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富國論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一個日不落帝國 作者:落葉之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汪笑明、許徽州、吳勉學、朱佑明四人被捕,四人的府邸也被錦衣衛和西廠聯手翻了個幹幹淨淨。
查抄出來的寶貝全部運回了京城。
而朱由檢看著前來複命鄭晟,內心想的,是如何改變當下眾人的觀念。
其實大明朝的稅賦出問題,不是說朝廷不知道收商稅,更是朝廷不敢收商稅。
根本的原因,而是千百年來小農經濟所導致的小農思想。
朝廷的百官無不是重農抑商的觀念,認為朝廷要想國庫充實,根本就是要著重糧稅,從而忽視了商稅。
“鄭晟,你認為,朝廷如今重商稅輕農稅的國策如何?”
聞言,鄭晟拱手一拜:
“啟稟陛下,微臣不敢妄議朝政!”
朱由檢擺了擺手:
“現在是朕讓你說,你直言便是!”
聽到這話,鄭晟便吞了吞喉嚨說了起來:
“微臣以為,我大明朝,農者多於商者,商賈之道,乃是末流之道,朝廷今後若是重商稅,則天下商事乃是朝廷頭等大事,農事反而次之!商賈唯利是圖,重商輕農,隻怕國本不固!”
聽完鄭晟的想法,朱由檢知道,眼下新政要想推行下去,新的稅製要想順利實施,必須要改變臣民的觀念。
而最能影響人的思想的東西,莫過於書籍了,想到這裏,蘇墨的腦海中便想起了前世的一本著作。
《國富論》!
這本書可以完美的解釋清楚重農還是重商,以及如何富國的問題。
而一想到這裏,朱由檢便萌發了一個念頭,那就是自己親自寫一本國富論,刊印下去。
想到這裏,朱由檢隨即看向一旁的鄭晟:
“鄭晟,這汪笑明、許徽州、吳勉學、朱佑明四人,抓緊定罪,而後將這宗案子寫成榜文,滿城告示,然後十日之內,火速問斬!”
“身為商賈不納稅,朝廷要他們做什麽?”
站在一旁的鄭晟也是心頭一驚,沒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果決。
“陛下放心,戶部這邊已經查實賬本了,臣還在幾家府上都搜到了不少的賬本,現在已經給刑部拿去審了,過了今夜,明日就能定罪!”
等鄭晟離開,朱由檢便氣定神閑地坐下來,開始按照記憶裏的內容,開始撰寫國富論。
國富論的成書時間是1766年,比現在要晚整整一百多年。
而對於國富論,朱由檢也隻記得大致的整書框架,以及主要的核心句子。
所謂的全書一比一默寫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現實,畢竟要想讓現在的人接受一種思想,那就必須要用大明的思想邏輯,以及語言格式去寫這本國富論。
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還要引用一些聖人之言,總之就是一句話。
為了這點醋,就得包這一盤的餃子。
接下來,一連幾天的塗塗抹抹,朱由檢總算是完成了將近一萬字的《國富論》。
開篇直接剖析大明朝財政崩潰的原因,問題就在藩王耗費國庫,富商不繳稅銀,解釋了國家想要富強,本質上應該怎麽做,以及商業的重要性……
朱由檢寫完這本國富論,第一時間叫來了禦史李邦華。
而李邦華本來還在忙著和西廠對接四大徽商的案子,畢竟案子定罪之後,就要立刻宣傳,好讓城內商賈引以為戒。
李邦華在來的路上也是各種猜測,畢竟今日朝會朝堂之上幾個安徽官員觸怒了龍顏……
但等來到禦書房,得知皇帝叫自己來,是要看一本書的時候,李邦華也是詫異不已。
在接過來朱由檢手中一本線裝好的紙本後,李邦華習慣性地瞅了一眼封麵。
“國富論?”
朱由檢點點頭:
“你先仔細看看,這是朕寫的,你看完之後說一說你的看法!”
李邦華看了看手裏的書,又看了看麵前的皇帝,不由得吞了吞喉嚨。
“這是陛下寫的?”
李邦華這還是第一次知道皇帝竟然會著書論說,這對於李邦華來說多多少少有些顛覆。
“近來這稅製推行的國策受阻,朕也是夜不能寐,故而著此一書,以闡其中道理!”
朱由檢說著,李邦華便緩緩翻開了書皮,當看到開篇是對於大明國庫空虛稅賦難收財政崩潰問題的分析,李邦華一下子就陷入其中。
接下來足足一刻鍾,李邦華直接將這書一口氣看完,隨後抬起頭,一臉熱切地看著朱由檢。
“陛下,之前臣還一直不明白朝廷為何要急著實行新政,但是現在,臣完全明白了!”
李邦華仿佛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一國想要富裕,重在所謂的財資積累,商貿一旦繁榮流通起來,朝廷便能收更多的商稅,即便是有天災,朝廷也不會因為收不上來糧稅而苦惱,同樣的,百姓會為了買貨品,更加努力地耕作……”
“朝廷一旦有了錢,朝廷就能用手頭對於銀子經商,供養朝廷,這也是為何陛下要成立皇家商幫的原因?”
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
“既然李禦史能看明白,那想必朝中官員也都能夠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這世上,萬事萬物的本質,就是錢,就是銀子!”
“一旦商貿不通,財貨不流,百姓無錢,朝廷無錢,國必亡!”
“而一旦貨值流通,百姓富裕,工商同興,到時朝廷光靠著商稅就能維係朝廷運作,實在是妙極!”
隨後,朱由檢又給李邦華詳細解釋了書中一些的理論。
“既然你覺得這書中沒什麽不妥,這幾日就讓司禮監還有國子監趕印出來一萬本!”
“先讓朝廷上上下下都讀一遍,然後等有多餘的,再拿到城中各大書坊出售。”
“此事關乎新政推行,關乎朝廷國策,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邦華點點頭,隨後將手中的書收好。
“臣現在就去和司禮監說說,明日再去國子監,印一萬本三日足矣,就是這銀子……”
朱由檢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給李禦史支十萬兩的銀子的印書!”
“除了印書,這國富論要安排一些人上街,在街頭給百姓們宣講,要讓民間都明白,朝廷為何要推行新政,要讓百姓們都知道,隻有新政才能讓大明國富民強!”
查抄出來的寶貝全部運回了京城。
而朱由檢看著前來複命鄭晟,內心想的,是如何改變當下眾人的觀念。
其實大明朝的稅賦出問題,不是說朝廷不知道收商稅,更是朝廷不敢收商稅。
根本的原因,而是千百年來小農經濟所導致的小農思想。
朝廷的百官無不是重農抑商的觀念,認為朝廷要想國庫充實,根本就是要著重糧稅,從而忽視了商稅。
“鄭晟,你認為,朝廷如今重商稅輕農稅的國策如何?”
聞言,鄭晟拱手一拜:
“啟稟陛下,微臣不敢妄議朝政!”
朱由檢擺了擺手:
“現在是朕讓你說,你直言便是!”
聽到這話,鄭晟便吞了吞喉嚨說了起來:
“微臣以為,我大明朝,農者多於商者,商賈之道,乃是末流之道,朝廷今後若是重商稅,則天下商事乃是朝廷頭等大事,農事反而次之!商賈唯利是圖,重商輕農,隻怕國本不固!”
聽完鄭晟的想法,朱由檢知道,眼下新政要想推行下去,新的稅製要想順利實施,必須要改變臣民的觀念。
而最能影響人的思想的東西,莫過於書籍了,想到這裏,蘇墨的腦海中便想起了前世的一本著作。
《國富論》!
這本書可以完美的解釋清楚重農還是重商,以及如何富國的問題。
而一想到這裏,朱由檢便萌發了一個念頭,那就是自己親自寫一本國富論,刊印下去。
想到這裏,朱由檢隨即看向一旁的鄭晟:
“鄭晟,這汪笑明、許徽州、吳勉學、朱佑明四人,抓緊定罪,而後將這宗案子寫成榜文,滿城告示,然後十日之內,火速問斬!”
“身為商賈不納稅,朝廷要他們做什麽?”
站在一旁的鄭晟也是心頭一驚,沒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果決。
“陛下放心,戶部這邊已經查實賬本了,臣還在幾家府上都搜到了不少的賬本,現在已經給刑部拿去審了,過了今夜,明日就能定罪!”
等鄭晟離開,朱由檢便氣定神閑地坐下來,開始按照記憶裏的內容,開始撰寫國富論。
國富論的成書時間是1766年,比現在要晚整整一百多年。
而對於國富論,朱由檢也隻記得大致的整書框架,以及主要的核心句子。
所謂的全書一比一默寫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現實,畢竟要想讓現在的人接受一種思想,那就必須要用大明的思想邏輯,以及語言格式去寫這本國富論。
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還要引用一些聖人之言,總之就是一句話。
為了這點醋,就得包這一盤的餃子。
接下來,一連幾天的塗塗抹抹,朱由檢總算是完成了將近一萬字的《國富論》。
開篇直接剖析大明朝財政崩潰的原因,問題就在藩王耗費國庫,富商不繳稅銀,解釋了國家想要富強,本質上應該怎麽做,以及商業的重要性……
朱由檢寫完這本國富論,第一時間叫來了禦史李邦華。
而李邦華本來還在忙著和西廠對接四大徽商的案子,畢竟案子定罪之後,就要立刻宣傳,好讓城內商賈引以為戒。
李邦華在來的路上也是各種猜測,畢竟今日朝會朝堂之上幾個安徽官員觸怒了龍顏……
但等來到禦書房,得知皇帝叫自己來,是要看一本書的時候,李邦華也是詫異不已。
在接過來朱由檢手中一本線裝好的紙本後,李邦華習慣性地瞅了一眼封麵。
“國富論?”
朱由檢點點頭:
“你先仔細看看,這是朕寫的,你看完之後說一說你的看法!”
李邦華看了看手裏的書,又看了看麵前的皇帝,不由得吞了吞喉嚨。
“這是陛下寫的?”
李邦華這還是第一次知道皇帝竟然會著書論說,這對於李邦華來說多多少少有些顛覆。
“近來這稅製推行的國策受阻,朕也是夜不能寐,故而著此一書,以闡其中道理!”
朱由檢說著,李邦華便緩緩翻開了書皮,當看到開篇是對於大明國庫空虛稅賦難收財政崩潰問題的分析,李邦華一下子就陷入其中。
接下來足足一刻鍾,李邦華直接將這書一口氣看完,隨後抬起頭,一臉熱切地看著朱由檢。
“陛下,之前臣還一直不明白朝廷為何要急著實行新政,但是現在,臣完全明白了!”
李邦華仿佛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一國想要富裕,重在所謂的財資積累,商貿一旦繁榮流通起來,朝廷便能收更多的商稅,即便是有天災,朝廷也不會因為收不上來糧稅而苦惱,同樣的,百姓會為了買貨品,更加努力地耕作……”
“朝廷一旦有了錢,朝廷就能用手頭對於銀子經商,供養朝廷,這也是為何陛下要成立皇家商幫的原因?”
朱由檢滿意地點點頭:
“既然李禦史能看明白,那想必朝中官員也都能夠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這世上,萬事萬物的本質,就是錢,就是銀子!”
“一旦商貿不通,財貨不流,百姓無錢,朝廷無錢,國必亡!”
“而一旦貨值流通,百姓富裕,工商同興,到時朝廷光靠著商稅就能維係朝廷運作,實在是妙極!”
隨後,朱由檢又給李邦華詳細解釋了書中一些的理論。
“既然你覺得這書中沒什麽不妥,這幾日就讓司禮監還有國子監趕印出來一萬本!”
“先讓朝廷上上下下都讀一遍,然後等有多餘的,再拿到城中各大書坊出售。”
“此事關乎新政推行,關乎朝廷國策,萬不可掉以輕心!”
李邦華點點頭,隨後將手中的書收好。
“臣現在就去和司禮監說說,明日再去國子監,印一萬本三日足矣,就是這銀子……”
朱由檢看向一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給李禦史支十萬兩的銀子的印書!”
“除了印書,這國富論要安排一些人上街,在街頭給百姓們宣講,要讓民間都明白,朝廷為何要推行新政,要讓百姓們都知道,隻有新政才能讓大明國富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