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股份製公司和職業經理人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 作者:郭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太子報出的這個數據的時候,所有人都懵逼了。
說實話這個價格不算誇張,現在田價平均下來,京畿路的田地也就是十貫左右,而且隨著之前金人打過來,還降了不少,最近才漲回去一些。
亂世田地算個屁,盛世才值錢。
所以一百萬畝田地,其實也就等於一千萬貫。
怎麽看,還是賺的。
畢竟這一百萬畝田地,收租一年也就一百萬貫,五年下來也就五百萬,加上收租的人力什麽的,真不如現錢來得舒服。
隻不過……一百萬畝地,他鄭家拿不出來啊!
“本太子就把話放在這裏,朝廷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田地!所以本太子才會想要和民間合作,不然的話,以朝廷為主拍賣,難道賺頭不是更多?就是因為京畿附近流民太多,所以朝廷需要公田來安置這些流民!算得到的五年兩三千萬貫的利潤,能讓我大宋的歲入多上接近一成,為什麽不是朝廷來賺這個錢?”趙諶道。
這話倒是非常實在,商人們再次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
拍賣什麽的,朝廷來做,反而更有噱頭,更能吸引人來。
甚至加上大內也是用這種鏡子之類的,加上禦用之物的名頭,大戶們會更加的趨之若鶩。
如果不是為了朝廷穩定,怎麽會舍得把這麽大一塊肥肉讓出去。
“除了這種大鏡子之外,還有各種規格的小鏡子。”
趙諶又拍了拍手,內侍們魚貫而入,手裏端著一麵麵各種各樣的鏡子,不過小了許多。
“這些鏡子,成本不過數貫,按照大小有不同的檔次,同樣出售各地的經營權……京畿五路、河北三路加永興軍路與秦鳳路、西南四路、荊廣四路,這四處的經銷權,為五十萬畝;兩淮路與江南東路、江南西路,這兩處的經銷權,各六十萬畝;兩浙路、福建路,各八十萬畝!本太子仔細算過,這些地方,絕對能消化產出,之所以福建路也這麽高,是因為海上貿易大部分在福建,這些鏡子通過海外貿易賣出,利潤更高!朝廷與太子府就不與民爭利了,用京畿路的土地,來交換這些經營權,是不是劃算,你們可以回去仔細想想,也可以多宣傳一下,總之,本太子對鏡子有信心,絕對不會沒人要這個經營權!”
圍著從巴掌大的圓鏡,到臉盆大的方鏡看了半天,商人們都是喜出望外,要知道這些鏡子雖然個體價值不會高——畢竟現在好的銅鏡也就幾貫錢,然而如果隻要和同規格的銅鏡差不多的價格,那誰還買銅鏡啊!
那可是巨大的市場!
雖然都是零碎的收入,然而匯聚起來,那就足夠多了!
而且他們也不用自己到處跑去推銷,手裏有了經銷權,分頭賣給那些小商人就可以了,簡直可以說是坐收利潤。
這是最舒服的做法。
朝廷不這麽做,當然也是為了田地,不然通過朝廷的機構去做,會更加的穩妥。
“銷往何處的鏡子,背後都會以獨特的方式做上記號,不存在別的經銷商會去你所在的地盤上賣。”趙諶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
隻不過……趙諶要的土地,還是太多了一些。
這讓他們顯得有些為難。
“我知道,這些田地,你們任何一家都拿不出來,可是你們非要自己一家做嗎?為什麽不能聯合親戚好友,一起來做呢?我這裏各種鏡子就放在這裏,當展覽!任何人都可以來看!你們可以拉自己的親朋好友來看,再回去算算,這筆生意做不做得。當然了,要快,因為想和本太子做生意的,可不止你們這幾個。”
趙諶甩了甩袖子,然後走了,商人們相互看看,知道趙諶這算是下了最後通牒。
說實話趙諶的要求,確實不算過分。
雖然一口氣要拿這麽多田地出來,從經濟的角度來說趙諶賺大了,可是這年頭,想要錢生錢其實很難,糧價田價在非亂世的時候,其實相對都是穩定的,波動不大,所以換了將來的話,是一次掏一百萬不如分五次掏一百二十萬劃算,而現在,一次掏一百萬,還真就比分五次掏一百二十萬劃算。
也就是說,他們隻要想到用同樣的錢去買經營權的話,實際上是一樣的,朝廷拿到錢再去各處買地,也不存在買不到這回事。
再加上確實看好鏡子的利潤,所以這些大戶回去之後,就開始找來相熟的大戶、姻親、好友之類的,開始討論了。
幾十萬畝的田地,個人當然拿不出來,可是如果算上家族姻親啥的,拿出這麽多田地來,當然也不難。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是要聯合起來才能吃下這樣的生意,這也是趙諶希望看到的,畢竟就算奢侈品的買賣不涉及民生啥的,也不要有那種巨無霸的企業,一旦參與股份的大戶多了,他們中間總是會有矛盾的,自然就成不了氣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來趙諶設下的這個展廳裏觀看鏡子的大戶是絡繹不絕,甚至很多普通人也來看了,無形之中也算是打了廣告。
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玻璃的經銷權,按照趙諶安排的價格,全部都賣出去了。
股份製公司的雛形,也從這一天開始了。
這些大戶聯合在一起,各自根據拿出來的土地,獲得了股份,而這麽多大戶當然不可能全部都自己跑來做生意,某些精明強幹有聲望的商人,開始被他們推出來擔任經銷商,職業經理人的雛形,也同樣就開始了。
對於精通商業的大宋富戶來說,接受這些東西,簡直就是毫不費力。
這樣一來,太子府在京畿路獲得了五百八十萬畝的田地,加上原本朝廷掌握的公田,數量超過了八百萬畝,這已經占了整個京畿路統計在冊田地的三分之一了。
而這些田地,本身都是有佃戶種植的,隨著田地的性質改變,這些佃戶,也很自然的被劃分到了皇莊之中。
皇莊的管理員開始分頭告訴他們,接下來你們種的,就是皇田了,不用交其他苛捐雜稅,原本的租子也不用交了,就是一成田賦,一成皇租,剩下八成,都是自己的。
說實話這個價格不算誇張,現在田價平均下來,京畿路的田地也就是十貫左右,而且隨著之前金人打過來,還降了不少,最近才漲回去一些。
亂世田地算個屁,盛世才值錢。
所以一百萬畝田地,其實也就等於一千萬貫。
怎麽看,還是賺的。
畢竟這一百萬畝田地,收租一年也就一百萬貫,五年下來也就五百萬,加上收租的人力什麽的,真不如現錢來得舒服。
隻不過……一百萬畝地,他鄭家拿不出來啊!
“本太子就把話放在這裏,朝廷現在缺的不是錢,而是田地!所以本太子才會想要和民間合作,不然的話,以朝廷為主拍賣,難道賺頭不是更多?就是因為京畿附近流民太多,所以朝廷需要公田來安置這些流民!算得到的五年兩三千萬貫的利潤,能讓我大宋的歲入多上接近一成,為什麽不是朝廷來賺這個錢?”趙諶道。
這話倒是非常實在,商人們再次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
拍賣什麽的,朝廷來做,反而更有噱頭,更能吸引人來。
甚至加上大內也是用這種鏡子之類的,加上禦用之物的名頭,大戶們會更加的趨之若鶩。
如果不是為了朝廷穩定,怎麽會舍得把這麽大一塊肥肉讓出去。
“除了這種大鏡子之外,還有各種規格的小鏡子。”
趙諶又拍了拍手,內侍們魚貫而入,手裏端著一麵麵各種各樣的鏡子,不過小了許多。
“這些鏡子,成本不過數貫,按照大小有不同的檔次,同樣出售各地的經營權……京畿五路、河北三路加永興軍路與秦鳳路、西南四路、荊廣四路,這四處的經銷權,為五十萬畝;兩淮路與江南東路、江南西路,這兩處的經銷權,各六十萬畝;兩浙路、福建路,各八十萬畝!本太子仔細算過,這些地方,絕對能消化產出,之所以福建路也這麽高,是因為海上貿易大部分在福建,這些鏡子通過海外貿易賣出,利潤更高!朝廷與太子府就不與民爭利了,用京畿路的土地,來交換這些經營權,是不是劃算,你們可以回去仔細想想,也可以多宣傳一下,總之,本太子對鏡子有信心,絕對不會沒人要這個經營權!”
圍著從巴掌大的圓鏡,到臉盆大的方鏡看了半天,商人們都是喜出望外,要知道這些鏡子雖然個體價值不會高——畢竟現在好的銅鏡也就幾貫錢,然而如果隻要和同規格的銅鏡差不多的價格,那誰還買銅鏡啊!
那可是巨大的市場!
雖然都是零碎的收入,然而匯聚起來,那就足夠多了!
而且他們也不用自己到處跑去推銷,手裏有了經銷權,分頭賣給那些小商人就可以了,簡直可以說是坐收利潤。
這是最舒服的做法。
朝廷不這麽做,當然也是為了田地,不然通過朝廷的機構去做,會更加的穩妥。
“銷往何處的鏡子,背後都會以獨特的方式做上記號,不存在別的經銷商會去你所在的地盤上賣。”趙諶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
隻不過……趙諶要的土地,還是太多了一些。
這讓他們顯得有些為難。
“我知道,這些田地,你們任何一家都拿不出來,可是你們非要自己一家做嗎?為什麽不能聯合親戚好友,一起來做呢?我這裏各種鏡子就放在這裏,當展覽!任何人都可以來看!你們可以拉自己的親朋好友來看,再回去算算,這筆生意做不做得。當然了,要快,因為想和本太子做生意的,可不止你們這幾個。”
趙諶甩了甩袖子,然後走了,商人們相互看看,知道趙諶這算是下了最後通牒。
說實話趙諶的要求,確實不算過分。
雖然一口氣要拿這麽多田地出來,從經濟的角度來說趙諶賺大了,可是這年頭,想要錢生錢其實很難,糧價田價在非亂世的時候,其實相對都是穩定的,波動不大,所以換了將來的話,是一次掏一百萬不如分五次掏一百二十萬劃算,而現在,一次掏一百萬,還真就比分五次掏一百二十萬劃算。
也就是說,他們隻要想到用同樣的錢去買經營權的話,實際上是一樣的,朝廷拿到錢再去各處買地,也不存在買不到這回事。
再加上確實看好鏡子的利潤,所以這些大戶回去之後,就開始找來相熟的大戶、姻親、好友之類的,開始討論了。
幾十萬畝的田地,個人當然拿不出來,可是如果算上家族姻親啥的,拿出這麽多田地來,當然也不難。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是要聯合起來才能吃下這樣的生意,這也是趙諶希望看到的,畢竟就算奢侈品的買賣不涉及民生啥的,也不要有那種巨無霸的企業,一旦參與股份的大戶多了,他們中間總是會有矛盾的,自然就成不了氣候。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來趙諶設下的這個展廳裏觀看鏡子的大戶是絡繹不絕,甚至很多普通人也來看了,無形之中也算是打了廣告。
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玻璃的經銷權,按照趙諶安排的價格,全部都賣出去了。
股份製公司的雛形,也從這一天開始了。
這些大戶聯合在一起,各自根據拿出來的土地,獲得了股份,而這麽多大戶當然不可能全部都自己跑來做生意,某些精明強幹有聲望的商人,開始被他們推出來擔任經銷商,職業經理人的雛形,也同樣就開始了。
對於精通商業的大宋富戶來說,接受這些東西,簡直就是毫不費力。
這樣一來,太子府在京畿路獲得了五百八十萬畝的田地,加上原本朝廷掌握的公田,數量超過了八百萬畝,這已經占了整個京畿路統計在冊田地的三分之一了。
而這些田地,本身都是有佃戶種植的,隨著田地的性質改變,這些佃戶,也很自然的被劃分到了皇莊之中。
皇莊的管理員開始分頭告訴他們,接下來你們種的,就是皇田了,不用交其他苛捐雜稅,原本的租子也不用交了,就是一成田賦,一成皇租,剩下八成,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