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進入昆侖山脈
西藏探險故事:岡仁波齊的秘密 作者:十裏獨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昆侖山,這座神秘而壯麗的山脈,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賦予了無數傳奇色彩。它被譽為“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其在中國西部山係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跨新疆與西藏之間,一直延伸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最寬處可達130-200公裏,東西寬窄不一,總麵積超過50萬平方公裏。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長河中,昆侖山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被視為“萬山之祖”,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龍脈之祖”。然而,對於這支探險隊來說,他們或許並未意識到這座山脈所承載的深遠文化意義。當他們踏上這片土地時,首先感受到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逐漸升高的海拔帶來的挑戰。
盡管如此,探險隊成員們自恃裝備精良且準備充足,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們並未將那名軍官的善意勸阻放在心上,反而在詳細詢問了關於昆侖山的注意事項後,便迫不及待地離開了普魯村,朝著西藏阿裏的方向繼續前進。他們帶著對那位戰爭狂人的個人崇拜和對於統治世界的激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段充滿挑戰的征程。
根據記錄者在筆記本上畫著的示意圖,探險隊在經過魯普村後就開始進入了昆侖山脈的範圍內,其實在普魯村的海拔就已經達到了2800米左右,算是已經進入高原地區了。隨著探險隊不斷地向南方前進,海拔也逐漸升高,稀薄的氧氣讓隊員們感到呼吸困難,但他們依然堅持前行。第四天,探險隊迎來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驗——硫磺達阪。當然,這個地名直到60年代才出現,當時它被稱為阿什庫勒山口。翻越這個山口後,探險隊將會進入阿什庫勒小盆地。
硫磺達阪的高度令人望而生畏,超過了5100米的高峰,讓攀登之路充滿挑戰。陡峭崎嶇的山路和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給隊員們帶來了巨大的考驗。他們不僅要應對高山反應所帶來的不適,還要抵禦刺骨的寒冷以及稀薄氧氣對身體的影響。
根據記錄者在筆記本中的詳細記載,原本從魯普村到硫磺達阪的距離不到70公裏,但由於路況艱險,探險隊花費了整整五天時間才穿越了全長50公裏的魯普河穀,終於抵達硫磺達阪的下方。在一個避風的小山穀裏,他們安營紮寨,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阿什庫勒山口高聳入雲,海拔達到了5114米。從達阪腳下到山頂的直線距離雖然隻有區區2000米,但海拔卻飆升了將近500米。這個山口是克裏雅古道上的第一道險阻,其坡度之陡峻讓人驚歎不已。
記錄者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座山的山腳下,從下往上看去,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絕望感。這裏根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滿眼所見盡是亂石頭和陡峭的深穀。而山頂早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看上去令人心生畏懼。那些花費重金雇傭來的牧民們,麵對眼前的景象,一個個都露出了膽怯的神色,紛紛表示不願再向前邁進。即使拉姆上校拿出黃金作為誘惑,也未能改變他們的決定。最終,還是靠著手中的衝鋒槍,才勉強震懾住了這些被嚇壞的牧民。然而,被嚇到的不僅僅是這些牧民,就連拉姆上校自己的臉色也異常難看。晚餐的時候,他的手一直在微微顫抖著。說實在話,此刻的我同樣喪失了繼續前行的勇氣,但又能怎樣呢?
“看來探險隊已經徹底不偽裝了,開始用武力威脅和鎮壓那些無辜的騾馬工了”,袁娜娜一邊看著筆記,一邊將其中的內容翻譯出來,然後她放下手中的筆,看向眾人說道:“這是今天的日記內容。”接著她又多說了一句:“這些人早已經在戰場上失去了人性,變成了惡魔,這樣的情況不是很正常嗎?而且我覺得這幫騾馬工的下場都會很慘。”
聽到這裏,謝如玉也附和道:“是啊,他們可能會遭受更多的暴力和折磨。”
蒙笑點了點頭,他知道事情的發展不會那麽簡單,但他還是安慰大家說:“我們先不要想太多,繼續關注日記的內容,也許還有轉機。”
袁娜娜點了點頭,重新拿起筆準備繼續翻譯下一篇日記。這時,蒙笑開口說:“袁醫生你繼續翻譯吧,我覺得他們的悲慘經曆要開始了。”
袁娜娜深吸一口氣,再次投入到翻譯工作中。
袁娜娜繼續翻到了下一頁,開始翻譯第二天的日記內容:
“終於活著從山口下來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雪,莫斯科的雪跟這裏相比就像是春天的小雨一樣,好幾個同伴都掉進山澗,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找他們,那些身強力壯的騾子、毛驢和駱駝也是一樣,一群一群的被大雪和山穀吞沒,算起來現在隻剩下差不多一半的人和物資了,太可怕了,前麵的山脈中肯定藏著不為人知的魔鬼,到處都是硫磺的臭味,他們會將我們全部吃掉的。這個山口現在的積雪恐怕到明年才會化開了,已經沒有退路了,唉,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袁娜娜翻譯完後,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她仿佛能夠感受到當時探險隊所麵臨的絕望和恐懼。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繼續翻看下一頁的日記。
從記錄者這段文字中,蒙笑、雙胞胎姐弟和袁娜娜四人知道探險隊應該是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而且損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確實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按照這樣的損失程度,想要在大雪徹底封山前翻過昆侖山,那完全就是天方夜譚。
斯文·赫定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中對翻越昆侖山進行了總結:“由北向南進入青藏高原,正如我們所走的路線,必須要越過所有的東西走向的平行山脈,每過一個埡口,便能看到南麵層出不窮的連綿山脈,以及群山之間雄偉寬闊且沒有盡頭的山穀”。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長河中,昆侖山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被視為“萬山之祖”,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龍脈之祖”。然而,對於這支探險隊來說,他們或許並未意識到這座山脈所承載的深遠文化意義。當他們踏上這片土地時,首先感受到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逐漸升高的海拔帶來的挑戰。
盡管如此,探險隊成員們自恃裝備精良且準備充足,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們並未將那名軍官的善意勸阻放在心上,反而在詳細詢問了關於昆侖山的注意事項後,便迫不及待地離開了普魯村,朝著西藏阿裏的方向繼續前進。他們帶著對那位戰爭狂人的個人崇拜和對於統治世界的激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段充滿挑戰的征程。
根據記錄者在筆記本上畫著的示意圖,探險隊在經過魯普村後就開始進入了昆侖山脈的範圍內,其實在普魯村的海拔就已經達到了2800米左右,算是已經進入高原地區了。隨著探險隊不斷地向南方前進,海拔也逐漸升高,稀薄的氧氣讓隊員們感到呼吸困難,但他們依然堅持前行。第四天,探險隊迎來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驗——硫磺達阪。當然,這個地名直到60年代才出現,當時它被稱為阿什庫勒山口。翻越這個山口後,探險隊將會進入阿什庫勒小盆地。
硫磺達阪的高度令人望而生畏,超過了5100米的高峰,讓攀登之路充滿挑戰。陡峭崎嶇的山路和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給隊員們帶來了巨大的考驗。他們不僅要應對高山反應所帶來的不適,還要抵禦刺骨的寒冷以及稀薄氧氣對身體的影響。
根據記錄者在筆記本中的詳細記載,原本從魯普村到硫磺達阪的距離不到70公裏,但由於路況艱險,探險隊花費了整整五天時間才穿越了全長50公裏的魯普河穀,終於抵達硫磺達阪的下方。在一個避風的小山穀裏,他們安營紮寨,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阿什庫勒山口高聳入雲,海拔達到了5114米。從達阪腳下到山頂的直線距離雖然隻有區區2000米,但海拔卻飆升了將近500米。這個山口是克裏雅古道上的第一道險阻,其坡度之陡峻讓人驚歎不已。
記錄者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座山的山腳下,從下往上看去,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絕望感。這裏根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路,滿眼所見盡是亂石頭和陡峭的深穀。而山頂早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看上去令人心生畏懼。那些花費重金雇傭來的牧民們,麵對眼前的景象,一個個都露出了膽怯的神色,紛紛表示不願再向前邁進。即使拉姆上校拿出黃金作為誘惑,也未能改變他們的決定。最終,還是靠著手中的衝鋒槍,才勉強震懾住了這些被嚇壞的牧民。然而,被嚇到的不僅僅是這些牧民,就連拉姆上校自己的臉色也異常難看。晚餐的時候,他的手一直在微微顫抖著。說實在話,此刻的我同樣喪失了繼續前行的勇氣,但又能怎樣呢?
“看來探險隊已經徹底不偽裝了,開始用武力威脅和鎮壓那些無辜的騾馬工了”,袁娜娜一邊看著筆記,一邊將其中的內容翻譯出來,然後她放下手中的筆,看向眾人說道:“這是今天的日記內容。”接著她又多說了一句:“這些人早已經在戰場上失去了人性,變成了惡魔,這樣的情況不是很正常嗎?而且我覺得這幫騾馬工的下場都會很慘。”
聽到這裏,謝如玉也附和道:“是啊,他們可能會遭受更多的暴力和折磨。”
蒙笑點了點頭,他知道事情的發展不會那麽簡單,但他還是安慰大家說:“我們先不要想太多,繼續關注日記的內容,也許還有轉機。”
袁娜娜點了點頭,重新拿起筆準備繼續翻譯下一篇日記。這時,蒙笑開口說:“袁醫生你繼續翻譯吧,我覺得他們的悲慘經曆要開始了。”
袁娜娜深吸一口氣,再次投入到翻譯工作中。
袁娜娜繼續翻到了下一頁,開始翻譯第二天的日記內容:
“終於活著從山口下來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雪,莫斯科的雪跟這裏相比就像是春天的小雨一樣,好幾個同伴都掉進山澗,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找他們,那些身強力壯的騾子、毛驢和駱駝也是一樣,一群一群的被大雪和山穀吞沒,算起來現在隻剩下差不多一半的人和物資了,太可怕了,前麵的山脈中肯定藏著不為人知的魔鬼,到處都是硫磺的臭味,他們會將我們全部吃掉的。這個山口現在的積雪恐怕到明年才會化開了,已經沒有退路了,唉,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袁娜娜翻譯完後,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她仿佛能夠感受到當時探險隊所麵臨的絕望和恐懼。她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繼續翻看下一頁的日記。
從記錄者這段文字中,蒙笑、雙胞胎姐弟和袁娜娜四人知道探險隊應該是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而且損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確實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按照這樣的損失程度,想要在大雪徹底封山前翻過昆侖山,那完全就是天方夜譚。
斯文·赫定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中對翻越昆侖山進行了總結:“由北向南進入青藏高原,正如我們所走的路線,必須要越過所有的東西走向的平行山脈,每過一個埡口,便能看到南麵層出不窮的連綿山脈,以及群山之間雄偉寬闊且沒有盡頭的山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