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下旬。
各大報紙都在報道三中全會的消息,然而人報,卻在頭版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論住房問題與自建房的合理性》的文章。
署名:北大經濟係學生。
這個名頭,源自胡繼偉和陳岱蓀的一番電話溝通。
胡繼偉想要一個權威署名,陳岱蓀給不了,合計之後,幹脆用這個。
文章一見報,引發軒然大波。
全會通過好些個重要議題,但具體要怎麽走,人民群眾尚處於兩眼一抹黑的狀態。
誒!
就在這時,房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行一步。
成為大家廣泛討論的話題。
燕園三角地裏,不僅原刊報紙早已張貼著,周圍還貼滿了就此事展開的……聲援文章。
少有兩張充斥質疑的論調,往往剛貼上去,就被人炮轟得一無是處。
幾乎所有學生都與有榮焉。
這可是他們北大的功績!
燕園中,竟有學生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這個國家解決住房問題的進程!
恐怖如斯!
沒錯,不僅學生們這樣想,民眾們也一樣,一時間無數目光聚焦於北大經濟係。
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如果這件事早幾個月發生,那麽1978年,報考北大經濟係的考生,隻怕要翻出百倍!
但這個嚇死人不償命的殊榮,某人是絕不敢認領的。
他心裏很有b數,他算個der啊。
沒有上麵推動,這篇文章屁都不是。
一切照舊,管他外麵風雲詭譎。
李建昆不知道的是,如果他沒有做這件事,一年後,1981年1月,有個叫蘇興的經濟學家,回到《紅旗》雜誌擔任經濟部主任,也會發表一篇文章:
《怎樣使住宅問題解決得快些》。
內容跟他大差不差,同樣是從馬克思經濟學中找的依據。
得出的觀點,不能說一毛一樣,簡直無二。
瞧,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
但該說不說,李建昆同誌,確實以一根導火索,點燃了我國房改的進程,比前世快一整年。
所以許多東西也變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大方針不缺,但上上下下其實都挺迷茫,不知該從哪裏著手。
謔!
房改的理論困境,轟然破除!
能幹的事這不就來了?
上麵立馬啟動程序,生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般,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房改一下進入序章。
-----------------
燕園裏波濤席卷。
你猜怎麽著?
還真不缺聰明人。
北大經濟係學生現在是有不少人,但多半都是今秋剛入學的新生,他們有這能耐?
排除他們後,那就好定位多了。
老生的名字一張紙就能列出來,還有四頭熊貓呢!是了,高考恢複後的第一批,四個研究生!
皆是各省狀元!
如果計算概率的話,你說誰的“嫌疑”最大?
這幾天,老有人來307寢室閑逛,美其名曰聯絡感情,實則就是刺探軍情。
李建昆沒事人樣的,死忍了一個禮拜,今兒在報紙上看到計劃啟動大規模房改試點的新聞後,喜上眉梢,立馬遁走。
顛了!
直奔東升街道辦事處。
“咚咚!”
主任辦公室,房門沒關。
李建昆屁顛屁顛走進,笑嗬嗬道:“周主任,我又來了,聽說有好消息?”
周慧芳笑罵,“還不是你們北大搞……誒?小李,你不是就學經濟的?該不會是你吧!”
“怎麽可能!我哪有這本事。”
李建昆瞪著眼睛,湊近過去,彎腰,神秘兮兮道:“主任,實不相瞞,其實我知道是誰,但那家夥死不承認,也是沒轍。”
“誰啊?”
姑奶奶就愛聽這些八卦。
“叫胡自強。主任,您可別出去亂說哈,畢竟人壓根沒承認!”
“害,曉得了曉得了,我是那種多嘴的人嗎?”
今兒這嗑,好嘮不少,李建昆拉開椅子坐下。
“周主任,報紙看了嗎,上麵都準備搞大規模試點了?”
“嗯,然後呢。”
“主任,您老就別逗我了,我的那點小心思,您還不知道。就那小房子。”
“嗬,小房子,小房子你倒是自己去蓋啊,找我幹嘛?”
周慧芳丟給他一個大白眼。
其實農村在宅基地上蓋房,建國以來就允許,海澱這邊,除了海澱小鎮外,這年頭其他地方跟農村也差不多。
你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蓋個土胚房,或者撿些石塊壘房,看有沒人管你。
隨你高興!
最近輿論中的自建房,說的是城市中的、使用磚石水泥的房子。
好房子!
“真的就是小房子。”
李建昆重申道。
該說不說,原先他畫了份圖紙,那是幢兩層樓房,現在已經被他撕了。
因為通過連月來的……嗯,飽受打擊!
他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豐滿,而現實很殘酷。上麵明言支持也沒用,九月份就房改破冰,也沒見啥動靜。
他要真建出這麽個玩意,那簡直就是個1億瓦的電燈泡。
指不定全國各地都有人來參觀。
於是他一再降低要求,決定在盡量不放棄規模的前提下,怎麽簡單怎麽弄。
以後政策放開,推掉重建就是。
並且已經找好代言人,看過房契的人,才知道這塊地是他的。
也就街道辦和房管局。
其他人日後會認為,這是由京城金家和陳家,倆返城沒事幹的小夥,東湊西拚,榨幹親朋好友,聯袂搞起來的一地方。
“占地一千多平方,我算是看出來了,一點點鋼筋水泥還滿足不了你。”
周慧芳用笑嗬嗬語氣,說出了嘲諷的話,問:“你是搞來住的嗎?”
“不是。”
李建昆回道:“周主任,之前跟您講過的呀,我個人覺得這房子建起來不會虧,這是其一;其二,我想拿它做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實踐試點。”
“你說具體點。”
“建個商業小院。”
“啥叫商業小院?”
“類似小市場那種。”
“啥?!”
周慧芳老花鏡後的雙眼,瞪得好似銅鈴,那模樣似乎在說,你瘋了吧!
市場是私人能搞的?
“周主任,您先別激動。”
李建昆解釋道:“您老可能沒太關注經濟方麵的事,三中全會前夕,從十月底到十二月初,上麵持續兩個月召開了知識青年工作會議。
“會議明確提出,要在城市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行業,為返城知青創造就業條件。
“您看哈,今年年底,不用想,又是大批知青返城……”
這件事,算是說進了周慧芳心坎裏。
不光上麵急,他們基層也急啊!
她做過初步統計,今年過年,他們街道辦管轄的這一塊,預計會有上百號知青回來。
沒地方住還不說,一群青壯勞動力,沒事幹可咋整?
見天無所事事,就算是好孩子,也得變壞呀!
“也就是說,知青就業問題,很快就會有政策下來。”
李建昆繼續說道:“難道主任您願意這麽多人,又四處占街擺攤嗎?那對於你們的管理工作也不利啊。
“我提供個地方,能用就用,不能用,我大不了放著,也不妨礙誰對吧。”
周慧芳仔細咂摸著這番話,半晌後,眯起眼睛道:“你提供地方,讓沒事幹的年輕人進去搞營生,你想當包租公啊你!”
“誒!主任,可不能血口噴人哈!”
李建昆正色道:“我啥時候跟您講過,我要收錢了?”
“哈?”
周慧芳傻眼,不敢置信道:“你願意提供地方,不,不收租金嗎?”
“對啊,不行嗎?”
“……”
各大報紙都在報道三中全會的消息,然而人報,卻在頭版上,刊登了一篇名為《論住房問題與自建房的合理性》的文章。
署名:北大經濟係學生。
這個名頭,源自胡繼偉和陳岱蓀的一番電話溝通。
胡繼偉想要一個權威署名,陳岱蓀給不了,合計之後,幹脆用這個。
文章一見報,引發軒然大波。
全會通過好些個重要議題,但具體要怎麽走,人民群眾尚處於兩眼一抹黑的狀態。
誒!
就在這時,房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行一步。
成為大家廣泛討論的話題。
燕園三角地裏,不僅原刊報紙早已張貼著,周圍還貼滿了就此事展開的……聲援文章。
少有兩張充斥質疑的論調,往往剛貼上去,就被人炮轟得一無是處。
幾乎所有學生都與有榮焉。
這可是他們北大的功績!
燕園中,竟有學生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這個國家解決住房問題的進程!
恐怖如斯!
沒錯,不僅學生們這樣想,民眾們也一樣,一時間無數目光聚焦於北大經濟係。
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如果這件事早幾個月發生,那麽1978年,報考北大經濟係的考生,隻怕要翻出百倍!
但這個嚇死人不償命的殊榮,某人是絕不敢認領的。
他心裏很有b數,他算個der啊。
沒有上麵推動,這篇文章屁都不是。
一切照舊,管他外麵風雲詭譎。
李建昆不知道的是,如果他沒有做這件事,一年後,1981年1月,有個叫蘇興的經濟學家,回到《紅旗》雜誌擔任經濟部主任,也會發表一篇文章:
《怎樣使住宅問題解決得快些》。
內容跟他大差不差,同樣是從馬克思經濟學中找的依據。
得出的觀點,不能說一毛一樣,簡直無二。
瞧,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
但該說不說,李建昆同誌,確實以一根導火索,點燃了我國房改的進程,比前世快一整年。
所以許多東西也變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大方針不缺,但上上下下其實都挺迷茫,不知該從哪裏著手。
謔!
房改的理論困境,轟然破除!
能幹的事這不就來了?
上麵立馬啟動程序,生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般,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房改一下進入序章。
-----------------
燕園裏波濤席卷。
你猜怎麽著?
還真不缺聰明人。
北大經濟係學生現在是有不少人,但多半都是今秋剛入學的新生,他們有這能耐?
排除他們後,那就好定位多了。
老生的名字一張紙就能列出來,還有四頭熊貓呢!是了,高考恢複後的第一批,四個研究生!
皆是各省狀元!
如果計算概率的話,你說誰的“嫌疑”最大?
這幾天,老有人來307寢室閑逛,美其名曰聯絡感情,實則就是刺探軍情。
李建昆沒事人樣的,死忍了一個禮拜,今兒在報紙上看到計劃啟動大規模房改試點的新聞後,喜上眉梢,立馬遁走。
顛了!
直奔東升街道辦事處。
“咚咚!”
主任辦公室,房門沒關。
李建昆屁顛屁顛走進,笑嗬嗬道:“周主任,我又來了,聽說有好消息?”
周慧芳笑罵,“還不是你們北大搞……誒?小李,你不是就學經濟的?該不會是你吧!”
“怎麽可能!我哪有這本事。”
李建昆瞪著眼睛,湊近過去,彎腰,神秘兮兮道:“主任,實不相瞞,其實我知道是誰,但那家夥死不承認,也是沒轍。”
“誰啊?”
姑奶奶就愛聽這些八卦。
“叫胡自強。主任,您可別出去亂說哈,畢竟人壓根沒承認!”
“害,曉得了曉得了,我是那種多嘴的人嗎?”
今兒這嗑,好嘮不少,李建昆拉開椅子坐下。
“周主任,報紙看了嗎,上麵都準備搞大規模試點了?”
“嗯,然後呢。”
“主任,您老就別逗我了,我的那點小心思,您還不知道。就那小房子。”
“嗬,小房子,小房子你倒是自己去蓋啊,找我幹嘛?”
周慧芳丟給他一個大白眼。
其實農村在宅基地上蓋房,建國以來就允許,海澱這邊,除了海澱小鎮外,這年頭其他地方跟農村也差不多。
你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蓋個土胚房,或者撿些石塊壘房,看有沒人管你。
隨你高興!
最近輿論中的自建房,說的是城市中的、使用磚石水泥的房子。
好房子!
“真的就是小房子。”
李建昆重申道。
該說不說,原先他畫了份圖紙,那是幢兩層樓房,現在已經被他撕了。
因為通過連月來的……嗯,飽受打擊!
他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豐滿,而現實很殘酷。上麵明言支持也沒用,九月份就房改破冰,也沒見啥動靜。
他要真建出這麽個玩意,那簡直就是個1億瓦的電燈泡。
指不定全國各地都有人來參觀。
於是他一再降低要求,決定在盡量不放棄規模的前提下,怎麽簡單怎麽弄。
以後政策放開,推掉重建就是。
並且已經找好代言人,看過房契的人,才知道這塊地是他的。
也就街道辦和房管局。
其他人日後會認為,這是由京城金家和陳家,倆返城沒事幹的小夥,東湊西拚,榨幹親朋好友,聯袂搞起來的一地方。
“占地一千多平方,我算是看出來了,一點點鋼筋水泥還滿足不了你。”
周慧芳用笑嗬嗬語氣,說出了嘲諷的話,問:“你是搞來住的嗎?”
“不是。”
李建昆回道:“周主任,之前跟您講過的呀,我個人覺得這房子建起來不會虧,這是其一;其二,我想拿它做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實踐試點。”
“你說具體點。”
“建個商業小院。”
“啥叫商業小院?”
“類似小市場那種。”
“啥?!”
周慧芳老花鏡後的雙眼,瞪得好似銅鈴,那模樣似乎在說,你瘋了吧!
市場是私人能搞的?
“周主任,您先別激動。”
李建昆解釋道:“您老可能沒太關注經濟方麵的事,三中全會前夕,從十月底到十二月初,上麵持續兩個月召開了知識青年工作會議。
“會議明確提出,要在城市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行業,為返城知青創造就業條件。
“您看哈,今年年底,不用想,又是大批知青返城……”
這件事,算是說進了周慧芳心坎裏。
不光上麵急,他們基層也急啊!
她做過初步統計,今年過年,他們街道辦管轄的這一塊,預計會有上百號知青回來。
沒地方住還不說,一群青壯勞動力,沒事幹可咋整?
見天無所事事,就算是好孩子,也得變壞呀!
“也就是說,知青就業問題,很快就會有政策下來。”
李建昆繼續說道:“難道主任您願意這麽多人,又四處占街擺攤嗎?那對於你們的管理工作也不利啊。
“我提供個地方,能用就用,不能用,我大不了放著,也不妨礙誰對吧。”
周慧芳仔細咂摸著這番話,半晌後,眯起眼睛道:“你提供地方,讓沒事幹的年輕人進去搞營生,你想當包租公啊你!”
“誒!主任,可不能血口噴人哈!”
李建昆正色道:“我啥時候跟您講過,我要收錢了?”
“哈?”
周慧芳傻眼,不敢置信道:“你願意提供地方,不,不收租金嗎?”
“對啊,不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