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請陛下收回虎符
意外被迫穿越後,我在娛樂圈火了 作者:雲迢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軍進了城,一旁的百姓紛紛下跪,聲音洪亮,“恭喜安定王大獲全勝,凱旋歸來。”
“大家快快起身,無需多禮!”
見到眾多百姓下跪,沈鈺的眸子一凝,高聲讓百姓起身。
聽了王爺的吩咐,百姓們皆起身,於方才遠觀不同,如今倒是明晃晃的就近打量起入城的將士。
在城門外特意休整後才入城的將領各個精神抖擻,氣宇軒昂,麵上凝重,不苟言笑。
班師回朝後第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進宮麵聖。
沈鈺也不多在主街上逗留,夾進馬腹,輕道一聲:“駕!”
馬兒感覺到了主人的焦急,步伐也快了不少。
沈淩戈隨著沈鈺一道來到了皇宮的宮門前。
一夜的落雪,琉璃紅瓦被掩在銀裝素裹之下,煞是好看。
入宮皆需下馬走進皇宮,除禦前侍衛外,其餘人都不可帶著武器進入,便是沈鈺也不例外。
眾將士與他皆卸下身上的武器,緊隨沈鈺的身後,一道入了皇城。
道路兩邊有宮人正在掃雪,瞧著倒是比往日熱鬧不少。
浩浩蕩蕩整齊的步伐聲傳來,掃雪的宮人紛紛抬頭,路過的皆是朝著沈鈺福身行禮。
這些掃雪的宮女都是今年新入宮的,從未見過安定王,因著地位低下這才被安排到了宮門口掃雪,沒想到竟是宮內第一批目睹安定王真容的人。
待他們走後,這才私底下竊竊私語,“安定王長得真帥!”最先開口的宮女小臉通紅,也不知是被這冬日給凍的還是沉浸在安定王容顏之中羞的。
“聽說先皇夫婦都很俊美,生出來的孩子定然容顏不會差,陛下豐神俊朗,咱們陛下與王爺一母同胞,自是不會差的。”
“若是嫁給這樣的人,哪怕是做小小的通房丫頭也是樂意的。”說話之人自知自己身份低微,連侍妾的位子都不敢奢求,看著這絕美容顏,做個通房丫頭也是無悔的。
宮路上掃雪的宮女兩兩一組,說話的這兩個小宮女停下手裏的活,拄著掃帚,挨在一起,說話到沒有特意放低。
兩人聊得專注,並未注意到身後掌事嬤嬤靠近。
“放肆!王爺乃貴胄,豈是爾等小小宮婢可以議論的,拖下去,掌嘴二十!”
“嬤嬤,我們錯了!”
聲音漸行漸遠,掌事嬤嬤環顧四周,巡視著還有誰背後偷偷議論主子。
沈鈺等一行人並不知道身後的小插曲。
穿過過道,進入一道朱門,便是帝王議政的宣政殿。
眾人來到宣政殿前,三千精兵在殿外的小廣場等候,沈鈺和沈淩戈則是進入殿內麵聖。
宣政殿內燃著銀碳,不僅暖和,即便燃的再多,也沒有煙灰,是頂頂好的碳火,整個皇宮內恐怕也就昭和帝和貴妃可用。
大殿內,寥寥幾人,金紋龍袍,坐於高階之上。往昔兄弟,今朝君臣。
“臣弟參見皇上,恭請皇上聖安!”
“兒臣參見父皇!”
叔侄二人異口同聲,跪在地上行了大禮。
“免禮!快平身!”昭和帝坐在龍椅上抬手。
月國打敗漠北,簽訂停戰協議,每年又能從漠北拿到精美戰馬,昭和帝龍顏大悅,麵上自然也是好顏色。
叔侄二人起身,麵上謙卑。
昭和帝打量自己的胞弟,“無玨,你變得成熟了,皮膚也黑了,但更結實了!”
無玨是沈鈺的字,隻有在兒時父皇母後會這般喊他,多年來已經很久沒有人這般喚他了,便是沈淩戈,這是第一次知道自家皇叔的字。
昭和帝記憶中的弟弟,瘦瘦小小,白白淨淨,年紀輕輕就上了戰場,除了父皇新喪時回來過,自此再也沒有回過皇城。
如今想來,也有十年的光景未見了。
昭和帝眉頭一皺,佯怒:“這番若不是漠北求和,你是不是打算不回來了?”
“臣弟不敢。”
年少時,兄長貴為太子,二人之間兄友弟恭,兩人平日裏也如尋常百姓家的兄弟,說說笑笑,如今一切都與從前不一樣了,麵對皇帝時,言語中已經有了君臣之分。
“臣弟年少時駐守邊關,便是為了保我月國疆土不被漠北國侵犯,如今兩國戰事結束,臣弟自是要回來複命。”
說著,他便跪下,“臣弟幸不辱命,不辜負皇兄所托,兩國的友好協議如今也成功帶回皇城。”
“好!好!好!”龍顏大悅,一連說了三個好,“快別跪著了,你快仔細想想想要什麽,朕嘉獎給你。”
昭和帝的視線又落在了沈淩戈身上,“清河,幾年不見,長高了不少。”
他打量這沈淩戈的眉眼,十五歲少年,褪去了稚童時的青澀,與他印象中的那個朦朧身影重合。
清河與他的母妃長得越來越像了,仔細瞧與他也有些相似。
“父皇,孩兒如今長大了,也能為父皇分憂。”
“好孩子,貴妃念叨了你許久,等會去看看她。”
“大皇子回來,想來貴妃娘娘一定樂壞了,奴才這就去稟告貴妃娘娘。”
說話的是跟著昭和帝多年的大內總管,陳公公。
陳公公說完見昭和帝點頭,匆忙退下。
“是,兒臣在邊關想念父皇也想念貴妃娘娘。”
沈淩戈自幼喪母,從小便是貴妃娘娘將他帶大,盡心盡力,整個宮裏,若說他和誰的關係最好,連父皇都要排在貴妃娘娘後麵。
“無玨,可想好要什麽獎賞了嗎?”昭和帝又把話題帶到了沈鈺身上。
沈鈺聞言,從身上拿出一個小盒子,兩手舉著盒子高過頭頂,跪下,並未先說自己想要什麽獎賞,“還請陛下收回虎符,臣弟前十幾年守護月國邊疆,如今想休息一段時間。”
擔心皇兄多想,他又言:“若戰事再起,隻要皇兄有需要,一聲令下,臣弟自當遠赴戰場,守護月國安寧。”
自古功高蓋主者下場皆很悲慘,更何況他還是當今陛下的胞弟,從小他的存在就讓陛下忌憚,正因如此,他才要上交虎符,遠離朝堂,說不定能活的久一些。
更何況,在與許昭分開前,許昭曾附在他耳邊輕聲說了“虎符”二字,想來他們是想到一塊去了。
“大家快快起身,無需多禮!”
見到眾多百姓下跪,沈鈺的眸子一凝,高聲讓百姓起身。
聽了王爺的吩咐,百姓們皆起身,於方才遠觀不同,如今倒是明晃晃的就近打量起入城的將士。
在城門外特意休整後才入城的將領各個精神抖擻,氣宇軒昂,麵上凝重,不苟言笑。
班師回朝後第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進宮麵聖。
沈鈺也不多在主街上逗留,夾進馬腹,輕道一聲:“駕!”
馬兒感覺到了主人的焦急,步伐也快了不少。
沈淩戈隨著沈鈺一道來到了皇宮的宮門前。
一夜的落雪,琉璃紅瓦被掩在銀裝素裹之下,煞是好看。
入宮皆需下馬走進皇宮,除禦前侍衛外,其餘人都不可帶著武器進入,便是沈鈺也不例外。
眾將士與他皆卸下身上的武器,緊隨沈鈺的身後,一道入了皇城。
道路兩邊有宮人正在掃雪,瞧著倒是比往日熱鬧不少。
浩浩蕩蕩整齊的步伐聲傳來,掃雪的宮人紛紛抬頭,路過的皆是朝著沈鈺福身行禮。
這些掃雪的宮女都是今年新入宮的,從未見過安定王,因著地位低下這才被安排到了宮門口掃雪,沒想到竟是宮內第一批目睹安定王真容的人。
待他們走後,這才私底下竊竊私語,“安定王長得真帥!”最先開口的宮女小臉通紅,也不知是被這冬日給凍的還是沉浸在安定王容顏之中羞的。
“聽說先皇夫婦都很俊美,生出來的孩子定然容顏不會差,陛下豐神俊朗,咱們陛下與王爺一母同胞,自是不會差的。”
“若是嫁給這樣的人,哪怕是做小小的通房丫頭也是樂意的。”說話之人自知自己身份低微,連侍妾的位子都不敢奢求,看著這絕美容顏,做個通房丫頭也是無悔的。
宮路上掃雪的宮女兩兩一組,說話的這兩個小宮女停下手裏的活,拄著掃帚,挨在一起,說話到沒有特意放低。
兩人聊得專注,並未注意到身後掌事嬤嬤靠近。
“放肆!王爺乃貴胄,豈是爾等小小宮婢可以議論的,拖下去,掌嘴二十!”
“嬤嬤,我們錯了!”
聲音漸行漸遠,掌事嬤嬤環顧四周,巡視著還有誰背後偷偷議論主子。
沈鈺等一行人並不知道身後的小插曲。
穿過過道,進入一道朱門,便是帝王議政的宣政殿。
眾人來到宣政殿前,三千精兵在殿外的小廣場等候,沈鈺和沈淩戈則是進入殿內麵聖。
宣政殿內燃著銀碳,不僅暖和,即便燃的再多,也沒有煙灰,是頂頂好的碳火,整個皇宮內恐怕也就昭和帝和貴妃可用。
大殿內,寥寥幾人,金紋龍袍,坐於高階之上。往昔兄弟,今朝君臣。
“臣弟參見皇上,恭請皇上聖安!”
“兒臣參見父皇!”
叔侄二人異口同聲,跪在地上行了大禮。
“免禮!快平身!”昭和帝坐在龍椅上抬手。
月國打敗漠北,簽訂停戰協議,每年又能從漠北拿到精美戰馬,昭和帝龍顏大悅,麵上自然也是好顏色。
叔侄二人起身,麵上謙卑。
昭和帝打量自己的胞弟,“無玨,你變得成熟了,皮膚也黑了,但更結實了!”
無玨是沈鈺的字,隻有在兒時父皇母後會這般喊他,多年來已經很久沒有人這般喚他了,便是沈淩戈,這是第一次知道自家皇叔的字。
昭和帝記憶中的弟弟,瘦瘦小小,白白淨淨,年紀輕輕就上了戰場,除了父皇新喪時回來過,自此再也沒有回過皇城。
如今想來,也有十年的光景未見了。
昭和帝眉頭一皺,佯怒:“這番若不是漠北求和,你是不是打算不回來了?”
“臣弟不敢。”
年少時,兄長貴為太子,二人之間兄友弟恭,兩人平日裏也如尋常百姓家的兄弟,說說笑笑,如今一切都與從前不一樣了,麵對皇帝時,言語中已經有了君臣之分。
“臣弟年少時駐守邊關,便是為了保我月國疆土不被漠北國侵犯,如今兩國戰事結束,臣弟自是要回來複命。”
說著,他便跪下,“臣弟幸不辱命,不辜負皇兄所托,兩國的友好協議如今也成功帶回皇城。”
“好!好!好!”龍顏大悅,一連說了三個好,“快別跪著了,你快仔細想想想要什麽,朕嘉獎給你。”
昭和帝的視線又落在了沈淩戈身上,“清河,幾年不見,長高了不少。”
他打量這沈淩戈的眉眼,十五歲少年,褪去了稚童時的青澀,與他印象中的那個朦朧身影重合。
清河與他的母妃長得越來越像了,仔細瞧與他也有些相似。
“父皇,孩兒如今長大了,也能為父皇分憂。”
“好孩子,貴妃念叨了你許久,等會去看看她。”
“大皇子回來,想來貴妃娘娘一定樂壞了,奴才這就去稟告貴妃娘娘。”
說話的是跟著昭和帝多年的大內總管,陳公公。
陳公公說完見昭和帝點頭,匆忙退下。
“是,兒臣在邊關想念父皇也想念貴妃娘娘。”
沈淩戈自幼喪母,從小便是貴妃娘娘將他帶大,盡心盡力,整個宮裏,若說他和誰的關係最好,連父皇都要排在貴妃娘娘後麵。
“無玨,可想好要什麽獎賞了嗎?”昭和帝又把話題帶到了沈鈺身上。
沈鈺聞言,從身上拿出一個小盒子,兩手舉著盒子高過頭頂,跪下,並未先說自己想要什麽獎賞,“還請陛下收回虎符,臣弟前十幾年守護月國邊疆,如今想休息一段時間。”
擔心皇兄多想,他又言:“若戰事再起,隻要皇兄有需要,一聲令下,臣弟自當遠赴戰場,守護月國安寧。”
自古功高蓋主者下場皆很悲慘,更何況他還是當今陛下的胞弟,從小他的存在就讓陛下忌憚,正因如此,他才要上交虎符,遠離朝堂,說不定能活的久一些。
更何況,在與許昭分開前,許昭曾附在他耳邊輕聲說了“虎符”二字,想來他們是想到一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