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民到了於波的背後說:“黃書記已經答應了,大隊要開一個裁縫鋪,地點就在車庫,讓你一邊收活,一邊辦裁剪縫紉培訓班,他閨女第一個報名參加。按咱們市裏價格,裁一套衣服3塊錢,做一套衣服8塊錢,上衣5元,褲子3元,培訓出一個縫紉員10塊錢。”
於波說:“那戶裏的活呢?又燒酒又養牛的,我不能幹瞅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這麽多兄弟姐妹呢,不差你一個;以後戶裏同學的縫補漿洗都交給你了,我們需要這麽一個人;憑你的巧勁,一定能幹起來,這也是戶裏的光榮。
於波說:“我掙錢了一定不會忘記兄弟姐妹的!戶裏縫紉機算我租的,我會給戶裏租金的!”
雲鵬說:“我給你寫牌子,糊房子。”
祝聯營說:“我給你做案子,做衣服架。”
於波站起來給大家行了一圈禮說:“我一定把這個鋪子辦好!”
會餐又回到了熱烈的氣氛中,大家又開始議論起養牛、養羊、養豬的話題了……
晚上,男生放鞭炮,女生放花,院子裏歡聲笑語。他(她)們都不唱不跳了,從激情青年向務實青年轉變了,一個個奮鬥目標,一個個美好的願景,把他(她)們引向了成熟。
初一,秧歌隊又練了一下午,黎想的歸來,使秧歌隊有了魂。漢樂府詩集《陌上桑》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助者忘其鋤。”用在黎想身上,一點不為過。
她是秧歌頭,裝束和別的女生不一樣。別的女生的秧歌服都是衣裳褲子,她的卻是帶霞佩的衣裳、百褶的長裙;別的女生頭上隻有一個發卡頭飾,她戴的卻是鳳冠。
這套行頭是大隊在參加公社秧歌比賽時買的,當時的秧歌頭是金姬善。秧歌比賽要看哪個隊追隨的人多,秧歌頭是決勝的一環,因為觀眾會跟隨最漂亮的秧歌頭跑。紅梅不當秧歌頭一是自愧不如黎想漂亮,二是技術不如黎想。
黎想把秧歌陣式改了一遍,她從雲鵬那要了裁判用的哨子,給大家定了規矩,一聲哨響是起步行進;兩聲哨響叫二龍戲珠,兩邊的隊伍都要在她麵前編花走過,他是珠,兩支隊伍是龍,要一編到底,從頭到尾再從尾到頭;三聲哨響叫眾星捧月,中間隊伍要圍著她表演文武行,她會配合表演;四聲哨響是卷白菜心,兩邊的隊伍以她為中心,轉圈扭,越扭圈越小,最後卷成人人相擠的小圈;一聲長哨響是開始表演扇浪;兩聲長哨響是表演劃船動作。
這個編排套路清晰,便於指揮,大家隻練了兩次就成型了。
初二,喇叭匠子來後,被黎想的火爆脾氣震住了。她可不慣著他們,連損帶罵,甚至動手動腳。
老喇叭匠子沒見過秧歌隊裏有這麽個主,也不知是何方神聖,不容他說話,損和罵也就算了,還動不動就高抬腿用高蹺敲他的腦袋。
鬼也怕訛人,光棍不吃眼前虧,他隻好按她的說法編串曲子,還被逼著吹會了兩首新曲子。
初三上午8點,秧歌隊員們用秧歌服裹著高蹺,拿著扇子,紮著綢子帶,上了拖拉機,奔高麗屯駛去。雲鵬騎著馬,藍衛國趕著文藝隊的毛驢車,拉著紅梅和樂器,栗武趕著集體戶的毛驢車,拉著張彪和大鼓跟在了後麵。
秧歌隊有了黎想就不用紅梅操心了,毛驢車到高麗屯得半個小時,拖拉機隻需10分鍾。當毛驢車到達時,隊員們在路口已經都綁上了高蹺,整裝待發了。
鼓點一響,喇叭一吹,百姓們就都出來了,黎想哨聲一響,隊伍便扭著行進起來。她熟悉高麗屯,第一站便在黃書記家大門前打場了,黃祥一出屋,她便吹了兩聲哨響,來了個二龍戲珠。
黃祥媳婦拿著一條煙出來了,黎想吹了三聲哨響,雲鵬、張彪、栗武、紅梅、劉娜、柳維嘉便圍著她轉上了圈。
二賴子接過鼓槌,打了一個“齊不龍咚”,藍衛國用鑼配了一個“嗆”,連續打了三遍,雲鵬在馬上喊道:“黃祥書記誌氣強。”張彪一個空翻翻到黃祥前高聲說道:“恢複騾馬大市場。”栗武粗聲大嗓道:“於家窩堡遠名揚。”藍衛國跑過來接道:“牛逼!”引起了圍觀人的大笑。
鼓點又起,張彪接過鑼敲著往鼓前走,藍衛國頂替了他的位置,第二段三句半開始了:
雲鵬:要問書記有多強。
藍衛國:大寨車就贏兩輛。
栗武:日值年年都增長。
張彪還沒走到大鼓前,回身往回跑,跑到隊列中敲了一聲鑼接道:“真棒!”
第三段詞是:“黃書記是領頭燕,心中裝的是社員,機耕費和提留款。”鑼換到了藍衛國手,他高喊:“全免!”
社員們不笑了,楞了一會兒,反應過來後,歡呼著鼓起掌來。
黃祥沒想到看到的是這樣的拜年方式,也沒想到聽到的是這樣的拜年詞,他心裏高興,喊道:“賞煙!”見他媳婦拿了一條,又說:“回屋再拿一條!”
二賴子見狀,扔下鼓槌邊跑邊喊:“謝賞啦——”接過來煙交到了紅梅手裏。因為往年都是喇叭匠子吹一段《小拜年》後,由打鑼的領賞,他喊謝賞,今年全變了。
黃祥興致上來了,他上場打鼓了,並引著秧歌隊到了公社辦公室主任王振山和教育組組長鄧容以及金隊長家打場。
陣式一樣,簡短節說,雲鵬給這三位都隻編了一段三句半,王振山的是:
“眼觀六路聽八方,公社屬他最繁忙,每天迎來又送往。該提拔!”
鄧容的是:“德才兼備知識廣,寫得一手好文章,桃李滿園吐芬香。美名揚。”
金隊長的是:“抗美援朝立功勞,小遼河邊種水稻,嗩呐吹得更是妙。資格老。”
三個人各賞了兩條煙。
在場院,秧歌隊卷了白菜心,表演了扇浪和劃船,讓黃祥又開了眼,黎想的指揮才能給他打下了新的烙印。
朝鮮族社員給秧歌隊員每人送了一包打糕,雖然隻有一斤左右,但是社員們自發地行為,表明了他們對這支秧歌隊的喜愛,自然也少不了一場聯歡。
秧歌隊回到了大隊,8條煙,160盒,40人分,整好每人4盒,紅梅讓二賴子管接賞和分賞了,喇叭匠子想多得隻能做夢了。
回到戸才10點半,樸英素把打糕都收上來了,她說煎了更好吃。
於波說:“那戶裏的活呢?又燒酒又養牛的,我不能幹瞅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這麽多兄弟姐妹呢,不差你一個;以後戶裏同學的縫補漿洗都交給你了,我們需要這麽一個人;憑你的巧勁,一定能幹起來,這也是戶裏的光榮。
於波說:“我掙錢了一定不會忘記兄弟姐妹的!戶裏縫紉機算我租的,我會給戶裏租金的!”
雲鵬說:“我給你寫牌子,糊房子。”
祝聯營說:“我給你做案子,做衣服架。”
於波站起來給大家行了一圈禮說:“我一定把這個鋪子辦好!”
會餐又回到了熱烈的氣氛中,大家又開始議論起養牛、養羊、養豬的話題了……
晚上,男生放鞭炮,女生放花,院子裏歡聲笑語。他(她)們都不唱不跳了,從激情青年向務實青年轉變了,一個個奮鬥目標,一個個美好的願景,把他(她)們引向了成熟。
初一,秧歌隊又練了一下午,黎想的歸來,使秧歌隊有了魂。漢樂府詩集《陌上桑》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助者忘其鋤。”用在黎想身上,一點不為過。
她是秧歌頭,裝束和別的女生不一樣。別的女生的秧歌服都是衣裳褲子,她的卻是帶霞佩的衣裳、百褶的長裙;別的女生頭上隻有一個發卡頭飾,她戴的卻是鳳冠。
這套行頭是大隊在參加公社秧歌比賽時買的,當時的秧歌頭是金姬善。秧歌比賽要看哪個隊追隨的人多,秧歌頭是決勝的一環,因為觀眾會跟隨最漂亮的秧歌頭跑。紅梅不當秧歌頭一是自愧不如黎想漂亮,二是技術不如黎想。
黎想把秧歌陣式改了一遍,她從雲鵬那要了裁判用的哨子,給大家定了規矩,一聲哨響是起步行進;兩聲哨響叫二龍戲珠,兩邊的隊伍都要在她麵前編花走過,他是珠,兩支隊伍是龍,要一編到底,從頭到尾再從尾到頭;三聲哨響叫眾星捧月,中間隊伍要圍著她表演文武行,她會配合表演;四聲哨響是卷白菜心,兩邊的隊伍以她為中心,轉圈扭,越扭圈越小,最後卷成人人相擠的小圈;一聲長哨響是開始表演扇浪;兩聲長哨響是表演劃船動作。
這個編排套路清晰,便於指揮,大家隻練了兩次就成型了。
初二,喇叭匠子來後,被黎想的火爆脾氣震住了。她可不慣著他們,連損帶罵,甚至動手動腳。
老喇叭匠子沒見過秧歌隊裏有這麽個主,也不知是何方神聖,不容他說話,損和罵也就算了,還動不動就高抬腿用高蹺敲他的腦袋。
鬼也怕訛人,光棍不吃眼前虧,他隻好按她的說法編串曲子,還被逼著吹會了兩首新曲子。
初三上午8點,秧歌隊員們用秧歌服裹著高蹺,拿著扇子,紮著綢子帶,上了拖拉機,奔高麗屯駛去。雲鵬騎著馬,藍衛國趕著文藝隊的毛驢車,拉著紅梅和樂器,栗武趕著集體戶的毛驢車,拉著張彪和大鼓跟在了後麵。
秧歌隊有了黎想就不用紅梅操心了,毛驢車到高麗屯得半個小時,拖拉機隻需10分鍾。當毛驢車到達時,隊員們在路口已經都綁上了高蹺,整裝待發了。
鼓點一響,喇叭一吹,百姓們就都出來了,黎想哨聲一響,隊伍便扭著行進起來。她熟悉高麗屯,第一站便在黃書記家大門前打場了,黃祥一出屋,她便吹了兩聲哨響,來了個二龍戲珠。
黃祥媳婦拿著一條煙出來了,黎想吹了三聲哨響,雲鵬、張彪、栗武、紅梅、劉娜、柳維嘉便圍著她轉上了圈。
二賴子接過鼓槌,打了一個“齊不龍咚”,藍衛國用鑼配了一個“嗆”,連續打了三遍,雲鵬在馬上喊道:“黃祥書記誌氣強。”張彪一個空翻翻到黃祥前高聲說道:“恢複騾馬大市場。”栗武粗聲大嗓道:“於家窩堡遠名揚。”藍衛國跑過來接道:“牛逼!”引起了圍觀人的大笑。
鼓點又起,張彪接過鑼敲著往鼓前走,藍衛國頂替了他的位置,第二段三句半開始了:
雲鵬:要問書記有多強。
藍衛國:大寨車就贏兩輛。
栗武:日值年年都增長。
張彪還沒走到大鼓前,回身往回跑,跑到隊列中敲了一聲鑼接道:“真棒!”
第三段詞是:“黃書記是領頭燕,心中裝的是社員,機耕費和提留款。”鑼換到了藍衛國手,他高喊:“全免!”
社員們不笑了,楞了一會兒,反應過來後,歡呼著鼓起掌來。
黃祥沒想到看到的是這樣的拜年方式,也沒想到聽到的是這樣的拜年詞,他心裏高興,喊道:“賞煙!”見他媳婦拿了一條,又說:“回屋再拿一條!”
二賴子見狀,扔下鼓槌邊跑邊喊:“謝賞啦——”接過來煙交到了紅梅手裏。因為往年都是喇叭匠子吹一段《小拜年》後,由打鑼的領賞,他喊謝賞,今年全變了。
黃祥興致上來了,他上場打鼓了,並引著秧歌隊到了公社辦公室主任王振山和教育組組長鄧容以及金隊長家打場。
陣式一樣,簡短節說,雲鵬給這三位都隻編了一段三句半,王振山的是:
“眼觀六路聽八方,公社屬他最繁忙,每天迎來又送往。該提拔!”
鄧容的是:“德才兼備知識廣,寫得一手好文章,桃李滿園吐芬香。美名揚。”
金隊長的是:“抗美援朝立功勞,小遼河邊種水稻,嗩呐吹得更是妙。資格老。”
三個人各賞了兩條煙。
在場院,秧歌隊卷了白菜心,表演了扇浪和劃船,讓黃祥又開了眼,黎想的指揮才能給他打下了新的烙印。
朝鮮族社員給秧歌隊員每人送了一包打糕,雖然隻有一斤左右,但是社員們自發地行為,表明了他們對這支秧歌隊的喜愛,自然也少不了一場聯歡。
秧歌隊回到了大隊,8條煙,160盒,40人分,整好每人4盒,紅梅讓二賴子管接賞和分賞了,喇叭匠子想多得隻能做夢了。
回到戸才10點半,樸英素把打糕都收上來了,她說煎了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