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啊,您何必試探兒臣呢?兒臣對大明忠心耿耿,您又不是不知道?”


    “不生氣了?”朱元璋板著臉問道。


    “不生氣,不生氣,父皇啊,我以後再也不在背地裏罵你是昏君了,也不罵你是桀紂重生了。您就是千年難遇的聖明之君啊,什麽唐宗宋祖,不如您的一根毛!”


    “還有什麽堯舜禹、什麽神農伏羲,您也能和他們比肩啊。至於什麽成吉思汗,他隻配彎弓射大雕啊!”


    “嗬,前倨後恭,乃奸人也!”朱元璋麵無表情,說話絲毫不留情麵。


    “對對對,父皇說的都對!”朱權也不在意。


    “說吧,你來找咱,到底有什麽事?”


    “朝廷不是要向東北遷徙百姓嗎?這可是大事,所以兒臣來找父皇商議,如何能把百姓安然無恙的送到東北。”


    “嗯。”


    聞言,朱元璋臉色變得認真了,放下了手中奏章,移民……這在古代是十分浩大的工程,每逢戰亂起始,百姓們都會大規模移民……


    而朱元璋即位後,麵對的是一個經濟凋敝、土地荒蕪的局麵,所以為了恢複元氣,就開始遷徙人口,重新分配土地。


    尤其是經曆過元朝的暴政,北方人口凋零,漢人受到的迫害極深。


    戰亂後,存活下來的百姓,甚至連漢語不會說,漢字不會寫,身上的衣服裝扮,也是與胡人一致。


    這導致南北割裂十分嚴重。


    當時,因為山西地理優勢,存活下來的人口比較多。於是,朝廷在洪洞縣的大槐樹下設立登記處,將山西百姓遷徙到北方各地,比如河南、河北、山東,讓這些百姓開墾荒地。


    洪武初年的移民十分成功,如今北方各地逐漸變得繁華。


    可這一次移民的路程更長,難度更高,因為要把荊襄一帶的百姓,遷徙到千裏之外的東北,如今又沒有火車飛機,單單步行過去,就需要三四個月之久。


    更何況,百姓們都有故土難離的心結,要是強行遷徙,恐怕會引起動亂。


    “去將戶部尚書卓敬找來,還有國子監的幾位大儒,一同商議大事。”


    朱元璋當即下了命令。


    由於此時剛下了早朝,大臣們還未走遠,沒過一會兒,幾位大臣就步入殿內,朝著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擺擺手,把遷徙百姓的事情說了一遍。


    朱權乖巧的站著,時不時抬起頭看幾人一眼,隨即又低下了頭。


    卓敬當即就慌了,忍不住說道:“陛下啊,把兩百萬百姓遷徙到關外,這是要害死他們啊!寧王殿下是出於什麽樣的心思,為何非要折騰這天下百姓呢?”


    朱權不滿的說道:“本王是要帶領他們享受美好生活的,如何要害他們?”


    “治理朝政,最重要的就是以百姓的利益為主。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不應該此時大費周折的遷徙百姓啊!”


    “那你說,什麽時候遷徙合適?”


    “二十年後,等到大明人口暴增,田地不夠種的時候!”


    迎著朱權質疑的目光,卓敬坦然給出理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


    “嗐,本王這麽年輕,別說走路了,本王還能大跳……”


    “閉嘴!”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朱權一眼,又道:“卓敬,如果能負擔起百姓的衣食住行,能不能盡快把人口遷徙過去?”


    卓敬苦澀的說道:“陛下,您要考慮民心啊,當初您提出往東北遷徙百姓,臣就提出反對,可是您一意孤行……這件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見狀,朱權急忙道:“父皇,現在天下才安定幾十年,百姓們還沒有形成鄰裏觀念,所以要盡快遷徙啊,最多五年的時間,要把百姓遷徙過去。”


    卓敬威脅道:“如果寧王非要這樣做,那我不敢保證會全力配合!”


    “沒事,有你沒你都一樣。”


    卓敬頓時一愣,開始吹胡子瞪眼,闡述暴力移民帶來的危害,其他幾位大儒也提出反對意見。


    一時間,殿內唾沫橫飛。


    朱權無奈的從懷中拿出幾張紙,交給了朱元璋和卓敬,說道:“本王並非是胡來,這是關於遷徙百姓的做法,你們可以看看。”


    “另外,你們不要覺得,關外不是咱們大明的領土,不必花心思治理。這種觀念大錯特錯,咱們就是要大規模遷徙百姓,不要讓異族太囂張,咱們大明才是最屌的!”


    “最多八年,要把百姓全部遷徙過去,而且這三年內,就要把第一批百姓遷過去。”


    卓敬沒有急著反駁,而是認真看了起來,這幾張紙的內容很多,但是卻沒有一句空話廢話,全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若想安穩人心,一則是要編成隊列,十戶之中抽三戶,八戶則編為一隊,其隊長保證這些人的衣食住行……至於各地官府,要切實保障百姓的口糧……


    從朝廷到地方,甚至到士紳地主,都有了明確的做法。


    卓敬越看越是驚訝,這些做法的可行性很高,如果真的能推行下去,或許並不會出太大的亂子。


    可是,遷徙這麽多百姓,路上的花銷一定不少,朝廷能承擔嗎?


    “卓大人不必擔憂,凡是百姓遷徙路上的花銷,本王的大寧全包了,出錢出糧。對了,還有大量的馬車,大寧如今也準備好了。”


    卓敬想不明白,朱權為什麽極力想要遷徙百姓。


    朱權解釋道:“大寧並沒有那麽貧寒,隻是人口太少了,本王擔心,和蒙古女真這些部落交匯融合後,漢人會沾上異族的習氣,所以才想把漢人遷徙過去。”


    卓敬沉默了片刻,不由的誇讚道:“殿下用心了啊,是老夫想事情膚淺了。”


    朱權得意的說道:“天下之人,多以為本王是不學無術之人,其實他們是嫉妒本王。”


    “不過,前期要準備五年時間!”


    朱權一愣,瞪大眼睛道:“五年?你瘋了你?就算是肚子裏麵懷個哪吒,也該生出來了,最多三年,就要把第一批百姓遷徙過去,這是本王的底線!”


    “閉嘴!”朱元璋再度嗬斥朱權,看著後者十分委屈的目光,搖搖頭道:“三年確實不行。”


    卓敬大喜。


    朱權急切道:“父皇,三年怎麽不行……”


    “今年,今年就要把第一批百姓遷徙過去,往後的三年時間,每年都要遷徙一批百姓,直到把東北完全掌控在大明手中。”


    朱權愣住了,本以為我是個激進派,沒想到你比我更激進。


    卓敬看看朱權,看看朱元璋,合著你們父子倆是合夥的,故意拿我開涮是吧?


    卓敬苦澀道:“陛下,今年還沒有任何準備啊。”


    “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你這個戶部尚書別幹了!”


    朱元璋說一不二,根本聽不進任何解釋,一揮手便讓卓敬退下。


    等卓敬走後,朱權奉承道:“父皇真是聖明啊,隻不過,我大寧的長史蔡巍年老體衰,牙齒掉的沒幾顆了,走路還要讓人攙扶。遷徙百姓這種大事,交給他實在是不放心啊!”


    “那你想做什麽?”


    朱權一臉正色道:“身為封地藩王,遇到困難豈能躲避?兒臣願返回大寧,嘔心瀝血的處理政務,絕對不會讓一名遷徙的百姓受苦!”


    “嗬嗬!”


    朱元璋冷笑,當即點破了朱權的小心思:“怪不得啊,今日你找咱商量遷徙百姓的事情,原來是想找個借口回大寧啊?什麽意思?在應天府住不慣?還是你想離咱遠一點?”


    察覺到朱元璋審視的目光,朱權急忙搖頭道:“父皇開什麽玩笑,兒臣在京城吃得好,睡得好,此間樂,不思寧也。”


    “真的嗎?”


    朱權拍著胸口,信誓旦旦保證道:“絕對是真的。”


    “那你就在京城好好待著吧,如果蔡巍忙不過來,咱就派幾名官員去大寧,幫他處理好事務,怎麽樣啊?”


    朱權搖頭拒絕道:“父皇日夜操勞,這點小事不敢煩勞父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加糖的小芋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加糖的小芋圓並收藏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