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八卦
穿書,女配夢想做閑魚 作者:原有願有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人不去多管閑事,還給他們送吃送喝,一個個都對我滿意的不得了。”
“像立夏你現在既沒公公也沒婆婆,老家也沒有什麽直係的長輩,這日子過的好。 秀兒也是一個溫柔知禮的好姑娘。”
“立夏你好好對待這一家子,這一家子自然也會好好待你。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崔姨問顧立夏。
沒等顧立夏回話,江秀搶先說,“對著呢。二嫂也對我好著呢,就剛嫁進來沒幾天,就給我和淮南淮北都做了新衣服,我二哥還沒給做呢,我嫂子是過來的時候沒帶什麽衣服,給她自己也做了兩身,我們都一人兩身。”
“我就說呢,下午看見你們一家子都穿新衣服。原來是你嫂子做的。昨天還洗了那麽多蚊帳和粗布。”昨天一起洗衣服的嬸子主動解圍。
“我們家以前那個條件,你們去打聽打聽也都知道,我不會用縫紉機,我隻會手縫。我們掏錢掏票買回來,基本上是秀兒一個人做。”
“哎呀,不管是誰做的,總歸你們一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淮南,穿新衣服高不高興?”
“高興。”江淮南一直沒有參與過話題,隻是默默照著姑姑和二嬸的樣子把衣服搓了搓。
本來也沒多少衣服,三個人很快就洗完了。顧立夏洗了自己和江文的。
秀兒洗了自己和兩個小侄子的。
而江淮南洗了自己的。
這一群人也看出來了,江淮南並不是洗全家的,而是隻搓了那麽兩件,那用咋搓呀?他們搓的話,兩把就搓出來了。
等顧立夏和江家人都離開以後,一群人炸了蜂窩似的,開始討論這一家人。
嚴嬸子,“也不知道這一家子相處的怎麽樣?”
徐嬸子,“我看這個姑娘不是刻薄的。這剛進門就給孩子們都做新衣服,也是一個心善的。更何況不是寫的那個工作的保證書嗎?肯定江家這個老大以後是不用下鄉的。”
王大娘,“那誰知道呢?時間長了,日久見人心。這剛嫁過來,有幾天呀?咱們呀,走著瞧。我年輕那會剛嫁過去,我那婆婆還跟我說咱家以後你當家。”
“結果第二年,他二叔娶了媳婦兒,娶的就是她娘家侄女,瞬間兩個人天天看我不順眼。我要不是跟著娃他爹走出來了。我得伺候她幾十年。就那人家不要錢,每個月要細糧,咱們領多少細糧就得給她背多少……”
張嬸子,“咱們都從媳婦熬成婆了。也開始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了。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行了,天天看別人越看越眼紅。”
劉嬸子,“是呀,以前聽老江說他家老二自己要去報名下鄉,咱們幾家也都有差不多年齡的閨女,也沒考慮過他。結果這人家自己就有對象。到頭了,咱們自己家閨女可能下鄉了,人家現在好好的上班了。”
一群人開始轉移話題,由江家的事情轉到了自家孩子下鄉這回事。
畢竟這兩天已經到了畢業季,初中考不上高中沒工作也得下鄉,高中畢業沒工作也得下鄉,總歸家裏偏這個向那個也不行,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命,輪到哪個就哪個,不會像江家似的,讓閨女留在城裏,讓兒子去下鄉。
女兒都是給外人養的,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給自己摔盆,就是這個時期絕大多數人的心理認為最正確的想法。
……
江家人回了家顧立夏和秀兒將衣服晾了起來。
打發兩個上學的人去看書。
新婚夫妻二人去廚房做飯去了。
晚上其實也不需要吃太硬了,畢竟這個時候糧食還是緊張。
顧立夏就又熬了一個紅豆菜稀飯。
吃這個飯最捧場的是小一點的江淮西。但是他還小呢,也不敢多喂,就給他吃一小碗就夠了。
一家人吃過飯,各自洗漱以後回房了。
江文先躺下,顧立夏也上去了,還沒等躺下,就聽到了江文這句話。“立夏,你有沒有什麽計劃?”
“什麽計劃?”顧立夏繼續往下躺,雖然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麽,但也不能影響自己休息。
“就是說你這幾年的計劃。”
“沒有,先上班,等咱爸的孝期過了,咱們如果有了孩子就生孩子。如果想要大展拳腳的話,最起碼得等到80年以後了。現在想這些太早了。”
江文其實最好奇的還是顧立夏以前待的世界,畢竟那是不同於這裏的一個世界,更何況又見識到了空間那麽神奇的存在。“你待的那個世界,是你理想的世界嗎?很幸福嗎?”
顧立夏沉默良久,“我不知道,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
“我十歲生日以前住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但是爺爺奶奶並不是隻有我和哥哥兩個孫子孫女。除了我爸,爺爺奶奶還有四個兒子,兩個閨女。”
“隻不過我爸是最小的那一個。別人家親大的,疼小的。我家我爸的年齡比我大伯家的大哥年齡都小了好幾歲。”
“那個時候大孫子肯定比小兒子重要。我聽我爸說他小時候全靠搶。不搶的話,飯桌上都輪不上他吃飯。吃一頓飽飯就得挨一次打。”
“所以到了80年開放那一年。20歲還沒娶媳婦的他,爬著火車走了。沒有回頭。出去做過白工。也被騙過,也被打過。”
“後來遇上一樣是做批發生意的老鄉,我媽。兩個人合夥從南到北的倒買倒賣。”
“出去第四年,我媽懷上了我哥。生了之後發現我爸一個人賣不出去東西。於是他們把我哥送回了老家。然後過了幾年生了我。我也被送回了老家。”
“他們兩個比較有眼光。掙了錢繼續投資。因為我爸受的不公平待遇。他們兩人掙的錢也不會都給了老人,隻是按照農村養老標準給一部分。”
“然後一個星期會給我們打一次電話。我小時候以為爸爸媽媽就住在電話裏。我問過我哥,我哥都不帶搭理我。”
“像立夏你現在既沒公公也沒婆婆,老家也沒有什麽直係的長輩,這日子過的好。 秀兒也是一個溫柔知禮的好姑娘。”
“立夏你好好對待這一家子,這一家子自然也會好好待你。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崔姨問顧立夏。
沒等顧立夏回話,江秀搶先說,“對著呢。二嫂也對我好著呢,就剛嫁進來沒幾天,就給我和淮南淮北都做了新衣服,我二哥還沒給做呢,我嫂子是過來的時候沒帶什麽衣服,給她自己也做了兩身,我們都一人兩身。”
“我就說呢,下午看見你們一家子都穿新衣服。原來是你嫂子做的。昨天還洗了那麽多蚊帳和粗布。”昨天一起洗衣服的嬸子主動解圍。
“我們家以前那個條件,你們去打聽打聽也都知道,我不會用縫紉機,我隻會手縫。我們掏錢掏票買回來,基本上是秀兒一個人做。”
“哎呀,不管是誰做的,總歸你們一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淮南,穿新衣服高不高興?”
“高興。”江淮南一直沒有參與過話題,隻是默默照著姑姑和二嬸的樣子把衣服搓了搓。
本來也沒多少衣服,三個人很快就洗完了。顧立夏洗了自己和江文的。
秀兒洗了自己和兩個小侄子的。
而江淮南洗了自己的。
這一群人也看出來了,江淮南並不是洗全家的,而是隻搓了那麽兩件,那用咋搓呀?他們搓的話,兩把就搓出來了。
等顧立夏和江家人都離開以後,一群人炸了蜂窩似的,開始討論這一家人。
嚴嬸子,“也不知道這一家子相處的怎麽樣?”
徐嬸子,“我看這個姑娘不是刻薄的。這剛進門就給孩子們都做新衣服,也是一個心善的。更何況不是寫的那個工作的保證書嗎?肯定江家這個老大以後是不用下鄉的。”
王大娘,“那誰知道呢?時間長了,日久見人心。這剛嫁過來,有幾天呀?咱們呀,走著瞧。我年輕那會剛嫁過去,我那婆婆還跟我說咱家以後你當家。”
“結果第二年,他二叔娶了媳婦兒,娶的就是她娘家侄女,瞬間兩個人天天看我不順眼。我要不是跟著娃他爹走出來了。我得伺候她幾十年。就那人家不要錢,每個月要細糧,咱們領多少細糧就得給她背多少……”
張嬸子,“咱們都從媳婦熬成婆了。也開始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了。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行了,天天看別人越看越眼紅。”
劉嬸子,“是呀,以前聽老江說他家老二自己要去報名下鄉,咱們幾家也都有差不多年齡的閨女,也沒考慮過他。結果這人家自己就有對象。到頭了,咱們自己家閨女可能下鄉了,人家現在好好的上班了。”
一群人開始轉移話題,由江家的事情轉到了自家孩子下鄉這回事。
畢竟這兩天已經到了畢業季,初中考不上高中沒工作也得下鄉,高中畢業沒工作也得下鄉,總歸家裏偏這個向那個也不行,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命,輪到哪個就哪個,不會像江家似的,讓閨女留在城裏,讓兒子去下鄉。
女兒都是給外人養的,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給自己摔盆,就是這個時期絕大多數人的心理認為最正確的想法。
……
江家人回了家顧立夏和秀兒將衣服晾了起來。
打發兩個上學的人去看書。
新婚夫妻二人去廚房做飯去了。
晚上其實也不需要吃太硬了,畢竟這個時候糧食還是緊張。
顧立夏就又熬了一個紅豆菜稀飯。
吃這個飯最捧場的是小一點的江淮西。但是他還小呢,也不敢多喂,就給他吃一小碗就夠了。
一家人吃過飯,各自洗漱以後回房了。
江文先躺下,顧立夏也上去了,還沒等躺下,就聽到了江文這句話。“立夏,你有沒有什麽計劃?”
“什麽計劃?”顧立夏繼續往下躺,雖然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麽,但也不能影響自己休息。
“就是說你這幾年的計劃。”
“沒有,先上班,等咱爸的孝期過了,咱們如果有了孩子就生孩子。如果想要大展拳腳的話,最起碼得等到80年以後了。現在想這些太早了。”
江文其實最好奇的還是顧立夏以前待的世界,畢竟那是不同於這裏的一個世界,更何況又見識到了空間那麽神奇的存在。“你待的那個世界,是你理想的世界嗎?很幸福嗎?”
顧立夏沉默良久,“我不知道,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
“我十歲生日以前住鄉下,和爺爺奶奶一起。但是爺爺奶奶並不是隻有我和哥哥兩個孫子孫女。除了我爸,爺爺奶奶還有四個兒子,兩個閨女。”
“隻不過我爸是最小的那一個。別人家親大的,疼小的。我家我爸的年齡比我大伯家的大哥年齡都小了好幾歲。”
“那個時候大孫子肯定比小兒子重要。我聽我爸說他小時候全靠搶。不搶的話,飯桌上都輪不上他吃飯。吃一頓飽飯就得挨一次打。”
“所以到了80年開放那一年。20歲還沒娶媳婦的他,爬著火車走了。沒有回頭。出去做過白工。也被騙過,也被打過。”
“後來遇上一樣是做批發生意的老鄉,我媽。兩個人合夥從南到北的倒買倒賣。”
“出去第四年,我媽懷上了我哥。生了之後發現我爸一個人賣不出去東西。於是他們把我哥送回了老家。然後過了幾年生了我。我也被送回了老家。”
“他們兩個比較有眼光。掙了錢繼續投資。因為我爸受的不公平待遇。他們兩人掙的錢也不會都給了老人,隻是按照農村養老標準給一部分。”
“然後一個星期會給我們打一次電話。我小時候以為爸爸媽媽就住在電話裏。我問過我哥,我哥都不帶搭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