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啟沒想到這一等便是三日。
這三日裏,摯啟一直坐在大殿中,照看陶真的同時,也默默的感受著佛經的熏陶。在這座破敗大殿中磨損得斑駁的蒲團上,摯啟感受到離開若寒山之後久違的平靜。
在眾僧人獨特的誦讀韻調中,摯啟竟然覺得殿中的眾多佛像有種莫名的親近感,這種想法嚇得他立馬從沉醉中驚醒了過來。
當他平複了驚恐的情緒時,卻發現陶真正在旁邊淚眼婆娑的看著他。
“摯啟哥哥!”陶真徑直撲了過來。
“師妹,你醒!夭夭,你叫我什麽?”
“摯啟哥哥,我全想起來了。姑姑、你、我,還有山墳中的所有事。”
“別急,先冷靜一下,然後慢慢說。”
陶真漲紅著臉神色激動,摯啟擔心她記起塵封的回憶,會有所不適。
“其實我沒有忘掉那些事,而是……”
據陶真的記憶,八年前山墳之行,最後石室坍塌的生死之際,摯啟的模糊印象並沒有出錯。的確有一位修為極高的男子出手將他們救出,並且帶走了摯啟。
臨走時他鄭重囑咐四人忘掉山中所見,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更不要試圖尋找和聯係摯啟,否則將有大難臨頭。
當時薑靈、冼月與冼葉三人身為南朝兩大水修宗門長老,又是年輕的勢境修士,對於男子的帶有威脅的勸誡之詞是不以為意的。但當這位不起眼的男子在他們眼前帶著摯啟禦空飛離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收到的是一位大修士的警告。
可這次衡州之行是南朝許多宗門都知曉的事,近百人進山,卻隻有她們幾人生還,回歸宗門之後不可避免的會遭受他人的責問。
為了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冼月與冼葉兩人自封山中三年不出,而薑靈也從此極少在修行界走動。唯有陶真尚年幼,極有可能無意間泄露山墳中所見。
原本薑靈是想將陶真留在若寒山修行幾年,避開衡州之行的餘波。可沒想到她因為幻境中與亡母重逢,竟然思母成疾至精神恍惚。
無奈之下,薑靈隻得將陶真送回建康城,並特意將山墳之事小心囑咐。
陶真回到家中,不停念叨亡母的名字,睡在她生前的屋子裏,每日以淚洗麵。陶源見狀心有淒然,又擔心她恍惚間透露了山墳見聞,與家主長輩商量之後,決定以術法將衡州這段記憶暫時封存。最終在陶汐等幾位陶家高手的聯手之下,成功將這段傷感而危險的回憶藏在陶真的腦海深處。
陶真因此恢複了往日的樂觀活潑,但也成了她與摯啟相逢不相識的阻礙。要不是後來兩人朝夕相處,摯啟有意無意的提起過往之事,以及陶真在同泰寺佛像前久睡的經曆,恐怕至今兩人都隻是師兄妹的情誼。
與風靈相對時的生死與共,被岩夷城兩人算計險被活埋,幻境中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想到這些被自己遺忘了八年的經曆,陶真忍不住哭紅了眼眶。
“好了,想起來就行。你可能不知道,在與你們分別的好長一段時間裏,我都以為那段經曆隻是夢中發生的。”
“你那時連修行都不知為何物,的確與夢中無異。”
“對於一個從小長在山中的小鎮少年來說,那時候的我離修行界實在是太遠了。”
“誰說的,湯溪鎮附近可是有個高手!”
“就是那個將我帶走的男子?他是何模樣?”
在於陶真等人分別的歲月裏,摯啟數次穿梭在羅岡山脈中,除了楚嫣,並沒有發現其他來曆不明的修行者。
“是一個乍看上去像個凡人的男子,說起來倒是與摯啟哥哥有幾分神似。”
“和我神似?能畫出來嗎?”
抄起一旁僧人留下的紙筆,陶真憑著久忘而新現的深刻記憶,很快便將一幅頗具神韻的畫像呈現在摯啟眼前。可當摯啟看見畫中人的相貌時,突然臉色大變,他瞪大雙目直直的盯著畫像,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
“真的是他?”
良久之後,摯啟沉聲問道。可他的目光仍然沒有從畫像上移開
“沒錯,此時的印象特別深刻。怎麽了,難道你認識他?”
“他是我父親!”
摯啟在心裏喊了一句。
畫像上這位看起來不起眼的中年男人,正是四年前死於大火中的摯家之主——摯亦。可在摯啟十四年的記憶中,他一直是一位與人為善的草藥商人,為何會突然成了一個令薑靈等人都不敢違逆的修行高手?
兒時與父親相處的畫麵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摯亦雖然有時會頗為嚴厲,但言行間無一不透露著對摯啟的慈愛。想到這些,摯啟甚至生出了陶真在騙他的念頭。
可想到自己手中的這把枯枝開花得來的劍,還有像鳳姑這等兩次出現在家中神秘之人,他心中又忍不住懷疑起自己的父親來。
若父親真的是陶真口中命境以上的高手,為何隻是厝葉園兩位初入勢境的長老,便讓其喪生大火之中。
還是說——他根本就沒死!
心頭突然冒出這個想法,讓摯啟呆在了原地,腦海中有千萬個聲音告訴他這不可能,可這看起來又是最接近事實的想法。他腦中一片混亂,連手中的畫像滑落都毫無反應。
既然沒死,為何不見父親來尋他?
母親也是和父親一樣?他們為何要詐死?
兩位先生也是和父母一起的?
他們都是修行者,可這些年為何從來沒有聽人提及過他們?
太多的疑問湧上心頭,一時間讓摯啟心亂如麻。他眼前不停閃過父母、二叔與兩位先生的音容笑貌,就連陶真的呼喚聲都充耳不聞。
“摯啟哥哥,摯啟哥哥,你怎麽了?”
在陶真小心的拉拽中,摯啟回過神來。輕輕撿起地上的畫像,對著她擠出一絲微笑。
“沒事,我的事已經辦完了,和子行大師說一聲便下山吧。”
跨出大殿時,摯啟險些被門檻絆了個跟頭,好在陶真及時扶住了他。來到子行跟前,他也看出了摯啟滿腹心事,欲言又止的將兩人送出寺門,最後也隻是道了聲珍重。
“師兄,他是不是太年輕了些?”
目送著兩人離開,敗於摯啟之手的子淨依然心有不甘。
“子淨師弟,這一輩師兄弟中你是最年輕的,日後同泰寺的興衰可能就壓在你和他身上了。”
“他?”
看著子行的目光落在摯啟身上,子淨無法理解千年傳承的存續為何會靠一個外人。可子行卻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著。
“你修行天賦極佳,卻於佛理上不肯用心。重術而輕德,是佛家大忌。可在即將到來大爭之世中,同泰寺卻需要你這樣的舵手。我相信摯啟施主是個守諾之人,但他注定不會一帆風順,關鍵時刻切記助他一臂之力。”
“是,師兄!”
子淨心有疑惑,但還是很幹脆的應了下來。他們站在寺門外,在由左而右鋪下的日光下,看著兩人慢慢消失在自己視線中。
這三日裏,摯啟一直坐在大殿中,照看陶真的同時,也默默的感受著佛經的熏陶。在這座破敗大殿中磨損得斑駁的蒲團上,摯啟感受到離開若寒山之後久違的平靜。
在眾僧人獨特的誦讀韻調中,摯啟竟然覺得殿中的眾多佛像有種莫名的親近感,這種想法嚇得他立馬從沉醉中驚醒了過來。
當他平複了驚恐的情緒時,卻發現陶真正在旁邊淚眼婆娑的看著他。
“摯啟哥哥!”陶真徑直撲了過來。
“師妹,你醒!夭夭,你叫我什麽?”
“摯啟哥哥,我全想起來了。姑姑、你、我,還有山墳中的所有事。”
“別急,先冷靜一下,然後慢慢說。”
陶真漲紅著臉神色激動,摯啟擔心她記起塵封的回憶,會有所不適。
“其實我沒有忘掉那些事,而是……”
據陶真的記憶,八年前山墳之行,最後石室坍塌的生死之際,摯啟的模糊印象並沒有出錯。的確有一位修為極高的男子出手將他們救出,並且帶走了摯啟。
臨走時他鄭重囑咐四人忘掉山中所見,不要對任何人提及,更不要試圖尋找和聯係摯啟,否則將有大難臨頭。
當時薑靈、冼月與冼葉三人身為南朝兩大水修宗門長老,又是年輕的勢境修士,對於男子的帶有威脅的勸誡之詞是不以為意的。但當這位不起眼的男子在他們眼前帶著摯啟禦空飛離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收到的是一位大修士的警告。
可這次衡州之行是南朝許多宗門都知曉的事,近百人進山,卻隻有她們幾人生還,回歸宗門之後不可避免的會遭受他人的責問。
為了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冼月與冼葉兩人自封山中三年不出,而薑靈也從此極少在修行界走動。唯有陶真尚年幼,極有可能無意間泄露山墳中所見。
原本薑靈是想將陶真留在若寒山修行幾年,避開衡州之行的餘波。可沒想到她因為幻境中與亡母重逢,竟然思母成疾至精神恍惚。
無奈之下,薑靈隻得將陶真送回建康城,並特意將山墳之事小心囑咐。
陶真回到家中,不停念叨亡母的名字,睡在她生前的屋子裏,每日以淚洗麵。陶源見狀心有淒然,又擔心她恍惚間透露了山墳見聞,與家主長輩商量之後,決定以術法將衡州這段記憶暫時封存。最終在陶汐等幾位陶家高手的聯手之下,成功將這段傷感而危險的回憶藏在陶真的腦海深處。
陶真因此恢複了往日的樂觀活潑,但也成了她與摯啟相逢不相識的阻礙。要不是後來兩人朝夕相處,摯啟有意無意的提起過往之事,以及陶真在同泰寺佛像前久睡的經曆,恐怕至今兩人都隻是師兄妹的情誼。
與風靈相對時的生死與共,被岩夷城兩人算計險被活埋,幻境中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想到這些被自己遺忘了八年的經曆,陶真忍不住哭紅了眼眶。
“好了,想起來就行。你可能不知道,在與你們分別的好長一段時間裏,我都以為那段經曆隻是夢中發生的。”
“你那時連修行都不知為何物,的確與夢中無異。”
“對於一個從小長在山中的小鎮少年來說,那時候的我離修行界實在是太遠了。”
“誰說的,湯溪鎮附近可是有個高手!”
“就是那個將我帶走的男子?他是何模樣?”
在於陶真等人分別的歲月裏,摯啟數次穿梭在羅岡山脈中,除了楚嫣,並沒有發現其他來曆不明的修行者。
“是一個乍看上去像個凡人的男子,說起來倒是與摯啟哥哥有幾分神似。”
“和我神似?能畫出來嗎?”
抄起一旁僧人留下的紙筆,陶真憑著久忘而新現的深刻記憶,很快便將一幅頗具神韻的畫像呈現在摯啟眼前。可當摯啟看見畫中人的相貌時,突然臉色大變,他瞪大雙目直直的盯著畫像,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
“真的是他?”
良久之後,摯啟沉聲問道。可他的目光仍然沒有從畫像上移開
“沒錯,此時的印象特別深刻。怎麽了,難道你認識他?”
“他是我父親!”
摯啟在心裏喊了一句。
畫像上這位看起來不起眼的中年男人,正是四年前死於大火中的摯家之主——摯亦。可在摯啟十四年的記憶中,他一直是一位與人為善的草藥商人,為何會突然成了一個令薑靈等人都不敢違逆的修行高手?
兒時與父親相處的畫麵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摯亦雖然有時會頗為嚴厲,但言行間無一不透露著對摯啟的慈愛。想到這些,摯啟甚至生出了陶真在騙他的念頭。
可想到自己手中的這把枯枝開花得來的劍,還有像鳳姑這等兩次出現在家中神秘之人,他心中又忍不住懷疑起自己的父親來。
若父親真的是陶真口中命境以上的高手,為何隻是厝葉園兩位初入勢境的長老,便讓其喪生大火之中。
還是說——他根本就沒死!
心頭突然冒出這個想法,讓摯啟呆在了原地,腦海中有千萬個聲音告訴他這不可能,可這看起來又是最接近事實的想法。他腦中一片混亂,連手中的畫像滑落都毫無反應。
既然沒死,為何不見父親來尋他?
母親也是和父親一樣?他們為何要詐死?
兩位先生也是和父母一起的?
他們都是修行者,可這些年為何從來沒有聽人提及過他們?
太多的疑問湧上心頭,一時間讓摯啟心亂如麻。他眼前不停閃過父母、二叔與兩位先生的音容笑貌,就連陶真的呼喚聲都充耳不聞。
“摯啟哥哥,摯啟哥哥,你怎麽了?”
在陶真小心的拉拽中,摯啟回過神來。輕輕撿起地上的畫像,對著她擠出一絲微笑。
“沒事,我的事已經辦完了,和子行大師說一聲便下山吧。”
跨出大殿時,摯啟險些被門檻絆了個跟頭,好在陶真及時扶住了他。來到子行跟前,他也看出了摯啟滿腹心事,欲言又止的將兩人送出寺門,最後也隻是道了聲珍重。
“師兄,他是不是太年輕了些?”
目送著兩人離開,敗於摯啟之手的子淨依然心有不甘。
“子淨師弟,這一輩師兄弟中你是最年輕的,日後同泰寺的興衰可能就壓在你和他身上了。”
“他?”
看著子行的目光落在摯啟身上,子淨無法理解千年傳承的存續為何會靠一個外人。可子行卻沒有理會他,而是自顧自的繼續說著。
“你修行天賦極佳,卻於佛理上不肯用心。重術而輕德,是佛家大忌。可在即將到來大爭之世中,同泰寺卻需要你這樣的舵手。我相信摯啟施主是個守諾之人,但他注定不會一帆風順,關鍵時刻切記助他一臂之力。”
“是,師兄!”
子淨心有疑惑,但還是很幹脆的應了下來。他們站在寺門外,在由左而右鋪下的日光下,看著兩人慢慢消失在自己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