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好孩子
剛成秋名山車神,讓我上變形計? 作者:一隻向上的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67章 好孩子
“請大家安靜,請大家先安靜一下!”
小鍾董事長伸出手來,道:“諸位,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農業發展。我們桃源村集體企業同樣如此,為此,我特地請來了一位農業教授,打造了一片農業示範基地,如果各位願意的話,可以隨我們現在過去參觀一下!”
“參觀,當然要參觀!”
“今天飯都不吃,我也要看看這個農業示範基地是什麽樣的!”
提到別的,在坐的各位隻能瞪大眼睛,張開嘴巴‘阿巴阿巴’,最多就是驚歎桃源村現在真是鳥槍換炮太牛逼了。
但是提到農業,他們這些種了幾十年土地的老農民可是不服氣的,他們也是有自己的驕傲好嘛!
於是一群人出了圖書館,坐上觀光車,來到了農業示範基地這裏。
隻是到了這裏一看,才發現。
自己精心打磨的一畝三分地,和別人的這個示範園根本不能比。
不談已經重新修繕、改造,更加現代化的水渠水利;光是遠處整齊劃一的種植規劃,和麵前一個個蔬菜大棚,就已經讓他們自慚形穢;更不用說,這裏竟然還有一個造價不菲、堪稱大棚桂冠的玻璃大棚,直接把農民都看呆了。
種地,還能種到這種程度?
而在這些大棚裏,年輕的農業技術員們,正在和桃源村的村民們,講解著他們也才剛剛學會沒多久的種植要領。
種地種的久,就真的很擅長種地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很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吃了一輩子的飯、喝了一輩子的水,走了一輩子路……
那麽大家都是吃飯高手、喝水達人、健走運動員了嗎?
所以,
想要變得擅長一件事,無論如何都離不開鑽研和學習的過程。
僅僅是一直做,那是不夠的。
所謂‘熟能生巧’,其實離不開一個刻意學習去變‘巧’的過程,而許多人,往往被這句成語的表象所騙,僅僅隻是混時長,最後依舊還在原地踏步。
而許多農民,尤其是文化水平更低、信息交流更加匱乏的深山農民,在這一方麵其實就是這樣。
有的人,雖然說種了一輩子的地,但所有的知識都僅僅隻是來源於父輩傳承,欠收也不知道原因、出現問題直到解決不了才會找人幫忙解決,基本上完全是靠天吃飯。
這也是他們貧窮的一個原因所在。
所以,在農業發展中,農業技術員的存在至關重要,但很可惜的是,這份職業無論是發展、還是待遇都不盡如人意。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種地不賺錢,農業技術員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前途可言。
在這幾天的功夫裏,桃源村的農民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紛紛向‘小農技術員’求教。
這些問題班的學生其實還遠遠稱不上是‘技術員’,但他們相比於本地農民,起碼是認識字、有文化,能看懂相關資料。
而在經過培訓之後,他們也能勝任下這份其實並不算難的工作。
當然,這份工作也有一定技巧。
首先,是農民知識有限、認知不夠,所以‘交流’上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但這恰恰是鍾韜的強項,鍾韜直接安排服務生班對他們進行培訓‘交流’能力,讓他們做到耐心、禮貌和循循善誘。
再一個就是掌握並傳遞知識。
向農民傳播知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直來直去的名詞解釋肯定行不通。所以要掌握一些比喻的技巧,尤其是要與實際相結合。
比如你和農民們說肥料的重要性,他們不懂,你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他們肯定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鍾校長對田院長的教學還是相當滿意的,可以看出來田院長是有十分豐富和農民打交道的經驗,連帶著這批問題班的學生,一個個都有模有樣,真像那麽一回事。
村民們提問,他們回答,當然有時候……還得現場翻書。
“為什麽我家的黃瓜總是個頭長不大?”一個大嬸問。
“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等等,等一下,我看看書啊!”
少女打開隨身的課本,快速的翻到了黃瓜的那一頁,旁邊的嬸子也不著急,耐心的等待著少女把課本看完。
終於,少女看完了課本,總結了一下言辭後,說:
“黃瓜長不大的可能有好幾種原因,第一種可能就是光不夠。光對於菜來說,就像是咱們人要吃飯,這飯吃不到,當然個子長不高,阿姨你說是不是!”
阿姨連忙點頭:“嗯嗯,對!不過我那個光夠的,我肯定!”
“那可能就是別的問題了,比如說第二種,營養不夠,就是缺肥……這個光是飯,肥料就是菜。隻吃飯不吃菜也不能長個子——”
其他村子的村長、老農民在大棚中參觀,看到學生技術員耐心的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心中感慨萬分。
有這樣的技術員在,怎麽可能會沒有好收成呢!
等那位少女把黃瓜都長不大的原因說完,基本確定阿姨院子裏的那塊地要補充肥料的時候,一位老農民走過來,對少女鄭重的說。
“你是專門的農業技術員嗎?”
“不不不,我還是學生……這是我們高三的社會實踐課!”
“好孩子啊!你真是個好孩子!”
其他人聞言也紛紛發出了感慨:
“這些孩子可都是好孩子!”
“真是好學生!”
“都是好娃娃,真聽話,這麽懂事!”
“有知識、懂禮貌,還有素質,聰明上進,以後肯定一個個都能考上好大學!”
溢美之詞毫不客氣的湧了過來,如潮水一般將問題班的學生淹沒。
問題班的學生們的臉一個個變紅,
變得漲紅,
到最後……
臊的和猴屁股一樣。
他們做八輩子的夢都不想相信——
‘聽話’、‘太懂事’、‘真聰明’、‘好學生’這些詞——
竟然是用來形容他們的!
這真的是和他們有關係的詞嗎?
他們怎麽聽得覺著渾身上下毛毛的,
臉燙的像是開水煮過一樣。
眼前這景象分明變成了一場問題班學生的羞恥盛宴!
可偏偏他們還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總不能和這群樸實忠厚的農民伯伯、阿姨們說,他們其實就是叛逆少年、不良學生,三個人成績加起來還比不上人家一個大學生的成績高。
可在這群大爺大媽的眼中,問題班的學生儼然是聰敏好學、知書達禮的化身。
沒兩句話就要給他們誇上幾句,動不動就要給他們誇上幾句。
讓他們羞恥的腳指都快扣在地上,耕下二畝地了。
“請大家安靜,請大家先安靜一下!”
小鍾董事長伸出手來,道:“諸位,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農業發展。我們桃源村集體企業同樣如此,為此,我特地請來了一位農業教授,打造了一片農業示範基地,如果各位願意的話,可以隨我們現在過去參觀一下!”
“參觀,當然要參觀!”
“今天飯都不吃,我也要看看這個農業示範基地是什麽樣的!”
提到別的,在坐的各位隻能瞪大眼睛,張開嘴巴‘阿巴阿巴’,最多就是驚歎桃源村現在真是鳥槍換炮太牛逼了。
但是提到農業,他們這些種了幾十年土地的老農民可是不服氣的,他們也是有自己的驕傲好嘛!
於是一群人出了圖書館,坐上觀光車,來到了農業示範基地這裏。
隻是到了這裏一看,才發現。
自己精心打磨的一畝三分地,和別人的這個示範園根本不能比。
不談已經重新修繕、改造,更加現代化的水渠水利;光是遠處整齊劃一的種植規劃,和麵前一個個蔬菜大棚,就已經讓他們自慚形穢;更不用說,這裏竟然還有一個造價不菲、堪稱大棚桂冠的玻璃大棚,直接把農民都看呆了。
種地,還能種到這種程度?
而在這些大棚裏,年輕的農業技術員們,正在和桃源村的村民們,講解著他們也才剛剛學會沒多久的種植要領。
種地種的久,就真的很擅長種地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很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吃了一輩子的飯、喝了一輩子的水,走了一輩子路……
那麽大家都是吃飯高手、喝水達人、健走運動員了嗎?
所以,
想要變得擅長一件事,無論如何都離不開鑽研和學習的過程。
僅僅是一直做,那是不夠的。
所謂‘熟能生巧’,其實離不開一個刻意學習去變‘巧’的過程,而許多人,往往被這句成語的表象所騙,僅僅隻是混時長,最後依舊還在原地踏步。
而許多農民,尤其是文化水平更低、信息交流更加匱乏的深山農民,在這一方麵其實就是這樣。
有的人,雖然說種了一輩子的地,但所有的知識都僅僅隻是來源於父輩傳承,欠收也不知道原因、出現問題直到解決不了才會找人幫忙解決,基本上完全是靠天吃飯。
這也是他們貧窮的一個原因所在。
所以,在農業發展中,農業技術員的存在至關重要,但很可惜的是,這份職業無論是發展、還是待遇都不盡如人意。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種地不賺錢,農業技術員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前途可言。
在這幾天的功夫裏,桃源村的農民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紛紛向‘小農技術員’求教。
這些問題班的學生其實還遠遠稱不上是‘技術員’,但他們相比於本地農民,起碼是認識字、有文化,能看懂相關資料。
而在經過培訓之後,他們也能勝任下這份其實並不算難的工作。
當然,這份工作也有一定技巧。
首先,是農民知識有限、認知不夠,所以‘交流’上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但這恰恰是鍾韜的強項,鍾韜直接安排服務生班對他們進行培訓‘交流’能力,讓他們做到耐心、禮貌和循循善誘。
再一個就是掌握並傳遞知識。
向農民傳播知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直來直去的名詞解釋肯定行不通。所以要掌握一些比喻的技巧,尤其是要與實際相結合。
比如你和農民們說肥料的重要性,他們不懂,你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他們肯定就明白你的意思了。
鍾校長對田院長的教學還是相當滿意的,可以看出來田院長是有十分豐富和農民打交道的經驗,連帶著這批問題班的學生,一個個都有模有樣,真像那麽一回事。
村民們提問,他們回答,當然有時候……還得現場翻書。
“為什麽我家的黃瓜總是個頭長不大?”一個大嬸問。
“這個我還真不太清楚……等等,等一下,我看看書啊!”
少女打開隨身的課本,快速的翻到了黃瓜的那一頁,旁邊的嬸子也不著急,耐心的等待著少女把課本看完。
終於,少女看完了課本,總結了一下言辭後,說:
“黃瓜長不大的可能有好幾種原因,第一種可能就是光不夠。光對於菜來說,就像是咱們人要吃飯,這飯吃不到,當然個子長不高,阿姨你說是不是!”
阿姨連忙點頭:“嗯嗯,對!不過我那個光夠的,我肯定!”
“那可能就是別的問題了,比如說第二種,營養不夠,就是缺肥……這個光是飯,肥料就是菜。隻吃飯不吃菜也不能長個子——”
其他村子的村長、老農民在大棚中參觀,看到學生技術員耐心的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心中感慨萬分。
有這樣的技術員在,怎麽可能會沒有好收成呢!
等那位少女把黃瓜都長不大的原因說完,基本確定阿姨院子裏的那塊地要補充肥料的時候,一位老農民走過來,對少女鄭重的說。
“你是專門的農業技術員嗎?”
“不不不,我還是學生……這是我們高三的社會實踐課!”
“好孩子啊!你真是個好孩子!”
其他人聞言也紛紛發出了感慨:
“這些孩子可都是好孩子!”
“真是好學生!”
“都是好娃娃,真聽話,這麽懂事!”
“有知識、懂禮貌,還有素質,聰明上進,以後肯定一個個都能考上好大學!”
溢美之詞毫不客氣的湧了過來,如潮水一般將問題班的學生淹沒。
問題班的學生們的臉一個個變紅,
變得漲紅,
到最後……
臊的和猴屁股一樣。
他們做八輩子的夢都不想相信——
‘聽話’、‘太懂事’、‘真聰明’、‘好學生’這些詞——
竟然是用來形容他們的!
這真的是和他們有關係的詞嗎?
他們怎麽聽得覺著渾身上下毛毛的,
臉燙的像是開水煮過一樣。
眼前這景象分明變成了一場問題班學生的羞恥盛宴!
可偏偏他們還沒有任何辦法。
他們總不能和這群樸實忠厚的農民伯伯、阿姨們說,他們其實就是叛逆少年、不良學生,三個人成績加起來還比不上人家一個大學生的成績高。
可在這群大爺大媽的眼中,問題班的學生儼然是聰敏好學、知書達禮的化身。
沒兩句話就要給他們誇上幾句,動不動就要給他們誇上幾句。
讓他們羞恥的腳指都快扣在地上,耕下二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