,人也能吃,豬也能吃。”
李春仙並不生氣。媳婦看出了她的儉省,倒讓她有些得意。她把從前啃樹皮吃觀音土的故事說個一遍,道:“現在節省,也是為了將來好。要是再有個天災人禍地,那時候你就懂我了。”
秦明月道:“再節省,也不能把人餓著。”
李春仙道:“鍋裏那麽多飯,誰還把你的嘴堵上?你盡情吃便是了。”
秦明月和婆婆吵嘴無果,隻得時不時回娘家去潤潤嘴。
宋瓊瑤更不消說,她自詡是接受過城市教育的新女性,首先在衛生方麵就對婆婆有意見。
一家人吃完飯,李春仙總要把碗底舔幹淨,一根長長的舌頭伸出來,有時能看見她的嗓子眼。她自己便罷了,還要求別人也這麽做。沒人理她,她就去教才會走路的侄女兒羅維靜,實在是難以入眼。
雞蛋和肉不是沒有,總是鎖在櫃子裏舍不得吃。哪天終於拿出來,那些個東西都餿了。且餿了也硬說沒有餿,還要指摘家裏人嬌貴,不珍惜好東西。
一家子這麽多人,共用一個土坑廁所。總是有人占著不說,還臭氣熏天。秋來有了餘錢,婆婆寧願拿錢去拜神,也不願在廁所裏安裝一個燈泡。
家裏的新被褥放在大櫃裏,隻在重要客人來住宿的時候用一下。她自己蓋的那套爛了也不肯用新的。不僅是被子,舊的東西永遠舍不得扔,堆得家裏亂糟糟。
直到有人吃了爛肉進了衛生所、有人掉進了糞坑、有人蓋著破被子感冒,再把錢花到買藥、買營養品的方向上去。
兩賬一抵,買藥看病還貴不少。
除了衛生,婆婆愛炫耀的特質也讓宋瓊瑤反感。
宋瓊瑤穿一件新衣服,婆婆就蹲在她窗戶下,故意念叨從前日子過得多艱苦,家裏生活多艱難,明擺著是嫌宋瓊瑤多花錢。但一旦來了客人,婆婆就收起那副嘴臉,笑眯眯對來客說:“小媳婦打扮漂亮我臉上也有光。她的衣裳多,我都盡著她買。”仿佛那些衣裳都是她出錢買的一樣。
明明午飯吃的是蔥花爛麵條,婆婆非要對閑聊的鄰居說自家吃的是褲帶麵,還要特別添加一些細節來佐證:爆油嗆出來的蔥花澆頭鹽放多了,讓她口渴。
人家誇讚她兩句,她就上了頭,從腰裏取出鑰匙開了櫥櫃,端出兩碗黑糖來,熱情地要給客人衝兩碗甜涼茶。
等到客人客氣地讚歎幾聲,婆婆仿佛就和自己也吃了似的,滿足地帶著笑意。
婆婆是靠著別人的認可和誇獎過日子的。哪怕別人是虛假的恭維,她都照單全收。
宋瓊瑤這才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不應被長樂那些虛假的外表所蒙騙。瓊瑤覺得,羅家大院一家人,都天生有著自欺欺人的本領。
自然,她並不把彩霞、明月和自己算進去,她覺得三個媳婦,都隻可算作是受害者。
秦明月從娘家來,給二嫂子宋瓊瑤帶來兩塊豬皮。
宋瓊瑤一見,訝然道:“還沒到年關,怎麽你家殺豬啦?”
秦明月道:“豬還沒有長大哩。我回家去,我娘哭我瘦了許多,正巧姐妹們都在,就割了二斤豬肉吃餃子。我想著你也艱難,沒有多的餃子,隻好帶兩塊豬皮給你。”
宋瓊瑤感激不已:“明月,真是謝謝你。我從前買衣裳多,手裏總沒捏住幾個錢。你知道的,長樂的工資又不歸我管。這些天,腸子裏沒有油水,我堵得厲害。”
秦明月指出了解決這種情況的辦法,低聲道:“咱們還是得盡快分家。不分家,遲早餓死。”
這個話,明月早就提出來過,可婆婆春仙不答應——你們都還沒有生孩子,分了家,顯得我們不團結。
說白了,沒有孩子,媳婦會有跑了的風險。
明月就再也不願和婆婆有衝突,因她已經知道婆婆吵架一貫的策略——嚎。沒有眼淚,專是幹嚎,嚎叫著這些年來她為這個家所做的貢獻,嚎叫著兒媳兒子們的不孝順,嚎叫著命運對她的不公。
一直嚎到別人家來看笑話,嚎到三個兒媳無法張開嘴,她才達到目的,恢複日常的生活。
明月缺少助力,隻得先來攻克二嫂子瓊瑤。
宋瓊瑤道:“我也是那個意思。隻是你也知道——”她向外看了一眼,接著說,“一說分家的事兒,她就嫌咱兩個沒有生下孩子。”
秦明月指出了關鍵:“你別苦惱,分家這事兒,媳婦說總是不管用,還是得他們兒子們發力。我看長健有那個意思。你隻要勸二哥張嘴,不愁辦不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