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雲鵬他們先以第一陣容出戰,進攻時用了聯防戰術,防守時實行了人盯人戰術,很快就以8比4領先了。三隊戶的吳敵、路長青和紀元開始單打獨鬥了,沒有了傳切和配合。
任民是隊長,平時打球,其他人都聽他的。他控球能力忒強,能突破分球,使栗武在籃下連連得分,最後以28比22贏了首場。
胡俊臣說:“你們5個配合得挺有一套的,這球隊個人技術再好也得配合,我這個教練當定了。三隊戶的吳敵和紀元球技雖然好,但是不能要,因為他倆太貪籃了。那個路長青可用,二隊的於家兵可用,一隊的王帥可用。”
任民和胡俊臣的想法一致,想讓王帥當一個秘密武器,他若帶路長青和於家兵進行突破,是一個很有實力的陣容,可使球隊多出一套戰術。
但是,胡俊臣也指出了他們五人的弱點,就是衝撞力不夠,讓他們從今天起,每人每天跑5公裏,然後再訓練傳切技術。
紅梅讓季秋實當了樂隊指揮,季秋實很不客氣,讓雲鵬給他抄曲譜,雲鵬打完球後就去抄,好在兩天打一場比賽,時間還是能分得開的。但是,他還要設計板報,便忙得不可開交了。
樸英素對季秋實讓她唱電影插曲《映山紅》,有些想不開,直發牢騷,季秋實沒有慣著她,說她的長鼓舞不如高麗屯的演員跳得好,給她這個角色是照顧她,不演就呆著。他對雲鵬也很嚴厲,說他吹笛子露氣,讓他練好了再加入伴奏行列,樹起了他的權威。
金波也會吹笛子,但是水平一般。不過,他有幾支好笛子,都是帶銅套的,可以變音,雲鵬便借了一個f調的練,主動找季秋實調教,有了進步。
張彪仍然在瓜地看瓜,他說:“我的節目你們隨意安排,我就不去練了。”
季秋實給他加了戲碼,要讓羅響在後台唱《打虎上山》,讓他在前台表演,要把楊子榮的全盤動作都表演出來。這麽一來,他不得不參加高麗屯排練了。
栗武和那匹馬形影不離,打籃球時也騎著來,讓胡俊臣叫停了,他說:“球隊裏不養大爺,要麽你把馬送回去,要麽你就不要來了。”
是胡俊臣的嚴厲,讓四隊連戰連勝,積分遙遙領先,但是8個隊都登場了,大隊隊卻還有兩個隊員沒有著落。
雲鵬的板報設計出來了。大隊的是7塊膠合板的,有8.6米長,寬下是膠合板豎著的長度2.4米,整個板報加上雨搭3.5米高,特別醒目。小隊的是5塊膠合板,長6.2米,高2.8米,把膠合板的長度裁下了40公分做了雨搭棚。
膠合板12元一張,立柱是伐樹加工的。各小隊都有樹,大隊就有砍伐權。結果這9個板報沒花多少錢。可是板報立起來後,雲鵬卻忙得不可開交了。因為8個政治隊長中,除了秦玉和楊永忱以外,其他的人是既不能寫,又不能畫,出板報的活兒都壓在了他身上。
雲鵬請紅梅幫他釆訪一些曆史故事和革命故事,又讓高萍幫他選樣板戲唱段,再讓大家幫他寫一些順口溜上賽詩台,才運轉開了。
大隊圖書室開始裱糊了,雲鵬讓黎想、於波協助楊永忱,把牆和棚都用圖畫紙糊了一遍,那屋子頓時亮堂起來了。擺上乒乓球案子,寫上幾個條幅,有了文化氣氛。但是,書卻成了問題。大隊團支部書記和婦女主任及民兵連長把她們上級發的一些小冊子擺上了,雖然撞了堆,但是,太缺文化味了。
雲鵬把自己的書獻了出來,他的書都是文學類的,常青和任民拿出了電工手冊和拖拉機維護的書,劉娜拿出了《戰地新歌》1至5集,高萍拿出了京劇劇本,其他戶員也把帶來的書獻了出來,柳維嘉有一個書箱子,裝著50多本書,她連書箱都獻了出來,書架才有了架式。
黃祥對雲鵬的工作很滿意,他說:“你不是說移風易俗,破舊立新沒法落實嗎?咱們一隊就是移風易俗的典型!社員們十有九家把柴樂垛垛在道邊,是為了騰出自家的地來種,為了小家的利益,堵塞大家的道路,這不是壞風俗嗎?你可以宣傳一隊這個典型嘛!”
他一語點破夢中人,雲鵬的10件新事都有了著落,心中十分暢快,對黃書記佩服得五體投地。工作更加勤奮了,白天沒有比賽就去各小隊出板報。
這一天,獵戶屯派車來接他了,趕毛驢車的竟是一個婦女。他上了毛驢車,從瓜地向西,又走一裏地,前麵是一個大坡,中間的路把坡衝開了一道豁口,那車沒有進豁口,在豁口下麵的一條小路向北岔去,又向下走了一個“之”字彎,下到了一個溝裏,一個穀口出現了。
這個穀口挺隱蔽,被樹木掩沒著,不到近前,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去處。
但見這個穀最寬處有一裏,呈瓢形;西高東低,西邊有七八層梯田,最上邊是樹林;東麵有三四層梯田,邊上是樹叢。梯田上種著苞米,穀底種著蕎麥、蘿卜和白菜,一條小溪從中間淙淙流過,跌進了穀口的溝裏。
一條車道和小溪相伴著,到了穀的北坡,車路向東拐了,一條近50米的通道呈現在了眼前。過了通道,一個比那個穀更大的穀出現在了眼前。
那穀內坐北朝南的一麵矗立著三排大草房,一排比一排高,約摸有30戶人家,最上麵也是樹林。穀長有400米,寬下能有600米,呈橢圓形,也是西高東低,東邊低出西邊一倍。西邊是七八層梯田,東邊卻隻有三四層梯田。
西邊坡底是一個大院,一看立了板報,就知道一定是生產隊。生產隊南麵還有一個院落,比生產隊還大,雲鵬一打聽,原來是敬老院。路是延北坡底繞穀底一圈的,西坡的最頂上也是樹林,樹林中有個木架子,架子上有個草寮。
這個穀的梯田上種著穀子和糜子,穀底種的是黃豆,有15坰之多。農諺有旱穀子澇豆之說,這麽種還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也就是這裏隱蔽,才敢這麽大麵積地種黃豆,這麽大麵積地種麥子,要是在穀外,恐怕會受到種植計劃的限製了。
趕車的婦女說她叫包日勒,是隊長丁誌勇的媳婦,隊長帶著男青年打獵去了,得中秋節才回來,隊裏由她主事,那板報是她找木匠剛做成的。
欲知這獵戶屯的來曆,且聽下回分解
任民是隊長,平時打球,其他人都聽他的。他控球能力忒強,能突破分球,使栗武在籃下連連得分,最後以28比22贏了首場。
胡俊臣說:“你們5個配合得挺有一套的,這球隊個人技術再好也得配合,我這個教練當定了。三隊戶的吳敵和紀元球技雖然好,但是不能要,因為他倆太貪籃了。那個路長青可用,二隊的於家兵可用,一隊的王帥可用。”
任民和胡俊臣的想法一致,想讓王帥當一個秘密武器,他若帶路長青和於家兵進行突破,是一個很有實力的陣容,可使球隊多出一套戰術。
但是,胡俊臣也指出了他們五人的弱點,就是衝撞力不夠,讓他們從今天起,每人每天跑5公裏,然後再訓練傳切技術。
紅梅讓季秋實當了樂隊指揮,季秋實很不客氣,讓雲鵬給他抄曲譜,雲鵬打完球後就去抄,好在兩天打一場比賽,時間還是能分得開的。但是,他還要設計板報,便忙得不可開交了。
樸英素對季秋實讓她唱電影插曲《映山紅》,有些想不開,直發牢騷,季秋實沒有慣著她,說她的長鼓舞不如高麗屯的演員跳得好,給她這個角色是照顧她,不演就呆著。他對雲鵬也很嚴厲,說他吹笛子露氣,讓他練好了再加入伴奏行列,樹起了他的權威。
金波也會吹笛子,但是水平一般。不過,他有幾支好笛子,都是帶銅套的,可以變音,雲鵬便借了一個f調的練,主動找季秋實調教,有了進步。
張彪仍然在瓜地看瓜,他說:“我的節目你們隨意安排,我就不去練了。”
季秋實給他加了戲碼,要讓羅響在後台唱《打虎上山》,讓他在前台表演,要把楊子榮的全盤動作都表演出來。這麽一來,他不得不參加高麗屯排練了。
栗武和那匹馬形影不離,打籃球時也騎著來,讓胡俊臣叫停了,他說:“球隊裏不養大爺,要麽你把馬送回去,要麽你就不要來了。”
是胡俊臣的嚴厲,讓四隊連戰連勝,積分遙遙領先,但是8個隊都登場了,大隊隊卻還有兩個隊員沒有著落。
雲鵬的板報設計出來了。大隊的是7塊膠合板的,有8.6米長,寬下是膠合板豎著的長度2.4米,整個板報加上雨搭3.5米高,特別醒目。小隊的是5塊膠合板,長6.2米,高2.8米,把膠合板的長度裁下了40公分做了雨搭棚。
膠合板12元一張,立柱是伐樹加工的。各小隊都有樹,大隊就有砍伐權。結果這9個板報沒花多少錢。可是板報立起來後,雲鵬卻忙得不可開交了。因為8個政治隊長中,除了秦玉和楊永忱以外,其他的人是既不能寫,又不能畫,出板報的活兒都壓在了他身上。
雲鵬請紅梅幫他釆訪一些曆史故事和革命故事,又讓高萍幫他選樣板戲唱段,再讓大家幫他寫一些順口溜上賽詩台,才運轉開了。
大隊圖書室開始裱糊了,雲鵬讓黎想、於波協助楊永忱,把牆和棚都用圖畫紙糊了一遍,那屋子頓時亮堂起來了。擺上乒乓球案子,寫上幾個條幅,有了文化氣氛。但是,書卻成了問題。大隊團支部書記和婦女主任及民兵連長把她們上級發的一些小冊子擺上了,雖然撞了堆,但是,太缺文化味了。
雲鵬把自己的書獻了出來,他的書都是文學類的,常青和任民拿出了電工手冊和拖拉機維護的書,劉娜拿出了《戰地新歌》1至5集,高萍拿出了京劇劇本,其他戶員也把帶來的書獻了出來,柳維嘉有一個書箱子,裝著50多本書,她連書箱都獻了出來,書架才有了架式。
黃祥對雲鵬的工作很滿意,他說:“你不是說移風易俗,破舊立新沒法落實嗎?咱們一隊就是移風易俗的典型!社員們十有九家把柴樂垛垛在道邊,是為了騰出自家的地來種,為了小家的利益,堵塞大家的道路,這不是壞風俗嗎?你可以宣傳一隊這個典型嘛!”
他一語點破夢中人,雲鵬的10件新事都有了著落,心中十分暢快,對黃書記佩服得五體投地。工作更加勤奮了,白天沒有比賽就去各小隊出板報。
這一天,獵戶屯派車來接他了,趕毛驢車的竟是一個婦女。他上了毛驢車,從瓜地向西,又走一裏地,前麵是一個大坡,中間的路把坡衝開了一道豁口,那車沒有進豁口,在豁口下麵的一條小路向北岔去,又向下走了一個“之”字彎,下到了一個溝裏,一個穀口出現了。
這個穀口挺隱蔽,被樹木掩沒著,不到近前,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去處。
但見這個穀最寬處有一裏,呈瓢形;西高東低,西邊有七八層梯田,最上邊是樹林;東麵有三四層梯田,邊上是樹叢。梯田上種著苞米,穀底種著蕎麥、蘿卜和白菜,一條小溪從中間淙淙流過,跌進了穀口的溝裏。
一條車道和小溪相伴著,到了穀的北坡,車路向東拐了,一條近50米的通道呈現在了眼前。過了通道,一個比那個穀更大的穀出現在了眼前。
那穀內坐北朝南的一麵矗立著三排大草房,一排比一排高,約摸有30戶人家,最上麵也是樹林。穀長有400米,寬下能有600米,呈橢圓形,也是西高東低,東邊低出西邊一倍。西邊是七八層梯田,東邊卻隻有三四層梯田。
西邊坡底是一個大院,一看立了板報,就知道一定是生產隊。生產隊南麵還有一個院落,比生產隊還大,雲鵬一打聽,原來是敬老院。路是延北坡底繞穀底一圈的,西坡的最頂上也是樹林,樹林中有個木架子,架子上有個草寮。
這個穀的梯田上種著穀子和糜子,穀底種的是黃豆,有15坰之多。農諺有旱穀子澇豆之說,這麽種還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也就是這裏隱蔽,才敢這麽大麵積地種黃豆,這麽大麵積地種麥子,要是在穀外,恐怕會受到種植計劃的限製了。
趕車的婦女說她叫包日勒,是隊長丁誌勇的媳婦,隊長帶著男青年打獵去了,得中秋節才回來,隊裏由她主事,那板報是她找木匠剛做成的。
欲知這獵戶屯的來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