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前唐藩鎮林立,以至於國家權威全無,五代慘狀尤在眼前。所以我大宋太祖皇帝,定下了武將不得幹涉地方政務的舉措,一舉讓藩鎮難題,再也不能影響朝政的運行,才有了我大宋治理萬民,休養生息的機會。河北西路、河北東路與河東路,這三個地方,確實非常重要,然而如果讓某人掌管當地軍政大權,那豈不是藩鎮重現?到時候此三鎮確實強大了,會不會立即威脅到中樞呢?老臣看來,此等做法,萬萬不可。”種師道朗聲道。


    百官紛紛點頭附和,還是老種穩健,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啊!


    後世說起宋朝,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崇文抑武,認為是宋太祖趙匡胤得位不正,所以強力壓製武將,以免危害到他大宋江山。


    然而實際上,現代人很難想象,從五代十國那個比五胡亂華還要黑暗的年代走過來的所有人,對武將掌權的忌憚和恐懼。


    那短短五六十年,給所有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所以對武人的控製,反而是整個國家的一個最大公約數。


    說穿了,宋朝的武將,就是在給五代十國的那些前輩們胡作非為,在還債呢。


    而這樣做了之後,確實也帶來了很大的好處,那就是民生穩定,文化繁榮,經濟平穩。


    雖然有個說法是“宋朝的農民起義是最多的”,然而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誤解,宋朝有記載的農民起義是很多,那是因為宋朝的記載比以前多了很多,許多起義都被記下來了,前麵的朝代因為史料等問題,很多事情沒記下來而已,比如五代十國那些殘暴的統治,就真沒有人起來反抗嗎?怎麽可能……


    宋江三十六人的流竄作案都能被記下來,說明宋朝的史料比較多,但是沒到一個特別多的地步,所以才會有人去統計它。


    等到了宋之後的朝代,那史料就更多了,在那種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沒有人會吃飽了撐的去統計造反的數量,因為真的統計不過來啊。


    隻有那種特別大,影響特別深遠的農民起義或者造反,才會被人記住。


    而宋朝在文明的程度上,是比以前前進了一大步的,不然也不會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朝代,不光是因為生產力提升了的原因。


    畢竟生產力要提升,就得社會穩定,才能讓生產力穩步提升,同時可以讓提升的生產力,使得更多的普通人得到好處。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藩鎮化,確實很難。


    至少在北宋一朝,西軍的那些將門,隻能算半個藩鎮。


    而靖康之後,因為軍事上的巨大壓力,確實有很多地方形成了事實上的藩鎮化,然而隨著軍事壓力的減輕,南宋朝廷也馬上就開始解決藩鎮化——這種選擇不能說錯了,隻能說他們已經看到了藩鎮化的壞處,而對藩鎮化的好處,沒有什麽感受。


    “藩鎮化確實是禍亂之源,然而我大宋,現在就有一個人,可以做到既能夠整合北方各路的力量,抵禦金人,又不會對汴梁的安全,形成威脅!”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種師道這話一說出來,北方三路就會維持原狀的時候,王宗濋又站出來了,慷慨激昂的說。


    趙桓欣然道:“卿家速速講來。”


    王宗濋對趙桓行了一禮,然後道:“官家,太子殿下雖然年輕,然而已經在軍中有了足夠的曆練,河北河東之地,處處都有他奮戰的身影!同時太子練出來的蕩寇軍,也在戰場上有著巨大的功績,就連金人最精銳的鐵浮屠,也擋不住蕩寇軍一擊!太子殿下是儲君,也是未來的官家,自然不虞有藩鎮的嫌疑,臣請求讓太子出任河北方麵的鎮守,管理當地軍民!太子威名,就算是金國也知曉,有他在河北之地,金人必然不敢南望半分!”


    百官都嚇到了。


    什麽?太子去河北鎮守當地?


    百官哪個不是對曆史精通的,河北之地,那就是盧龍三鎮的核心啊!安祿山怎麽把大唐攪得天下大亂的?不就是靠著河北之地?


    好嘛,白時中都還隻是暗搓搓的說趙諶是李世民,你這倒好,這是要把太子往安祿山的位置上放啊!


    你王宗濋是吃擰了嗎?


    不過轉念仔細想想,這還真是個不錯的提議。


    藩鎮確實是大忌,可是如果掌握這個藩鎮的是太子,那就不一樣了,就好像太祖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太宗趙光義就是開封府尹,掌握汴梁附近的所有軍政民政,也是很要害的地方,太祖因此有什麽不安了嗎?


    太子是法理上的儲君,就算在河北之地掌控了軍政大權,他有必要多做點什麽嗎?等著即位不就是了!


    更何況,南邊還有個太上皇……


    政治性敏感都很高的大臣們,立即就想到了這樣做的好處。


    能夠讓官家在外有一個堅定的外援,隻要父子一體,那就沒人敢輕舉妄動,太子正好在軍中有威望,鎮守河北的話,也能夠對金人形成威懾,總比讓任何一個武將去鎮守河北要好得多。


    在那個位置上,除了太子這種遲早會當皇帝的之外,其他人都難免會滋生野心。


    唯一的問題,就是官家會不會在心裏有什麽想法。


    雖然說疏不間親,可是還有三人成虎呢!


    隻不過再看看出來提議的是王宗濋……


    那沒事了。


    誰都知道王宗濋沒什麽根基,也沒什麽能力,能當三衙之首,最關鍵就是因為他是官家的舅舅,是官家最信得過的人。


    他現在站出來說話,那必然是得到了官家的首肯啊!


    官家自己都不介意,那就是最好的辦法了啊!


    “下官認為,此事甚是妥當。”李綱思索一會之後,果斷出列支持。


    趙桓立即是龍顏大悅。


    這個李綱,雖然有時候說話不好聽,可是還是很拎得清的嘛!


    其他宰執相互看看,他們在這方麵的利益倒是相同的,那就是太上皇那一係的人,絕對不能回來!


    不管他們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自己的位置,都不能容許這一切的發生!


    那支持趙諶出鎮河北,也就成了一個優良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怒並收藏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