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陽謀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大人!”
劉一鳴匆匆的拿著一遝報紙衝進了湯瀟逸的臨時辦公室。
湯瀟逸放下手中的報表,疑惑的看著劉一鳴:
“一鳴兄,這麽急,出什麽事了?,”
劉一鳴一路奔跑,口幹舌燥的咽了咽唾沫,把報紙遞給湯瀟逸:
“大人您快看,這些報紙上都在捧殺咱們,挑撥咱們和朝廷的關係。”
“來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怕是有人想對咱們下手了。”
劉一鳴把報紙攤開,他一共拿了十幾份影響比較大的報紙,不是頭版也在第二版第一條。
湯瀟逸隨意拿起一張,是字林洋行發行的字林西報。
這個字林洋行也是路透社在清國的獨家合作商,字林西報是當前清國乃至遠東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閔軍首領、超級、勇敢?伯爵……湯瀟逸,日前與東瀛國外交大臣進行了密切的交流。”
“雙方一致同意戰爭不涉及平民原則,同意約束雙方軍隊,盡可能減少戰鬥中平民的傷亡……”
外交篇幅占了一半,看起來沒啥問題,但誰和外交大臣交流了?
準確的說雙方都沒有外交交流,隻是放了一個人去傳話而已。
“記者調查顯示,85%的民眾非常支持湯瀟逸伯爵,如果在英吉利,這個支持率絕對能當選首相……”
“且我們有發現,湯瀟逸伯爵在任的數年中,建立了多個工廠和基礎設施,工作機會快速增加,民眾收入大幅提升……”
“建立工廠、學校、軍隊,湯瀟逸會是東方的俾斯麥嗎?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湯瀟逸的團隊管理下,清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入文明社會……”
湯瀟逸又翻了翻其他報紙,好家夥十幾份報紙都在誇他。
雖然知道這些報紙是別有所圖,但湯瀟逸還是生不起氣來,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這些都是租界發行的報紙?沒有清國人發的?”
湯瀟逸翻了翻,即便有中文版,也是外國人發行的,但淞滬是有清國人發行的報紙的,他們沒有刊行?
“正規報社,額,哪怕是租界中的,都沒有刊行,但各種滿天飛的小報都刊行了。”
“我覺得這是幕後之人怕咱們抓住他們的手尾……屬下認為,這事兒很可能和帝黨脫不了幹係。”
秉持著誰獲利誰是凶手的原則,劉一鳴第一時間把目光放向了帝黨。
這種文章,明顯是在捧殺閔軍,捧殺閔係,閔係能不能反應過來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人相不相信。
閔軍反駁,人家會認為你是在狡辯,沒有證據隻會覺得你手腳幹淨,下手迅速。
不反駁,那你這樣做是不是收買人心?是不是有二心?
如此一來,閔軍和朝廷的矛盾將不可避免的逐步激化。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後黨還會放任閔係成長嗎?還會任由閔係插手戰爭嗎?閔係又還會支援北洋嗎?
北洋艦隊戰術上小勝了一波,但由於是一次性艦隊,還丟失了旅順口,已經是塚中枯骨。
要是閔係再被壓回去,那就是敗局已定。
一旦戰敗,對帝黨最為有利,因為這是後黨的戰敗。
戰敗後,太後將不得不還政於皇帝,帝黨才能獲得投資回報。
這也是這場戰爭非常抽象的一點,主戰派是帝黨,但帝黨除了皇帝之外的上層都不想贏,出戰軍隊也以後黨為主。
主和派是後黨,但後黨卻在開戰後不斷把家當填了進去,最初希望能贏,然後變成別輸太難看。
主戰派瘋狂拖主和派派出的軍隊的大腿,希望主和派別抵抗最好……
“帝黨應該沒有這麽聰明,或者說沒這個腦子。”
湯瀟逸看著這麽多報紙,皺著眉頭,感覺一個陰謀,不!是陽謀籠罩了他。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捧殺不過是政敵的常用招數,但帝黨應該不會用報紙。”
“就算用,他們也不會有那個思維買通這麽多外國報社,帝黨都是反洋務的。”
“退一萬步,就算是買通外國報社,帝黨也不可能知道我們這麽多事。”
“外交、工廠、鐵路、礦山,這麽多東西,帝黨看不明白。”
湯瀟逸就是歧視帝黨。
帝黨是一群真正的頑固派,不是說洋務派裏沒有支持皇帝的,而是帝黨看不起洋務派。
不僅抨擊北洋海軍,一切洋務都被抨擊,因為這是他們的政治內核。
為了可笑的派別,明知道洋務工業是趨勢,卻也假裝看不見。
劉一鳴眨了眨眼睛,排除帝黨……
“是太後在打壓我們?先捧您,然後以此為借口,讓您去京述職?”
湯瀟逸摸了摸下巴:
“等我走了,再派人來分化瓦解你們,之後再讓我上朝,八百刀斧手一擁而上。”
“之後在順理成章的派人,特別是旗人來接收軍隊和艦隊,再和東瀛打一場。”
劉一鳴冷汗直流,連喝兩杯茶都止不住嗓子發幹,勉強扯出一個笑容:
“大人,您別說笑……”
湯瀟逸搖了搖頭:
“後黨不會這樣冒險,東瀛人還沒休戰,逼反了我南北夾擊她拿什麽頂……”
湯瀟逸腦袋裏閃過一道亮光,一旁的劉一鳴也反應過來:
“是東瀛人?”
“艸!它媽的小鬼子。”
劉一鳴眨了眨眼,現在鬼子雖然是用來形容外國人的,但主要是形容歐美白種人。
黃種人一般還是配有個名字的,後來東瀛人才從倭寇淪落為鬼子。
“可惜呀,有一些謀略,但暫時可沒什麽用……”
…………
京師,深宮,儲秀宮內。
兩個宮女被魁梧的太監架住,還有太監捂住她們的嘴,被拖出宮殿後,再無身影。
“哼!都是些沒有尊卑的奴才,都該死!”
宮內,太後麵目陰沉的看著跪著的太監宮女們。
“太後恕罪……”
剛才下朝,太後怒氣衝衝的回到儲秀宮,恰好兩個宮女正在嬉笑。
太後直接讓人把二人拖了下去,應該是活不成了。
雖然宮女也是旗人,但哪怕是旗人也分三六九等,來當宮女,自然不是什麽上等,打死就打死了。
“太後,慶王爺還在東暖閣候著,要不要奴才去回了王爺?”
李蓮英佝僂著身子,聲音盡可能平緩,不惹事兒。
“李蓮英啊。”
太後深呼吸了一下,閉目養神。
“奴才在呢,太後。”
李蓮英趕忙靠到近前。
“你說……這個大清國,怎麽奸臣權臣就是層出不窮呢?”
“先是湘軍,後是淮軍,現在又冒出個閔軍,未來還會有什麽軍?”
“外有強敵,內有奸臣,這大清國,都快變成他漢人的天下了!”
太後氣的頭疼。
她當然知道這事兒肯定是有人故意挑撥,不管是帝黨還是東瀛人,甚至是後黨某些人看著眼熱這樣做,她都不意外。
她在意的閔軍發展的有些快了,本來是好事,在南洋不行後,能牽製北洋。
但這不過半年,北洋已經快被徹底打廢了,沒了北洋,她該用什麽去牽製閔軍?
這種時候還有一大群看不清情況的大臣一直在攻擊北洋,巴不得北洋立刻消失。
發泄了一會兒,太後又去暖閣見了慶親王。
“奴才見過太後。”
慶親王正坐著喝茶,太後進來趕忙放下茶杯趴在地上行禮。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坐吧。”
太後坐到主位上,看著慶親王,
“慶王爺,哀家想知道,閔軍是忠是奸?”
慶親王的表情一下就凝固了,還沒坐下去的屁股也停在半空中。
他在想,太後是不是對閔軍有所不滿?
“回太後,奴才認為,這閔軍,還有淮軍,目前都是忠於朝廷的。”
“這場仗,閔軍如淮軍一般,已經竭盡全力作戰,雖然沒有派兵來北方,但那是因為兵力不足。”
“閔軍兼顧東南海防,還攻占了琉球,為國朝拓土二百裏,手中的幾萬兵馬已然用盡。”
“另外,這報紙上的湯瀟逸,奴才見過他,他來謝恩的時候,奴才和他說過話。”
“此人極力推崇海軍,言必不離海軍,這海軍的艦船不論多大,都開不上岸。”
“開礦建廠是為了給造船廠提供鐵料,開鐵路也是為了運輸煤炭鋼鐵。”
“相比之前,奴才倒是覺得閔軍比當初的淮軍更懂事,至少並沒有胡亂伸手,隻在自己的轄區搞些洋務。”
考慮到賬戶上新增的十萬兩白銀,慶親王絞盡腦汁的給閔軍開脫。
把淮軍也代入進來,能有效降低太後的警惕心,畢竟她製約了北洋大臣十數年,成功把淮軍幹廢了。
之所以不提湘軍,是因為湘軍曾經是真勢大,占據的可不止半壁江山。
隻要曾文正公當時想,當皇帝可能還有人不服,會出意外,但當總統,那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不過他沒有,後來北洋大臣調任東南,東南互保時,北洋大臣也沒同意。
不過可以理解,那時候北洋大臣已經非常老了,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沒必要冒險。
這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要是他也能“撥亂反正”,當一個東方華盛頓,那他的那些錯誤,都會被掩蓋,名聲也不會臭……
“既然閔軍這麽愛搞海軍,就讓他們好好搞海軍吧。”
太後吸了口氣,信了,主要她想信,
“東南海防、巡視南洋,還有海軍出使各國,都交給閔軍去做吧。”
“派兵北上就暫時不用了,希望這樣能讓他們消停一點兒。”
“不過現在在打仗,讓他們派海軍,策應一下北洋。”
劉一鳴匆匆的拿著一遝報紙衝進了湯瀟逸的臨時辦公室。
湯瀟逸放下手中的報表,疑惑的看著劉一鳴:
“一鳴兄,這麽急,出什麽事了?,”
劉一鳴一路奔跑,口幹舌燥的咽了咽唾沫,把報紙遞給湯瀟逸:
“大人您快看,這些報紙上都在捧殺咱們,挑撥咱們和朝廷的關係。”
“來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怕是有人想對咱們下手了。”
劉一鳴把報紙攤開,他一共拿了十幾份影響比較大的報紙,不是頭版也在第二版第一條。
湯瀟逸隨意拿起一張,是字林洋行發行的字林西報。
這個字林洋行也是路透社在清國的獨家合作商,字林西報是當前清國乃至遠東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閔軍首領、超級、勇敢?伯爵……湯瀟逸,日前與東瀛國外交大臣進行了密切的交流。”
“雙方一致同意戰爭不涉及平民原則,同意約束雙方軍隊,盡可能減少戰鬥中平民的傷亡……”
外交篇幅占了一半,看起來沒啥問題,但誰和外交大臣交流了?
準確的說雙方都沒有外交交流,隻是放了一個人去傳話而已。
“記者調查顯示,85%的民眾非常支持湯瀟逸伯爵,如果在英吉利,這個支持率絕對能當選首相……”
“且我們有發現,湯瀟逸伯爵在任的數年中,建立了多個工廠和基礎設施,工作機會快速增加,民眾收入大幅提升……”
“建立工廠、學校、軍隊,湯瀟逸會是東方的俾斯麥嗎?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湯瀟逸的團隊管理下,清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入文明社會……”
湯瀟逸又翻了翻其他報紙,好家夥十幾份報紙都在誇他。
雖然知道這些報紙是別有所圖,但湯瀟逸還是生不起氣來,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這些都是租界發行的報紙?沒有清國人發的?”
湯瀟逸翻了翻,即便有中文版,也是外國人發行的,但淞滬是有清國人發行的報紙的,他們沒有刊行?
“正規報社,額,哪怕是租界中的,都沒有刊行,但各種滿天飛的小報都刊行了。”
“我覺得這是幕後之人怕咱們抓住他們的手尾……屬下認為,這事兒很可能和帝黨脫不了幹係。”
秉持著誰獲利誰是凶手的原則,劉一鳴第一時間把目光放向了帝黨。
這種文章,明顯是在捧殺閔軍,捧殺閔係,閔係能不能反應過來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人相不相信。
閔軍反駁,人家會認為你是在狡辯,沒有證據隻會覺得你手腳幹淨,下手迅速。
不反駁,那你這樣做是不是收買人心?是不是有二心?
如此一來,閔軍和朝廷的矛盾將不可避免的逐步激化。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後黨還會放任閔係成長嗎?還會任由閔係插手戰爭嗎?閔係又還會支援北洋嗎?
北洋艦隊戰術上小勝了一波,但由於是一次性艦隊,還丟失了旅順口,已經是塚中枯骨。
要是閔係再被壓回去,那就是敗局已定。
一旦戰敗,對帝黨最為有利,因為這是後黨的戰敗。
戰敗後,太後將不得不還政於皇帝,帝黨才能獲得投資回報。
這也是這場戰爭非常抽象的一點,主戰派是帝黨,但帝黨除了皇帝之外的上層都不想贏,出戰軍隊也以後黨為主。
主和派是後黨,但後黨卻在開戰後不斷把家當填了進去,最初希望能贏,然後變成別輸太難看。
主戰派瘋狂拖主和派派出的軍隊的大腿,希望主和派別抵抗最好……
“帝黨應該沒有這麽聰明,或者說沒這個腦子。”
湯瀟逸看著這麽多報紙,皺著眉頭,感覺一個陰謀,不!是陽謀籠罩了他。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捧殺不過是政敵的常用招數,但帝黨應該不會用報紙。”
“就算用,他們也不會有那個思維買通這麽多外國報社,帝黨都是反洋務的。”
“退一萬步,就算是買通外國報社,帝黨也不可能知道我們這麽多事。”
“外交、工廠、鐵路、礦山,這麽多東西,帝黨看不明白。”
湯瀟逸就是歧視帝黨。
帝黨是一群真正的頑固派,不是說洋務派裏沒有支持皇帝的,而是帝黨看不起洋務派。
不僅抨擊北洋海軍,一切洋務都被抨擊,因為這是他們的政治內核。
為了可笑的派別,明知道洋務工業是趨勢,卻也假裝看不見。
劉一鳴眨了眨眼睛,排除帝黨……
“是太後在打壓我們?先捧您,然後以此為借口,讓您去京述職?”
湯瀟逸摸了摸下巴:
“等我走了,再派人來分化瓦解你們,之後再讓我上朝,八百刀斧手一擁而上。”
“之後在順理成章的派人,特別是旗人來接收軍隊和艦隊,再和東瀛打一場。”
劉一鳴冷汗直流,連喝兩杯茶都止不住嗓子發幹,勉強扯出一個笑容:
“大人,您別說笑……”
湯瀟逸搖了搖頭:
“後黨不會這樣冒險,東瀛人還沒休戰,逼反了我南北夾擊她拿什麽頂……”
湯瀟逸腦袋裏閃過一道亮光,一旁的劉一鳴也反應過來:
“是東瀛人?”
“艸!它媽的小鬼子。”
劉一鳴眨了眨眼,現在鬼子雖然是用來形容外國人的,但主要是形容歐美白種人。
黃種人一般還是配有個名字的,後來東瀛人才從倭寇淪落為鬼子。
“可惜呀,有一些謀略,但暫時可沒什麽用……”
…………
京師,深宮,儲秀宮內。
兩個宮女被魁梧的太監架住,還有太監捂住她們的嘴,被拖出宮殿後,再無身影。
“哼!都是些沒有尊卑的奴才,都該死!”
宮內,太後麵目陰沉的看著跪著的太監宮女們。
“太後恕罪……”
剛才下朝,太後怒氣衝衝的回到儲秀宮,恰好兩個宮女正在嬉笑。
太後直接讓人把二人拖了下去,應該是活不成了。
雖然宮女也是旗人,但哪怕是旗人也分三六九等,來當宮女,自然不是什麽上等,打死就打死了。
“太後,慶王爺還在東暖閣候著,要不要奴才去回了王爺?”
李蓮英佝僂著身子,聲音盡可能平緩,不惹事兒。
“李蓮英啊。”
太後深呼吸了一下,閉目養神。
“奴才在呢,太後。”
李蓮英趕忙靠到近前。
“你說……這個大清國,怎麽奸臣權臣就是層出不窮呢?”
“先是湘軍,後是淮軍,現在又冒出個閔軍,未來還會有什麽軍?”
“外有強敵,內有奸臣,這大清國,都快變成他漢人的天下了!”
太後氣的頭疼。
她當然知道這事兒肯定是有人故意挑撥,不管是帝黨還是東瀛人,甚至是後黨某些人看著眼熱這樣做,她都不意外。
她在意的閔軍發展的有些快了,本來是好事,在南洋不行後,能牽製北洋。
但這不過半年,北洋已經快被徹底打廢了,沒了北洋,她該用什麽去牽製閔軍?
這種時候還有一大群看不清情況的大臣一直在攻擊北洋,巴不得北洋立刻消失。
發泄了一會兒,太後又去暖閣見了慶親王。
“奴才見過太後。”
慶親王正坐著喝茶,太後進來趕忙放下茶杯趴在地上行禮。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禮,坐吧。”
太後坐到主位上,看著慶親王,
“慶王爺,哀家想知道,閔軍是忠是奸?”
慶親王的表情一下就凝固了,還沒坐下去的屁股也停在半空中。
他在想,太後是不是對閔軍有所不滿?
“回太後,奴才認為,這閔軍,還有淮軍,目前都是忠於朝廷的。”
“這場仗,閔軍如淮軍一般,已經竭盡全力作戰,雖然沒有派兵來北方,但那是因為兵力不足。”
“閔軍兼顧東南海防,還攻占了琉球,為國朝拓土二百裏,手中的幾萬兵馬已然用盡。”
“另外,這報紙上的湯瀟逸,奴才見過他,他來謝恩的時候,奴才和他說過話。”
“此人極力推崇海軍,言必不離海軍,這海軍的艦船不論多大,都開不上岸。”
“開礦建廠是為了給造船廠提供鐵料,開鐵路也是為了運輸煤炭鋼鐵。”
“相比之前,奴才倒是覺得閔軍比當初的淮軍更懂事,至少並沒有胡亂伸手,隻在自己的轄區搞些洋務。”
考慮到賬戶上新增的十萬兩白銀,慶親王絞盡腦汁的給閔軍開脫。
把淮軍也代入進來,能有效降低太後的警惕心,畢竟她製約了北洋大臣十數年,成功把淮軍幹廢了。
之所以不提湘軍,是因為湘軍曾經是真勢大,占據的可不止半壁江山。
隻要曾文正公當時想,當皇帝可能還有人不服,會出意外,但當總統,那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不過他沒有,後來北洋大臣調任東南,東南互保時,北洋大臣也沒同意。
不過可以理解,那時候北洋大臣已經非常老了,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沒必要冒險。
這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要是他也能“撥亂反正”,當一個東方華盛頓,那他的那些錯誤,都會被掩蓋,名聲也不會臭……
“既然閔軍這麽愛搞海軍,就讓他們好好搞海軍吧。”
太後吸了口氣,信了,主要她想信,
“東南海防、巡視南洋,還有海軍出使各國,都交給閔軍去做吧。”
“派兵北上就暫時不用了,希望這樣能讓他們消停一點兒。”
“不過現在在打仗,讓他們派海軍,策應一下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