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後,你說什麽?”皇帝問道。
太後這般失常的表情,看在皇帝眼裏,格外不是滋味。
多年以來,太後為人做事均是謹慎小心,處處堤防,很少在人麵前表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如今太後接連反常,皇帝隻覺得太後隱瞞的事情深不可測,牽涉到先帝,以及宮中的舊事。
太後仿佛沒有聽見皇帝的話,自顧自地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
靜月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尋思片刻,對皇帝說道:“皇上,不如讓奴婢將小姐送回宮中,這地宮裏陰氣重,怕是小姐受了驚,得做場法事驅驅邪。”
皇帝聽罷沒有多言,點了點頭,靜月便扶著太後出了地宮。
太後走後,地宮裏靜地可怕。
皇帝凝神看著先帝的棺槨,不發一言。
幾個侍衛守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薛太醫若有所思地看著皇帝,思量著這個年輕的帝王會作何打算。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皇帝突然說道:“開棺。”
侍衛們嚇了一跳,半天反應不過來。
皇帝不耐煩地重複了一遍,“朕叫你們開棺,沒一個人聽懂麽?”
薛太醫上前勸道:“皇上,這可是先帝的棺槨,輕易開棺,可是對先帝大不敬……”
“朕要親眼看到真相。”皇帝的眼神變得陰鬱起來,“你們還不動手?”
領頭的侍衛帶著人圍繞在先帝的棺槨周圍,慢慢的打開棺槨。
皇帝臉上神色複雜,在經過許久的思考後最終還是作下了這樣的決定。
隻是不知道,在棺槨被打開後,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
先帝大殮不過幾年,此時開棺,也許還能見到先帝完整的肉身。
見到又是如何?還不是一個已經過去的人。
皇帝自嘲著,垂目看著暗淡的石磚,滄海桑田,幾經風霜,人的性命,宛如螻蟻。
在侍衛們打開棺槨的那一刹那,皇帝的心裏,滋生出淡淡的失落,莫名的哀傷。
幾個侍衛臉色大變,黑著臉齊齊地跪下。
“皇上饒命--”
皇帝蹙眉,徑自走了過去。
薛太醫看著那幾名侍衛,心裏歎息著,看來這一局,又要讓許多人陪葬作為代價。
皇帝的聲音帶著透骨的冰寒,“這是怎麽回事?”
隻見在那上等金絲楠木雕刻著九龍花紋的棺槨裏,赫然躺了一對相擁的男女。
先帝的身體還保持著在世時的樣書,隻是麵容發黑,嘴唇更是烏黑一片。
侍衛們戰戰兢兢地埋著頭,不敢說話,唯有薛太醫尚且鎮定自若。
皇帝轉身喚道:“薛太醫,你過來。”
薛太醫應聲上前,“臣在。”
薛太醫看過棺槨裏的情況後,默不作聲。
皇帝轉而言道:“薛太醫的膽色真是讓朕佩服。”
“臣愚鈍,不明皇上所指。”
“是麽?”皇帝冷聲道:“見到這副光景,你不驚不怕,難道,你早知道先帝的棺槨裏多了個人?”
薛太醫釋然一笑,皇帝對他的疑心,從未減少過。作為一個帝王,懷疑身邊所有的人,是常理,也是生存之道。
薛太醫棋行險招,為的,不僅僅是打消皇帝的疑心,而是讓皇帝對他令眼相看。
薛太醫不卑不亢地說道:“臣是明白人,今天臣無論是怕,還是不怕,臣都沒有本事,活著走出皇陵。正如他們,亦是一樣。”
薛太醫的話,是在場人心裏都十分清楚的結局,隻是沒有人敢直接對皇帝坦言。
皇帝早就做好了打算,知曉地宮秘密的人,一個都不可能存活在世上。
帝王家的榮譽,往往勝過人的性命。
皇帝低頭看著先帝的遺容,一種不詳的感覺襲上心頭,“朕問你,先帝的臉上為什麽會是烏黑的一片。”
薛太醫猶疑了一會,說道:“臣是將死之人,有些話,臣直言不諱,還望皇上能保臣一個全屍。”
“你但說無妨。”
“人的麵色發黑,尤其是嘴唇發烏的話,一般是中毒的症狀。人死後血脈不通,毒物會滯留在五髒之中,四肢也會輕微發黑。”
“你再說一遍。”皇帝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冷寒。
“臣隻能說,先帝有中毒的跡象。其餘的,臣不敢妄斷。”
“很好。”皇帝冷笑道,抓著薛太醫的衣襟,“先帝怎麽會是中毒而亡的?先帝駕崩前,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一致斷定先帝是久病未愈,又感染風寒才會引發舊疾。你卻說先帝是被人毒害的?”
“皇上,你也應該知道,眾口一詞,並不是件難事。先帝到底有沒有中毒,大可以銀針試探。隻是這樣做,對先帝有所不敬。”
“算了。”皇帝神情疲憊,揮了揮手,說道:“你們蓋好先帝的棺槨,在把地宮原封不動地關上。”
皇帝轉身走到了梓宮的門口,對薛太醫說道:“薛太醫,你跟朕出去。”
薛太醫心裏的大石落了地,跟著皇帝出了地宮。
皇帝一出地宮,便喚來幾個禦前侍衛,吩咐道:“地宮裏的人,一個都不許留下。”
薛太醫默然地回頭望了一眼那半開著的地宮,隻覺得那空洞的入口如同地獄裏的惡魔,將無數的人拉進萬劫不複的境地。
走在皇陵裏,身上冷了幾分,薛太醫感覺自己雙手冰涼,不禁將雙手交疊在一起。
皇帝突然問道:“你冷麽?”
薛太醫不知如何回答,皇帝輕聲笑道:“朕覺得,朕的一生,真是一個可恥的笑話。”
冷風拂麵,薛太醫望著皇帝背影,忽然覺得,原來皇帝與少主一樣,有著同樣的寂寥。
太後這般失常的表情,看在皇帝眼裏,格外不是滋味。
多年以來,太後為人做事均是謹慎小心,處處堤防,很少在人麵前表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如今太後接連反常,皇帝隻覺得太後隱瞞的事情深不可測,牽涉到先帝,以及宮中的舊事。
太後仿佛沒有聽見皇帝的話,自顧自地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
靜月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尋思片刻,對皇帝說道:“皇上,不如讓奴婢將小姐送回宮中,這地宮裏陰氣重,怕是小姐受了驚,得做場法事驅驅邪。”
皇帝聽罷沒有多言,點了點頭,靜月便扶著太後出了地宮。
太後走後,地宮裏靜地可怕。
皇帝凝神看著先帝的棺槨,不發一言。
幾個侍衛守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薛太醫若有所思地看著皇帝,思量著這個年輕的帝王會作何打算。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皇帝突然說道:“開棺。”
侍衛們嚇了一跳,半天反應不過來。
皇帝不耐煩地重複了一遍,“朕叫你們開棺,沒一個人聽懂麽?”
薛太醫上前勸道:“皇上,這可是先帝的棺槨,輕易開棺,可是對先帝大不敬……”
“朕要親眼看到真相。”皇帝的眼神變得陰鬱起來,“你們還不動手?”
領頭的侍衛帶著人圍繞在先帝的棺槨周圍,慢慢的打開棺槨。
皇帝臉上神色複雜,在經過許久的思考後最終還是作下了這樣的決定。
隻是不知道,在棺槨被打開後,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
先帝大殮不過幾年,此時開棺,也許還能見到先帝完整的肉身。
見到又是如何?還不是一個已經過去的人。
皇帝自嘲著,垂目看著暗淡的石磚,滄海桑田,幾經風霜,人的性命,宛如螻蟻。
在侍衛們打開棺槨的那一刹那,皇帝的心裏,滋生出淡淡的失落,莫名的哀傷。
幾個侍衛臉色大變,黑著臉齊齊地跪下。
“皇上饒命--”
皇帝蹙眉,徑自走了過去。
薛太醫看著那幾名侍衛,心裏歎息著,看來這一局,又要讓許多人陪葬作為代價。
皇帝的聲音帶著透骨的冰寒,“這是怎麽回事?”
隻見在那上等金絲楠木雕刻著九龍花紋的棺槨裏,赫然躺了一對相擁的男女。
先帝的身體還保持著在世時的樣書,隻是麵容發黑,嘴唇更是烏黑一片。
侍衛們戰戰兢兢地埋著頭,不敢說話,唯有薛太醫尚且鎮定自若。
皇帝轉身喚道:“薛太醫,你過來。”
薛太醫應聲上前,“臣在。”
薛太醫看過棺槨裏的情況後,默不作聲。
皇帝轉而言道:“薛太醫的膽色真是讓朕佩服。”
“臣愚鈍,不明皇上所指。”
“是麽?”皇帝冷聲道:“見到這副光景,你不驚不怕,難道,你早知道先帝的棺槨裏多了個人?”
薛太醫釋然一笑,皇帝對他的疑心,從未減少過。作為一個帝王,懷疑身邊所有的人,是常理,也是生存之道。
薛太醫棋行險招,為的,不僅僅是打消皇帝的疑心,而是讓皇帝對他令眼相看。
薛太醫不卑不亢地說道:“臣是明白人,今天臣無論是怕,還是不怕,臣都沒有本事,活著走出皇陵。正如他們,亦是一樣。”
薛太醫的話,是在場人心裏都十分清楚的結局,隻是沒有人敢直接對皇帝坦言。
皇帝早就做好了打算,知曉地宮秘密的人,一個都不可能存活在世上。
帝王家的榮譽,往往勝過人的性命。
皇帝低頭看著先帝的遺容,一種不詳的感覺襲上心頭,“朕問你,先帝的臉上為什麽會是烏黑的一片。”
薛太醫猶疑了一會,說道:“臣是將死之人,有些話,臣直言不諱,還望皇上能保臣一個全屍。”
“你但說無妨。”
“人的麵色發黑,尤其是嘴唇發烏的話,一般是中毒的症狀。人死後血脈不通,毒物會滯留在五髒之中,四肢也會輕微發黑。”
“你再說一遍。”皇帝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冷寒。
“臣隻能說,先帝有中毒的跡象。其餘的,臣不敢妄斷。”
“很好。”皇帝冷笑道,抓著薛太醫的衣襟,“先帝怎麽會是中毒而亡的?先帝駕崩前,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一致斷定先帝是久病未愈,又感染風寒才會引發舊疾。你卻說先帝是被人毒害的?”
“皇上,你也應該知道,眾口一詞,並不是件難事。先帝到底有沒有中毒,大可以銀針試探。隻是這樣做,對先帝有所不敬。”
“算了。”皇帝神情疲憊,揮了揮手,說道:“你們蓋好先帝的棺槨,在把地宮原封不動地關上。”
皇帝轉身走到了梓宮的門口,對薛太醫說道:“薛太醫,你跟朕出去。”
薛太醫心裏的大石落了地,跟著皇帝出了地宮。
皇帝一出地宮,便喚來幾個禦前侍衛,吩咐道:“地宮裏的人,一個都不許留下。”
薛太醫默然地回頭望了一眼那半開著的地宮,隻覺得那空洞的入口如同地獄裏的惡魔,將無數的人拉進萬劫不複的境地。
走在皇陵裏,身上冷了幾分,薛太醫感覺自己雙手冰涼,不禁將雙手交疊在一起。
皇帝突然問道:“你冷麽?”
薛太醫不知如何回答,皇帝輕聲笑道:“朕覺得,朕的一生,真是一個可恥的笑話。”
冷風拂麵,薛太醫望著皇帝背影,忽然覺得,原來皇帝與少主一樣,有著同樣的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