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這一年的春節,是王鐵鎖去世後最熱鬧的一個春節。


    王鯤已經轉業回來,到寧城綢廠當了副廠長;王鵬剛剛被任命為梧桐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王帥在學校入了黨,並帶了一個女朋友回來;李慧雖然沒能考上本科,但總算是考取了天水財經專科學校讀會計;孫梅梅在梅灣旅遊開發公司也幹得有聲有色。


    張冬海作為王帥的幹爹,年三十那天,特地在梧桐大酒店訂了兩桌,把王家人也全部叫到一起,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年夜飯。


    三天的春節假期,王鵬把全家人都帶到石泉老家過年,讓那些到梧桐家裏來給他拜年的人都撲了個空。


    假後上班第一天,王鵬一進入自己在縣委大院的新辦公室,翁麗華就跟了進來。


    “王縣,新年好!”


    “嗬嗬,新年好,翁姐!”


    王鵬打了招呼,一邊脫大衣一邊問:“春節回老家了嗎?”


    翁麗華笑笑說:“回了,我就是來給你送些家鄉的土產。”說著就把一壇米酒放在了王鵬桌上,“這可是自家釀的哦。”


    “嗬,謝謝!”王鵬打開酒壇上的蓋子聞了聞,“嗯,很香啊!”


    翁麗華依舊笑著說:“後勁很大的,你喝的時候別貪嘴。”


    王鵬點點頭,隻聽翁麗華又說:“王縣,年書記讓我來問問你,對秘書有沒有什麽要求?”


    王鵬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麽秘書?”


    “給你配的秘書啊,瞧你,不會這麽快忘了我們縣府辦也有秘書科了吧?”翁麗華說。


    “啊,你是說這個。”王鵬點點頭說,“暫時還是先不要安排吧,我請示一下年書記後再作決定也不遲。”


    年柏楊身兼黨政一、二把手之職,王鵬作為梧桐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除去專管黨務的縣委副書記吳興言,在如今的梧桐,他已成了縣裏的三把手,整個二號樓無人能出其左右。


    翁麗華在年柏楊搬往一號樓辦公後,沒有再跟著年柏楊,而是留在縣府辦升任為縣府辦主任,算是這兩年內縣裏一幹秘書中升得比較快的。


    聽王鵬這樣說,翁麗華便說:“那在正式分派前,就由我先為你服務,你看行嗎?”


    王鵬笑道:“翁姐,憑良心說,你來給我服務,我還真不適應。”他坐下來隨手翻了翻報紙後說:“你先去忙吧,我有事再打電話給你。”


    翁麗華有點失望,但還是笑著走了出去。


    翁麗華問秘書的事,倒是提醒了王鵬,這個身邊的人是相當重要的。


    他不是不明白,年柏楊也擔心他剛回縣裏,身邊這個秘書如果用得不適當,很多事情就會出問題,因而才會把翁麗華留在縣府辦。


    但王鵬有自己的想法,翁麗華最大的優點是嘴巴緊,其次是反應靈活,除此以外,無論是謀略還是文筆,都不是她的強項。


    而且,王鵬在曲柳、梧桐,曾兩次差點因為女人的問題出事,事不過三,他不希望自己再因為這種事栽跟頭,所以身邊這個秘書,絕不會再用女同誌,他要最大限度地減少被人製造話題的機會。


    在他心裏,一直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曲柳黨政辦的餘曉豐,另一個是江下村出事後下派到江下村的馮海波。


    會想到餘曉豐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餘曉豐具備一個秘書所應具有的全部專業素質,但這也恰恰是餘曉豐最大的毛病,他是把秘書當職業在做,缺少一種全局眼光,如果用了他,不能把他當副手來看。


    馮海波會進入王鵬的視線,是因為他在江下村短短一年裏所做出來的成績。


    就像他當初向王鵬建議的,江下有成片成片的竹林,完全可以搞竹製品加工,他到了江下村後,就把全副精力投入其中,很快形成了一個圍繞竹林做文章的產業係列,雖然目前還隻是初見成效,但骨架已經完全成形。


    王鵬找了個時間,與年柏楊討論了一下這個事情,倆人最後一致覺得,馮海波既然是個人才,就這樣把他調來當秘書,雖然對王鵬的工作是大有幫助,但對曲柳來說是個損失,不足取。


    考慮再三,最後還是定了餘曉豐,在王鵬到縣裏工作半個月後,餘曉豐正式調到縣府辦秘書科,對口服務於王鵬。


    這半個月,並不是僅僅在安排自己身邊這個秘書,與剛剛出任鎮長時不同,他熟悉這個縣委大院裏的許多人,但不代表他熟悉下麵每個鄉鎮的主要領導,所以,這次他首先做的,是一個個找人談話,縣裏包括沈哲在內的各個副縣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鄉鎮的鎮長,他必須先摸一摸這些人的態度,做到心裏有數。


    沈哲等人是熟知王鵬做事情不太按章法,時而低調,時而張揚,但看到半個多月了,就調了一個秘書到自己身邊來,除此之外也就是找人談談話,並沒有其他什麽動作,原先提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估計他因為是年柏楊一手提拔的,應該不會新官上任樹立威望什麽的。


    大多數人都覺得,如此一來,以後倒也簡單,隻要應付好了年柏楊,王鵬不過就是個擺設。


    餘曉豐調到縣府辦後,王鵬坐在辦公室的時候明顯就少了,每天都早上來照個麵,然後就由餘曉豐開著車載著他離開縣委大院,一天都不會見人影,除非縣委有會議,他才會出現,誰也不知道他在忙些什麽。


    漸漸的,縣委大院裏的閑話就多了起來,說這麽年輕的人當縣裏的三把手,實在是不堪重任!上任都差不多三個月了,一件實事也沒做過,一次政府口的會議都沒有組織過,除了找人談話閑扯,具體工作也一件沒布置,王鵬這是拿工作不當工作啊。


    陸續有人去找年柏楊反映問題,卻又說不出所以然,隻是發牢騷,年柏楊一律隻聽不發表意見。


    年柏楊的表現,又讓這些人心裏感到沒譜,不明白年、王二人到底在唱哪出?


    直到有一天,沈哲耐不住了,一大早守在王鵬的辦公室門口,見到王鵬後就直接跟他進辦公室,一屁股在他辦公桌對麵坐下來說:“王縣,我有工作要和你商量!”


    王鵬點點頭說:“好啊。”說著也坐下來,扔根煙給沈哲,一副準備洗耳恭聽的樣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王縣,你上回找我談話時,我提的那個扶持縣辦企業的事,到底是行還是不行啊?”沈哲直接了當地問。


    在王鵬找來談話的那些幹部中,沈哲是叫苦最多的人,並且作為現在梧桐在位的四套班子成員中資格最老的一個,又是除王鵬之外唯一入常的副縣長,他的一舉一動成為不少人效仿的對象。


    但是,沈哲為人做事一貫不踏實,彭開喜時期是跟在彭開喜身後,整天想著怎麽整別人,後來在年柏楊手下老實了許多,但工作上依舊不上心,分管的工業工作,幾年來是每況愈下,在全市排名已成了倒數第二位。


    梧桐的縣辦工業企業,這幾年還不如下麵的鄉鎮企業搞得好,單單一個縣日化用品廠,年產值兩千多萬,生產的洗滌用品在省內外銷路都非常好,可是每年都要虧損近兩百萬,並且生產得越多虧損也越多。


    這些都是王鵬在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日子裏摸到的情況。


    王鵬在與一眾領導幹部談話後,就針對他們說的所謂困難、成績開始長達近兩個月的暗訪。他每天由餘曉豐載到外麵,然後再與餘曉豐分騎兩輛摩托車,奔走在各個鄉鎮和縣裏的各個重點企業,向群眾直接了解情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


    就沈哲整天掛在嘴上的,縣辦企業生產難以維繼的現狀,王鵬調查了解後得知的情況,令他既痛心又憤怒。


    縣裏一共才十一個縣辦企業,這些企業雖然有大有小,但無一例外家家虧損,同樣無一例外的是,縣裏隻要有人到廠子裏,無論大小幹部都會獲得熱情招待,不但要吃好喝好玩好,走的時候還要大包小包帶著走。


    最有意思的是,這些企業的邊上總會開著那麽一兩家餐館,靠著廠裏的吃吃喝喝,每年都能掙個十幾二十萬,而餐館的經營者基本都與廠裏或縣裏的頭頭有沾親帶故的關係。


    剛剛結束暗訪,準備要先拿縣裏的工業企業開刀的王鵬,見沈哲這個時候撞了上來,便不動聲色地問他:“你上次隻提了一堆的困難,我想聽聽,你有沒有什麽好的建議?”


    沈哲覺得過了這麽久,王鵬還這樣問自己,很顯然他要麽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要麽就是他也沒什麽好辦法,這讓他心裏那些個自大的因子又膨脹了起來。


    既然王鵬把機會送到自己麵前,沈哲覺得就不如趁機將王鵬一軍,看他怎麽下台!


    “我是想啊,能不能讓財政局給這些企業一些資金扶持?或者,由縣裏作擔保向銀行貸點款。不管怎麽說,總得弄點錢給他們,才能繼續生產下去啊!”沈哲臉上表情很沉重,看王鵬的眼神卻是閃爍的。


    王鵬吸著煙老半天不吭聲,最後卻說,“給錢是要理由的,不然財政局也不會願意掏這個錢,這樣吧,我跟年書記匯報一下,看是不是先讓審計局對這些企業展開一次全麵的財務審計,然後再來決定如何扶持。”


    沈哲一聽這話,整個人傻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歡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歡顏並收藏官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