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本王的誌向是一統秋海棠葉!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 作者:加糖的小芋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鳳陽要是適合建都,父皇早就遷都了!”朱權搖頭道。
朱元璋啞然失笑,朱權確實說的沒錯,在立國之初,他確實很中意在鳳陽建都,為此征發了三十萬勞役,要建一個比元大都更豪華的城池。
後來,他到鳳陽驗收時,隱約聽到兵器打鬥聲,便暗中調查此事,原來民工和工匠的工作太辛苦,又沒有工錢,於是便私下埋了不祥之物,詛咒宮殿的居住者。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當了數年皇帝的朱元璋,眼界越來越開闊,他認識到,鳳陽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便,無法成為京城。
可南京呢?
定都南京,難以控製北方廣闊的領土,所以凡是定都南京的朝代,要麽偏安一隅,要麽國祚就幾十年。
“開封?”
開封是宋朝的國都,經濟繁榮,交通便利,又是在中原腹地,這樣聽起來,確實是個遷都的好去處。
“開封無險可守,又經過元末混戰,人口銳減,田地荒蕪……再加上是黃河泛濫的重災區,若是黃河決堤,開封將會被瞬間淹沒!”
朱權直截了當的說出開封的劣勢。
朱元璋緩緩點頭,身為皇帝的他很明白,如今的開封已然不適合定都了。
“那就定都在西安或洛陽,乃是龍興之地,據山河之險,守望天下。”
朱元璋擲地有聲的開口,他確實有定都西安的打算,兩年前,他還特意派朱標去西安考察,隻可惜朱標突然暴斃,此事才耽擱了下來。
朱權又搖頭道:“關中平原荒蕪已久,無法承受太多稅賦,況且西安距離江南財賦重地太遠,若是運送錢糧,損耗太大,根本不行!”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合著他無論提出什麽想法,朱權就直接反對是吧?
朱元璋冷哼一聲,反問道:“咱倒是想聽聽,在你心裏,什麽地方適合遷都?”
“北平!”
“胡鬧!”
朱元璋當即反對,冷聲道:“北平是什麽地方?當年是遼的都城,又是金的都城,繼而是元都,難道你要讓咱漢人的都城,建立在在胡人的廢墟上嗎?”
“你這麽生氣幹什麽?關你什麽事?”
朱權好奇的打量朱元璋,嘟囔道:“你懂什麽?建都北平後,可以使政治、經濟、文化北移,那麽北方就會迅速繁榮昌盛,華夏文明將會再次統一。”
“另外,為什麽千年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始終是華夏的大患?就是因為每次北伐,無法徹底的消滅蒙古。可如果遷都北平後,由河北出兵,能迅速抵達北方前線。”
朱權指出遷都北平的好處,可朱元璋還是很猶豫。
正巧這時,姚廣孝求見,聽到兩人的對話後,皺眉道:“殿下,此事萬萬不可啊,要是朝廷遷都北平,那咱們大寧呢?是不是就要被除藩了?”
朱元璋當即譏諷道:“此乃軍國大事,小小一個藩地算什麽?”
姚廣孝並未理睬嘲諷,又思索片刻,忽然麵露狂喜,大聲道:“殿下,此計甚妙啊!大寧距離北平極近,咱們可預先培養一萬死士,等到朝廷遷都之時,奇襲北平,則大事可成矣!”
“殿下計謀勝臣十倍,臣一直想著如何避開重兵,奇襲應天府。可殿下想勸朝廷遷都,從而兵不血刃拿下天下……哈哈哈。”
朱權頓時目瞪口呆,自己可從來沒這樣想過。
朱元璋一時間也迷茫了,難不成朱權真有這樣的心思?
請君入甕?
臥槽,險些上了朱權的大當啊!
姚廣孝感慨道:“殿下當立即上書朝廷,言明北平的優點,請求朝廷遷都。然後殿下應當征服女真,聯絡西北藩王,然後大軍南下……”
“行了行了,別胡說了!”朱權急忙製止。
朱元璋眯著眼睛道:“建都北平有諸多優點,但是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胡人的威脅太大,倘若大明朝廷變弱,胡人趁機南下,不出一個月,就能抵達北平……”
“而各地的重兵救援,則需要兩三個月之久。”
“所以,就要逼著後世子孫開疆拓土,在百年之內,要征服女真、消滅蒙古、擊潰吐蕃、駐軍西藏,要從北海蔓延到安南,從安西到琉球,皆納入我大明版圖。”
朱元璋深呼一口氣,如果真按照朱權的設想,大明政權將變得無比穩固,北平也將成為中心地帶。
那時候,大明擁有沃土萬裏,龐大的就像是個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中央,俯瞰著無數弱小國家。
“咱這幾日要回老家一趟,提前給你說一聲。”朱元璋道。
朱權看了他一眼,這個有才能的老者,處理些家務事很正常,便同意道:“好,你盡管回去,等安排好家裏的事情後,就再回來。”
“唔。”
出了殿門,朱元璋的臉上古井無波,東北的局勢已經看清楚了,朱權雖然不幹好事、不遵法令、胡作非為,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他還算是個好皇子。
另外,朱權的才幹不錯,有誌氣,有雄心,如果將大明真的交給他,或許能闖出來一條不同的路。
但是,朝中文武百官會答應嗎?
那些忠於朱允炆的臣子,他們會不會反叛?
同室操戈,是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走在路上,朱元璋忽然問道:“你說,遷都北平真的可行麽?”
李文忠詫異地抬起頭,他是朱元璋的親外甥,也是當年太子朱標的大表哥,一生戰功赫赫,平定江浙,西征巴蜀,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臣是個武將,隻懂軍事。從軍事角度講,北平乃是燕雲十六州的門戶,北平不保,則中原不保……而要想保證國家的穩固,就應該保持對蒙古的戰略攻勢!”
朱元璋歎了口氣,搖頭道:“北平如今是個邊陲小城,要想成為大明的首都,首先就要說服文武百官,擴大城池,遷徙百姓。除此之外,要修建漕運,重整耕地,修河挖橋……”
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心中思索著此事的可行性。
“陛下,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像漢唐時期,以長安為都城,洛陽為陪都。宋朝時,以開封為都城,商丘為陪都……”
朱元璋瞬間明白了意思,詢問道:“你意思是說,以應天府為都城,北平為陪都……這樣能迅速將北平建設起來,然後再考慮遷都事宜?”
“沒錯。”李文忠點頭。
“走吧,咱出來那麽多時日,該回應天一趟了,要不然朝廷就亂套了。”
“有陛下在,大明朝廷穩如泰山。”李文忠應承一句,又道:“陛下,您不去代地、遼地,還有晉地看看嗎?”
朱元璋擺擺手:“不看了,不看了。他們幾個皇子,又不像朱權這個怪胎,有什麽好看的,難道他們幾個天天也密謀造反嗎?”
李文忠啞然失笑。
普天之下,有實力造反的,其實就朱權一人,其餘的藩王,要麽封地小,要麽沒軍隊,再或者被朝廷監視,拿什麽造反呢?
“嗯,說的不錯。咱想問你,如今朱權成了氣候,威脅太大,朝廷該怎麽做?”
“臣說這個,怕是不合適吧?”
“你必須說,咱恕你無罪!”朱元璋目光炯炯,一臉嚴肅。
“當殺!”
“嗯?”
“朱權身為皇子,以下犯上,不尊王法,肆意妄為,甚至有造反的跡象,陛下應該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大舉興兵,鏟除此僚!”
“真的?”朱元璋驚訝的扭過頭。
“千真萬確,等滅掉朱權後,東北一帶的百姓必然歡欣雀躍,對陛下感恩戴德,咱們大明的威名傳播四海……”
“停!”朱元璋聽出話中的反意,冷冷道:“李文忠,在你眼中,咱難道就是個刻薄寡恩的人嗎?如果咱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兒,以後史書會怎麽寫咱?”
“臣並無此意。”
此刻,李文忠的臉色終於認真起來了,抱拳道:“陛下,寧王殿下有勇有謀、果敢機智,如果身為人臣,則可以輔佐天子治理天下,乃一代賢王;若是登基稱帝,則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咱沒有想到,你對他的評價這麽高!”
朱元璋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笑道:“咱知道了,此次來大寧一事,咱不希望有第三個人知道。”
“臣明白。”
查清楚後,朱元璋並沒有耽擱多久,翌日,輕車簡行的離開了大寧,沿官道返回應天府。
朱元璋啞然失笑,朱權確實說的沒錯,在立國之初,他確實很中意在鳳陽建都,為此征發了三十萬勞役,要建一個比元大都更豪華的城池。
後來,他到鳳陽驗收時,隱約聽到兵器打鬥聲,便暗中調查此事,原來民工和工匠的工作太辛苦,又沒有工錢,於是便私下埋了不祥之物,詛咒宮殿的居住者。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當了數年皇帝的朱元璋,眼界越來越開闊,他認識到,鳳陽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便,無法成為京城。
可南京呢?
定都南京,難以控製北方廣闊的領土,所以凡是定都南京的朝代,要麽偏安一隅,要麽國祚就幾十年。
“開封?”
開封是宋朝的國都,經濟繁榮,交通便利,又是在中原腹地,這樣聽起來,確實是個遷都的好去處。
“開封無險可守,又經過元末混戰,人口銳減,田地荒蕪……再加上是黃河泛濫的重災區,若是黃河決堤,開封將會被瞬間淹沒!”
朱權直截了當的說出開封的劣勢。
朱元璋緩緩點頭,身為皇帝的他很明白,如今的開封已然不適合定都了。
“那就定都在西安或洛陽,乃是龍興之地,據山河之險,守望天下。”
朱元璋擲地有聲的開口,他確實有定都西安的打算,兩年前,他還特意派朱標去西安考察,隻可惜朱標突然暴斃,此事才耽擱了下來。
朱權又搖頭道:“關中平原荒蕪已久,無法承受太多稅賦,況且西安距離江南財賦重地太遠,若是運送錢糧,損耗太大,根本不行!”
朱元璋眯起了眼睛,合著他無論提出什麽想法,朱權就直接反對是吧?
朱元璋冷哼一聲,反問道:“咱倒是想聽聽,在你心裏,什麽地方適合遷都?”
“北平!”
“胡鬧!”
朱元璋當即反對,冷聲道:“北平是什麽地方?當年是遼的都城,又是金的都城,繼而是元都,難道你要讓咱漢人的都城,建立在在胡人的廢墟上嗎?”
“你這麽生氣幹什麽?關你什麽事?”
朱權好奇的打量朱元璋,嘟囔道:“你懂什麽?建都北平後,可以使政治、經濟、文化北移,那麽北方就會迅速繁榮昌盛,華夏文明將會再次統一。”
“另外,為什麽千年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始終是華夏的大患?就是因為每次北伐,無法徹底的消滅蒙古。可如果遷都北平後,由河北出兵,能迅速抵達北方前線。”
朱權指出遷都北平的好處,可朱元璋還是很猶豫。
正巧這時,姚廣孝求見,聽到兩人的對話後,皺眉道:“殿下,此事萬萬不可啊,要是朝廷遷都北平,那咱們大寧呢?是不是就要被除藩了?”
朱元璋當即譏諷道:“此乃軍國大事,小小一個藩地算什麽?”
姚廣孝並未理睬嘲諷,又思索片刻,忽然麵露狂喜,大聲道:“殿下,此計甚妙啊!大寧距離北平極近,咱們可預先培養一萬死士,等到朝廷遷都之時,奇襲北平,則大事可成矣!”
“殿下計謀勝臣十倍,臣一直想著如何避開重兵,奇襲應天府。可殿下想勸朝廷遷都,從而兵不血刃拿下天下……哈哈哈。”
朱權頓時目瞪口呆,自己可從來沒這樣想過。
朱元璋一時間也迷茫了,難不成朱權真有這樣的心思?
請君入甕?
臥槽,險些上了朱權的大當啊!
姚廣孝感慨道:“殿下當立即上書朝廷,言明北平的優點,請求朝廷遷都。然後殿下應當征服女真,聯絡西北藩王,然後大軍南下……”
“行了行了,別胡說了!”朱權急忙製止。
朱元璋眯著眼睛道:“建都北平有諸多優點,但是有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胡人的威脅太大,倘若大明朝廷變弱,胡人趁機南下,不出一個月,就能抵達北平……”
“而各地的重兵救援,則需要兩三個月之久。”
“所以,就要逼著後世子孫開疆拓土,在百年之內,要征服女真、消滅蒙古、擊潰吐蕃、駐軍西藏,要從北海蔓延到安南,從安西到琉球,皆納入我大明版圖。”
朱元璋深呼一口氣,如果真按照朱權的設想,大明政權將變得無比穩固,北平也將成為中心地帶。
那時候,大明擁有沃土萬裏,龐大的就像是個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中央,俯瞰著無數弱小國家。
“咱這幾日要回老家一趟,提前給你說一聲。”朱元璋道。
朱權看了他一眼,這個有才能的老者,處理些家務事很正常,便同意道:“好,你盡管回去,等安排好家裏的事情後,就再回來。”
“唔。”
出了殿門,朱元璋的臉上古井無波,東北的局勢已經看清楚了,朱權雖然不幹好事、不遵法令、胡作非為,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他還算是個好皇子。
另外,朱權的才幹不錯,有誌氣,有雄心,如果將大明真的交給他,或許能闖出來一條不同的路。
但是,朝中文武百官會答應嗎?
那些忠於朱允炆的臣子,他們會不會反叛?
同室操戈,是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走在路上,朱元璋忽然問道:“你說,遷都北平真的可行麽?”
李文忠詫異地抬起頭,他是朱元璋的親外甥,也是當年太子朱標的大表哥,一生戰功赫赫,平定江浙,西征巴蜀,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臣是個武將,隻懂軍事。從軍事角度講,北平乃是燕雲十六州的門戶,北平不保,則中原不保……而要想保證國家的穩固,就應該保持對蒙古的戰略攻勢!”
朱元璋歎了口氣,搖頭道:“北平如今是個邊陲小城,要想成為大明的首都,首先就要說服文武百官,擴大城池,遷徙百姓。除此之外,要修建漕運,重整耕地,修河挖橋……”
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心中思索著此事的可行性。
“陛下,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像漢唐時期,以長安為都城,洛陽為陪都。宋朝時,以開封為都城,商丘為陪都……”
朱元璋瞬間明白了意思,詢問道:“你意思是說,以應天府為都城,北平為陪都……這樣能迅速將北平建設起來,然後再考慮遷都事宜?”
“沒錯。”李文忠點頭。
“走吧,咱出來那麽多時日,該回應天一趟了,要不然朝廷就亂套了。”
“有陛下在,大明朝廷穩如泰山。”李文忠應承一句,又道:“陛下,您不去代地、遼地,還有晉地看看嗎?”
朱元璋擺擺手:“不看了,不看了。他們幾個皇子,又不像朱權這個怪胎,有什麽好看的,難道他們幾個天天也密謀造反嗎?”
李文忠啞然失笑。
普天之下,有實力造反的,其實就朱權一人,其餘的藩王,要麽封地小,要麽沒軍隊,再或者被朝廷監視,拿什麽造反呢?
“嗯,說的不錯。咱想問你,如今朱權成了氣候,威脅太大,朝廷該怎麽做?”
“臣說這個,怕是不合適吧?”
“你必須說,咱恕你無罪!”朱元璋目光炯炯,一臉嚴肅。
“當殺!”
“嗯?”
“朱權身為皇子,以下犯上,不尊王法,肆意妄為,甚至有造反的跡象,陛下應該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大舉興兵,鏟除此僚!”
“真的?”朱元璋驚訝的扭過頭。
“千真萬確,等滅掉朱權後,東北一帶的百姓必然歡欣雀躍,對陛下感恩戴德,咱們大明的威名傳播四海……”
“停!”朱元璋聽出話中的反意,冷冷道:“李文忠,在你眼中,咱難道就是個刻薄寡恩的人嗎?如果咱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兒,以後史書會怎麽寫咱?”
“臣並無此意。”
此刻,李文忠的臉色終於認真起來了,抱拳道:“陛下,寧王殿下有勇有謀、果敢機智,如果身為人臣,則可以輔佐天子治理天下,乃一代賢王;若是登基稱帝,則能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咱沒有想到,你對他的評價這麽高!”
朱元璋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笑道:“咱知道了,此次來大寧一事,咱不希望有第三個人知道。”
“臣明白。”
查清楚後,朱元璋並沒有耽擱多久,翌日,輕車簡行的離開了大寧,沿官道返回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