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子威儀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 作者:郭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
大成殿上,欽宗趙桓高居寶座之上,台下靠左的地方,則是放了一張椅子,趙諶正坐在那裏。
大宋朝堂的格局是這樣的,天子高高在上,往下則是一片相對高一些的地方,宰執和趙諶這種參政議政的皇室子弟在這一片,宰執下的官員,則又在下麵的台階上,宰執議事,他們基本上是沒資格參與的。
對於大宋諸位臣子來說,他們清楚現在的局勢,隨著勤王軍的逐步到來,汴梁基本上沒太多危險了,可是這樣一來,之前力主和談的白時中、李邦彥,還有在金營裏的張邦昌,都就成了笑柄,這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其中還包括了帝師耿南仲。
之前他們就一直在勸趙桓和談,一直在強調金人的強大,同時還拿趙諶說事,認為太子這麽多年沒有消息,很有可能是已經被金人給抓住了……
太子都被抓啦!官家你還掙紮什麽!
趙桓真的差點就動搖了。
因為這幫人都有深夜入宮的權力,他們就趁著沒人的時候,輪番上來勸。
別說趙桓是個耳根子軟的,正常的都容易被勸到溝裏去。
還好趙諶出發的時候就對趙桓不斷的說,自己一月之內肯定回來,一定要相信李綱,讓他堅持守城,隻要汴梁沒問題,就可以堅持。
如果自己沒回來,那就是死戰場上了,到時候隨便趙桓怎麽做,反正他對大宋是盡忠了。
這話非常的有力量,也正是這話,讓趙桓堅持到了今天。
現在,他心裏算是有底了。
“眾卿,太子出征二十餘日,對河北局勢比較了解,現在就讓太子與眾卿說說,現在的情況如何。”
趙桓沒有給宰執們說話的時間,而是直接對所有大臣說。
白時中和李邦彥對望一眼,感覺有點不妙。
耿南仲也愣了一下,這件事他完全不清楚,要知道作為帝師,趙桓是什麽大事都和他商量的,這件事卻沒有和他說,這似乎意味著,趙桓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這讓耿南仲心裏有了一點危機感。
他也不想想自己幹的都是什麽事情,在皇帝想要堅持抵抗的時候,他反而一直在勸皇帝逃走或者求和,再高的聖眷,也經不住他這麽消耗啊!
趙桓主要是之前沒有什麽做皇帝的經驗,當太子也當得戰戰兢兢的,換一個正常點的皇帝,他老和皇帝唱反調,早就靠邊站了!
趙諶站了起來,他今天穿著的是全套袞冕,頭戴冕冠,前後白珠九旒,外穿青色袞衣,內襯緋羅紅綾裏,飾金銀鈒花,袞衣上繡著山川與龍形,整個人顯得又精神,又威武。
雖然身材不高,可是上過戰場就不一樣,加上作為太子本身的威儀加成,群臣立即就有了點騷動。
之前的皇帝裏,徽宗是個政治手腕很出色的人,而且做事沒什麽下限,對臣子的壓迫性還是有的,不過他本身又是個大藝術家,那種藝術家的柔弱讓他對臣子並沒有直接的威脅——實際上那些讓他覺得不爽的臣子,其實都是讓蔡京等人去對付的……
不然怎麽叫六賊呢。
就是因為他們不光欺壓百姓,還欺壓同僚啊!
官不聊生了有沒有!
大宋政鬥的底線是不殺人,可是和蔡京爭鬥過的那些大臣,比如趙挺之——也就是李清照的第一任公公,被蔡京第二次搞下去之後三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所以大家仇恨都是集中在蔡京等人身上,對徽宗本人,沒有太多的畏懼。
而趙桓就更沒什麽威懾力了。
他當太子的時候就戰戰兢兢的,因為爹年紀不大,身體也很好,看上去起碼還能做二十年的皇帝,他兄弟有多,所以被他爹打壓得不善,總是用他弟弟趙楷來打壓他——要說徽宗有多麽喜歡趙楷討厭趙桓也不至於,展現出這種態度,無非就是因為趙楷是年紀最大的弟弟,趙桓之下就是他,所以扶持這個老三,來讓太子不那麽安穩而已。
所以趙桓為了韜光養晦,都不和朝臣往來,一直以太子的身份謹守本分,又是倉促登基的,朝中一點勢力也沒有,就更沒什麽威儀了。
加上北宋朝廷一直優待大臣,所以一直以來,大臣們也習慣了麵對一個不那麽威嚴的皇帝。
而現在趙諶站出來,雖然身穿袞冕,可是從戰場上曆練過的那種殺氣和統率大軍的威儀,不由自主的就透了出來!
這樣一個有威儀的儲君,對大臣來說,那真是禍福難料……
不過對於李綱、吳敏這些眼光比較遠,知道和金國的戰爭不是一時半會的大臣來說,能有一個強橫的太子站在皇帝這一邊,對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的氣氛,就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趙桓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不安的在龍椅上扭動了一下身體。
趙諶卻渾然不覺——經曆過戰場上的人,又怎麽會被這些大臣的反應影響到?
趙諶先是對龍椅上的趙桓拱拱手,然後才轉身麵對大臣們,揚聲道:“把河東路、河北西路、河北東路以及京畿路的地圖都抬上來!”
很快的,幾名身強力壯的內侍,就抬著一塊巨大的屏風,放進了政事堂。
趙諶順手摘下腰間當裝飾用的長劍,在屏風上就指點了起來。
“金人分兩路南下,西路軍是完顏宗翰,也就是粘罕率領,因為義勝軍的不斷投降,導致太原以北的各處關隘,都已經失陷。不過還好,太原有張孝純張公以及勝捷軍的王稟留守,加上太原城高牆厚,金人攻城乏力,所以短時間內沒有問題,我們不用擔心他們這十萬西路軍。”
然後趙諶指向了河北西路:“這裏,是金人的東路軍南下,為首的是斡離不,也就是完顏宗望,以常勝軍為前鋒,一路攻城略地,直達汴梁城下……幸虧在河北之地,劉韐守住了真定,詹度守住了河間,陳遘守住了中山,這三地,讓金人的後路隻剩下了從保州開始,一直到汴梁城下的這麽一塊狹窄之地……從兵法上來說,這已經是絕地和死地!隻要我們在汴梁城下挫動對方銳氣,等待敵人糧盡,足夠讓他們匹馬不得歸鄉!”
大成殿上,欽宗趙桓高居寶座之上,台下靠左的地方,則是放了一張椅子,趙諶正坐在那裏。
大宋朝堂的格局是這樣的,天子高高在上,往下則是一片相對高一些的地方,宰執和趙諶這種參政議政的皇室子弟在這一片,宰執下的官員,則又在下麵的台階上,宰執議事,他們基本上是沒資格參與的。
對於大宋諸位臣子來說,他們清楚現在的局勢,隨著勤王軍的逐步到來,汴梁基本上沒太多危險了,可是這樣一來,之前力主和談的白時中、李邦彥,還有在金營裏的張邦昌,都就成了笑柄,這對他們的政治前途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其中還包括了帝師耿南仲。
之前他們就一直在勸趙桓和談,一直在強調金人的強大,同時還拿趙諶說事,認為太子這麽多年沒有消息,很有可能是已經被金人給抓住了……
太子都被抓啦!官家你還掙紮什麽!
趙桓真的差點就動搖了。
因為這幫人都有深夜入宮的權力,他們就趁著沒人的時候,輪番上來勸。
別說趙桓是個耳根子軟的,正常的都容易被勸到溝裏去。
還好趙諶出發的時候就對趙桓不斷的說,自己一月之內肯定回來,一定要相信李綱,讓他堅持守城,隻要汴梁沒問題,就可以堅持。
如果自己沒回來,那就是死戰場上了,到時候隨便趙桓怎麽做,反正他對大宋是盡忠了。
這話非常的有力量,也正是這話,讓趙桓堅持到了今天。
現在,他心裏算是有底了。
“眾卿,太子出征二十餘日,對河北局勢比較了解,現在就讓太子與眾卿說說,現在的情況如何。”
趙桓沒有給宰執們說話的時間,而是直接對所有大臣說。
白時中和李邦彥對望一眼,感覺有點不妙。
耿南仲也愣了一下,這件事他完全不清楚,要知道作為帝師,趙桓是什麽大事都和他商量的,這件事卻沒有和他說,這似乎意味著,趙桓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這讓耿南仲心裏有了一點危機感。
他也不想想自己幹的都是什麽事情,在皇帝想要堅持抵抗的時候,他反而一直在勸皇帝逃走或者求和,再高的聖眷,也經不住他這麽消耗啊!
趙桓主要是之前沒有什麽做皇帝的經驗,當太子也當得戰戰兢兢的,換一個正常點的皇帝,他老和皇帝唱反調,早就靠邊站了!
趙諶站了起來,他今天穿著的是全套袞冕,頭戴冕冠,前後白珠九旒,外穿青色袞衣,內襯緋羅紅綾裏,飾金銀鈒花,袞衣上繡著山川與龍形,整個人顯得又精神,又威武。
雖然身材不高,可是上過戰場就不一樣,加上作為太子本身的威儀加成,群臣立即就有了點騷動。
之前的皇帝裏,徽宗是個政治手腕很出色的人,而且做事沒什麽下限,對臣子的壓迫性還是有的,不過他本身又是個大藝術家,那種藝術家的柔弱讓他對臣子並沒有直接的威脅——實際上那些讓他覺得不爽的臣子,其實都是讓蔡京等人去對付的……
不然怎麽叫六賊呢。
就是因為他們不光欺壓百姓,還欺壓同僚啊!
官不聊生了有沒有!
大宋政鬥的底線是不殺人,可是和蔡京爭鬥過的那些大臣,比如趙挺之——也就是李清照的第一任公公,被蔡京第二次搞下去之後三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所以大家仇恨都是集中在蔡京等人身上,對徽宗本人,沒有太多的畏懼。
而趙桓就更沒什麽威懾力了。
他當太子的時候就戰戰兢兢的,因為爹年紀不大,身體也很好,看上去起碼還能做二十年的皇帝,他兄弟有多,所以被他爹打壓得不善,總是用他弟弟趙楷來打壓他——要說徽宗有多麽喜歡趙楷討厭趙桓也不至於,展現出這種態度,無非就是因為趙楷是年紀最大的弟弟,趙桓之下就是他,所以扶持這個老三,來讓太子不那麽安穩而已。
所以趙桓為了韜光養晦,都不和朝臣往來,一直以太子的身份謹守本分,又是倉促登基的,朝中一點勢力也沒有,就更沒什麽威儀了。
加上北宋朝廷一直優待大臣,所以一直以來,大臣們也習慣了麵對一個不那麽威嚴的皇帝。
而現在趙諶站出來,雖然身穿袞冕,可是從戰場上曆練過的那種殺氣和統率大軍的威儀,不由自主的就透了出來!
這樣一個有威儀的儲君,對大臣來說,那真是禍福難料……
不過對於李綱、吳敏這些眼光比較遠,知道和金國的戰爭不是一時半會的大臣來說,能有一個強橫的太子站在皇帝這一邊,對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的氣氛,就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趙桓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不安的在龍椅上扭動了一下身體。
趙諶卻渾然不覺——經曆過戰場上的人,又怎麽會被這些大臣的反應影響到?
趙諶先是對龍椅上的趙桓拱拱手,然後才轉身麵對大臣們,揚聲道:“把河東路、河北西路、河北東路以及京畿路的地圖都抬上來!”
很快的,幾名身強力壯的內侍,就抬著一塊巨大的屏風,放進了政事堂。
趙諶順手摘下腰間當裝飾用的長劍,在屏風上就指點了起來。
“金人分兩路南下,西路軍是完顏宗翰,也就是粘罕率領,因為義勝軍的不斷投降,導致太原以北的各處關隘,都已經失陷。不過還好,太原有張孝純張公以及勝捷軍的王稟留守,加上太原城高牆厚,金人攻城乏力,所以短時間內沒有問題,我們不用擔心他們這十萬西路軍。”
然後趙諶指向了河北西路:“這裏,是金人的東路軍南下,為首的是斡離不,也就是完顏宗望,以常勝軍為前鋒,一路攻城略地,直達汴梁城下……幸虧在河北之地,劉韐守住了真定,詹度守住了河間,陳遘守住了中山,這三地,讓金人的後路隻剩下了從保州開始,一直到汴梁城下的這麽一塊狹窄之地……從兵法上來說,這已經是絕地和死地!隻要我們在汴梁城下挫動對方銳氣,等待敵人糧盡,足夠讓他們匹馬不得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