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不知何處用將軍


    因邊關告急一事,趙堃連夜下詔,第二日天還不亮,所有朝臣便都趕往皇宮,上大朝會了。


    大楚朝廷近些年連科舉都已經停辦,重要職位,皆由世家舉薦而上,文臣結黨營私之況愈演愈烈,趙堃當初成功上位,便是靠這些文臣力保,初登帝位後,對這些弊病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待到後來他再想管之時,已是積重難返,難以收場了。


    也不是沒有大臣懷疑過,趙堃執意不肯立後,又非要冒大不韙強娶原本與九王爺定親的謝清,本意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在反抗這個文臣當道的朝廷。


    你們越是不想讓我做什麽,我就越要做什麽。


    隻可惜他執意要寵的謝貴妃脾性也古怪,連她也不配合趙堃來跟文臣集團鬥法。


    顏悅從前還同單子寅說起過這件事:“要不說娘娘聰穎呢,古往今來,誰人提過紂王無道、漢成帝無能?遺臭萬年的隻有妲己與合德飛燕。”


    如果謝清配合趙堃,非要去爭那個後位,執意要跟文臣集團對著幹,那些口誅筆伐的壞東西,未必有膽子直接罵趙堃,但一定會緊咬住謝清不放。


    謝清當貴妃還是皇後於她而言沒有任何區別。


    當貴妃時不必受皇後名分拘束,實質上也在代掌鳳印,行皇後之權,上頭哪有人還能管束她?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趙堃同文臣集團的關係如此緊張。


    他們口誅筆伐聲討了這麽久的九王爺,陛下一道聖旨,他就立即從邊關趕回京城,未帶一兵一卒,完全信任陛下。


    如今邊關告急,朝廷無人可用,他又眼睛也不眨,說趕回去就趕回去,而趙堃甚至隻下了一道口諭,連聖旨都並未正式寫一道。


    正經來說,九王爺這次去邊關,甚至可以說是師出無名,他連個封號都沒有,還是以郡王身份前去代行軍權而已。


    趙堃坐在龍椅上冷笑了一聲:“眾愛卿平日裏不是挺能說、挺會說,今日為何一言不發?”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眾臣麵麵相覷,並無一人開口。


    君子六藝,現在還有幾人擅長?


    滿口的之乎者也,邊關告急時,絲毫用處都沒有。


    胡子都已花白的申首輔於一片沉寂中,勇敢開口:“陛下,九王爺雖已趕赴邊關,代行將軍之責,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依愛卿之見,何謂長久之計?”


    申首輔沉吟片刻:“陛下,當務之急,還是須盡早找到合適人選,正式冊封為大將軍,接替單老將軍領兵出征!”


    也有文臣出列,附議道:“蒲甘背信棄義,於和談之際都能出兵奇襲我大楚邊境,再繼續和談,雙方皆無信任,唯有一次將其打老實了,方能一勞永逸!”


    一個個的,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趙堃眯起眼睛:“戶部何在?”


    戶部侍郎應聲而出:“臣在!”


    “朕命你於三日之內,備齊糧草,屆時先大將軍一步,趕往邊關!”


    戶部侍郎麵有難色:“陛下,如今國庫空虛……”


    “國庫為何空虛?這麽多年來的稅銀何在?朕養你們這群酒囊飯袋有何用!”


    趙堃將手中折子憤而摔下去,怒斥道:“竟還有人敢上疏,建議朕於宗親中擇一女收為義女,封公主,赴蒲甘和親!”


    趙堃批閱奏折時,謝清也在,見龍顏大怒,不由上前看了一眼,隻這一眼,她便輕笑一聲:“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一句話戳中了趙堃心事,當年他即位之時,大楚便已是千瘡百孔,文臣當道、結黨營私,堂而皇之抗衡武將,一心想著如何中飽私囊。


    如今真正需要有人保家衛國之時,他們還隻會在這裏想爛主意。


    朝中嘩然。


    但很快,竟有人出列,拱手道:“我大楚既無力一戰,和談又無望,和親的確是上策!”


    趙堃氣極反笑:“世人皆知朕膝下空懸,即便封為公主,誰人不知隻是宗室女?將其送往蒲甘,氣候不適且不說,蒲甘人可會敬她、重她?”


    說得好聽是封公主賜婚前去和親,說難聽些,不就是送她去死嗎?


    “為國獻身,也是她殊榮!”


    此人跪下:“臣有一女,年方二八,願獻給陛下,為國獻身!”


    這人乃是趙家最不入流之旁支,平日文不成武不就,又沉迷賭博,早已是一屁股爛賬,如今說得正義凜然,不過是希望獻女謀求重賞,說不定還能因是公主生父,百年之後得入太廟。


    如此一來,隻需要犧牲一個女兒而已,簡直是無本萬利。


    還自以為是,以為毫無破綻。


    趙堃被眼前這群道貌岸然、自私自利又蠢出天際的畜生氣得龍顏大怒,懶得戳穿這一眼便能識破的詭計,直接下令:“來人!將這不忠不義、不忠不孝的廢物拖出去打四十大板!”


    那人被拖下去時,還在口出狂言:“陛下婦人之仁,這是棄整個大楚安危於不顧!”


    趙堃咬牙切齒地怒斥:“給朕閉嘴!”


    “陛下為保忠君美譽,置大楚邊關將士、百姓於死地,乃是昏君!”


    四十大板,那人從最初口出狂言繼續怒罵,到後來氣若遊絲開始求饒,直到最後被活活打死。


    趙堃仍然怒不可支:“若再有人敢提起和親一事,此人便是先例!”


    若是當真無人能戰,有朝一日蒲甘軍長驅直入,攻入京城、打入皇宮,也當由他這個皇帝率先殉國。


    而後才是文臣武將,最後才當是婦孺。


    而非從一開始,就先送婦孺前去送死。


    趙堃殺雞儆猴,在這之後,再沒人提起和親一事,直接跳過方才之事,從容淡定地繼續商議起來。


    “這次接替單將軍領兵出征之人,最好於單家軍內說得上話之人……”


    然後忽然有人高呼一聲:“臣舉薦單將軍獨子單子寅!”


    趙堃一頓:“單將軍膝下唯有這一子,且自由體弱多病……”


    “陛下九五之尊,尚且不顧病軀,日日堅持大小朝會,我等臣子,自當效仿陛下,以國事為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金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小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小冬並收藏繡金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