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徭役隻能是官府才能征召,工坊可是蔡家私人的,這如何行得通?
“主簿大人,當然不是徭役。工坊會支付給女工工錢的。每月十錢的工錢,足夠養活半數家人了。”
還不等主簿再說什麽,謝方已經從震驚中驚醒過來,緊緊抓著蔡成的手,喃喃說道:“震驚世人!震驚世人!”
沒錯,一旦商號推出如此布帛,必然舉世皆驚。
其他的布帛基本上賣不出去了。
不過,蔡成對此也早有預計。
富貴人家賣不出去,卻可以活下去。而貧困人家極少販賣布帛,因為一年才勉強織出的兩三匹布,自家都不夠用呢。
“那你原料、紡織的成本是多少?”田玉聽出味道來了。
“當然很低,否則沒辦法保證工坊有利呀。”蔡成嘻笑道。
我當然不能告訴你。
織機是機密,原料製作同樣也是機密。
成本不低,怎麽敢以一百五十錢出售給聯合商號?
蔡成初步核算,當前一匹麻布的成本,大概隻有五十錢。日後工藝會愈加成熟,成本還會降低。
“除了麻布外,還能織綢、緞、絹嗎?”又有人問道。
“當然能,而且都是長五丈、寬四尺。”
震撼,絕對的震撼。
十位士紳代表已經算不清楚聯合商號一年能賺多少了。
難怪成公子之前說,三年內要把紡織工坊擴大到萬人規模。
哪怕是萬人規模,可能也無法滿足大漢十三州的需求。
反正蔡氏工坊的各類布帛一旦推出,其他布帛肯定都賣不出去了。
雖然紡織這一部分的利益,各大族得不到。但商號的利益,還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大到他們不敢想象的程度。
蔡正和中伯把麻布收了起來,大家也都回到了座位上。
蔡成對著上首一禮。“請使君和各位大人,允許我剛剛組建商號的提議。有了聯合商號,之前購買大族田地,也就有了依托。”
上首六人鄙視地看著蔡成。
這還用你說?
我們會不批準嗎?我們敢不批準嗎?
不批準,那些大族豈不是會把郡府拆成瓦礫?
何況這其中還有郡府的兩成分潤。所有官吏都靠這兩成分潤來增加俸祿呢。
“商號的提議不錯。等安置流民後,由郡丞負責、蔡必輔助,各大族參與,共同商議、籌辦商號。”蔡立一錘定音。
“不過,我還有一議。”蔡成說道。
大家有點不解,田地之事,已經按你所說由郡府收購;商號一事也按你所提,事後馬上就組建。你還有什麽提議?
“郡府畢竟是萬民的郡府,太守也是一郡之父母官。商號的收益如此之大,也應該有東萊民眾的一份。所以,我提議給東萊民眾預留兩成分潤,以助他們為東萊的富足多做更多的事情。”
什麽?還要給草民兩成?
那所有大族豈不是隻有六成分潤?
有代表正想反對此議,管哲先開口了。
“世侄所言有理。民眾困苦,必然民心不穩。我們東萊要富足,民心穩定是首要。我剛剛有所算計,僅此布帛一項,商號哪怕僅以三百錢售賣,歲入也不止十億。就按十億算,我大族也能分潤六億,讓兩億給貧民,不僅是行善,而且還可保證東萊民心穩固,我們拿那六億錢的分潤也能安心。”
管哲可以成為蔡成的代言人了,句句都說到了蔡成的心裏。
民心穩固本是官府之事,讓出兩成分潤,等於是輔助郡府安定人心了。
而民心穩固,他們這些大族也可以安心地賺這個錢。豈不是皆大歡喜?
何況,六成的分潤少嗎?
把東萊所有大族的生意收益加起來,恐怕也不到如此收益的一成吧?
他們可沒忘,新布帛隻是蔡氏工坊供應給商號的貨物之一,還有紙張和農具呢。
就憑布帛的出色表現,紙張和農具,估計也必然是驚豔眾人。
所以,讓兩成利怎麽了?
不然的話,難道讓貧民造反,然後大家什麽都得不到?
給貧民讓利,本就是為了皆大歡喜。至於這利怎麽分,那是郡府的事情,無須他們來操心。
十位代表直接點頭,把分潤給貧民的兩成利,直接就定了下來。
如果其他人知道,管氏一族在紡織工坊中,還有三成分潤,真不知道其他大族會不會聯合起來把管氏滅族。
蔡成給了左家造紙工坊的三成分潤,當然也要給管氏好處。
當前,蔡成也隻是讓出了紡織工坊和造紙工坊各自三成利。
其他工坊的利益,蔡成目前還是要緊緊握在手中的。
他缺錢呀,極其缺錢。因為他要養一支軍隊。
激動之後,議事堂中的氣氛慢慢平和了下來。
督郵熱切地看著蔡成,說道:“成公子,可還有其他良策?”
不到一個時辰,蔡成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好處,也讓那些世家豪紳心甘情願地低價出售田地,就連貧民都有分潤,絕對皆大歡喜的結果。
回想起來,仿佛神跡。
蔡成再次對著大家一禮。
“各位大人,各位家主。我覺得,郡府購買田地的價格,不應該高於每畝一千錢。如此,郡府負擔不重,可以全心力地引領東萊更加富裕。雖然各大族在田地方麵有所損失,可在商號的分潤,用不了兩年,損失就都拿回來了。如此低價,也等於是各大族支持郡府安置流民了,何樂而不為?”
這次沒有人反對了,每個人都笑眯眯地看著蔡成,不斷地點頭認可。
他們都把賬算好了。
商號的利益,完全能夠抵消他們低價出售田地的損失。
“是不是還有一個難題?”謝方輕聲地說道。“隻給流民四十萬畝田地,流民會接受嗎?”
所有人心裏又“咯愣”一下。
對呀,光顧高興了,怎麽沒想流民的態度?
如果流民不同意,豈不是白高興一場?
他們沒有察覺,他們已經接受“流民”這一稱呼了。
叫流民好,叫流民朝廷就不會降罪了。
眾人的麵色再次嚴峻起來。
如果流民不接受,最終可能還要出讓八十萬畝田地。
“主簿大人,當然不是徭役。工坊會支付給女工工錢的。每月十錢的工錢,足夠養活半數家人了。”
還不等主簿再說什麽,謝方已經從震驚中驚醒過來,緊緊抓著蔡成的手,喃喃說道:“震驚世人!震驚世人!”
沒錯,一旦商號推出如此布帛,必然舉世皆驚。
其他的布帛基本上賣不出去了。
不過,蔡成對此也早有預計。
富貴人家賣不出去,卻可以活下去。而貧困人家極少販賣布帛,因為一年才勉強織出的兩三匹布,自家都不夠用呢。
“那你原料、紡織的成本是多少?”田玉聽出味道來了。
“當然很低,否則沒辦法保證工坊有利呀。”蔡成嘻笑道。
我當然不能告訴你。
織機是機密,原料製作同樣也是機密。
成本不低,怎麽敢以一百五十錢出售給聯合商號?
蔡成初步核算,當前一匹麻布的成本,大概隻有五十錢。日後工藝會愈加成熟,成本還會降低。
“除了麻布外,還能織綢、緞、絹嗎?”又有人問道。
“當然能,而且都是長五丈、寬四尺。”
震撼,絕對的震撼。
十位士紳代表已經算不清楚聯合商號一年能賺多少了。
難怪成公子之前說,三年內要把紡織工坊擴大到萬人規模。
哪怕是萬人規模,可能也無法滿足大漢十三州的需求。
反正蔡氏工坊的各類布帛一旦推出,其他布帛肯定都賣不出去了。
雖然紡織這一部分的利益,各大族得不到。但商號的利益,還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大到他們不敢想象的程度。
蔡正和中伯把麻布收了起來,大家也都回到了座位上。
蔡成對著上首一禮。“請使君和各位大人,允許我剛剛組建商號的提議。有了聯合商號,之前購買大族田地,也就有了依托。”
上首六人鄙視地看著蔡成。
這還用你說?
我們會不批準嗎?我們敢不批準嗎?
不批準,那些大族豈不是會把郡府拆成瓦礫?
何況這其中還有郡府的兩成分潤。所有官吏都靠這兩成分潤來增加俸祿呢。
“商號的提議不錯。等安置流民後,由郡丞負責、蔡必輔助,各大族參與,共同商議、籌辦商號。”蔡立一錘定音。
“不過,我還有一議。”蔡成說道。
大家有點不解,田地之事,已經按你所說由郡府收購;商號一事也按你所提,事後馬上就組建。你還有什麽提議?
“郡府畢竟是萬民的郡府,太守也是一郡之父母官。商號的收益如此之大,也應該有東萊民眾的一份。所以,我提議給東萊民眾預留兩成分潤,以助他們為東萊的富足多做更多的事情。”
什麽?還要給草民兩成?
那所有大族豈不是隻有六成分潤?
有代表正想反對此議,管哲先開口了。
“世侄所言有理。民眾困苦,必然民心不穩。我們東萊要富足,民心穩定是首要。我剛剛有所算計,僅此布帛一項,商號哪怕僅以三百錢售賣,歲入也不止十億。就按十億算,我大族也能分潤六億,讓兩億給貧民,不僅是行善,而且還可保證東萊民心穩固,我們拿那六億錢的分潤也能安心。”
管哲可以成為蔡成的代言人了,句句都說到了蔡成的心裏。
民心穩固本是官府之事,讓出兩成分潤,等於是輔助郡府安定人心了。
而民心穩固,他們這些大族也可以安心地賺這個錢。豈不是皆大歡喜?
何況,六成的分潤少嗎?
把東萊所有大族的生意收益加起來,恐怕也不到如此收益的一成吧?
他們可沒忘,新布帛隻是蔡氏工坊供應給商號的貨物之一,還有紙張和農具呢。
就憑布帛的出色表現,紙張和農具,估計也必然是驚豔眾人。
所以,讓兩成利怎麽了?
不然的話,難道讓貧民造反,然後大家什麽都得不到?
給貧民讓利,本就是為了皆大歡喜。至於這利怎麽分,那是郡府的事情,無須他們來操心。
十位代表直接點頭,把分潤給貧民的兩成利,直接就定了下來。
如果其他人知道,管氏一族在紡織工坊中,還有三成分潤,真不知道其他大族會不會聯合起來把管氏滅族。
蔡成給了左家造紙工坊的三成分潤,當然也要給管氏好處。
當前,蔡成也隻是讓出了紡織工坊和造紙工坊各自三成利。
其他工坊的利益,蔡成目前還是要緊緊握在手中的。
他缺錢呀,極其缺錢。因為他要養一支軍隊。
激動之後,議事堂中的氣氛慢慢平和了下來。
督郵熱切地看著蔡成,說道:“成公子,可還有其他良策?”
不到一個時辰,蔡成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好處,也讓那些世家豪紳心甘情願地低價出售田地,就連貧民都有分潤,絕對皆大歡喜的結果。
回想起來,仿佛神跡。
蔡成再次對著大家一禮。
“各位大人,各位家主。我覺得,郡府購買田地的價格,不應該高於每畝一千錢。如此,郡府負擔不重,可以全心力地引領東萊更加富裕。雖然各大族在田地方麵有所損失,可在商號的分潤,用不了兩年,損失就都拿回來了。如此低價,也等於是各大族支持郡府安置流民了,何樂而不為?”
這次沒有人反對了,每個人都笑眯眯地看著蔡成,不斷地點頭認可。
他們都把賬算好了。
商號的利益,完全能夠抵消他們低價出售田地的損失。
“是不是還有一個難題?”謝方輕聲地說道。“隻給流民四十萬畝田地,流民會接受嗎?”
所有人心裏又“咯愣”一下。
對呀,光顧高興了,怎麽沒想流民的態度?
如果流民不同意,豈不是白高興一場?
他們沒有察覺,他們已經接受“流民”這一稱呼了。
叫流民好,叫流民朝廷就不會降罪了。
眾人的麵色再次嚴峻起來。
如果流民不接受,最終可能還要出讓八十萬畝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