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兵不血刃,老十四被解除兵權
李衛當官:我當兩廣總督你掏糞 作者:李大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李衛看似行色匆匆地離去,但實際上不過是在四爺麵前裝模作樣罷了。
此時此刻,他正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朝著西北方向緩緩行進著。
對於如何緊緊盯住身在西北的老十四,李衛可是早有一番精心謀劃和妥善安排。
他巧妙地下達命令,讓手下將原本每月向西北十萬大軍提供的糧草供應方式,果斷變更為每日一供。
如此一來,他便能牢牢掌控住西北大軍的命脈,使其一舉一動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與此同時,李衛堅信,一旦四爺成功登上皇位的消息傳至西北,年羹堯必然會毫不猶豫地迅速采取行動。
果不其然,這位見風使舵的老哥已經在川陝地區整頓軍隊,加強戒備,以防備老十四狗急跳牆,做出魯莽之舉。
而,一直自認為必定成為下一屆皇帝的老十四,當得知最終繼承皇位之人竟是他的四哥時,頓時氣得暴跳如雷,肺都仿佛要炸裂開來。
他這才如夢初醒,猛然意識到自己當初竟然被四哥耍得團團轉,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惱羞成怒之下,老十四當機立斷,決定舉兵反叛。
然而,經過仔細盤算之後,老十四卻驚愕地發現,自己麾下大軍內部的糧草儲備僅僅隻夠維持短短六天的消耗。
這意味著,如果他執意起兵造反,不但首先要突破年羹堯在前方設下的重重關卡,還不得不麵臨讓大軍忍饑挨餓一路殺到京城的艱難困境。
更重要的是,他剛剛接手統領這支十萬人馬的大軍不到一年,能否順利指揮大軍叛亂還是一個未知數。
要知道,此次跟隨老十四奔赴西北征戰沙場的將領們,絕大多數皆出身於八旗貴族之家。
他們生來便擁有著令人豔羨的尊貴身份,過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生活。
然而,謀反這樣的行徑無疑是一項充滿巨大風險的舉動。
即便最終僥幸成功,他們所能獲得的封賞也未必如想象中那般豐厚;
可一旦失敗,則必將麵臨滅族滅種這等慘絕人寰的滔天罪行。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八旗將領的親人家眷全都居於京城之中。
哪怕老十四費盡口舌,成功地鼓動他們揭竿而起,並一路殺至紫禁城腳下。
隻要四爺以他們留在京中的家眷作為籌碼加以要挾,那麽這群將領勢必會心生顧忌,權衡利弊之後多半隻能選擇乖乖放下武器,俯首投降。
畢竟,對於任何人來說,家人的安危永遠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且,此時此刻,遠在西北的老十四對京城內所發生的一切狀況簡直是兩眼一抹黑,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滿心歡喜地打著如意算盤,心心念念著能與八爺黨的人取得聯係,然後來一場裏應外合的絕妙好戲。
哪曾想,四爺雍正那可是心思縝密、深謀遠慮。
早在之前就已經有所布局,暗中安排了十三爺出馬,把所有的康熙皇子們統統禁錮在了康熙皇帝的靈堂前麵。
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讓這些皇子們插翅難逃。
別說是自由行動了,就算是想去上個茅房,那也得有專門的太監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地盯著。
在這種嚴密的監控之下,想要向外界傳遞一丁點兒消息,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老八,老九,老十!你們這幫家夥到底在京城裏麵搞什麽名堂?
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一群沒用的廢物!”
老十四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暴跳如雷,嘴裏不停地罵罵咧咧。
過了沒多久,受四爺雍正親自委派的圖裏琛帶領著整整二十個身背鋼刀、威風凜凜的侍衛,風馳電掣般趕到了西北大營。
他們此行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奉命前來接老十四回京給康熙皇帝奔喪。
當老十四聽聞竟然是老八、老九和老十背著他偷偷把他準備獻給康熙老爹的那塊珍貴無比的傳音石頭掉包成了一隻死鷹時,他整個人瞬間像是被五雷轟頂一般,呆若木雞,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隨後,那股絕望的情緒仿佛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排山倒海似地湧上了老十四的心間。
此時此刻,他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絕境之中,再無任何扭轉局勢的可能,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在這萬般無奈的情形下,他隻能默默地聽從命運的安排,乖乖地跟隨著圖裏琛,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踏上那條充滿悲傷與未知的返程之路。
他們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前往京城為康熙皇帝奔喪。
眾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其駕崩後的葬禮儀式自然也是極為隆重且複雜的。
按照慣例,皇帝的靈柩往往需要擺放大約三個月之久。
這一漫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普通百姓的喪葬習俗。
對於尋常人家而言,靈柩通常隻會停放短短三天便會入土為安。
為了確保皇帝遺體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完好無損,避免發生腐爛等令人不堪設想的狀況,古人可謂是絞盡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實施防腐措施。
其中較為常見的手段包括在葬具中灌注鬆香、塗抹厚厚的膏泥或者放置大量的木炭等等。
這些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阻止外界空氣進入棺槨內部,同時還有出色的防潮功效,可以將濕氣隔絕在外,從而最大程度地延緩屍體腐敗的速度。
除此之外,在古代帝王正式入殮之前,還會經曆一係列嚴格的消毒和清潔程序,例如用香料配製而成的香湯沐浴身體,擦拭美酒以消除細菌等等。
就這樣,經過長達二十個日夜不停歇的連續趕路之後,身心俱疲的十四爺總算是抵達了京城,來到了康熙皇帝的靈堂跟前。
然而,此時出現在眾人麵前的十四爺,臉上所流露出來的神情並非是深深的哀傷,而是難以抑製的憤怒。
盡管他心裏很清楚自己如今已是大勢已去,再也無力爭奪皇位,但他仍然堅決不肯承認四爺成為新帝這一既定事實。
此時此刻,他正悠然自得、不緊不慢地朝著西北方向緩緩行進著。
對於如何緊緊盯住身在西北的老十四,李衛可是早有一番精心謀劃和妥善安排。
他巧妙地下達命令,讓手下將原本每月向西北十萬大軍提供的糧草供應方式,果斷變更為每日一供。
如此一來,他便能牢牢掌控住西北大軍的命脈,使其一舉一動皆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與此同時,李衛堅信,一旦四爺成功登上皇位的消息傳至西北,年羹堯必然會毫不猶豫地迅速采取行動。
果不其然,這位見風使舵的老哥已經在川陝地區整頓軍隊,加強戒備,以防備老十四狗急跳牆,做出魯莽之舉。
而,一直自認為必定成為下一屆皇帝的老十四,當得知最終繼承皇位之人竟是他的四哥時,頓時氣得暴跳如雷,肺都仿佛要炸裂開來。
他這才如夢初醒,猛然意識到自己當初竟然被四哥耍得團團轉,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惱羞成怒之下,老十四當機立斷,決定舉兵反叛。
然而,經過仔細盤算之後,老十四卻驚愕地發現,自己麾下大軍內部的糧草儲備僅僅隻夠維持短短六天的消耗。
這意味著,如果他執意起兵造反,不但首先要突破年羹堯在前方設下的重重關卡,還不得不麵臨讓大軍忍饑挨餓一路殺到京城的艱難困境。
更重要的是,他剛剛接手統領這支十萬人馬的大軍不到一年,能否順利指揮大軍叛亂還是一個未知數。
要知道,此次跟隨老十四奔赴西北征戰沙場的將領們,絕大多數皆出身於八旗貴族之家。
他們生來便擁有著令人豔羨的尊貴身份,過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生活。
然而,謀反這樣的行徑無疑是一項充滿巨大風險的舉動。
即便最終僥幸成功,他們所能獲得的封賞也未必如想象中那般豐厚;
可一旦失敗,則必將麵臨滅族滅種這等慘絕人寰的滔天罪行。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八旗將領的親人家眷全都居於京城之中。
哪怕老十四費盡口舌,成功地鼓動他們揭竿而起,並一路殺至紫禁城腳下。
隻要四爺以他們留在京中的家眷作為籌碼加以要挾,那麽這群將領勢必會心生顧忌,權衡利弊之後多半隻能選擇乖乖放下武器,俯首投降。
畢竟,對於任何人來說,家人的安危永遠都是至關重要的。
而且,此時此刻,遠在西北的老十四對京城內所發生的一切狀況簡直是兩眼一抹黑,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滿心歡喜地打著如意算盤,心心念念著能與八爺黨的人取得聯係,然後來一場裏應外合的絕妙好戲。
哪曾想,四爺雍正那可是心思縝密、深謀遠慮。
早在之前就已經有所布局,暗中安排了十三爺出馬,把所有的康熙皇子們統統禁錮在了康熙皇帝的靈堂前麵。
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讓這些皇子們插翅難逃。
別說是自由行動了,就算是想去上個茅房,那也得有專門的太監像影子一樣寸步不離地盯著。
在這種嚴密的監控之下,想要向外界傳遞一丁點兒消息,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老八,老九,老十!你們這幫家夥到底在京城裏麵搞什麽名堂?
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一群沒用的廢物!”
老十四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暴跳如雷,嘴裏不停地罵罵咧咧。
過了沒多久,受四爺雍正親自委派的圖裏琛帶領著整整二十個身背鋼刀、威風凜凜的侍衛,風馳電掣般趕到了西北大營。
他們此行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奉命前來接老十四回京給康熙皇帝奔喪。
當老十四聽聞竟然是老八、老九和老十背著他偷偷把他準備獻給康熙老爹的那塊珍貴無比的傳音石頭掉包成了一隻死鷹時,他整個人瞬間像是被五雷轟頂一般,呆若木雞,半晌都說不出一句話來。
隨後,那股絕望的情緒仿佛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排山倒海似地湧上了老十四的心間。
此時此刻,他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絕境之中,再無任何扭轉局勢的可能,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在這萬般無奈的情形下,他隻能默默地聽從命運的安排,乖乖地跟隨著圖裏琛,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踏上那條充滿悲傷與未知的返程之路。
他們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前往京城為康熙皇帝奔喪。
眾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存在,其駕崩後的葬禮儀式自然也是極為隆重且複雜的。
按照慣例,皇帝的靈柩往往需要擺放大約三個月之久。
這一漫長的時間遠遠超過了普通百姓的喪葬習俗。
對於尋常人家而言,靈柩通常隻會停放短短三天便會入土為安。
為了確保皇帝遺體能夠在長時間內保持完好無損,避免發生腐爛等令人不堪設想的狀況,古人可謂是絞盡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實施防腐措施。
其中較為常見的手段包括在葬具中灌注鬆香、塗抹厚厚的膏泥或者放置大量的木炭等等。
這些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阻止外界空氣進入棺槨內部,同時還有出色的防潮功效,可以將濕氣隔絕在外,從而最大程度地延緩屍體腐敗的速度。
除此之外,在古代帝王正式入殮之前,還會經曆一係列嚴格的消毒和清潔程序,例如用香料配製而成的香湯沐浴身體,擦拭美酒以消除細菌等等。
就這樣,經過長達二十個日夜不停歇的連續趕路之後,身心俱疲的十四爺總算是抵達了京城,來到了康熙皇帝的靈堂跟前。
然而,此時出現在眾人麵前的十四爺,臉上所流露出來的神情並非是深深的哀傷,而是難以抑製的憤怒。
盡管他心裏很清楚自己如今已是大勢已去,再也無力爭奪皇位,但他仍然堅決不肯承認四爺成為新帝這一既定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