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甲午條約出爐,輿論戰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奧特使,這份條約你看如何?”
北洋大臣耷拉著眼睛,看著桌上的文件,不去看陸奧。
陸奧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輕輕吸了口氣,清醒過來,才接過文件:
“這份條約過於苛刻了,日清兩國有著深厚的友誼,這次僅僅因為一些誤會導致刀兵相向。”
陸奧合上文件,
“為了兩國友誼計,東瀛政府決定放棄對清國的賠款要求。”
北洋大臣皺著眉頭,他可不信被人吃進去的肥肉,人家還會吐出來:
“一億日元,已經是我們能承受的極限,在領土問題上我們也做出了諸多讓步,價格不能再……”
陸奧大手一揮:
“李大人,見外了不是?你我兩國何必說這些?賠款不要就不要了。”
“領土問題上,也按照目前的劃分,交還奉天,其餘東瀛軍隊所占領之領土歸屬東瀛。”
“擊敗閔軍後,台澎及琉球交還東瀛,如此便夠了。”
有時候他都覺得很魔幻,明明東瀛搏命一擊已經接近失敗,開始尋求一個體麵的結局了。
要是能保住半島,東瀛都會很開心很滿足了。
突然間,清國就要爆發內戰,並向東瀛求和了,條件還前所未有的好。
但是!
那麽好的機會,東瀛怎麽會吃這一點就夠了?
放棄賠款,不過是為了要更多,同時還能平息一下清國對東瀛的輿論壓力。
這一年以來,因為戰爭,東瀛的棉紡織業失去了出口市場,許多企業已經支持不下去了。
所以,需要輿論上做一點改變。
反正這筆錢又不會少。
“不過……”
陸奧微微沉吟,北洋大臣眼睛一眯。
眾所周知,轉折之後是重點。
“清國朝廷和閔軍的戰鬥畢竟是內戰,作為外國,東瀛不便插手。”
“但是!”
一旁都已經起身的慶親王聽到但是,又坐了下來。
“考慮到東瀛和清國的友誼,天皇陛下願意讓東瀛陸軍以雇傭兵的形式,幫助清國戰鬥。”
“這是具體的雇傭模式。”
陸奧拿出一個文件夾,裏麵是一張價目表。
北洋大臣翻開,眼睛瞪得老大。
怪不得東瀛不要賠款呢。
每名東瀛二等兵,每日的雇傭費用是兩日元,一等兵是四日元,以此類推。
一應武器彈藥由東瀛提供,清國買單,各類後勤也是一樣,由清國負責買單。
所有後勤物資武器彈藥的價格,都是在市場價的基礎上翻倍甚至三倍、四倍。
同時,指揮權在東瀛將領手上,清國無權幹預指揮,在東瀛軍隊離開前,清國都必須支付費用。
“為了方便管理,一個軍,也就是三個師團起租,對了,背後還有撫恤金的標準。”
“有人戰死,即便是親王殿下戰死,清國隻要支付了撫恤金,都不會有後續問題。”
陸奧指了指紙張背麵。
北洋大臣看向撫恤金,二等兵戰死需要支付100日元,相當於差不多80兩銀子。
往上是200\/300……
“這!這這這!”
北洋大臣哪裏敢簽。
東瀛一個軍六萬人,哪怕全是二等兵,一天也得十二萬日元,按1:0.8算,也得九萬六千兩白銀。
這還是光工資,不算吃喝拉撒等日常消耗,不算訓練和作戰的物資消耗。
而且也不可能全由二等兵組成。
這樣一個軍,一個月怕不是得花四五千萬兩銀子,清國哪裏有銀子呀!
賠款都是找銀行貸款賠的!
“我們答應,隻要貴國盡快發起對閔軍的進攻就行。”
慶親王見北洋大臣沒反應,立刻站了出來,
“這個費用,也得從貴國對閔軍發起進攻開始算。”
北洋大臣懵了,你不講講價?
陸奧也懵了,你不講講價?價格給低了?
“好吧!那就簽約吧!”
陸奧歎了口氣,有些勉強。
想反悔加價,但這時候反悔,又怕有變數。
“先租一個軍吧。”慶親王點了點頭。
作為滿貴,他們在乎朝廷需要出多少銀子嗎?
他們不在乎,隻要朝廷不缺了他們那份就行了。
出銀子,隻需要攤派下去,總能收到。
但要是因為這點銀子,讓閔軍打進京了,那就什麽都沒了。
於是,甲午條約、甲午借兵條款,雙雙出爐。
後者為秘約,約定不透露出去。
但我大清的官,你要讓他們嚴格保密,特別是這份文件得送到軍機處,然後讓太後過目、皇帝用印。
怎麽保的住?
消息自然而然的走漏了。
…………
遼東戰場。
王福生最近內心非常不安。
“偵察兵回來了。”
情報參謀抱著一捧情報,走到沙盤邊緣,
“這裏,大概有三百人,應該是一個中隊。”
“這個鎮子上有一百多人,老百姓說有兩門炮,但偵察兵沒能找到。”
“這裏有一個聯隊部……”
隨著一個個旗子被插上沙盤,局勢變得越來越明朗,王福生也越來越疑惑不安。
所有的情報都顯示,東瀛已經完成了對閔軍的陸上圍堵,但雙方最近處從之前的數百米,變成了十公裏。
相當於東瀛人憑空讓出了一片緩衝區。
而且兵力開始分散,看起來在加固合格交通線的防禦。
和之前重兵集結,要主動進攻打大仗的樣子,完全不同。
要知道閔軍才是登陸者,按照正常的邏輯,東瀛應該會處於攻勢,把閔軍推下海才對。
之前就是這樣。
東瀛都沒準備好,雙方就爆發了多次局部交火,就是想趁閔軍立足未穩反推。
“這群倭寇到底在想什麽?他們在等什麽?”
王福生不明白。
“在等待援軍?可是,他們有援軍,我們也有。”
參謀官雙手撐著桌子,也看不懂,
“從軍事角度來說,這種做法是違反常識的,會不會是另一些方麵出來變數?”
“我們要不要攻一下試試?營一級的小規模進攻。”
王福生都要同意了,但下令之前又改變了決定:
“先不管它,既然它們給我們時間,那我們也別客氣。”
“繼續加固工事,想辦法從威海衛拆幾門岸防炮過來,把這裏的情況向大人說明,請求下一步指示。”
王福生也覺得變數可能在戰場之外,所以決定先請示一下再說。
……
“割地、借兵,朝廷真大方啊!”
湯瀟逸麵無表情的將電報扔在一旁,起身背著手,走到窗戶邊。
窗外院子裏,假山奇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大人,朝廷這是準備對我們下手了,看來在魯地的手段還是激進了些。”
劉一鳴忐忑的看著湯瀟逸。
湯瀟逸搖了搖頭:
“激進嗎?”
“新兵征了多少了?”
徐希顏一步踏出,站到劉一鳴身前:
“之前我們先把土地分給了現有的士兵,下發了三十萬畝左右。”
“目前土地收繳還在繼續,預計最終不會低於千萬畝,足夠授百萬大軍。”
“正式征兵隻有三天,目前隻收了三萬人,有些倉促。”
“但據估計,踴躍報名者有數百萬人,即便按照最嚴格的標準,也能拉出數十萬人。”
“效果很好!”
其實魯地人是不太信會分田的,但奈何閔軍也會做事。
不僅立功的部分閔軍分到了一塊地,參與威海衛戰役戰死的清軍也發下了土地。
另外,閔軍還在魯地搜集信息,準備給參加此次對東瀛戰爭戰死、殺敵立功的清軍分地,這些都是明麵上宣傳了的。
閔軍分到地了還沒讓人覺得啥,但魯地本地人分到地了,那可是讓人看的清清楚楚。
魯地人本來就多,各種地主官僚和貴族占據了大量耕地,本來就過得辛苦。
不然就不會有闖關東了。
五年,十畝地,戰死了有二十畝。
二十畝呀!一個五口之家一輩子都攢不到。
征兵處剛擺開,立刻就被著急報名的人淹沒了。
“給他們進行為期七天的簡單軍事訓練,然後讓他們負責剿匪、維護地方安定,進一步清算地主官僚。”
“三萬人,應該夠了。”
“在魯地征兵……二十萬吧,讓他們一邊訓練一邊屯墾。”
湯瀟逸摸了摸光禿禿的腦門兒,再等幾個月,就有四十多萬兵馬了。
“大人,那朝廷那邊?”
劉一鳴忐忑的問道。
他也沒想到,朝廷的反應這麽大。
“發一通通電,閔浙總督兼船政大臣、兩江總督兼任南洋大臣,反對朝廷簽訂此條約。”
“這是賣國條約,誰敢簽,誰主張簽,就是賣國,就是漢奸,當天下共擊之。”
“魯地巡撫意圖投降,阻撓戰事,閔軍不得已,接管魯地,接管北洋艦隊。”
“請朝廷下旨斬魯地巡撫狗頭,抄其家,滅其族,以儆效尤。”
“閔軍將與東瀛血戰到底。”
“大概就是這些內容。”
湯瀟逸想了想,事到如今,也該開始搞輿論戰了。
得益於之前東瀛人的挑撥離間,湯大人在民間的聲望不低。
這個說法,會讓中間派有所保留。
湯瀟逸是想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但條件不允許。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他手裏沒人才,打下來後,也隻能任用舊官僚治理。
用上舊官僚,最終還是會發展成另一個清國。
那不白打了嗎?
北洋大臣耷拉著眼睛,看著桌上的文件,不去看陸奧。
陸奧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輕輕吸了口氣,清醒過來,才接過文件:
“這份條約過於苛刻了,日清兩國有著深厚的友誼,這次僅僅因為一些誤會導致刀兵相向。”
陸奧合上文件,
“為了兩國友誼計,東瀛政府決定放棄對清國的賠款要求。”
北洋大臣皺著眉頭,他可不信被人吃進去的肥肉,人家還會吐出來:
“一億日元,已經是我們能承受的極限,在領土問題上我們也做出了諸多讓步,價格不能再……”
陸奧大手一揮:
“李大人,見外了不是?你我兩國何必說這些?賠款不要就不要了。”
“領土問題上,也按照目前的劃分,交還奉天,其餘東瀛軍隊所占領之領土歸屬東瀛。”
“擊敗閔軍後,台澎及琉球交還東瀛,如此便夠了。”
有時候他都覺得很魔幻,明明東瀛搏命一擊已經接近失敗,開始尋求一個體麵的結局了。
要是能保住半島,東瀛都會很開心很滿足了。
突然間,清國就要爆發內戰,並向東瀛求和了,條件還前所未有的好。
但是!
那麽好的機會,東瀛怎麽會吃這一點就夠了?
放棄賠款,不過是為了要更多,同時還能平息一下清國對東瀛的輿論壓力。
這一年以來,因為戰爭,東瀛的棉紡織業失去了出口市場,許多企業已經支持不下去了。
所以,需要輿論上做一點改變。
反正這筆錢又不會少。
“不過……”
陸奧微微沉吟,北洋大臣眼睛一眯。
眾所周知,轉折之後是重點。
“清國朝廷和閔軍的戰鬥畢竟是內戰,作為外國,東瀛不便插手。”
“但是!”
一旁都已經起身的慶親王聽到但是,又坐了下來。
“考慮到東瀛和清國的友誼,天皇陛下願意讓東瀛陸軍以雇傭兵的形式,幫助清國戰鬥。”
“這是具體的雇傭模式。”
陸奧拿出一個文件夾,裏麵是一張價目表。
北洋大臣翻開,眼睛瞪得老大。
怪不得東瀛不要賠款呢。
每名東瀛二等兵,每日的雇傭費用是兩日元,一等兵是四日元,以此類推。
一應武器彈藥由東瀛提供,清國買單,各類後勤也是一樣,由清國負責買單。
所有後勤物資武器彈藥的價格,都是在市場價的基礎上翻倍甚至三倍、四倍。
同時,指揮權在東瀛將領手上,清國無權幹預指揮,在東瀛軍隊離開前,清國都必須支付費用。
“為了方便管理,一個軍,也就是三個師團起租,對了,背後還有撫恤金的標準。”
“有人戰死,即便是親王殿下戰死,清國隻要支付了撫恤金,都不會有後續問題。”
陸奧指了指紙張背麵。
北洋大臣看向撫恤金,二等兵戰死需要支付100日元,相當於差不多80兩銀子。
往上是200\/300……
“這!這這這!”
北洋大臣哪裏敢簽。
東瀛一個軍六萬人,哪怕全是二等兵,一天也得十二萬日元,按1:0.8算,也得九萬六千兩白銀。
這還是光工資,不算吃喝拉撒等日常消耗,不算訓練和作戰的物資消耗。
而且也不可能全由二等兵組成。
這樣一個軍,一個月怕不是得花四五千萬兩銀子,清國哪裏有銀子呀!
賠款都是找銀行貸款賠的!
“我們答應,隻要貴國盡快發起對閔軍的進攻就行。”
慶親王見北洋大臣沒反應,立刻站了出來,
“這個費用,也得從貴國對閔軍發起進攻開始算。”
北洋大臣懵了,你不講講價?
陸奧也懵了,你不講講價?價格給低了?
“好吧!那就簽約吧!”
陸奧歎了口氣,有些勉強。
想反悔加價,但這時候反悔,又怕有變數。
“先租一個軍吧。”慶親王點了點頭。
作為滿貴,他們在乎朝廷需要出多少銀子嗎?
他們不在乎,隻要朝廷不缺了他們那份就行了。
出銀子,隻需要攤派下去,總能收到。
但要是因為這點銀子,讓閔軍打進京了,那就什麽都沒了。
於是,甲午條約、甲午借兵條款,雙雙出爐。
後者為秘約,約定不透露出去。
但我大清的官,你要讓他們嚴格保密,特別是這份文件得送到軍機處,然後讓太後過目、皇帝用印。
怎麽保的住?
消息自然而然的走漏了。
…………
遼東戰場。
王福生最近內心非常不安。
“偵察兵回來了。”
情報參謀抱著一捧情報,走到沙盤邊緣,
“這裏,大概有三百人,應該是一個中隊。”
“這個鎮子上有一百多人,老百姓說有兩門炮,但偵察兵沒能找到。”
“這裏有一個聯隊部……”
隨著一個個旗子被插上沙盤,局勢變得越來越明朗,王福生也越來越疑惑不安。
所有的情報都顯示,東瀛已經完成了對閔軍的陸上圍堵,但雙方最近處從之前的數百米,變成了十公裏。
相當於東瀛人憑空讓出了一片緩衝區。
而且兵力開始分散,看起來在加固合格交通線的防禦。
和之前重兵集結,要主動進攻打大仗的樣子,完全不同。
要知道閔軍才是登陸者,按照正常的邏輯,東瀛應該會處於攻勢,把閔軍推下海才對。
之前就是這樣。
東瀛都沒準備好,雙方就爆發了多次局部交火,就是想趁閔軍立足未穩反推。
“這群倭寇到底在想什麽?他們在等什麽?”
王福生不明白。
“在等待援軍?可是,他們有援軍,我們也有。”
參謀官雙手撐著桌子,也看不懂,
“從軍事角度來說,這種做法是違反常識的,會不會是另一些方麵出來變數?”
“我們要不要攻一下試試?營一級的小規模進攻。”
王福生都要同意了,但下令之前又改變了決定:
“先不管它,既然它們給我們時間,那我們也別客氣。”
“繼續加固工事,想辦法從威海衛拆幾門岸防炮過來,把這裏的情況向大人說明,請求下一步指示。”
王福生也覺得變數可能在戰場之外,所以決定先請示一下再說。
……
“割地、借兵,朝廷真大方啊!”
湯瀟逸麵無表情的將電報扔在一旁,起身背著手,走到窗戶邊。
窗外院子裏,假山奇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大人,朝廷這是準備對我們下手了,看來在魯地的手段還是激進了些。”
劉一鳴忐忑的看著湯瀟逸。
湯瀟逸搖了搖頭:
“激進嗎?”
“新兵征了多少了?”
徐希顏一步踏出,站到劉一鳴身前:
“之前我們先把土地分給了現有的士兵,下發了三十萬畝左右。”
“目前土地收繳還在繼續,預計最終不會低於千萬畝,足夠授百萬大軍。”
“正式征兵隻有三天,目前隻收了三萬人,有些倉促。”
“但據估計,踴躍報名者有數百萬人,即便按照最嚴格的標準,也能拉出數十萬人。”
“效果很好!”
其實魯地人是不太信會分田的,但奈何閔軍也會做事。
不僅立功的部分閔軍分到了一塊地,參與威海衛戰役戰死的清軍也發下了土地。
另外,閔軍還在魯地搜集信息,準備給參加此次對東瀛戰爭戰死、殺敵立功的清軍分地,這些都是明麵上宣傳了的。
閔軍分到地了還沒讓人覺得啥,但魯地本地人分到地了,那可是讓人看的清清楚楚。
魯地人本來就多,各種地主官僚和貴族占據了大量耕地,本來就過得辛苦。
不然就不會有闖關東了。
五年,十畝地,戰死了有二十畝。
二十畝呀!一個五口之家一輩子都攢不到。
征兵處剛擺開,立刻就被著急報名的人淹沒了。
“給他們進行為期七天的簡單軍事訓練,然後讓他們負責剿匪、維護地方安定,進一步清算地主官僚。”
“三萬人,應該夠了。”
“在魯地征兵……二十萬吧,讓他們一邊訓練一邊屯墾。”
湯瀟逸摸了摸光禿禿的腦門兒,再等幾個月,就有四十多萬兵馬了。
“大人,那朝廷那邊?”
劉一鳴忐忑的問道。
他也沒想到,朝廷的反應這麽大。
“發一通通電,閔浙總督兼船政大臣、兩江總督兼任南洋大臣,反對朝廷簽訂此條約。”
“這是賣國條約,誰敢簽,誰主張簽,就是賣國,就是漢奸,當天下共擊之。”
“魯地巡撫意圖投降,阻撓戰事,閔軍不得已,接管魯地,接管北洋艦隊。”
“請朝廷下旨斬魯地巡撫狗頭,抄其家,滅其族,以儆效尤。”
“閔軍將與東瀛血戰到底。”
“大概就是這些內容。”
湯瀟逸想了想,事到如今,也該開始搞輿論戰了。
得益於之前東瀛人的挑撥離間,湯大人在民間的聲望不低。
這個說法,會讓中間派有所保留。
湯瀟逸是想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但條件不允許。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他手裏沒人才,打下來後,也隻能任用舊官僚治理。
用上舊官僚,最終還是會發展成另一個清國。
那不白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