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瞬間陷入沉思。


    昌繁心裏也咯噔了一下。


    邊城信使報告的情況,已經可以說是非常危急的了。


    好幾百裏相隔的距離,這個消息被送回京城這裏,實際上已經是三四天前的情況。


    在這幾天當中,也不知道邊城那邊是否又發生了新的戰況出現,也不知道那些賊心不死的荒國人,是不是又在集結大軍欲扣開邊軍的城門?


    這兩城之地的邊防軍,實際上人數也並不算少的。


    隻不過,因為朝廷國庫當中羞澀的原因,邊城那邊的防備力量一直都無法裝備完善。


    邊城那邊不單單缺糧草,而且還缺很多盔甲武器,許多必備的戰略物資也嚴重短缺。


    這些窘迫的情況,李世民實際上是一直都有一個比較大概的了解的。


    隻是可惜,他這個大唐朝廷的大家長也是十分為難啊,大唐國土幅員遼闊,無論是東西南北鎮守邊疆的軍隊無論是哪一部分每日每月的消耗也都是十分的巨大。


    邊防線上不但需要步卒,而且還需要數量不少的騎兵,人吃馬嚼的每一個月所耗費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而且大唐的百姓在前隋朝的橫征暴斂之下,也早就已經是把日子過得遍體鱗傷了。


    他體恤百姓,也深知不能夠無休止的加重百姓的賦稅。


    所以每年收上來的賦稅,也僅僅是能夠維持基本開銷。


    從貞觀元年開始,實際上李世民已經在盡力的避免國與國之間的戰端開啟,盡量的去避免國庫糧草因為戰爭而帶來的快速損耗。


    他做得已經算夠好的了,可是即便如此,也還是在巨大的開支之下會常常捉襟見肘。


    窮家的主,它並不好當。


    窮國的陛下,他也很難。


    其實李世民這個人原本是把那權柄看得比較重的,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要節製天下的兵馬,為大唐漢人贏得尊嚴。


    但是他在對待昌繁以及昌繁麾下訓練的那些黑衣民團,他相對來講已經算是非常的放縱非常的寬容的了。


    黑衣民團有不少的消息,其實他早就已經掌握了動向。


    然後,他卻從未去節製。


    這完全是因為,昌繁在去歲的時候和他講過的那些話。


    昌繁曾經信誓旦旦的告訴過他大唐想要富民強兵,就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特別是工業上的發展,還有商業上的提振,這都是需要大破之後而立,需要全方位的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唯有如此,才能夠改變整一個大唐落後於人的局麵。


    對於昌繁建議的這些事,李世民一直是半信半疑的,但是他卻願意為此而大膽嚐試。


    所以,他包容了昌繁許多方麵頗為出格的行為。


    也包容了,昌繁私底下訓練兵團士兵的那些荒唐之事。


    當然,近一年來昌繁也沒有讓他失望,他也收獲了好幾次的意外驚喜。


    單單在此之前昌繁從吐穀渾帶回來的那些金銀財寶,還有數量不菲的鹽鐵和牛羊,事實上已經夠朝廷戶部闊綽的用上大半年的了。


    因此,當此時此刻邊防信使送回來了這個不好的消息,送回來的這份邊關告急的事,李世民也沒顯得有像以往那般過多的緊張。


    隻有了銀子,他的腰板倒是相比以往要更硬了一些。


    更何況,昌繁這個家夥還弄出來那威力巨大的神器。


    李世民沉思片刻,然後就在信使和昌繁有些意外和驚詫的表情當中他用力一拍書案。


    緊接著,他豁然站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敦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衙允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衙允明並收藏大唐敦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