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惜見聽邵婉嫻對利風規似是頗有微詞,暗想:“莫非利風規在這借住久了,邵婉嫻不樂意。”她自是不知這當中原委,原來邵婉嫻一直暗戀自己這位師兄,但浮雲心內另有別的女子,隻是不得結果,浮雲知邵婉嫻對自己的心意,卻隻把她當妹妹看,邵婉嫻為他遲遲不擇婿,浮雲怕自己耽誤了師妹,便說自己中年頓悟,改心修道,此後果真尋了一間道觀修行。
邵婉嫻不死心,便在道觀旁搭了間茅廬,日日入觀去見浮雲,弄得滿道觀的修士盡知,浮雲被她糾纏不過,隻得回掖水一亭來,尋了幾間屋子,改成道觀模樣,就說在家修道。他還在自己的“道觀”外砌了一堵長牆,與邵婉嫻的房屋相隔,隻是邵婉嫻氣不過,請人又把那長牆拆了。
浮雲也不惱,便隨邵婉嫻。邵婉嫻雖擾浮雲修行,但從未有過逾矩之舉,浮雲待她多是容忍。
隻是邵婉嫻看不過浮雲對旁人上心,偏偏浮雲為人寬厚仁善,最有慈悲,待悲苦落難之人俱好。浮雲與利風規少年相識,而後成為摯友,利風規落難之時,浮雲冒險將他接回掖水一亭避難,兩人越發親近,邵婉嫻常為此不樂,是以有時對利風規便總是用言語擠兌。
再說這掖水一亭並非邵婉嫻私產,而是他們師父琴錚所有,琴錚逝世後,邵婉嫻與浮雲各得了掖水一亭的一半宅院,隻是平日偶有迎賓等事,都是邵婉嫻出麵,時日久了,外間的人都以為邵婉嫻是掖水一亭之主,卻不知這裏還有位主人。
這邵婉嫻本是孤女,因她是司馬磬夫人的親戚,也曾入過朝陽教,隻是那時正值司馬磬司馬徽兄弟爭奪教主之位,邵婉嫻被卷入其中,險些喪命,而後司馬彌、司馬冰之父(司馬陵)看這妹妹在朝陽教難以自保,仗著自己與琴錚熟識,便把她送到掖水一亭,自此邵婉嫻便做了琴錚的徒弟,成了浮雲的師妹。也因她記念司馬彌父親的恩情,當日司馬彌兄妹從北漠脫險到此,她方不顧一切收留了司馬家兄妹二人,把二人當做自己親生兒女教養,於二人所求亦是無一不應。而她也知琴家對司馬家昔日的承諾,琴錚無兒女,她與浮雲自也接承了琴家對司馬家的承諾,凡司馬家拿了雲簪戒指來求助的,需為他們辦成,而那雲簪戒指琴家便收回,往日之恩一筆勾銷。當日司馬彌兄妹來時,本也是拿著雲簪戒指來的,但邵婉嫻自己便想救他們兄妹,壓根沒看在那雲簪戒指的麵上,是以雲簪戒指仍是被司馬彌他們拿著,一直未收回。
後來一道眉潛入王府去救司馬磬,司馬彌恐司馬磬不信一道眉,便讓一道眉拿了那雲簪戒指去,以表身份。誰知柳惜見誤闖佛堂,救出司馬彌磬後,司馬磬一時發興,便將那雲簪戒指轉手送了柳惜見。
司馬磬被囚多年,所思所想與常人大不相同,又霸道執拗。回到掖水一亭後,便說受了人家相救之恩,要將孫女司馬冰嫁給救了自己那人,雲峰戒指便是求親的信物。司馬冰心有所屬,自是不願,為此和司馬磬大吵一架,司馬磬見司馬冰忤逆自己,更是氣怒,放言把司馬冰綁了,也要她嫁給在合家口救出自己那小夥。祖孫為此事鬧得不快,司馬彌才叫人帶了司馬磬出門散心,這時柳惜見卻又找了來。司馬冰自是把她當做罪魁禍首,是以對柳惜見處處看不順眼。也因此才急著從柳惜見那裏要回雲簪戒指那信物,隻想把司馬家欠“他”的恩情還了,兩下裏償清,各不相欠。
柳惜見托那青衣女子替她通傳時,邵婉嫻不在,青衣女子便把柳惜見求見一事報與了司馬彌、司馬冰,那時他兄妹正一處用飯,司馬冰聽了,便想設法從柳惜見那要回戒指。又正巧司馬彌有事,不得立時接待柳惜見,隻叫一道眉把柳惜見帶進府歇息,自己處置了雜事再見柳惜見。
司馬冰懷有私心,半途令漣漪假傳消息,將一道眉引走,把柳惜見帶去紫霞閣,司馬冰想要盡早還恩,直問柳惜見有什麽想要的。柳惜見那句話“此來關乎一人的一生”,本是說明千霜,卻讓正讓為親事愁煩的司馬冰誤會,她性子火爆,也不細想,以為柳惜見是來求親,忍不住便與柳惜見動手。
柳惜見雖是聰明伶俐,卻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與司馬冰早已這麽樣成了對頭。
說回此際,利風規早知邵婉嫻的脾氣,若換了平日也不會與她計較,但這兩日他正為化通離世一事悲痛,邵婉嫻這又來說些不中聽的話,利風規一時氣急,說道:“不用掖水一亭能飛能走,我走,必定會把浮雲兄一起帶走。”
邵婉嫻橫眼向利風規,道:“誰讓他叫浮雲呢,我留不住,你便能留得住嗎!”
利風規笑道:“我才不留他呢,他隻要同我出了掖水一亭這天地,他愛去哪兒去哪兒,我不拘禁半分。浮雲,便是該四方遊走的。”
邵婉嫻被他這話震住,久久不能回神。
浮雲怕他二人吵得更厲害,道:“利兄,咱們回我那裏去說吧。”說完,又吩咐司馬彌:“你在這陪你師叔說話。””
利風規知浮雲顧慮,與柳惜見道:“李公子,咱們換個地方說話。”
柳惜見自進了這掖水一亭來,好好說事的時候少,大半時候倒都是移步換地方,心中暗暗好笑,卻也隻得跟了利風規他們去。
道上,利風規說道:“公子,我定會去醫治那明少俠,隻是要推遲一陣,我與化通禪師相交多年,他如今身故,我需得去天明寺送他一程。”
柳惜見雖盼他早日去為明少霜解毒,但自己是求人那一個,總要從醫者之願,再想明千霜的病尚餘時日可轉圜,也隻好回道:“勞煩利前輩,隻要利前輩肯出手相救,那恩公的病就有了救治的指望。”
利風規道:“也是化通大師的信送得遲了,昨兒送信來的那位師父說,化通大師的信本是早已寫好的,當時便要送來,隻是不久後大師便去世了,為此耽擱了半月才送來,我昨日才收到這信。”
柳惜見想起化通遇害那日的情形,暗暗點頭,想起化通,心中又是感激又是哀慟。
邵婉嫻不死心,便在道觀旁搭了間茅廬,日日入觀去見浮雲,弄得滿道觀的修士盡知,浮雲被她糾纏不過,隻得回掖水一亭來,尋了幾間屋子,改成道觀模樣,就說在家修道。他還在自己的“道觀”外砌了一堵長牆,與邵婉嫻的房屋相隔,隻是邵婉嫻氣不過,請人又把那長牆拆了。
浮雲也不惱,便隨邵婉嫻。邵婉嫻雖擾浮雲修行,但從未有過逾矩之舉,浮雲待她多是容忍。
隻是邵婉嫻看不過浮雲對旁人上心,偏偏浮雲為人寬厚仁善,最有慈悲,待悲苦落難之人俱好。浮雲與利風規少年相識,而後成為摯友,利風規落難之時,浮雲冒險將他接回掖水一亭避難,兩人越發親近,邵婉嫻常為此不樂,是以有時對利風規便總是用言語擠兌。
再說這掖水一亭並非邵婉嫻私產,而是他們師父琴錚所有,琴錚逝世後,邵婉嫻與浮雲各得了掖水一亭的一半宅院,隻是平日偶有迎賓等事,都是邵婉嫻出麵,時日久了,外間的人都以為邵婉嫻是掖水一亭之主,卻不知這裏還有位主人。
這邵婉嫻本是孤女,因她是司馬磬夫人的親戚,也曾入過朝陽教,隻是那時正值司馬磬司馬徽兄弟爭奪教主之位,邵婉嫻被卷入其中,險些喪命,而後司馬彌、司馬冰之父(司馬陵)看這妹妹在朝陽教難以自保,仗著自己與琴錚熟識,便把她送到掖水一亭,自此邵婉嫻便做了琴錚的徒弟,成了浮雲的師妹。也因她記念司馬彌父親的恩情,當日司馬彌兄妹從北漠脫險到此,她方不顧一切收留了司馬家兄妹二人,把二人當做自己親生兒女教養,於二人所求亦是無一不應。而她也知琴家對司馬家昔日的承諾,琴錚無兒女,她與浮雲自也接承了琴家對司馬家的承諾,凡司馬家拿了雲簪戒指來求助的,需為他們辦成,而那雲簪戒指琴家便收回,往日之恩一筆勾銷。當日司馬彌兄妹來時,本也是拿著雲簪戒指來的,但邵婉嫻自己便想救他們兄妹,壓根沒看在那雲簪戒指的麵上,是以雲簪戒指仍是被司馬彌他們拿著,一直未收回。
後來一道眉潛入王府去救司馬磬,司馬彌恐司馬磬不信一道眉,便讓一道眉拿了那雲簪戒指去,以表身份。誰知柳惜見誤闖佛堂,救出司馬彌磬後,司馬磬一時發興,便將那雲簪戒指轉手送了柳惜見。
司馬磬被囚多年,所思所想與常人大不相同,又霸道執拗。回到掖水一亭後,便說受了人家相救之恩,要將孫女司馬冰嫁給救了自己那人,雲峰戒指便是求親的信物。司馬冰心有所屬,自是不願,為此和司馬磬大吵一架,司馬磬見司馬冰忤逆自己,更是氣怒,放言把司馬冰綁了,也要她嫁給在合家口救出自己那小夥。祖孫為此事鬧得不快,司馬彌才叫人帶了司馬磬出門散心,這時柳惜見卻又找了來。司馬冰自是把她當做罪魁禍首,是以對柳惜見處處看不順眼。也因此才急著從柳惜見那裏要回雲簪戒指那信物,隻想把司馬家欠“他”的恩情還了,兩下裏償清,各不相欠。
柳惜見托那青衣女子替她通傳時,邵婉嫻不在,青衣女子便把柳惜見求見一事報與了司馬彌、司馬冰,那時他兄妹正一處用飯,司馬冰聽了,便想設法從柳惜見那要回戒指。又正巧司馬彌有事,不得立時接待柳惜見,隻叫一道眉把柳惜見帶進府歇息,自己處置了雜事再見柳惜見。
司馬冰懷有私心,半途令漣漪假傳消息,將一道眉引走,把柳惜見帶去紫霞閣,司馬冰想要盡早還恩,直問柳惜見有什麽想要的。柳惜見那句話“此來關乎一人的一生”,本是說明千霜,卻讓正讓為親事愁煩的司馬冰誤會,她性子火爆,也不細想,以為柳惜見是來求親,忍不住便與柳惜見動手。
柳惜見雖是聰明伶俐,卻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與司馬冰早已這麽樣成了對頭。
說回此際,利風規早知邵婉嫻的脾氣,若換了平日也不會與她計較,但這兩日他正為化通離世一事悲痛,邵婉嫻這又來說些不中聽的話,利風規一時氣急,說道:“不用掖水一亭能飛能走,我走,必定會把浮雲兄一起帶走。”
邵婉嫻橫眼向利風規,道:“誰讓他叫浮雲呢,我留不住,你便能留得住嗎!”
利風規笑道:“我才不留他呢,他隻要同我出了掖水一亭這天地,他愛去哪兒去哪兒,我不拘禁半分。浮雲,便是該四方遊走的。”
邵婉嫻被他這話震住,久久不能回神。
浮雲怕他二人吵得更厲害,道:“利兄,咱們回我那裏去說吧。”說完,又吩咐司馬彌:“你在這陪你師叔說話。””
利風規知浮雲顧慮,與柳惜見道:“李公子,咱們換個地方說話。”
柳惜見自進了這掖水一亭來,好好說事的時候少,大半時候倒都是移步換地方,心中暗暗好笑,卻也隻得跟了利風規他們去。
道上,利風規說道:“公子,我定會去醫治那明少俠,隻是要推遲一陣,我與化通禪師相交多年,他如今身故,我需得去天明寺送他一程。”
柳惜見雖盼他早日去為明少霜解毒,但自己是求人那一個,總要從醫者之願,再想明千霜的病尚餘時日可轉圜,也隻好回道:“勞煩利前輩,隻要利前輩肯出手相救,那恩公的病就有了救治的指望。”
利風規道:“也是化通大師的信送得遲了,昨兒送信來的那位師父說,化通大師的信本是早已寫好的,當時便要送來,隻是不久後大師便去世了,為此耽擱了半月才送來,我昨日才收到這信。”
柳惜見想起化通遇害那日的情形,暗暗點頭,想起化通,心中又是感激又是哀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