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偉江要離開雙淮白酒廠時,單位負責人挽留他留下用過午餐再走,王偉江婉拒了。其離開後,辦公室主任忙跑過來給他匯報說,“潘總,您安排我搬兩箱酒放給王書記車上,他的駕駛員死活不同意,他說王書記對他有規定,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許收單位和個人送的東西。”
駕駛員都不收東西,這讓潘總不禁感歎:“看來這個王書記不僅自身要求嚴格,而且對身邊的人要求一點也不鬆啊!”要知道,以往來的那些領導,他們的駕駛員可是巴不得你把車後備箱塞滿才好呢!而這位王書記卻截然不同,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還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保持清正廉潔。真是應了那句話——“什麽樣的將軍帶出什麽樣的兵”,我想大概就是如此吧!
王偉江離開雙淮白酒廠後,車子行駛在淮河大堤水泥路麵上。陽光灑在河麵上,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李健見如此美景放慢車速,王偉江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他看到對岸的樹木、房屋都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麵。
隨著微風拂過,水麵泛起漣漪,倒影也隨之扭曲變形,給人一種朦朧和虛幻的感覺。王偉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想起小時候,家門口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流,他和小夥伴們經常到那裏玩耍,夏天在河裏洗澡,冬天在河麵遛冰,那時的他無憂無慮,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如今,他已經是縣委書記,但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那份純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車子繼續在大堤上飛馳,王偉江沉浸在回憶與現實交織的美好氛圍中,此時的他想起父母還在一千多裏之外整日忙於農田中。他知道,無論走到哪裏,那片土地始終是他心靈的歸宿。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他們辛勤勞作了一生,卻始終未能走出家鄉的土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過得簡單而又充實。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把家裏的幾畝地打理得井井有條,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從未有過怨言。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讓他感到既敬佩又心疼。
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為有像他父母那樣的億萬農民由幾千年前的刀耕火種,代代勤奮辛勞,發展到今天農業機械化收種文明。
“李健,把車靠邊停下,我想下去走走。”坐在後排的王偉江突然道。
李健迅速做出反應,他立即減緩車速,並輕輕地踩下刹車,讓車輛緩緩駛向路邊停下。王偉江推開車門,踏上地麵。他站在那裏,目光凝視著那宛如一條白色玉帶般飄落在大地上的淮河之水。
他的臉上露出一種寧靜而又充滿敬畏的神情,仿佛他與這片自然景觀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聯係。王偉江張開雙臂,盡情享受這一刻的自由和寧靜。他深深地吸一口氣,感受著周圍空氣中彌漫的清新氣息。這股新鮮的空氣帶著一絲淡淡的濕潤,讓人感到舒適宜人。
他閉上眼睛,傾聽著微風拂過水麵時發出的細微聲響,以及遠處鳥兒歡快的鳴叫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樂,將他帶入一個寧靜祥和的世界。在這個瞬間,王偉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體會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平靜與安寧。
站在岸邊,他凝望著眼前這條奔騰不息、氣勢磅礴的淮河。它就像一條巨龍,蜿蜒曲折地流淌著,河水滔滔不絕,仿佛永遠不會停歇。淮河雖沒有長江和黃河那麽寬闊,但其獨特的魅力卻絲毫不減。
古代,淮河被稱為\"淮水\",與黃河、長江、濟水並稱為\"四瀆\",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悠久曆史中的重要一環。如今,淮河已成為中國七大水係之一,其地位舉足輕重。
沿著淮河的河道,能看到許多曆史文化遺跡。古老的城牆、古橋、古塔等建築,見證了淮河兩岸曾經的繁榮和輝煌。這些古跡不僅展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淮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蘊。
淮河對於兩岸人民來說,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依靠淮河的水資源灌溉農田、發展漁業,淮河滋養了他們的家園,孕育了無數生命。
站在淮河之畔,他感慨萬千。淮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之一,它流經4省,有史以來它承載著太多的曆史記憶和人文情感。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也記錄了人類文明的演進曆程。麵對這條偉大的河流,他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王偉江上了車之後,汽車大約開了二十分鍾左右,便來到了向壩鄉的朝陽玻璃廠。這一家玻璃廠是鄉辦企業,主要是以生產各種各樣規格的酒瓶和平板玻璃作為主打產品。當王偉江到達廠區的時候,給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陳舊、破敗,那些廠房看起來都已經很有年代感了,而且廠區內的路麵也不是很幹淨整潔,甚至還有些髒兮兮的。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個立在路邊的宣傳欄,它已經破爛不堪,完全沒有了昔日的光彩和活力。但是,在這些破舊的景象之中,卻有一個東西顯得格外突兀,那就是高聳入雲的大煙筒。這個大煙筒似乎成了整個工廠的標誌性建築,雖然它也已經有些年頭了,但依然屹立不倒,給人一種堅韌不拔的感覺。
王偉江直接來到生產車間,火爐內熊熊烈火正在燃燒,工人們正在從爐內弄出已被燒成液體的玻璃倒入一個個模具中,等冷卻後就成了生產出來的成品。
“你們是哪裏的,是來廠裏訂貨的嗎?”一個工人問。
“不是,我們是縣裏的,路過你這順便進來看看。”
“不會吧,你們要是縣裏的怎麽鄉裏領導和廠裏領導一個陪同來的也沒有。”工人懷疑地問。
是啊!曾幾何時,下級陪同上級來人已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陪同文化”。這種文化在官場和企業界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它被視為一種傳統和習慣,但實際上卻隱藏著一些問題。像王偉江這樣不按常規行事風格的人確實讓人感到疑惑不解。按照常規,應該有鄉裏或廠裏的領導陪同他來參觀考察。然而,他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卻是獨自一人前來,這與通常的慣例相悖。如果王偉江不是縣委書記,而是其他普通幹部或者工作人員,那麽他可能就不會受到這麽多關注和質疑。畢竟,在日常工作中,普通員工往往不需要太多的陪同和接待。但是,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他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人們對他的行為產生了更高的期望。工人們可能認為,如果王偉江真的是縣委書記,那麽他的到來應該伴隨著更正式、更隆重的儀式和安排。而現在,隻有他一個人來到工廠,沒有任何陪同人員,這讓他們覺得有些奇怪和可疑。因此,如果王偉江真的向工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那麽工人很可能會更加懷疑他的真實性和意圖。對於工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縣委書記的到來應該有更多的準備和組織,以顯示出對他的重視和關心。所以說,王偉江的獨自行動確實給人留下了不少疑問。這種情況引發了我們對官場文化和權力運作方式的思考。雖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的官員都需要大量的陪同,但適當的接待和溝通還是必要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這種陪同文化是否過於形式化和官僚主義,是否能夠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實際問題。
“你們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王偉江問。
“這可不好說,若一個月上滿勤能拿近4000元,平時也就拿個3000元左右。”
“每月拿這些工資滿意嗎?”王偉江又問。
\"要說滿意,哪裏會有完全滿意的呢?如今每個月拿著區區三千元的工資,僅僅隻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已。扣除掉日常生活開銷以及人情往來所需的費用,幾乎所剩無幾。然而,我們卻懂得知足常樂。隻要能夠勉強糊口,堅持工作到退休年齡並領取養老金,那麽晚年生活便無需擔憂。畢竟,年老之後若沒有經濟來源,那才真是令人憂慮啊!所以說,盡管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但我們依然知足。″
這時廠長看見廠區停著001號車,他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自己看花眼了,他使勁地搖搖頭,當他確信是縣委王書記車時,他忙奔了過來,見李健坐在車裏,他就忙問,“是縣委王書記來了嗎?”
“是。”李健幹脆地回答。
“那他去哪裏了?”
“往後邊車間去了。”
廠長一聽忙向車間快步走去,並掏出手機給鄉黨委書記打了電話,“喂,魏書記,你沒接到通知嘛,縣委王書記現在就在我們廠裏。”
“啊!王書記在你們廠裏,那他去你廠裏你怎麽不早說呀?”鄉黨委書記魏正波埋怨道。
“哎呦!魏書記,您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呀!我也是剛剛看到 1 號車停在了廠裏,然後趕忙跑過去詢問駕駛員,這才得知王書記在車間呢。我現在正一邊朝著車間趕,一邊給您打電話呢,真的是一秒鍾都沒耽擱啊!”從廠長的語氣和措辭來看,似乎是個行事周全、八麵玲瓏的人。麵對這種緊急情況,他並未慌亂,而是冷靜地處理著每一件事。用現代人的話說,他的情商相當之高。
“好好,知道了,我馬上就到。”魏正波掛了電話就喊上鄉長一同駕車趕了過去。
“什麽事這麽急?”鄉長馬少偉問。
“王書記在玻璃廠。”
“啊!他來怎麽事先也不通知一下,我們也好迎接一下,這搞的慌裏慌張的。”
“我們這位少帥啊!行事風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對他搞那些迎來送往的那一套。他這個人很務實,講究實際和真實。所以呢,如果他到了一個地方,他希望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景象,聽到的也都是真話實話,而不是那些虛假的、表麵化的東西。因此,我們絕對不能跟他玩那些虛頭巴腦的把戲,否則肯定會惹惱他的。”
廠長來到車間,連忙上前道,“王書記,我也不知道您來廠裏,實在抱歉,先到辦公室喝口水吧。”
“你是王書記,是縣裏王書記,我怎麽聽起來像假的。”剛才和王偉江聊天的那位工人說。
“老王頭,你怎麽說話呢,他就是我們縣剛上任不久的縣委王書記,這還能有假嘛,王書記,你不要在意他說的話。”廠長不滿意老王頭剛剛說的話。
“哈哈,我一點都沒有在意,我看是你在意了。”王偉江笑道。
這話一說出口,老王頭馬上就高高地豎起了大拇指,滿臉讚賞之意地對著王偉江說道:“王書記啊!你這個書記當得可真是跟其他那些書記完全不同,你不僅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更是擁有著讓人敬佩的風骨啊!真不愧是我們的好書記,我老王頭真心敬重你啊!”他的話語充滿了真誠與敬意,仿佛將王偉江視為了楷模一般。
王偉江雙手抱拳對老王頭道:“過獎了。”
這時鄉黨委書記魏正波和鄉長馬少偉也匆忙趕到,“王書記,實在抱歉,您來到我們鄉我們連迎接都沒有。”魏正波道。
“這和你們沒關係,我事先又沒叫通知你們,你們不知道迎接什麽呀。縣裏馬上要開全縣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我先下來了解一下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備開會之需。”王偉江說。
\"那了解完了就去鄉裏休息一下吧,正好也快到飯點了,中午就在我們鄉用餐。″魏正波建議道。
王偉江並沒有理會魏正波,而是對廠長問道:“你們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能銷得出去嗎?”
“王書記,情況就是這樣的,咱們這都是按照訂單需求進行生產,如果沒有訂單的話,那肯定就不會生產了。比如說像酒瓶這種產品吧,不同酒廠用的酒瓶可都不一樣啊!如果我們貿然生產出來,那可很難賣出去。所以呢,必須得等酒廠帶著樣品或者設計圖紙來找我們下單,然後我們才能按照他們的要求去生產。”
“那下的訂單夠你們生產的嗎?”王偉江又問。
“不夠,我們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處於休息狀態,若要加足馬力生產休息的時間會更長。”廠長解釋道。
“雙淮白酒廠來你們廠下訂單嗎?”王偉江繼續問。
“他們那是大廠,我們這樣的小廠生產的酒瓶他們哪能看得上,他們從來沒在我們這下過訂單。”
“為什麽?是你們生產的酒瓶的質量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嗎?”
“不是,我們生產出的酒瓶完全能達到他們的要求,他們不用我們廠生產的酒瓶不是質量原因,而是人為原因。”廠長話說到這戛然而止,再也不往下說了。
話說到此,廠長不願再往下說,聰慧過人的王偉江豈能看不出來,舍近求遠,事情反常必有妖,王偉江似乎意識到這裏麵的玄機。
駕駛員都不收東西,這讓潘總不禁感歎:“看來這個王書記不僅自身要求嚴格,而且對身邊的人要求一點也不鬆啊!”要知道,以往來的那些領導,他們的駕駛員可是巴不得你把車後備箱塞滿才好呢!而這位王書記卻截然不同,他不僅自己廉潔奉公,還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保持清正廉潔。真是應了那句話——“什麽樣的將軍帶出什麽樣的兵”,我想大概就是如此吧!
王偉江離開雙淮白酒廠後,車子行駛在淮河大堤水泥路麵上。陽光灑在河麵上,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李健見如此美景放慢車速,王偉江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他看到對岸的樹木、房屋都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麵。
隨著微風拂過,水麵泛起漣漪,倒影也隨之扭曲變形,給人一種朦朧和虛幻的感覺。王偉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他想起小時候,家門口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流,他和小夥伴們經常到那裏玩耍,夏天在河裏洗澡,冬天在河麵遛冰,那時的他無憂無慮,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如今,他已經是縣委書記,但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那份純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車子繼續在大堤上飛馳,王偉江沉浸在回憶與現實交織的美好氛圍中,此時的他想起父母還在一千多裏之外整日忙於農田中。他知道,無論走到哪裏,那片土地始終是他心靈的歸宿。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他們辛勤勞作了一生,卻始終未能走出家鄉的土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過得簡單而又充實。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把家裏的幾畝地打理得井井有條,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從未有過怨言。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讓他感到既敬佩又心疼。
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勝過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為有像他父母那樣的億萬農民由幾千年前的刀耕火種,代代勤奮辛勞,發展到今天農業機械化收種文明。
“李健,把車靠邊停下,我想下去走走。”坐在後排的王偉江突然道。
李健迅速做出反應,他立即減緩車速,並輕輕地踩下刹車,讓車輛緩緩駛向路邊停下。王偉江推開車門,踏上地麵。他站在那裏,目光凝視著那宛如一條白色玉帶般飄落在大地上的淮河之水。
他的臉上露出一種寧靜而又充滿敬畏的神情,仿佛他與這片自然景觀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聯係。王偉江張開雙臂,盡情享受這一刻的自由和寧靜。他深深地吸一口氣,感受著周圍空氣中彌漫的清新氣息。這股新鮮的空氣帶著一絲淡淡的濕潤,讓人感到舒適宜人。
他閉上眼睛,傾聽著微風拂過水麵時發出的細微聲響,以及遠處鳥兒歡快的鳴叫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樂,將他帶入一個寧靜祥和的世界。在這個瞬間,王偉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體會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平靜與安寧。
站在岸邊,他凝望著眼前這條奔騰不息、氣勢磅礴的淮河。它就像一條巨龍,蜿蜒曲折地流淌著,河水滔滔不絕,仿佛永遠不會停歇。淮河雖沒有長江和黃河那麽寬闊,但其獨特的魅力卻絲毫不減。
古代,淮河被稱為\"淮水\",與黃河、長江、濟水並稱為\"四瀆\",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悠久曆史中的重要一環。如今,淮河已成為中國七大水係之一,其地位舉足輕重。
沿著淮河的河道,能看到許多曆史文化遺跡。古老的城牆、古橋、古塔等建築,見證了淮河兩岸曾經的繁榮和輝煌。這些古跡不僅展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淮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蘊。
淮河對於兩岸人民來說,不僅僅是一條河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依靠淮河的水資源灌溉農田、發展漁業,淮河滋養了他們的家園,孕育了無數生命。
站在淮河之畔,他感慨萬千。淮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之一,它流經4省,有史以來它承載著太多的曆史記憶和人文情感。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也記錄了人類文明的演進曆程。麵對這條偉大的河流,他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王偉江上了車之後,汽車大約開了二十分鍾左右,便來到了向壩鄉的朝陽玻璃廠。這一家玻璃廠是鄉辦企業,主要是以生產各種各樣規格的酒瓶和平板玻璃作為主打產品。當王偉江到達廠區的時候,給他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陳舊、破敗,那些廠房看起來都已經很有年代感了,而且廠區內的路麵也不是很幹淨整潔,甚至還有些髒兮兮的。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個立在路邊的宣傳欄,它已經破爛不堪,完全沒有了昔日的光彩和活力。但是,在這些破舊的景象之中,卻有一個東西顯得格外突兀,那就是高聳入雲的大煙筒。這個大煙筒似乎成了整個工廠的標誌性建築,雖然它也已經有些年頭了,但依然屹立不倒,給人一種堅韌不拔的感覺。
王偉江直接來到生產車間,火爐內熊熊烈火正在燃燒,工人們正在從爐內弄出已被燒成液體的玻璃倒入一個個模具中,等冷卻後就成了生產出來的成品。
“你們是哪裏的,是來廠裏訂貨的嗎?”一個工人問。
“不是,我們是縣裏的,路過你這順便進來看看。”
“不會吧,你們要是縣裏的怎麽鄉裏領導和廠裏領導一個陪同來的也沒有。”工人懷疑地問。
是啊!曾幾何時,下級陪同上級來人已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陪同文化”。這種文化在官場和企業界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它被視為一種傳統和習慣,但實際上卻隱藏著一些問題。像王偉江這樣不按常規行事風格的人確實讓人感到疑惑不解。按照常規,應該有鄉裏或廠裏的領導陪同他來參觀考察。然而,他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卻是獨自一人前來,這與通常的慣例相悖。如果王偉江不是縣委書記,而是其他普通幹部或者工作人員,那麽他可能就不會受到這麽多關注和質疑。畢竟,在日常工作中,普通員工往往不需要太多的陪同和接待。但是,作為一名縣委書記,他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人們對他的行為產生了更高的期望。工人們可能認為,如果王偉江真的是縣委書記,那麽他的到來應該伴隨著更正式、更隆重的儀式和安排。而現在,隻有他一個人來到工廠,沒有任何陪同人員,這讓他們覺得有些奇怪和可疑。因此,如果王偉江真的向工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那麽工人很可能會更加懷疑他的真實性和意圖。對於工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縣委書記的到來應該有更多的準備和組織,以顯示出對他的重視和關心。所以說,王偉江的獨自行動確實給人留下了不少疑問。這種情況引發了我們對官場文化和權力運作方式的思考。雖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的官員都需要大量的陪同,但適當的接待和溝通還是必要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這種陪同文化是否過於形式化和官僚主義,是否能夠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實際問題。
“你們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王偉江問。
“這可不好說,若一個月上滿勤能拿近4000元,平時也就拿個3000元左右。”
“每月拿這些工資滿意嗎?”王偉江又問。
\"要說滿意,哪裏會有完全滿意的呢?如今每個月拿著區區三千元的工資,僅僅隻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已。扣除掉日常生活開銷以及人情往來所需的費用,幾乎所剩無幾。然而,我們卻懂得知足常樂。隻要能夠勉強糊口,堅持工作到退休年齡並領取養老金,那麽晚年生活便無需擔憂。畢竟,年老之後若沒有經濟來源,那才真是令人憂慮啊!所以說,盡管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但我們依然知足。″
這時廠長看見廠區停著001號車,他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自己看花眼了,他使勁地搖搖頭,當他確信是縣委王書記車時,他忙奔了過來,見李健坐在車裏,他就忙問,“是縣委王書記來了嗎?”
“是。”李健幹脆地回答。
“那他去哪裏了?”
“往後邊車間去了。”
廠長一聽忙向車間快步走去,並掏出手機給鄉黨委書記打了電話,“喂,魏書記,你沒接到通知嘛,縣委王書記現在就在我們廠裏。”
“啊!王書記在你們廠裏,那他去你廠裏你怎麽不早說呀?”鄉黨委書記魏正波埋怨道。
“哎呦!魏書記,您這可真是冤枉死我了呀!我也是剛剛看到 1 號車停在了廠裏,然後趕忙跑過去詢問駕駛員,這才得知王書記在車間呢。我現在正一邊朝著車間趕,一邊給您打電話呢,真的是一秒鍾都沒耽擱啊!”從廠長的語氣和措辭來看,似乎是個行事周全、八麵玲瓏的人。麵對這種緊急情況,他並未慌亂,而是冷靜地處理著每一件事。用現代人的話說,他的情商相當之高。
“好好,知道了,我馬上就到。”魏正波掛了電話就喊上鄉長一同駕車趕了過去。
“什麽事這麽急?”鄉長馬少偉問。
“王書記在玻璃廠。”
“啊!他來怎麽事先也不通知一下,我們也好迎接一下,這搞的慌裏慌張的。”
“我們這位少帥啊!行事風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對他搞那些迎來送往的那一套。他這個人很務實,講究實際和真實。所以呢,如果他到了一個地方,他希望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景象,聽到的也都是真話實話,而不是那些虛假的、表麵化的東西。因此,我們絕對不能跟他玩那些虛頭巴腦的把戲,否則肯定會惹惱他的。”
廠長來到車間,連忙上前道,“王書記,我也不知道您來廠裏,實在抱歉,先到辦公室喝口水吧。”
“你是王書記,是縣裏王書記,我怎麽聽起來像假的。”剛才和王偉江聊天的那位工人說。
“老王頭,你怎麽說話呢,他就是我們縣剛上任不久的縣委王書記,這還能有假嘛,王書記,你不要在意他說的話。”廠長不滿意老王頭剛剛說的話。
“哈哈,我一點都沒有在意,我看是你在意了。”王偉江笑道。
這話一說出口,老王頭馬上就高高地豎起了大拇指,滿臉讚賞之意地對著王偉江說道:“王書記啊!你這個書記當得可真是跟其他那些書記完全不同,你不僅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更是擁有著讓人敬佩的風骨啊!真不愧是我們的好書記,我老王頭真心敬重你啊!”他的話語充滿了真誠與敬意,仿佛將王偉江視為了楷模一般。
王偉江雙手抱拳對老王頭道:“過獎了。”
這時鄉黨委書記魏正波和鄉長馬少偉也匆忙趕到,“王書記,實在抱歉,您來到我們鄉我們連迎接都沒有。”魏正波道。
“這和你們沒關係,我事先又沒叫通知你們,你們不知道迎接什麽呀。縣裏馬上要開全縣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我先下來了解一下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備開會之需。”王偉江說。
\"那了解完了就去鄉裏休息一下吧,正好也快到飯點了,中午就在我們鄉用餐。″魏正波建議道。
王偉江並沒有理會魏正波,而是對廠長問道:“你們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能銷得出去嗎?”
“王書記,情況就是這樣的,咱們這都是按照訂單需求進行生產,如果沒有訂單的話,那肯定就不會生產了。比如說像酒瓶這種產品吧,不同酒廠用的酒瓶可都不一樣啊!如果我們貿然生產出來,那可很難賣出去。所以呢,必須得等酒廠帶著樣品或者設計圖紙來找我們下單,然後我們才能按照他們的要求去生產。”
“那下的訂單夠你們生產的嗎?”王偉江又問。
“不夠,我們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都處於休息狀態,若要加足馬力生產休息的時間會更長。”廠長解釋道。
“雙淮白酒廠來你們廠下訂單嗎?”王偉江繼續問。
“他們那是大廠,我們這樣的小廠生產的酒瓶他們哪能看得上,他們從來沒在我們這下過訂單。”
“為什麽?是你們生產的酒瓶的質量達不到他們的要求嗎?”
“不是,我們生產出的酒瓶完全能達到他們的要求,他們不用我們廠生產的酒瓶不是質量原因,而是人為原因。”廠長話說到這戛然而止,再也不往下說了。
話說到此,廠長不願再往下說,聰慧過人的王偉江豈能看不出來,舍近求遠,事情反常必有妖,王偉江似乎意識到這裏麵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