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維嘉做出了係統的趟地計劃,仍讓公社幹部們跟拖拉機。他們上掛下聯,每天奔跑於生產隊和大隊、公社、戰區指揮部之間,做組織者,為拖拉機轉場、加油、更換農機具提供服務。


    600個農技推廣員按照手裏的種植計劃,為公社幹部提供了每天的趟地地塊,讓每輛拖拉機滿負荷運轉,使會戰有條不紊地進行。


    計劃實施的開始,拖拉機把勞力們從趟地作業中替換出來了,全力以赴投入到了鏟地中。


    但是,增加了3600人還不夠,各公社把婦女們動員出來了,保證每天都有3萬5000人在地裏鏟地鋤草。指揮部要求每人每天完成兩畝地的任務,這比往年增加了一倍的人力,單人勞動量卻沒有增加,保證了每天7000坰的計劃數,要在10天之內完成一次細致地除草作業。


    在此期期間,雷曉穎的宣傳功不可沒。她用廣播反複宣傳柳維嘉的會戰計劃,讓社員們心裏有數;用簡報把一鏟一追三趟的目的、意義、做法、標準寫得十分清楚,和社員們的老農經產生了共鳴;社員們都懂得三鏟不如一趟的道理,農機的加入,讓他們看到了增產增收的希望,鏟地積極性高漲起來了。


    雷曉穎每編輯一期廣播節目和簡報之後,就下到基層去聽取社員的反映,做為下一期的素材。她帶回了社員反映的“三怕”:即怕多收機耕費、怕增加工分日值攤薄、怕老天再出災情。


    柳維嘉對前兩個問題在做整體計劃時就有考慮:機耕費每坰50元是按商用柴油算的,農機手工資是按日值翻番算的,即使這樣仍有30%的收入,用於農機修理、保養和改造;工分是在她當生產隊長時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四隊原來工分是16萬分,她當隊長那年漲到了22萬分,增加了25%,仍然翻番了,為此,她做總計劃時定了24萬分,考慮到了忙時動員男女老少上陣的因素,把增長率定到了增加50%。


    她把這些和雷曉穎一說,雷曉穎心裏有了底。但是,關於靠天吃飯問題,柳維嘉也回答不了,她倆一齊去找雲鵬了。


    雲鵬認為這是一個信心問題,應該想辦法消除這個疑慮,這樣一旦遇到災情也可以團結一致去應對。於是,他說:“找苗伯伯聯係上地區氣象台,了解天氣趨勢,在廣播中加上天氣預報節目,讓社員們心中有數。”


    雷曉穎高興地說:“太好了!社員們提這個問題是缺乏信心,用這一招能讓他們增強信心,即使有了災情,早讓大家知道,會增加凝聚力的!”她的說法和雲鵬的想法吻合了。


    柳維嘉說:“大家都看過人工降雨,氣球就是他們的希望,我向苗伯伯借汽球,咱們恢複電解水實驗,保持和氣象台聯係,真有旱情,人民子弟兵不會不管的!你這一招首先讓我增強了信心!”


    柳維嘉給苗伯伯打了電話,經過苗先農的協調,地區氣象台把堿鍋定為了氣象測測點,送來了一套設備,柳維嘉讓譚瑩瑩當了氣象員,氣球升起來了,百姓們又有了主心骨。


    10天後,犁杖按計劃都出來了,拖拉機和犁杖有序地開始了二次趟地。芒種時節,麥子揚花了,社員們看著麥浪起伏的場景,個個喜笑顏開。柳維嘉不失時機地下達了命令——給麥子二次施肥。


    這活兒還真得婦女幹,因為大壟麥壟台上隻有小鉤,大鋤頭施展不開,隻能用手把鋤蹲在地上去鋤草,同時把氫氨散到禾隙間,再用手把鋤把肥粒蓋上。


    雷曉穎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鏟地時,婦女跟勞力同工卻不同酬,勞力每天10分,她們卻隻掙8分,婦女們見她是女幹部,便跟她訴說了委曲。


    她把這一問題向柳維嘉做了匯報,柳維嘉馬上下令,給麥田除草施肥時每天10分。


    雷曉穎配合這一命令,做了巧妙地宣傳:婦女幹活細作,撒肥均勻,省下的化肥錢比兩分要多得多。男勞力蹲不下,這活兒幹不了,即使能幹也幹不好。


    勞力們對這一宣傳都認可,婦女們又都是他們家裏的,也為她們呼籲。隊長們不敢惹出眾怒,便都順從了。


    這件亊的意義還沒完結,雖然隻加了兩分,卻使那些不願下地幹活的婦女被公婆們趕進了地裏。因為工分就是社員的命根,它不僅和錢有關係,還跟領量有關係,在北部戰區,糧食產量低,整勞力年定量是520斤,半勞力是420斤,老人和兒童是360斤。


    農諺雲,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1977年的氣侯和農民們期待的總犯擰,秋分地皮幹卻下了雪,清明難得晴卻下了雨,穀雨難得雨卻豔陽高照,芒種和夏至間進入五月,卻又下起雨來。麥子揚花不喜雨,穀子糜子出苗雖喜雨,但是草更喜雨,雨後草長鶯飛,把苗都棲住了。


    雜糧麵積少,穀子糜子成了寶,婦女們的手把鋤和蹲功又得以施展了。她們在給麥地施肥時嚐到了甜頭,開始向隊長要條件了,要男女同工同酬。


    雷曉穎繼續為她們呼籲,廣播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第三十二條,其中有同工同酬的規定,為她們提供了法律依據。隊長們見把法律都搬出來了,便去除了這一陋習。


    同工同酬讓更多的婦女走出了鍋台,進入了生產行列,使生產隊勞力大增,鏟趟會戰高潮迭起。


    農諺說的有錢難買五月旱,是因為五月是東北鏟趟時節,旱天可以曬死鏟下的草。但是1977年的夏至是五月初五,又下了一場雨,氣象趨勢表明五月裏還有幾場雨。窪地裏的豆類又荒得見不到苗了,婦女們收拾完坡地又下了窪地。


    那窪地的豆類不僅是下醬豆的保障,還是豆包餡的產區。輪到隊長求婦女們了,把日工提到了12分,婦女們蜂擁去幹,隻恨種得太少。這時,堿鍋大隊求雷曉穎了,讓她為他們做宣傳,願出5毛錢一畝地找婦女幫工,那可是一天20多分啊!附近大隊的婦女們趨之若鶩,1萬畝地吸引來3000多手把鋤大軍。


    柳青之的製種田又是1000畝,到了授粉期,也學堿鍋大隊以5毛一畝雇婦女了,接著還有丹玉3和鐵丹4的製種田,堿鍋的大豆揚花期還得雇她們,苞米追肥也離不開她們。婦女們今年打腰提氣了,撐起了北部戰區的半邊天,為鏟趟大會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係集體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徒文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徒文曲並收藏情係集體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