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升米恩,鬥米仇
這句話的意思,對於有著豐富思想和閱曆的昌繁來講,他是非常的了解的。
他似乎也有點明白,薑昆對於鐵娃的那些囑托。
那一些語重心長的囑咐,似乎也蘊藏著一定的哲理。
升米恩,鬥米仇,是心裏期待落空,造就而成的落差。
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解釋一下的話,那就是當溫飽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就會要求尊重需求。都是感激,高標準的恩惠很容易成了人們衡量內心感激的一個標準。
一旦低於這個標準,輕者的話不會再感激,重則的話則會反目成仇。
其實,都是人的內心的標準很容易跟隨外界的變化而開始潛移默化。
對於這些傳承多年,並且要得到過不少學者驗證的傳世大道理,昌繁其實以前求學的道路上也是拜讀過不少的。
隻不過,同樣的境遇他的確是沒有怎麽遇見到過。
因此他也不曾深刻思考。
昌繁仔細的想了想,似乎在以前上一輩子時,自己就曾經有過不太會做人的時候。
說自己不太會做人,不是說自己曾經不是一個好人。
而是說自己曾經太會做好人了,就是那種老好人,爛好人的那一種意思。
即便是出於好心去做好事那也應該是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去做。
根本就不應該,自己個人主觀的認為是好事,便忙活。
就比如,你偶爾給人家女生送出一朵玫瑰花,人家女生肯定會覺得你是一個很浪漫的男子。
但是如果你天天給人家女生送玫瑰,到了哪一天你要是不送了,那人家女生可能就會有生出大抱怨的一個情況。
甚至於,生出對你敵視的仇恨來也是不足為奇。
再比如,還有一個昌繁以前上學時候就廣為流傳開來的老故事。
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個很善良的年輕人,他每天都會施舍給一個乞丐好幾塊錢。
有一天的時候,這個好心的年輕善人不再給乞丐錢了。
正常來講,沒啥不妥。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年輕的善人想象的那般。
直到,有一天…
那個乞丐就氣衝衝的找到了這個善良的年輕人,開始大聲的開口質問他,你現在怎麽不再給我錢了呀?
以前,你不是一直給嗎?
現在,怎麽就不給了?
那個年輕的大善人就實話實說道:我的孩子最近剛剛已經出生了,我需要把錢存起來給孩子買奶粉使用。
我的孩子,需要用錢了。
年輕的大善人心裏頭也沒有什麽彎彎繞,直接就把自己實際的情況給說了出來。
這個年輕人他原本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自己也沒有想那麽多其他更深層的意思。
然而,讓這個年輕的善人更加沒想到的是乞丐的態度。
這個乞丐很生氣,他一怒之下一個耳光給甩了過去,並非常憤怒的大聲質問他道:
“你怎麽可以這樣?怎麽可以把我的錢給那個孩子用?
那個錢,你應該一直保留著給我,我非常需要這個錢。”
這個耳光,直接就甩在了這個年輕的大善人的臉上。
唉……!
至於這個故事的後續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實際上,根本也就沒有了討論下去的意義。
其實,到底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都是有支持者的。
菜根譚:恩易自談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
想起了這個老故事,昌繁這個時候才突然覺得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自己的那些過往,自己是非常的不屑於人情世故的。
但是到了這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無論如何變故和發展都是要好好的學一學的。
這樣的話,也可以盡量的避免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少走錯路,彎路。
如此看來,薑昆大哥腦子裏可不隻是隻會繪圖而已。
他所懂得的文化知識,可能會遠遠的出乎自己的意料。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還是有著非常令人值得思考的一個道理。
好人好事,需適可而止。
道理是這樣。
懂的人都懂,實在不懂不能理解的話,也隻能這樣了。
不過,眼下昌繁因為最需要費腦子的倒不是之前順手救下的這一批女子們。
而是,一直以來追隨在他身後的這些弟兄們。
他們的前途…著實堪憂。
“走,鐵娃,咱們一起到山後麵的高地上麵看看,看看戰士們現在的安頓如何了。”
說罷,昌繁便徑直的往山後麵的高地方向走去。
原本站在不遠處發愣的鍾離若雪,見他們已經往山頂一側的平地方向走去,也是連忙的跟了過去。
她也想了解了解這支隊伍的駐紮情況,回頭也好安排一起的姐妹們給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沒過多久之後,昌繁和鐵娃就站到了斜坡地的入口處。
後山高地,果然開闊。
昌繁有的時候都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接近山頂的地方,竟然還有這樣大麵積的一處斜坡之地。
這簡直就像是專門為了他們戰士的駐紮而量身打造的。
有了這個地方,便可以在這座山上安頓下大批量的人。
斜坡下方的邊沿處,胡亂的野蠻生長著一些較為茂盛的樹木和藤蔓。
雖然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但是看得出來,這些都是不畏懼嚴寒的灌木。
在這寒冷的冬天,依舊是生長得枝繁葉茂,給人一種看上去就有些生機盎然的感覺。
此地,甚好。
有不少的戰士,正拿著手中的砍刀,在吃力的割斷那些胡亂纏繞的野藤蔓。
也有人在收集藤條,興許是為了接下來的搭建帳篷捆綁牢固所用吧。
昌繁打眼掃了過去,心中也是感覺甚是欣慰,這些戰士們似乎已經非常的習慣了這種就地取材的行軍當中的技巧。
這些小技巧,其實在昌繁交給梁梓燁的訓練小冊子當中也曾有寫過。
如此看來,都學會了。
這些好小子們,倒也基本都算是可塑之才。
他們所欠缺的,可能就是一個能提供給他們自由發揮個人才幹的平台。
或許這個平台…
隻能由自己來搭建了。
這句話的意思,對於有著豐富思想和閱曆的昌繁來講,他是非常的了解的。
他似乎也有點明白,薑昆對於鐵娃的那些囑托。
那一些語重心長的囑咐,似乎也蘊藏著一定的哲理。
升米恩,鬥米仇,是心裏期待落空,造就而成的落差。
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解釋一下的話,那就是當溫飽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就會要求尊重需求。都是感激,高標準的恩惠很容易成了人們衡量內心感激的一個標準。
一旦低於這個標準,輕者的話不會再感激,重則的話則會反目成仇。
其實,都是人的內心的標準很容易跟隨外界的變化而開始潛移默化。
對於這些傳承多年,並且要得到過不少學者驗證的傳世大道理,昌繁其實以前求學的道路上也是拜讀過不少的。
隻不過,同樣的境遇他的確是沒有怎麽遇見到過。
因此他也不曾深刻思考。
昌繁仔細的想了想,似乎在以前上一輩子時,自己就曾經有過不太會做人的時候。
說自己不太會做人,不是說自己曾經不是一個好人。
而是說自己曾經太會做好人了,就是那種老好人,爛好人的那一種意思。
即便是出於好心去做好事那也應該是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去做。
根本就不應該,自己個人主觀的認為是好事,便忙活。
就比如,你偶爾給人家女生送出一朵玫瑰花,人家女生肯定會覺得你是一個很浪漫的男子。
但是如果你天天給人家女生送玫瑰,到了哪一天你要是不送了,那人家女生可能就會有生出大抱怨的一個情況。
甚至於,生出對你敵視的仇恨來也是不足為奇。
再比如,還有一個昌繁以前上學時候就廣為流傳開來的老故事。
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個很善良的年輕人,他每天都會施舍給一個乞丐好幾塊錢。
有一天的時候,這個好心的年輕善人不再給乞丐錢了。
正常來講,沒啥不妥。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年輕的善人想象的那般。
直到,有一天…
那個乞丐就氣衝衝的找到了這個善良的年輕人,開始大聲的開口質問他,你現在怎麽不再給我錢了呀?
以前,你不是一直給嗎?
現在,怎麽就不給了?
那個年輕的大善人就實話實說道:我的孩子最近剛剛已經出生了,我需要把錢存起來給孩子買奶粉使用。
我的孩子,需要用錢了。
年輕的大善人心裏頭也沒有什麽彎彎繞,直接就把自己實際的情況給說了出來。
這個年輕人他原本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自己也沒有想那麽多其他更深層的意思。
然而,讓這個年輕的善人更加沒想到的是乞丐的態度。
這個乞丐很生氣,他一怒之下一個耳光給甩了過去,並非常憤怒的大聲質問他道:
“你怎麽可以這樣?怎麽可以把我的錢給那個孩子用?
那個錢,你應該一直保留著給我,我非常需要這個錢。”
這個耳光,直接就甩在了這個年輕的大善人的臉上。
唉……!
至於這個故事的後續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實際上,根本也就沒有了討論下去的意義。
其實,到底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都是有支持者的。
菜根譚:恩易自談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
想起了這個老故事,昌繁這個時候才突然覺得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自己的那些過往,自己是非常的不屑於人情世故的。
但是到了這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裏,無論如何變故和發展都是要好好的學一學的。
這樣的話,也可以盡量的避免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少走錯路,彎路。
如此看來,薑昆大哥腦子裏可不隻是隻會繪圖而已。
他所懂得的文化知識,可能會遠遠的出乎自己的意料。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還是有著非常令人值得思考的一個道理。
好人好事,需適可而止。
道理是這樣。
懂的人都懂,實在不懂不能理解的話,也隻能這樣了。
不過,眼下昌繁因為最需要費腦子的倒不是之前順手救下的這一批女子們。
而是,一直以來追隨在他身後的這些弟兄們。
他們的前途…著實堪憂。
“走,鐵娃,咱們一起到山後麵的高地上麵看看,看看戰士們現在的安頓如何了。”
說罷,昌繁便徑直的往山後麵的高地方向走去。
原本站在不遠處發愣的鍾離若雪,見他們已經往山頂一側的平地方向走去,也是連忙的跟了過去。
她也想了解了解這支隊伍的駐紮情況,回頭也好安排一起的姐妹們給大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沒過多久之後,昌繁和鐵娃就站到了斜坡地的入口處。
後山高地,果然開闊。
昌繁有的時候都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接近山頂的地方,竟然還有這樣大麵積的一處斜坡之地。
這簡直就像是專門為了他們戰士的駐紮而量身打造的。
有了這個地方,便可以在這座山上安頓下大批量的人。
斜坡下方的邊沿處,胡亂的野蠻生長著一些較為茂盛的樹木和藤蔓。
雖然都是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但是看得出來,這些都是不畏懼嚴寒的灌木。
在這寒冷的冬天,依舊是生長得枝繁葉茂,給人一種看上去就有些生機盎然的感覺。
此地,甚好。
有不少的戰士,正拿著手中的砍刀,在吃力的割斷那些胡亂纏繞的野藤蔓。
也有人在收集藤條,興許是為了接下來的搭建帳篷捆綁牢固所用吧。
昌繁打眼掃了過去,心中也是感覺甚是欣慰,這些戰士們似乎已經非常的習慣了這種就地取材的行軍當中的技巧。
這些小技巧,其實在昌繁交給梁梓燁的訓練小冊子當中也曾有寫過。
如此看來,都學會了。
這些好小子們,倒也基本都算是可塑之才。
他們所欠缺的,可能就是一個能提供給他們自由發揮個人才幹的平台。
或許這個平台…
隻能由自己來搭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