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郭峰來說,以前坐船,是為了體驗旅行中的浪漫愉悅,如今坐船,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沒有柏油馬路、高速公路、火車、汽車的大燕朝,坐船是最為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即便是坐船,相比華興大陸的鋼鐵輪船,燕朝的木帆船簡直乏善可陳,無論是行駛速度,還是乘坐體驗,都讓郭峰無比絕望。
唯一讓郭峰感到欣慰的,便是沿路風景秀麗,山川壯美,連空氣都是香甜的,毫無半點工業汙染,行駛間,到處都是現代社會難以看到的秀美景色。
在燕朝出行是相當無聊的,大家除了喝茶聊天之外,幾乎沒有其它娛樂活動,最終,還是譚光奇做主,指揮船隻繞行到廣州城附近水道,才算是讓郭峰大開眼界。
指著遠處隨山勢綿延起伏的壯麗城牆,郭峰眼睛直接瞪得溜圓,燕朝人還是有些水平的嘛,這麽雄偉的巨城,絕對算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巔峰之作。
以前在華興大陸,郭峰也見過一些古代城池的圖樣,或者遺跡,但也就是當作長見識一般看看而已,並無太多異樣感覺,此時有一座完完整整的巨大城池展現在自己眼前,那種震撼的感覺油然而生,才知見識短淺,古人的生存智慧,遠非現代人所能想象。
據譚光奇所言,廣州城方圓足有數十裏,城中居民眾多,商業繁盛,乃是燕朝南部邊疆第一大城,不管是南海諸國之人,還是西洋的佛郎機人,前來燕朝做生意,第一站必選廣州,而兩廣數百萬人民,均以到廣州經商、居住為榮,就連他的家鄉江西之人,若是有難,第一選擇也是逃亡廣東,這邊的生活,可比家鄉那邊輕鬆多了。
聽著譚光奇介紹,郭峰目光盯著遠處那座大城,心中多有感慨,若是華興日後壯大,大家一起來廣州生活,定然比崖州那種偏僻之地強得多。
看著著迷,郭峰提議前行至南部港口、商埠一觀,被譚光奇婉言拒絕,他們遠遠看看問題不大,若是轉入珠江南部水道,正對城門之處,讓官府之人盯上,惹出麻煩,自己可沒本事處理。
指揮船隻掉頭北行,然後進入流溪河,大家才將議題重新轉回到山區冶鐵事宜。
......
進入流溪河水道,再行半日,大家便在碼頭靠泊休息,再往前行,像他們所乘的帆船便難以通行,必須換小型槳船,才能進入山中。
此時的流溪河,靠近廣州附近的水域還算寬廣,待進入山區之後,便與野河無異,小船在河中行駛,寬廣處綠水蕩漾,宛若小湖,沿岸居民擇地而居,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待到狹窄之處,河道被樹木竹林遮蔽起來,不熟悉的人甚至會迷路,若是外鄉人貿然進入,再無本地接應之人,必是有去無回之局。
行走一天,眾人來到一處山穀,河道豁然開朗起來,河麵上舟船來往眾多,或在兩岸停泊,或在河麵穿行,顯出一副忙碌場景。
據譚光奇介紹,山裏冶煉好的鐵板,就是通過這些小舟運到外邊,再換大船輸送到佛山進行成品加工,另外,深山裏的鐵礦石,也是由這些小舟來回運送。
此時的山穀中,到處濃煙滾滾,將遠近各處山嶺間的景色遮蔽起來,空氣中更是彌漫著灰黑的煙氣,將眾人籠罩其中,臉上很快便沾滿灰塵,和山裏的礦工一般無二。
之前的路程雖然艱難,但處處綠意盎然,空氣清新,到了此處,才發現除了肮髒之外,還得忍受汙濁的空氣,純粹是活受罪,田鐵壯看著郭峰狼狽的樣子,拉著杜金豹和譚城一陣竊笑,直言此處苦地,定能讓華興首長對燕朝了解更加深刻。
巨大的山穀之中,隻有臨水背山的一小片區域建有幾處磚製宅院,更為廣大的區域混亂地分布著大量的窩棚、木屋之類的建築,顯示著此地居民的落魄和艱辛。
對於此種場景,郭峰來時已有所預期,一路艱難跋涉,想來居住在這群嶺之中的人們,生活水平也好不到哪裏去,隻是看到眼前情景,心中還是有些吃驚,如果說佛山的普通人活得還有些人樣,那這裏的人過的簡直就是“牛馬”一樣的生活。
雖然還在正月,這裏的人們根本無暇享受節日休閑,仍在操勞不休。
據譚光奇介紹,煉鐵爐從秋天開爐,一直要忙到開春才算完結,中間不能停爐,自然也就無法安然過節。
大家聚在這處山穀,晝夜忙碌,圖的是生存、銀錢,過不過節的,就沒那麽重要了。
......
來之前,譚光奇一再叮囑郭峰,到了地方盡量少說話,或者幹脆不說話,有什麽疑問可以直接問他。
這裏可不比佛山,深山裏盜匪橫行,而礦工和盜匪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讓人家綁了,那絕對是天大的麻煩。
這次出行,主要是為了滿足郭峰的好奇心,同時在華興人麵前展示福瑞昌實力,加上曹洪一再要求,譚光奇才硬著頭皮帶郭峰進山,多加些小心,才是應有本分。
小舟靠岸,已經有人等在岸邊,和站在船頭的譚光奇打著招呼,一副相熟已久的樣子。
等到大家上岸,見大夥都瞅著郭峰,譚光奇直言此人乃是曹老大商鋪新招的賬房先生,此次跟著過來見見世麵,郭峰則有模有樣地行禮,算是遮掩過去。
為首的中年人叫鍾友,其附近鍾姓大戶的管事,負責此處礦場的日常管理,和譚光奇是老相識,從二人一路談笑風生的情形來看,顯然交情不淺。
郭峰默默跟在後邊,按照譚光奇的囑咐,專心觀察,絕不多言。
一行人在一處宅院中歇息片刻,便由鍾友領著,再次乘船來到河對岸,向山穀深處走去。
沿途所見之人,俱是衣衫襤褸的礦工,甚至連正經穿鞋都沒幾個,大部分目光呆滯,隻顧幹活。
田鐵壯走在郭峰身邊,給郭峰介紹這裏的情況,混亂的窩棚後邊,就是燒炭的場所,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砍樹鋸木、悶燒木炭,然後運到山穀風口處的煉鐵爐處。
另外還有一批人在山中采礦,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回來一趟,想來其生存環境必定更為惡劣。
走了沒多遠,眼前為一山口,拐過山口,便見一大型煉鐵爐依山而立,雄偉高大,爐口處煙氣衝天,蔚為壯觀,讓佇立觀望的郭峰頓時驚詫莫名,四下裏足有百餘名工人在忙碌著,儼然是一處大型煉鐵場。
即便是坐船,相比華興大陸的鋼鐵輪船,燕朝的木帆船簡直乏善可陳,無論是行駛速度,還是乘坐體驗,都讓郭峰無比絕望。
唯一讓郭峰感到欣慰的,便是沿路風景秀麗,山川壯美,連空氣都是香甜的,毫無半點工業汙染,行駛間,到處都是現代社會難以看到的秀美景色。
在燕朝出行是相當無聊的,大家除了喝茶聊天之外,幾乎沒有其它娛樂活動,最終,還是譚光奇做主,指揮船隻繞行到廣州城附近水道,才算是讓郭峰大開眼界。
指著遠處隨山勢綿延起伏的壯麗城牆,郭峰眼睛直接瞪得溜圓,燕朝人還是有些水平的嘛,這麽雄偉的巨城,絕對算是古代建築工程的巔峰之作。
以前在華興大陸,郭峰也見過一些古代城池的圖樣,或者遺跡,但也就是當作長見識一般看看而已,並無太多異樣感覺,此時有一座完完整整的巨大城池展現在自己眼前,那種震撼的感覺油然而生,才知見識短淺,古人的生存智慧,遠非現代人所能想象。
據譚光奇所言,廣州城方圓足有數十裏,城中居民眾多,商業繁盛,乃是燕朝南部邊疆第一大城,不管是南海諸國之人,還是西洋的佛郎機人,前來燕朝做生意,第一站必選廣州,而兩廣數百萬人民,均以到廣州經商、居住為榮,就連他的家鄉江西之人,若是有難,第一選擇也是逃亡廣東,這邊的生活,可比家鄉那邊輕鬆多了。
聽著譚光奇介紹,郭峰目光盯著遠處那座大城,心中多有感慨,若是華興日後壯大,大家一起來廣州生活,定然比崖州那種偏僻之地強得多。
看著著迷,郭峰提議前行至南部港口、商埠一觀,被譚光奇婉言拒絕,他們遠遠看看問題不大,若是轉入珠江南部水道,正對城門之處,讓官府之人盯上,惹出麻煩,自己可沒本事處理。
指揮船隻掉頭北行,然後進入流溪河,大家才將議題重新轉回到山區冶鐵事宜。
......
進入流溪河水道,再行半日,大家便在碼頭靠泊休息,再往前行,像他們所乘的帆船便難以通行,必須換小型槳船,才能進入山中。
此時的流溪河,靠近廣州附近的水域還算寬廣,待進入山區之後,便與野河無異,小船在河中行駛,寬廣處綠水蕩漾,宛若小湖,沿岸居民擇地而居,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待到狹窄之處,河道被樹木竹林遮蔽起來,不熟悉的人甚至會迷路,若是外鄉人貿然進入,再無本地接應之人,必是有去無回之局。
行走一天,眾人來到一處山穀,河道豁然開朗起來,河麵上舟船來往眾多,或在兩岸停泊,或在河麵穿行,顯出一副忙碌場景。
據譚光奇介紹,山裏冶煉好的鐵板,就是通過這些小舟運到外邊,再換大船輸送到佛山進行成品加工,另外,深山裏的鐵礦石,也是由這些小舟來回運送。
此時的山穀中,到處濃煙滾滾,將遠近各處山嶺間的景色遮蔽起來,空氣中更是彌漫著灰黑的煙氣,將眾人籠罩其中,臉上很快便沾滿灰塵,和山裏的礦工一般無二。
之前的路程雖然艱難,但處處綠意盎然,空氣清新,到了此處,才發現除了肮髒之外,還得忍受汙濁的空氣,純粹是活受罪,田鐵壯看著郭峰狼狽的樣子,拉著杜金豹和譚城一陣竊笑,直言此處苦地,定能讓華興首長對燕朝了解更加深刻。
巨大的山穀之中,隻有臨水背山的一小片區域建有幾處磚製宅院,更為廣大的區域混亂地分布著大量的窩棚、木屋之類的建築,顯示著此地居民的落魄和艱辛。
對於此種場景,郭峰來時已有所預期,一路艱難跋涉,想來居住在這群嶺之中的人們,生活水平也好不到哪裏去,隻是看到眼前情景,心中還是有些吃驚,如果說佛山的普通人活得還有些人樣,那這裏的人過的簡直就是“牛馬”一樣的生活。
雖然還在正月,這裏的人們根本無暇享受節日休閑,仍在操勞不休。
據譚光奇介紹,煉鐵爐從秋天開爐,一直要忙到開春才算完結,中間不能停爐,自然也就無法安然過節。
大家聚在這處山穀,晝夜忙碌,圖的是生存、銀錢,過不過節的,就沒那麽重要了。
......
來之前,譚光奇一再叮囑郭峰,到了地方盡量少說話,或者幹脆不說話,有什麽疑問可以直接問他。
這裏可不比佛山,深山裏盜匪橫行,而礦工和盜匪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讓人家綁了,那絕對是天大的麻煩。
這次出行,主要是為了滿足郭峰的好奇心,同時在華興人麵前展示福瑞昌實力,加上曹洪一再要求,譚光奇才硬著頭皮帶郭峰進山,多加些小心,才是應有本分。
小舟靠岸,已經有人等在岸邊,和站在船頭的譚光奇打著招呼,一副相熟已久的樣子。
等到大家上岸,見大夥都瞅著郭峰,譚光奇直言此人乃是曹老大商鋪新招的賬房先生,此次跟著過來見見世麵,郭峰則有模有樣地行禮,算是遮掩過去。
為首的中年人叫鍾友,其附近鍾姓大戶的管事,負責此處礦場的日常管理,和譚光奇是老相識,從二人一路談笑風生的情形來看,顯然交情不淺。
郭峰默默跟在後邊,按照譚光奇的囑咐,專心觀察,絕不多言。
一行人在一處宅院中歇息片刻,便由鍾友領著,再次乘船來到河對岸,向山穀深處走去。
沿途所見之人,俱是衣衫襤褸的礦工,甚至連正經穿鞋都沒幾個,大部分目光呆滯,隻顧幹活。
田鐵壯走在郭峰身邊,給郭峰介紹這裏的情況,混亂的窩棚後邊,就是燒炭的場所,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砍樹鋸木、悶燒木炭,然後運到山穀風口處的煉鐵爐處。
另外還有一批人在山中采礦,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回來一趟,想來其生存環境必定更為惡劣。
走了沒多遠,眼前為一山口,拐過山口,便見一大型煉鐵爐依山而立,雄偉高大,爐口處煙氣衝天,蔚為壯觀,讓佇立觀望的郭峰頓時驚詫莫名,四下裏足有百餘名工人在忙碌著,儼然是一處大型煉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