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是說遷就遷的,圍繞狄道、金縣、會寧等地工業產業已經發展到相當規模,繼而產生了大量工商業主和有些閑錢的產業工人,這些人才是股市交易的主體。
如果現在貿然將股市遷到成都這個農業區,你指望誰買股票呢?
股市不急著遷,但遷都之事已經提上日程。
成都平原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可耕種土地達到一千萬畝以上,是前塞區總耕地的一倍多!
而且有沱江、岷江的發達灌溉體係,隻要沒有天災人禍,成都平原基本就在溫飽線之上。
對這塊膏腴之地,劉學勤覬覦已久。
作為一國之都,成都最大的缺點是通往甘、滇兩省的交通不便,但西部就這麽個地理條件,將來隻能通過技術進步來縮短各地距離。
既然做了國王,那麽王宮是要有的,好在蜀王府還在,隻要稍加改造,就可拎包入住。
劉喜貴和馬寶梅如今成了太王和太後,加之年齡也大了,在劉學勤的勸說下,終於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職務,到成都養老了。
劉家堡的人自然不可丟棄,對劉家人來說,堡子裏的人基本都和家人一樣,所以這些人也都跟著住進了王府。
主要是王府麵積過於龐大,劉學勤一家才十幾口人,哪裏用的了那麽大的地方?
所以他的王府隻有核心的幾千畝地,原蜀王府外圍地盤全都賜給了劉家堡子鄉親和一些官員、貴族等,王府地界也對外開放了。
五千名教兵被劉學勤調到成都,改成了禁軍,這些人才是對自己最忠誠的。本來以為合議會可能會有人有微詞,想不到一點兒風聲也沒聽到。
輕鬆拿下四川後,劉學勤的威望已經和皇帝無兩,再者此時的人對君權、臣權、民權的邊界真的很模糊。
四月,四川布政使司被改為塞音共和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有內閣、各部及合議會的辦公地點。
由於有了兩省之地,經合議會批準,內閣以下新增了總督之職,總督即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
從此便形成了總督、知府、知縣的三級治理結構。
內閣任命段嗣宗為甘肅總督,原保寧府知府陳寵被任命為四川總督。
陳寵先前被調到保寧府前線,苦哈哈地熬了一年多,終於等到四川解放。當得知自己被任命為四川總督,他在家裏一蹦三尺高,摟著夫人親個不停。
相當初他被大明外放到狄道任知縣,還和老仙對著幹,誰又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封疆大吏呢?
但話說回來,他認識劉學勤也有十幾年了,又是大明進士,又比較年輕,今年才四十四歲,資曆各方麵都夠了。
隨著政務班子開始運轉,青城山的塞音道場也重新開壇了。
鑒於國內人口大增,劉學勤宣布,以後道場規模擴大一倍,即從之前的一千人增加到兩千。
在開壇之日,劉學勤還新收了一百名記名弟子。
這些弟子大多都是四川商人,也有幾個開明紳士,願意棄儒從塞的。
甘肅的工業已經形成集群,很多產業都存在上下遊關係。
比如音迅車行,其基礎是種植規模已超十二萬畝的膠菊種植園,而回力製衣的膠鞋,金縣兵工廠的飛艇,甚至斯達康藥業生產的計生用品等,都依賴音迅的橡膠工廠。
單獨要遷某個工廠來四川,不是辦不到,但肯定會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所以劉學勤幹脆另起爐灶,要在四川推行商業化,商人自然還是主力。
此前大明商人是非常向往塞區的經商環境的,大多數商人都把塞音老仙視為知己和代言人,所以劉學勤拋個媚眼,一大群本地商人上趕著遞帖子。
現在的劉學勤可是一國之主,成為其弟子,那就是天子門生!
也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做老仙記名弟子的,經過傳經堂審核、篩選,最後才確定了拜師的名單。
有成都的絲綢商人,自貢的鹽商,蒲江的鐵廠主,重慶的煤老板,還有從事水陸運輸的商人等,有一部分都是很早之前就與塞區搭上線的。
比如當初塞音教從江西采辦鎢礦石,就是走的嘉陵江青龍幫的路子,如今青龍幫幫主刁有光搖身一變,拜在老仙門下,開始轉型做起正經生意。
內閣,首輔楊寓說道:
“經過幾個月摸底,咱們四川省有耕地近五千萬畝,比之前大了近十倍,且水田占比達到六成。若引進塞區的高產作物加以推廣,並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化肥等,我國人口雖增加三倍,但糧食出產完全能夠自給,並且未來可以向大明出口。”
“我們在未來三年內,首要任務是保農,其中保證口糧是不容動搖的紅線!在這個基礎之上,才可以談促進人口增長,沒有人口,何談工業化發展?”
“過去我們用了十年時間,將塞區的人口從十來萬盤弄到百萬之數,如今國土麵積廣大了,應該養活更多的人口才是,未來五年,我們要將國民人口翻一番,達到千萬規模。”
“這裏包括新拓土地的人口,也有吸引大明等國的移民,但最主要是我國自然增長的人口。如何鼓勵和引導人民生育,戶部要拿個章程出來,衛生部等部門要予以配合,注意,切勿為了行政而行政,須讓利與民,以利誘導。”
“其次,工業上,鋼鐵、煤炭先行,這是我們在塞區多年總結的經驗。有了鋼鐵和煤炭,才能生產各種新式機械,機器才可以轉起來,這樣才能把人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多出來的這些人做什麽呢?進城,修房子,進工廠,做小生意,整個經濟就搞活了嘛!”
……
聽楊寓滔滔不絕地講述,劉學勤聽得有滋有味,心說這人真是個政務人才,自己領他進了門,人家通過學習、揣摩,把自己的那套施政綱要全都總結出來了。
如今他算是放權給內閣了,不過部長級以上官員的任命,以及軍隊還是牢牢掌握在手裏。除此之外,除了農業之外的經濟命脈,可以說大部分也掌握在塞音教手裏。
由於這次要開拓川、滇兩省之地,以往的工業化成果必然會稀釋,可劉學勤有點石成金術,相信很快就能將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降下來。
如果現在貿然將股市遷到成都這個農業區,你指望誰買股票呢?
股市不急著遷,但遷都之事已經提上日程。
成都平原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可耕種土地達到一千萬畝以上,是前塞區總耕地的一倍多!
而且有沱江、岷江的發達灌溉體係,隻要沒有天災人禍,成都平原基本就在溫飽線之上。
對這塊膏腴之地,劉學勤覬覦已久。
作為一國之都,成都最大的缺點是通往甘、滇兩省的交通不便,但西部就這麽個地理條件,將來隻能通過技術進步來縮短各地距離。
既然做了國王,那麽王宮是要有的,好在蜀王府還在,隻要稍加改造,就可拎包入住。
劉喜貴和馬寶梅如今成了太王和太後,加之年齡也大了,在劉學勤的勸說下,終於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職務,到成都養老了。
劉家堡的人自然不可丟棄,對劉家人來說,堡子裏的人基本都和家人一樣,所以這些人也都跟著住進了王府。
主要是王府麵積過於龐大,劉學勤一家才十幾口人,哪裏用的了那麽大的地方?
所以他的王府隻有核心的幾千畝地,原蜀王府外圍地盤全都賜給了劉家堡子鄉親和一些官員、貴族等,王府地界也對外開放了。
五千名教兵被劉學勤調到成都,改成了禁軍,這些人才是對自己最忠誠的。本來以為合議會可能會有人有微詞,想不到一點兒風聲也沒聽到。
輕鬆拿下四川後,劉學勤的威望已經和皇帝無兩,再者此時的人對君權、臣權、民權的邊界真的很模糊。
四月,四川布政使司被改為塞音共和國總理衙門,總理衙門有內閣、各部及合議會的辦公地點。
由於有了兩省之地,經合議會批準,內閣以下新增了總督之職,總督即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
從此便形成了總督、知府、知縣的三級治理結構。
內閣任命段嗣宗為甘肅總督,原保寧府知府陳寵被任命為四川總督。
陳寵先前被調到保寧府前線,苦哈哈地熬了一年多,終於等到四川解放。當得知自己被任命為四川總督,他在家裏一蹦三尺高,摟著夫人親個不停。
相當初他被大明外放到狄道任知縣,還和老仙對著幹,誰又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封疆大吏呢?
但話說回來,他認識劉學勤也有十幾年了,又是大明進士,又比較年輕,今年才四十四歲,資曆各方麵都夠了。
隨著政務班子開始運轉,青城山的塞音道場也重新開壇了。
鑒於國內人口大增,劉學勤宣布,以後道場規模擴大一倍,即從之前的一千人增加到兩千。
在開壇之日,劉學勤還新收了一百名記名弟子。
這些弟子大多都是四川商人,也有幾個開明紳士,願意棄儒從塞的。
甘肅的工業已經形成集群,很多產業都存在上下遊關係。
比如音迅車行,其基礎是種植規模已超十二萬畝的膠菊種植園,而回力製衣的膠鞋,金縣兵工廠的飛艇,甚至斯達康藥業生產的計生用品等,都依賴音迅的橡膠工廠。
單獨要遷某個工廠來四川,不是辦不到,但肯定會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所以劉學勤幹脆另起爐灶,要在四川推行商業化,商人自然還是主力。
此前大明商人是非常向往塞區的經商環境的,大多數商人都把塞音老仙視為知己和代言人,所以劉學勤拋個媚眼,一大群本地商人上趕著遞帖子。
現在的劉學勤可是一國之主,成為其弟子,那就是天子門生!
也不是什麽人都有資格做老仙記名弟子的,經過傳經堂審核、篩選,最後才確定了拜師的名單。
有成都的絲綢商人,自貢的鹽商,蒲江的鐵廠主,重慶的煤老板,還有從事水陸運輸的商人等,有一部分都是很早之前就與塞區搭上線的。
比如當初塞音教從江西采辦鎢礦石,就是走的嘉陵江青龍幫的路子,如今青龍幫幫主刁有光搖身一變,拜在老仙門下,開始轉型做起正經生意。
內閣,首輔楊寓說道:
“經過幾個月摸底,咱們四川省有耕地近五千萬畝,比之前大了近十倍,且水田占比達到六成。若引進塞區的高產作物加以推廣,並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化肥等,我國人口雖增加三倍,但糧食出產完全能夠自給,並且未來可以向大明出口。”
“我們在未來三年內,首要任務是保農,其中保證口糧是不容動搖的紅線!在這個基礎之上,才可以談促進人口增長,沒有人口,何談工業化發展?”
“過去我們用了十年時間,將塞區的人口從十來萬盤弄到百萬之數,如今國土麵積廣大了,應該養活更多的人口才是,未來五年,我們要將國民人口翻一番,達到千萬規模。”
“這裏包括新拓土地的人口,也有吸引大明等國的移民,但最主要是我國自然增長的人口。如何鼓勵和引導人民生育,戶部要拿個章程出來,衛生部等部門要予以配合,注意,切勿為了行政而行政,須讓利與民,以利誘導。”
“其次,工業上,鋼鐵、煤炭先行,這是我們在塞區多年總結的經驗。有了鋼鐵和煤炭,才能生產各種新式機械,機器才可以轉起來,這樣才能把人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多出來的這些人做什麽呢?進城,修房子,進工廠,做小生意,整個經濟就搞活了嘛!”
……
聽楊寓滔滔不絕地講述,劉學勤聽得有滋有味,心說這人真是個政務人才,自己領他進了門,人家通過學習、揣摩,把自己的那套施政綱要全都總結出來了。
如今他算是放權給內閣了,不過部長級以上官員的任命,以及軍隊還是牢牢掌握在手裏。除此之外,除了農業之外的經濟命脈,可以說大部分也掌握在塞音教手裏。
由於這次要開拓川、滇兩省之地,以往的工業化成果必然會稀釋,可劉學勤有點石成金術,相信很快就能將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