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總督正給我們施加壓力,讓我們釋放那些東瀛人。”


    “哼!死要錢的,給他拒了。”


    湯瀟逸不滿的揮了揮手,說的是東瀛人死要錢。


    抓了東瀛人後,索要罰金,卻沒一個來交錢的,而是東找西找到處找關係。


    最後甚至用公使的關係,找上了裕祿。


    但就是不給湯瀟逸交罰款。


    不是,東瀛人怎麽不嚐試收買一下呢?湯瀟逸還挺遺憾的。


    “這段時間,我們繳獲的現金及貨物總價七千四百餘兩,徐大人那邊收獲更好,有十四萬兩左右。”


    “我們抓了二百餘人還好,閔地東瀛人不多,台澎那邊,抓了三千餘人,大多為東瀛遊女,現在沒人出錢贖人,隻能養著。”


    “徐大人請教該如何處理。”


    王福生眼皮子跳了又跳,他們抓的人都是男性,因為罰款延期未交付,已經去了礦上自己掙罰款了。


    礦上工資高,他們這種性質的礦工,每天能拿五錢銀子。


    而且吃飯僅僅隻要十二錢,住宿隻需八錢,每天倒貼一兩五錢罷了。


    這種礦工很受歡迎,但遊女,你讓她去開礦,那不浪費時間嗎?


    做生意又是被嚴令禁止的。


    “現在沒工夫管她們,先找個地方圈起來,給她們點農具讓她們自己種地,隻管三個月飯。”


    “對了,先甄別是否帶著病,帶病的別和沒病的放一起。”


    湯瀟逸現在沒工夫管這些小事,時間進入到四月,海軍大閱在即,湯瀟逸正在發愁。


    王福生退下後,鄭景溪也帶著這個問題來了。


    “小逸,派誰帶隊、派哪些船去這些問題,決定了嗎?”鄭景溪看起來有點忙,急匆匆的。


    湯瀟逸轉身拿出花名冊:


    “閔海軍重整之後,那些無用的冗員都裁撤了,現在閔海軍除嶽父大人您和我之外,最高官職隻有參將。”


    “這參將還是從北洋調來的李和,整個閔海軍總兵都拿不出一個。”


    這事兒是湯瀟逸真沒在意,第一是高級軍官少就少了,反正需求不大能正常運行就行,第二是以前也沒有搞這種活動。


    前些日子,徐希顏掛上了提督銜,當時還頂著水師泉州鎮總兵的頭銜,但前些日子閔軍成軍,徐希顏去了閔軍,程序上雙方分離了。


    搞的現在,閔海軍最高官職是李和——剛剛提拔的參將銜。


    “倒不是不能派去,那北洋大臣總不會如此小氣吧?不過參將確實有些拿不出手。”


    “前兩次大閱我們都沒參加,這次參加就派一個參將領隊,讓人知道了還以為是我不重視呢。”


    平時還好,這事兒也沒啥,但對鄭景溪來說這一次不一樣。


    不僅是他上任以來第一件全國性規模的大事,還有卞寶第在任時建福靖福清,說過這是為太後賀的世界第一快船。


    人家最低都是總兵記名提督,你派去的是個參將,等會兒說不定好事變壞事。


    “給他一個記名總兵,掛副將銜,差不多也不會被說閑話了,但沒名沒分的,直接給他升?”


    一功不升兩次,李和練兵的功勞,湯瀟逸已經給他升過一次了。


    軍隊最看能力,最看不慣空降的關係戶。


    湯瀟逸是想給李和一個機會慢慢來,讓他當艦隊司令。


    要是莫名其妙的提升,手下說不定會不服。


    “李和練兵有方,掛個副將銜也沒啥,真要頂著副將銜去,慶王爺那兒怕也幫不了咱們。”


    鄭景溪這麽一說,湯瀟逸來了精神。


    “慶王那兒有消息了?”


    鄭景溪不會莫名其妙的提到慶郡王……


    …………


    往回退半天,小朝會。


    自從日前半島叛亂開始擴散後,朝會內容中就增加了一個固定項目,即半島局勢問題。


    畢竟是清國最後一個藩屬國,也是最親近的藩屬國,不僅曆史悠久,是清國第一個藩屬國,還靠著清國的龍興之地。


    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太後,陛下,奴才有本。”


    今日是慶郡王開頭,因為他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管外交這一塊兒。


    “閔妃稱局勢還在掌控之中,已經調派多路火槍兵進剿,不過目前來看,其軍隊不堪一擊,並不能有效控製地方。”


    “若是一敗再敗,恐怕半島有失。”


    慶郡王站了出來。


    “慶王的意思是,派兵征討之?那讓誰去合適呢?”


    太後話音剛落,一旁的皇帝就忍不住展現存在感:


    “派北洋去吧,火輪船走海路更快,另外津門有淮軍駐紮,能直接抽調。”


    慶郡王臉皮子抽動了一下,趕緊趴在地上:


    “太後,陛下,還沒到出兵的時候,半島官軍雖有小挫折,但尚未出現大敗之勢。”


    “另外,近幾日,東瀛公使三番兩次前來總理衙門,詢問我們對半島的看法。”


    “言語之中,多有攛掇我們出兵之意,對我軍也多有稱讚。”


    “這讓奴才想到了閔亂……”


    慶郡王的話一出口,朝堂瞬間成了蜂窩,嗡嗡嗡的。


    皇帝怒氣衝衝的想說話,被太後一個眼神製止了,等了好一會兒後,朝臣議論的差不多了,太後才對李蓮英使了個眼神。


    李蓮英拿著皮鞭上前,甩了三鞭子。


    每甩一鞭子,還唱喝一聲:


    “啪!”“肅靜!”“啪!”“肅靜!”“啪!”“肅靜!”


    一套流程後,停了下來。


    “各位卿家有什麽看法,有什麽辦法,都拿出來議一議。”


    皇太後不緊不慢的說道。


    “東瀛狼子野心,不可不防,閔亂是他們,這次怕又是他們做的,不給他們點教訓,朝廷顏麵何在?”


    “先是閔亂背後有東瀛人的身影,後是朝亂東瀛極為上心,說背後不是他們,怕也沒人信。如此種種,東瀛怕是所圖甚大,不可不防。”


    “區區東瀛,太後可下旨申飭,讓其立刻上書認罪……”


    “認罪?一個認罪就過去了,那朝廷才是顏麵盡失。皇上,太後,臣陳冠希請戰!”


    “對!兵發半島,還有北洋,兵法東瀛,朝廷養兵千日,也是到用他的時候了。”


    “太後,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不可衝動行事,兵者,國之大事……”


    一番議論後,主戰派主和派就分出來了。


    皇太後眉頭皺了皺,眼皮子抬了抬,看向慶郡王:


    “慶王,你怎麽看?”


    慶郡王剛爬起來,看點名到他頭上,立馬又趴了下去:


    “回太後話,奴才以為,是否申飭東瀛,還需從長計議,太後萬壽在即,萬不可衝動行事、妄動刀兵。”


    慶郡王話音剛落,就感到背後發涼,沒說的,要是就這樣結束,下了朝怕是瞬間就身敗名裂了,趕緊圓了回來:


    “但半島之事也不能任其發展,東瀛狼子野心在閔亂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可不防。”


    太後眉頭舒展開來。


    今年是她60大壽,她可不想打仗。


    她40歲生日那年東瀛侵略台灣打了一仗,贏了也賠錢。50歲生日那年和法蘭西人打了一仗,雖勝猶敗。


    這60歲生日要是再打,那坊間傳聞得變成什麽樣?


    還是慶王懂她。


    “慶王爺是個老持成重的,但朝廷也不能什麽動作都沒有,讓東瀛以為咱怕他個撮爾小國了,此等小國,最是夜郎自大。”


    “慶王爺覺得,咱們該怎麽辦啊?”


    太後還在開心,但他不知道,等她70大壽,沙俄和東瀛就在他們的龍興之地上大打出手。


    等她80,一戰就爆發了。


    這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哈?(可能是巧合)。


    慶郡王趴在地上,眼睛一轉,想到了湯瀟逸慷慨解囊的模樣:


    “回太後話,閔亂之時,綠營皆不可用,非是團練用命,怕是戰亂還沒平呢。”


    “奴才以為,可以此為製,調一員大將,團練關外,還得節製各軍兵馬,練幾萬強軍。”


    “如此一來,即便半島出事,進可進軍平叛或拒倭,退可保關外不失。”


    太後點點頭,做準備是可以的,關外是旗人的退路,不能丟:


    “好!就該如此。那慶王爺覺得,這事兒交給誰去辦合適?”


    本來不應該直接問慶郡王的,但這些日子慶郡王一邊張羅著給她過生日,一邊給她修園子,一邊還讓大女兒給她送錢陪她樂嗬。


    今天說話還這麽合她心意。


    慶郡王趴在地上:


    “閔浙總督裕祿,知兵事,且熟悉關外軍務,又觀看了閔軍建立,最是合適不過。”


    太後點了點頭,這個人選不錯,她還以為慶郡王是要隨便選一個人呢。


    “那就著裕祿為欽差大臣,兼任盛京將軍,節製關外諸將,總攬關外軍事,總辦團練。”


    “裕祿調走,閩浙總督的缺就出來了,慶王爺有沒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太後想了想,覺得還是得補償一下慶郡王。


    慶郡王趴在地上,眉頭一挑,露出喜色,好在別人看不見:


    “太後,台澎巡撫湯牧之,公忠體國,精通洋務。閔軍就是其子一手督辦。”


    “當前倭寇屢屢挑釁,台澎距離倭寇也不遠,讓其署理閩浙總督事,也能震懾宵小。”


    太後點了點頭:


    “那就著其署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劃水睡懶覺並收藏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