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在紅沙村的一處小院內悄然舉行,金琳娜一身大紅衣裙,喜氣洋洋地坐在喻邦泰身邊,將滿滿地幸福寫在臉上,喻邦泰則是一副穩重做派,顯示出家主威嚴,直到杜莉喊“茄子”時,才略微露出微笑。
一位據說是“記者”的華興人,此時正舉著一個叫作“相機”的物件,指示二人調整姿勢,說是要將二人最美好的一麵記錄出來。
手裏拿著梁繼盛親自簽發的結婚紙,抬眼看向那件神奇的“相機”,喻邦泰心中生出萬千感慨,能和這些“世外高人”聯係在一起,絕對是自己平生最大的幸事。
作為院中長輩,金喜翠笑的最為開心,這邊剛說完感謝的話語,那邊又被杜莉叫過去照相,將喜悅的心情盡寫在臉上,印在鏡頭之中。
關於結婚禮物,金琳娜得到了一件裝飾精美的珍珠項鏈、一麵小巧的折疊圓鏡,喻邦泰則拿到一塊帶著金鏈子的現代懷表,放到大燕朝,哪一件拿出來,都屬曠世奇珍。
婚禮辦的極為簡單,甚至連酒席都沒擺,僅在院中熱鬧一番,眾人便各自離開,留下小倆口在屋內訴說衷腸。
直到眾人散去,喻邦泰才撫著額頭,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待金琳娜問起,喻邦泰笑著告訴愛妻,咱倆這下可是完完整整地上了華興人的船了,結婚就是咱們遞交的“投名狀”。
金琳娜嗤笑一聲,表示一切隨緣,華興人有大本事,咱們能沾上人家,才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喻邦泰大為好奇,問她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金琳娜細思片刻,認真地告訴夫君,在華興這邊,女人活的像個人。
......
從管委會出來,徐靖找了個電話,和老婆薛靜香聊了會兒家常,囑咐其好好保養身體,自己先去辦事,回頭再去船上看望他們母子,算是表達了一番相思之情,至於登船相見一事,還需另行商議。
關於廣州辦事處的各項需求,梁繼盛讓徐靖自己找人落實,若是有困難,他再出麵協調。
孟慶祥、鄭萬成去了臨興工地,作為集團未來的中央行政區,那裏的工程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根本無法抽身,更別提返回開會了。
湳西農莊進入玉米收割季節,同時還要準備下一季水稻育苗,符思南更是忙的不可開交。
自己的事自己搞定,是當下集團工作的主流。
......
徐靖趕到田獨礦區時,林誌剛正帶領趙東、王堅、宇文浩等一批工業人,實驗最新製造的蒸汽機。
按照工業部的規劃,製造廠房原本應設立在離紅沙村不遠的湳西嶺下,後來由於海盜侵擾,加上人多眼雜,經管委會討論決定,最終放到田獨礦區附近的一處平地,待總部搬走之後,再作布局優化。
此時的田獨礦區,已經建成兩座大型磚窯,將紅磚的月產量提升到十萬塊左右,除了供應榆林港各處需求之外,還得支援臨興區建設,產能仍舊緊張。
實際上,孟慶祥、鄭萬成到達臨興區之後,推動的第一個大項目,便是磚窯建設。
......
工業部的製造工廠,位於黃泥嶺西南側的一處平地,距離榆林水不到一裏地,為的就是取水方便。
大型廠房還在建設之中,此時隻能將設備分別放置到不同的房屋中,算是居住、工作兩不誤,隻是條件依然艱苦,不少人為了設備安全,還住在外邊的帳篷裏。
至於礦區內的千餘務工人員,大部分還以茅棚為家,要不是首長們天天吹牛許願,窯爐裏天天出磚,飯食頓頓管飽,這幫燕朝人早跑沒影了。
說來道去,大家跟著華興人,圖的就是個指望,首長們敢吹牛,他們就敢信,原因無它,就是眼前這肉眼可見的變化。
各處基礎設施熱火朝天地幹著,技術研發也沒停下,林誌剛、趙東在新年會議上放出狠話,半年之內必須搞定蒸汽機,然而形勢比人強,勉強搓出來的樣機,也就比廢品強那麽一點兒。
說起蒸汽機的原理來,就連徐靖都能白活兩句,不就是把水燒開,用蒸汽推動物體運動嘛,關鍵是能用、好用,可不是幾句話就能搞定的。
作為工業社會的動力源頭,蒸汽機技術的發展,代表著人類在利用外力上獲得巨大突破,從而使大規模生產得以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在藍星的生存狀態,以至於人們對前後兩個時期,直接用古代和現代加以區別。
現代之於古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對於曾在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的華興人來說,搞定一台老舊的蒸汽機,難度並不算大,何況還有大量機床設備加持,並不需要事事從頭來過。
用林誌剛的話來說,放棄各種現代商品,將鍋駝機、車床、鏜床、刨床、銑床、鑽床、磨床等耐用機器塞入船艙,絕對是英明決策,相比於那些花裏胡哨的商品,還是生產商品的機器更加實用。
實際上,長繁號、長榮號兩艘大型貨輪,裝的幾乎全是各種看似老舊,實則耐用的傳統機械設備。
有這些設備在手,加上鍋駝機這種簡單實用的動力源,再以福瑞昌帶來的生鐵、精銅等物資為原料,製備一台蒸汽機樣機,可不就是手到擒來。
當然啦,在實際製造過程中,還是有些難度的,並非想象中的一蹴而就。
方案設計耗時最久,但畢竟是圖紙設計階段,刪掉那些有的沒的,隻要保證蒸汽機能正常運轉,就算大功告成。
圖紙出來之後,很快便進入生產環節,才發現事情並非想象中那麽簡單。
首先是蒸汽機的三大件,鍋爐、氣缸、冷凝器的製造。
先是最簡單的氣缸製造,在沒有過高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鑄造師傅們表示用手是搓不出來這玩意兒的,得先煉鐵。
作為林誌剛的校友兼師弟,馬衛東跟著郝衛民去了保亭,煉鐵的活隻能由張景堂負責起來,無非是支起坩堝,將生鐵再次煉成鐵水即可。
煉鐵的過程中,張景堂等人便向趙東匯報,燕朝的生鐵質量不行,澆鑄成型的氣缸,不能輕易加壓。
來到燕朝,大家的生命最為金貴,哪怕多弄幾遍,也得保證不能出現爆炸事故。
鐵水好弄,鑄模的難度可就大了。
最後,還是拆了一台鍋駝機,鑄造師傅照貓畫虎,直接用粘土鑄模,才將氣缸模型搞定,但和圖紙要求,已經略有偏差。
第一次鐵水澆鑄,鑄模直接垮塌,第二次澆鑄,缸體凸凹不平,直接定為廢品,足足搞了十數次,才整出一台具備加工條件的氣缸,其與設計圖紙的偏差已經肉眼可見。
項目才剛剛起步,大家便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所謂傳說中的手搓這,手搓那,純粹是異想天開。
一位據說是“記者”的華興人,此時正舉著一個叫作“相機”的物件,指示二人調整姿勢,說是要將二人最美好的一麵記錄出來。
手裏拿著梁繼盛親自簽發的結婚紙,抬眼看向那件神奇的“相機”,喻邦泰心中生出萬千感慨,能和這些“世外高人”聯係在一起,絕對是自己平生最大的幸事。
作為院中長輩,金喜翠笑的最為開心,這邊剛說完感謝的話語,那邊又被杜莉叫過去照相,將喜悅的心情盡寫在臉上,印在鏡頭之中。
關於結婚禮物,金琳娜得到了一件裝飾精美的珍珠項鏈、一麵小巧的折疊圓鏡,喻邦泰則拿到一塊帶著金鏈子的現代懷表,放到大燕朝,哪一件拿出來,都屬曠世奇珍。
婚禮辦的極為簡單,甚至連酒席都沒擺,僅在院中熱鬧一番,眾人便各自離開,留下小倆口在屋內訴說衷腸。
直到眾人散去,喻邦泰才撫著額頭,現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待金琳娜問起,喻邦泰笑著告訴愛妻,咱倆這下可是完完整整地上了華興人的船了,結婚就是咱們遞交的“投名狀”。
金琳娜嗤笑一聲,表示一切隨緣,華興人有大本事,咱們能沾上人家,才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喻邦泰大為好奇,問她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金琳娜細思片刻,認真地告訴夫君,在華興這邊,女人活的像個人。
......
從管委會出來,徐靖找了個電話,和老婆薛靜香聊了會兒家常,囑咐其好好保養身體,自己先去辦事,回頭再去船上看望他們母子,算是表達了一番相思之情,至於登船相見一事,還需另行商議。
關於廣州辦事處的各項需求,梁繼盛讓徐靖自己找人落實,若是有困難,他再出麵協調。
孟慶祥、鄭萬成去了臨興工地,作為集團未來的中央行政區,那裏的工程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根本無法抽身,更別提返回開會了。
湳西農莊進入玉米收割季節,同時還要準備下一季水稻育苗,符思南更是忙的不可開交。
自己的事自己搞定,是當下集團工作的主流。
......
徐靖趕到田獨礦區時,林誌剛正帶領趙東、王堅、宇文浩等一批工業人,實驗最新製造的蒸汽機。
按照工業部的規劃,製造廠房原本應設立在離紅沙村不遠的湳西嶺下,後來由於海盜侵擾,加上人多眼雜,經管委會討論決定,最終放到田獨礦區附近的一處平地,待總部搬走之後,再作布局優化。
此時的田獨礦區,已經建成兩座大型磚窯,將紅磚的月產量提升到十萬塊左右,除了供應榆林港各處需求之外,還得支援臨興區建設,產能仍舊緊張。
實際上,孟慶祥、鄭萬成到達臨興區之後,推動的第一個大項目,便是磚窯建設。
......
工業部的製造工廠,位於黃泥嶺西南側的一處平地,距離榆林水不到一裏地,為的就是取水方便。
大型廠房還在建設之中,此時隻能將設備分別放置到不同的房屋中,算是居住、工作兩不誤,隻是條件依然艱苦,不少人為了設備安全,還住在外邊的帳篷裏。
至於礦區內的千餘務工人員,大部分還以茅棚為家,要不是首長們天天吹牛許願,窯爐裏天天出磚,飯食頓頓管飽,這幫燕朝人早跑沒影了。
說來道去,大家跟著華興人,圖的就是個指望,首長們敢吹牛,他們就敢信,原因無它,就是眼前這肉眼可見的變化。
各處基礎設施熱火朝天地幹著,技術研發也沒停下,林誌剛、趙東在新年會議上放出狠話,半年之內必須搞定蒸汽機,然而形勢比人強,勉強搓出來的樣機,也就比廢品強那麽一點兒。
說起蒸汽機的原理來,就連徐靖都能白活兩句,不就是把水燒開,用蒸汽推動物體運動嘛,關鍵是能用、好用,可不是幾句話就能搞定的。
作為工業社會的動力源頭,蒸汽機技術的發展,代表著人類在利用外力上獲得巨大突破,從而使大規模生產得以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在藍星的生存狀態,以至於人們對前後兩個時期,直接用古代和現代加以區別。
現代之於古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對於曾在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的華興人來說,搞定一台老舊的蒸汽機,難度並不算大,何況還有大量機床設備加持,並不需要事事從頭來過。
用林誌剛的話來說,放棄各種現代商品,將鍋駝機、車床、鏜床、刨床、銑床、鑽床、磨床等耐用機器塞入船艙,絕對是英明決策,相比於那些花裏胡哨的商品,還是生產商品的機器更加實用。
實際上,長繁號、長榮號兩艘大型貨輪,裝的幾乎全是各種看似老舊,實則耐用的傳統機械設備。
有這些設備在手,加上鍋駝機這種簡單實用的動力源,再以福瑞昌帶來的生鐵、精銅等物資為原料,製備一台蒸汽機樣機,可不就是手到擒來。
當然啦,在實際製造過程中,還是有些難度的,並非想象中的一蹴而就。
方案設計耗時最久,但畢竟是圖紙設計階段,刪掉那些有的沒的,隻要保證蒸汽機能正常運轉,就算大功告成。
圖紙出來之後,很快便進入生產環節,才發現事情並非想象中那麽簡單。
首先是蒸汽機的三大件,鍋爐、氣缸、冷凝器的製造。
先是最簡單的氣缸製造,在沒有過高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鑄造師傅們表示用手是搓不出來這玩意兒的,得先煉鐵。
作為林誌剛的校友兼師弟,馬衛東跟著郝衛民去了保亭,煉鐵的活隻能由張景堂負責起來,無非是支起坩堝,將生鐵再次煉成鐵水即可。
煉鐵的過程中,張景堂等人便向趙東匯報,燕朝的生鐵質量不行,澆鑄成型的氣缸,不能輕易加壓。
來到燕朝,大家的生命最為金貴,哪怕多弄幾遍,也得保證不能出現爆炸事故。
鐵水好弄,鑄模的難度可就大了。
最後,還是拆了一台鍋駝機,鑄造師傅照貓畫虎,直接用粘土鑄模,才將氣缸模型搞定,但和圖紙要求,已經略有偏差。
第一次鐵水澆鑄,鑄模直接垮塌,第二次澆鑄,缸體凸凹不平,直接定為廢品,足足搞了十數次,才整出一台具備加工條件的氣缸,其與設計圖紙的偏差已經肉眼可見。
項目才剛剛起步,大家便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所謂傳說中的手搓這,手搓那,純粹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