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驗是柳維嘉最感興趣的事了。製造氫氣很簡單,把水通上電,用碳棒做兩個電極,就可以分解出氫氣和氧氣,但是氫氣易燃易爆,沒有回收裝置不敢輕易提取。
氣象員帶來的氫氣鋼瓶有加壓閥,可以把氫氣壓入瓶內,再注入汽球,那汽球充足氫氣後,直徑有2米,可以升到1000米高空。
下雨要有低層雲,低層雲是500米以下的烏雲。人工降雨是要在千米以上的卷層雲上撒幹冰,幹冰的溫度很低,遇熱後會汽化,使卷層雲結成露珠快速下沉,形成烏雲降下雨來。
汽球要帶著儀器升入空中,那繩子是尼龍繩,既細又輕還結實,千米之長,隻纏繞在一個直徑1米的輪盤上,架在了匹卡車的貨箱裏,那是氣象勘探車的標配。那匹卡車也是日野係列的進口車,足見國家對氣象科研的重視,車裏還有百葉箱和雨量計設備,一輛車便是一個氣象站。
兩個氣象員把車開到了堿鍋磚廠,把帳篷支在了西坡頂上,便開始給汽球充氣了。氣球也是尼龍布製做的,外邊有尼龍繩編的護網。那罐氫氣隻夠把它充圓,可在千米空中停置24小時。
在汽球升空前,柳維嘉就把電解水裝置做成了,那個魚缸成了電解水的容器。汽球一升空,她便將氫氣發生極連接的燒瓶口接到了鋼瓶上。鋼瓶瓶口的壓力表顯示著吸入氫氣的刻度,吸入4個壓的氫氣需要16個小時,每個小時都要補充被電極棒蒸發的水量,那水隻要冒泡就有氫氣和氧氣發生。化驗室的窗戸都打開了,以保證泄露的氣體能循環出去。
柳青之和苗先農承擔了化驗室的值班任務,盡管危險不大,他們也不讓其他人靠近。
天空中出現了汽球,成了堿鍋百姓街談巷議的奇聞。在雷曉穎的廣播宣傳下,奇聞成了科普,使北部戰區民眾對抗旱產生了希望和信心,坐水種的進度加快了。
立夏後的第三天,天空出現了白雲,氣象員每天都通過交換台直接向省氣象台報告數據。第五天,民眾們期待的飛機出現了,每天都飛過去,再飛回來一次。
飛機飛得很高,拉著省氣象台的技術人員釆集2000米雲層的數據。百姓們看見了飛機卻不見下雨,開始懷疑了,又有怪話出現了。說下不下雨老天爺說的算,就憑一個氣球和一架飛機是扯犢子。
麵對社員情緒的跌宕起伏,省氣象台在省廣播電台發聲了,雷曉穎及時轉播了省廣播電台的節目,穩住了人心。
立夏後的第八天,雲彩多了,氣象員傳來了省氣象台的預警。說天氣趨勢表明,隨時都可能進行人工降雨作業。但是,氣溫還沒有升到20攝氏度以上,降下的很可能是冰雹,要做好防雹準備。
公社都有高射炮,雲鵬馬上讓龐龍召集各公社武裝部長開會。武部長們七嘴八舌地說,如果把飛機打下來怎麽辦?
雲鵬把氣象員請來了。氣象員說:“飛機要在3000米高空作業,冰雹要在2000米形成,自由落體下降時間約每秒5米,行程是400秒,有6分多鍾,加上飛機撒的幹冰還有1000米的降落距離,第一層冰雹降落地麵有10分鍾時間。飛機的速度按每小時300公裏計算,每分鍾行進5000米,10分鍾是5萬米。隻要你們見到有冰雹落地就開炮,是打不到飛機的。”
六個公社的武裝部長雖然都是轉業幹部,但是兵種不同,履職時間不同,軍亊業務也不同。有人又問道:“我們往哪打呀?”
立刻有人嘲笑說:“往烏雲上打呀!這點常識都不懂。”
雲鵬想起了老汪齡說過打冰雹的經過,感到這不是兒戲,要統一指揮才行,他給秦書記打了電話。
秦書記不知道地區氣象台在北部戰區設了氣象站,怪雲鵬為什麽不早報告。他說:“你們那趟線是西遼河線,屬於白城地區的降雨線,咱們地區的降雨線在東遼河,幸虧你打來了電話,你那偏得了,我馬上和請來的機場顧問及武裝部的軍事科長去你們那裏。”
會議休會了,六個公社武裝部長都在等待秦書記的到來。雲鵬在緊張地等待著挨批,情急之下,他把柳維嘉找回來了。
柳維嘉說:“我明白了,沒有苗伯伯,咱們這裏不會成為降雨區的,秦書記要批評你,我跟他分庭抗禮。他沒能耐給咱們派人工降雨,咱們自己解決了,不表揚咱們也就算了,還批評你,我還要批評他呢。”
秦書記來了,沒批評雲鵬,隻說了一句“你小子真是福將!”
當他聽說是地區農科所所長玉成此事後,便要見苗先農當麵道謝。怎奈化驗室被封鎖了不讓他進,他便問起了播種情況。當聽到坐水種還有兩天就完工了,隻有坡地還沒種時,他讓空軍顧問和軍亊科長繼續給武裝部長開會,帶上雲鵬和柳維嘉去看播種了。
第二天,雲彩更多了,飛機出現了,是從東向西飛後又轉回來的,向西飛時離得遠,顯得很小,但是飛機尾部拉出了白線。往回飛時顯得大了許多,尾部的白線也變成了白帶。
飛機消失後,雲彩變黑了,不等冰雹降下來,六門高射炮便發射了,炮彈炸開之處,黒煙滾滾,那烏雲迅速下壓,雨點落下來了。
那雨點先是稀拉拉的,砸在地上,昌著土煙,漸漸變成了線,在空中密織著。人們沒有撤離,而是跑到麥地裏頂著雨水歡呼,他們已經又有15天沒見到雨了,渴望地和麥苗一起去享受甘霖。
雨下到了黃昏,幹涸的沙土濕潤了,麥苗挺立了,先種的苞米拱出了尖,窪地的豆菽放出了葉,樹葉也展開了,草地也變綠了,牛羊也有了精神,一切都生機勃勃。
渠裏的水流急了,蓮花塘變大了,水庫的水位也在提升。匹卡車和吉普車撤離了,柳維嘉發出了坡地播種令,剩下的苞米不用坐水了,地幹後,隻一天便種完了。
這場人工降雨又一次提升了社員們的積極性,在小滿前一天,7萬坰地都種完了。柳維嘉下令,全體社員休息3天,種園子栽菜,自己則去頭道圈看稻苗了。因為接下的十天裏,插秧成了最關鍵的時節,不插六月秧的口訣在她耳邊不停地回響。她要取信於長久公社,那裏將是她麥種、苞米種、豆種以及化肥的銷售區。
雲鵬長舒了一口氣,他要做一件事,就是人事調整。
氣象員帶來的氫氣鋼瓶有加壓閥,可以把氫氣壓入瓶內,再注入汽球,那汽球充足氫氣後,直徑有2米,可以升到1000米高空。
下雨要有低層雲,低層雲是500米以下的烏雲。人工降雨是要在千米以上的卷層雲上撒幹冰,幹冰的溫度很低,遇熱後會汽化,使卷層雲結成露珠快速下沉,形成烏雲降下雨來。
汽球要帶著儀器升入空中,那繩子是尼龍繩,既細又輕還結實,千米之長,隻纏繞在一個直徑1米的輪盤上,架在了匹卡車的貨箱裏,那是氣象勘探車的標配。那匹卡車也是日野係列的進口車,足見國家對氣象科研的重視,車裏還有百葉箱和雨量計設備,一輛車便是一個氣象站。
兩個氣象員把車開到了堿鍋磚廠,把帳篷支在了西坡頂上,便開始給汽球充氣了。氣球也是尼龍布製做的,外邊有尼龍繩編的護網。那罐氫氣隻夠把它充圓,可在千米空中停置24小時。
在汽球升空前,柳維嘉就把電解水裝置做成了,那個魚缸成了電解水的容器。汽球一升空,她便將氫氣發生極連接的燒瓶口接到了鋼瓶上。鋼瓶瓶口的壓力表顯示著吸入氫氣的刻度,吸入4個壓的氫氣需要16個小時,每個小時都要補充被電極棒蒸發的水量,那水隻要冒泡就有氫氣和氧氣發生。化驗室的窗戸都打開了,以保證泄露的氣體能循環出去。
柳青之和苗先農承擔了化驗室的值班任務,盡管危險不大,他們也不讓其他人靠近。
天空中出現了汽球,成了堿鍋百姓街談巷議的奇聞。在雷曉穎的廣播宣傳下,奇聞成了科普,使北部戰區民眾對抗旱產生了希望和信心,坐水種的進度加快了。
立夏後的第三天,天空出現了白雲,氣象員每天都通過交換台直接向省氣象台報告數據。第五天,民眾們期待的飛機出現了,每天都飛過去,再飛回來一次。
飛機飛得很高,拉著省氣象台的技術人員釆集2000米雲層的數據。百姓們看見了飛機卻不見下雨,開始懷疑了,又有怪話出現了。說下不下雨老天爺說的算,就憑一個氣球和一架飛機是扯犢子。
麵對社員情緒的跌宕起伏,省氣象台在省廣播電台發聲了,雷曉穎及時轉播了省廣播電台的節目,穩住了人心。
立夏後的第八天,雲彩多了,氣象員傳來了省氣象台的預警。說天氣趨勢表明,隨時都可能進行人工降雨作業。但是,氣溫還沒有升到20攝氏度以上,降下的很可能是冰雹,要做好防雹準備。
公社都有高射炮,雲鵬馬上讓龐龍召集各公社武裝部長開會。武部長們七嘴八舌地說,如果把飛機打下來怎麽辦?
雲鵬把氣象員請來了。氣象員說:“飛機要在3000米高空作業,冰雹要在2000米形成,自由落體下降時間約每秒5米,行程是400秒,有6分多鍾,加上飛機撒的幹冰還有1000米的降落距離,第一層冰雹降落地麵有10分鍾時間。飛機的速度按每小時300公裏計算,每分鍾行進5000米,10分鍾是5萬米。隻要你們見到有冰雹落地就開炮,是打不到飛機的。”
六個公社的武裝部長雖然都是轉業幹部,但是兵種不同,履職時間不同,軍亊業務也不同。有人又問道:“我們往哪打呀?”
立刻有人嘲笑說:“往烏雲上打呀!這點常識都不懂。”
雲鵬想起了老汪齡說過打冰雹的經過,感到這不是兒戲,要統一指揮才行,他給秦書記打了電話。
秦書記不知道地區氣象台在北部戰區設了氣象站,怪雲鵬為什麽不早報告。他說:“你們那趟線是西遼河線,屬於白城地區的降雨線,咱們地區的降雨線在東遼河,幸虧你打來了電話,你那偏得了,我馬上和請來的機場顧問及武裝部的軍事科長去你們那裏。”
會議休會了,六個公社武裝部長都在等待秦書記的到來。雲鵬在緊張地等待著挨批,情急之下,他把柳維嘉找回來了。
柳維嘉說:“我明白了,沒有苗伯伯,咱們這裏不會成為降雨區的,秦書記要批評你,我跟他分庭抗禮。他沒能耐給咱們派人工降雨,咱們自己解決了,不表揚咱們也就算了,還批評你,我還要批評他呢。”
秦書記來了,沒批評雲鵬,隻說了一句“你小子真是福將!”
當他聽說是地區農科所所長玉成此事後,便要見苗先農當麵道謝。怎奈化驗室被封鎖了不讓他進,他便問起了播種情況。當聽到坐水種還有兩天就完工了,隻有坡地還沒種時,他讓空軍顧問和軍亊科長繼續給武裝部長開會,帶上雲鵬和柳維嘉去看播種了。
第二天,雲彩更多了,飛機出現了,是從東向西飛後又轉回來的,向西飛時離得遠,顯得很小,但是飛機尾部拉出了白線。往回飛時顯得大了許多,尾部的白線也變成了白帶。
飛機消失後,雲彩變黑了,不等冰雹降下來,六門高射炮便發射了,炮彈炸開之處,黒煙滾滾,那烏雲迅速下壓,雨點落下來了。
那雨點先是稀拉拉的,砸在地上,昌著土煙,漸漸變成了線,在空中密織著。人們沒有撤離,而是跑到麥地裏頂著雨水歡呼,他們已經又有15天沒見到雨了,渴望地和麥苗一起去享受甘霖。
雨下到了黃昏,幹涸的沙土濕潤了,麥苗挺立了,先種的苞米拱出了尖,窪地的豆菽放出了葉,樹葉也展開了,草地也變綠了,牛羊也有了精神,一切都生機勃勃。
渠裏的水流急了,蓮花塘變大了,水庫的水位也在提升。匹卡車和吉普車撤離了,柳維嘉發出了坡地播種令,剩下的苞米不用坐水了,地幹後,隻一天便種完了。
這場人工降雨又一次提升了社員們的積極性,在小滿前一天,7萬坰地都種完了。柳維嘉下令,全體社員休息3天,種園子栽菜,自己則去頭道圈看稻苗了。因為接下的十天裏,插秧成了最關鍵的時節,不插六月秧的口訣在她耳邊不停地回響。她要取信於長久公社,那裏將是她麥種、苞米種、豆種以及化肥的銷售區。
雲鵬長舒了一口氣,他要做一件事,就是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