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辰在修建夯土牆的時候就算出來如果用背簍運輸一方土需要五十到六十背簍才能完成,


    十五方土,四十個人每天需要完成二十多趟運輸,


    土來源隻能就近,幸好部落養殖場圍牆東側就是一大片坍塌下來的土坡,那個地方因為地形原因沒有製作夯土牆,隻能埋入三米高的木牆作為抵擋,外側高度和內側高度有差距,正好借著製作夯土城牆的消耗開挖那片土坡,徹底封死那個漏洞


    休息了五天的時間,雲辰就又召集起來四十人的施工隊伍盡快進行施工再有一個來月就要收集麻和柳條了,還有雨季也要來臨就要停工了,時間太緊根本來不及夯製,隻能利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來盡可能多的收集土,篩選以後對方到牆基旁邊等雨季過去以後施工


    用柳條篩子將在養殖區東麵斜坡用石锛刨出來的土塊簡單的篩一下,將裏麵的石塊,雜草,草根,枝條等等都挑選出來,


    篩出來的土用背簍背到地基旁邊堆放成土堆,完全滿足第一層需要不低於幾百筐的土方量


    二十個人刨土,十個人篩土,十個人運土,一天就篩出來二十方土,如果四十人一起挖土一天可以挖出來六十多方,但是那樣的後續工作就需要一起完成,難免會積壓工作量,這樣分開輪流負責每一項可以充分的提高效率


    雲辰也發現了,如果想提高效率還是得借助工具,什麽工具對運輸提高的效率最明顯呢?當然是車,


    獨輪車也好,兩輪平車都是革命性發明,對工作效率直接直線提升


    就是輪子難搞,雲辰不會做啊,正好趁著部落現在正在努力開采,雲辰就在規劃著把車輪給倒騰出來


    車輪,圓的,如何獲得一個圓形呢?直接砍一段樹樁再一蒸二煮,製作成二十公分厚左右的實心木輪,這種木輪雖然能用但是耐久度和效率方麵難堪使用


    雲辰小時候見過爺爺用大水壺燒水的蒸汽包裹木頭然後給木條塑形以後,給雲辰雲木馬的情形,他才知道,木頭也是用蒸汽充分軟化以後給塑形


    知道原理了就可以製作相應的工具,首先就是帶壺嘴的大燒水壺,雲辰捏製了一個有大壺嘴的陶罐,用來加熱水產生蒸汽


    用揉製好的雙層狼皮做成一個可以套在壺嘴上的蒸木頭的袋子


    還有就是將木頭塑形的模具了,圓形堅硬的模具這個時候最靠譜的還是石頭,


    雲辰將一個磨盤的盡可能的打磨圓作為模具的內圓,用磨盤的中心孔將磨盤固定在一顆方形木架子上,磨盤外圍是用木頭修剪出圓形的外圓,等木頭軟化以後小掰彎出大致的弧形,在用外圓夾緊木頭在內圓上塑形,


    塑形完成以後用榫卯結構結合成一個車輪的外輪,且外輪必須足夠厚,


    還有一種製作外輪的方法就是劈出木板,隻用在木板上修剪出外輪的形狀,這樣就不用蒸汽塑形了


    加工器械粗糙,硬件影響了外輪厚度不能低於十公分,再在外輪上鑿孔,安裝車輻條,用質地最堅硬的木材作為輪轂,


    輪轂的製作就有點費腦子了,需要來上麵砍伐出相應的車輻條孔還得能承受的住壓力,還能不開裂,沒有金屬加固,使用壽命也堪憂,需要用鬆油充分浸泡來增加使用效率


    製作車輪最好的木頭就是鐵樺樹,部落裏庫存裏剛好有十幾顆粗壯的存貨,這些都是部落裏在砍伐,搬運回來以後,根據材質,長度,形狀,分門別類的儲存起來的


    要想製作木輪得先用粘土捏製出一個模子,再照著模子對木材進行加工,且一個三百六十度的輪子必須分成五塊或者七塊這種奇數塊才能滿足承重強度,不對稱分布的外輪連接在轉動的時候會相應的使得三塊相鄰拚接外輪廓手裏,如果是偶數就會是兩塊拚接塊受力


    用粘土捏製出外輪圓弧形,拿出硬木用木錘和石鑿一點的修建出大概的輪廓,精細加工就需要打磨和研磨技術來完成了


    將大概已經有初步弧度的木塊根據木紋理走勢,橫向在粗糙的大石塊表麵粗打磨,之後再用石刀精細刮削,最後再順著紋理把木塊表麵的毛刺和瑕疵打磨光滑


    兩段石鑿木錘一點點順著紋理鑿出榫卯子母結構,不用釘子也能讓木質木質結構牢牢地結合成一個整體


    根據所捏製而成的模型,用碳灰在木塊上畫出所需要形狀,忙活了一整天才製作出一塊,兩端也用石鑿鑿出榫卯接口,


    輪轂的製作是在用陶壺燒開水用蒸汽將打磨出圓柱型的輪轂粗坯用蒸汽軟化以後在用木鑿鑿出相應的安裝輻條的孔洞和中間插入車軸的中心孔,


    在鑿出適合的孔洞以後將輪轂浸沒在加熱鬆油中讓被蒸汽置換出來的木材裏水分被鬆油代替,這樣盡最大可能降低輪轂開裂幾率,延長使用時間


    一個車輪雲辰自己經過十多天的時間才製作出來,期間浪費了一個輪轂兩個外輪配件,一點點摸索出來的製作出簡易的木輪


    在輪轂中間插入質地相對輪轂柔軟一點的打磨光滑的車軸,上麵坐上一個車架,一個原始版本獨輪手推車就完成了


    雖然略顯笨重,但是效率的提升是杠杠的,一車拉四筐土,一人推著一人拉著,節省了大量的體力,兩個人就可以幹四個人的活,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十個人的勞動裏去參與到刨土地工作裏


    走了製作第一個的經驗,根據模型,雲辰將製作的方法交給了專門負責製作部落使用器具的五個人


    雲辰和他們一起利用了十幾天的時間就製作出了兩個高度在一米二的大木輪,根據這個木輪的尺寸製作出了兩輪車地排車,


    兩個大木輪由車底車軸連接,之上架設由木板榫接而成的車架,車架長兩米,前段帶有一米的把手,車架前段中間綁有繩索,由拉車之人用肩膀拖拽,這樣可以舉全身之力拉動車輛


    兩側木輪之上在車架之上伸出二十多公分的平台用於人坐和推車之用


    車架和車軸連接處鑿出凹槽用於車軸放置其中,用小塊獸皮釘在車架上在塗抹上油脂用於潤滑和摩擦


    如果沒有獸皮和油脂作為中間介質,那麽車架和車軸的直接磨損將會大大降低車軸的使用壽命


    根據雲辰的測算,運載十筐土,四個人就可以拉動,效率直接就提升了兩倍,這還是考慮不能裝太多壓壞車軸的緣故


    看到雲辰在一個月的時間裏製造出了兩輛神車眾人雖然想不懂首領為何能製作出這些之前從未有的東西,隻能歸結於雲辰就是神,神就是雲辰,神是無所不能的,雲辰是無所不能的,


    新人也將以前在部落雞接受到的祭祀所宣揚的神性加在雲辰的身上


    神的由來就是人為加持的,神在每個個體心中的形象都是不同的,不同在於每個人所追求的,所需要的,所渴望的目標不同,


    從雪爬犁,到獨輪車,到兩輪地排車,對部落運轉方式的提升是部落裏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部落運轉當中三分之一的勞作都可以看做是物資的運輸


    狩獵隊獵物的帶回,砍伐樹木的河流轉運,收集石塊的搬運,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肩抗手提的運輸回部落


    現在有了車輛的加持,一個人可以幹兩個人的活了,那麽節省下的人工就可以投入田地的開墾,木材的砍伐,部落物資的製作當中


    車輛所能活動的範圍也僅僅局限在部落周邊,往南沿河流到栗子林周邊,這條路還是去年冬天給部落雞劃定了砍伐範圍以後剛剛開辟出來的,底部的一些木樁還並沒有挖掘出來


    往北到柳樹林北方的木材砍伐地,柳樹林往北的大片土地,距離部落有三裏路的距離,已經超過部落勢力所輻射的外圍,就算在哪裏開辟出來也無法保證不會被其他動物糟蹋,隻能淪落為伐木場和采石場,位置處於河流上流,砍伐的樹木除去枝杈可以順流而下由人力在河岸邊拖拽到部落山下,


    還有部落東側的到粘土采集場,也是距離部落三裏多路,一個幾十米高的粘土坡,作為部落建築材料的主要供應場地,沿途地麵的平整,還挖有簡易的排水溝使道路在雨季容易開挖的時節也能暢通


    河流西岸的田地當中是部落裏開發最完備的地區,道路縱橫交錯,排水溝遍布其間,排水溝之上由木橋連接的道路,道路兩旁栽種著各種果樹,預留下來的巨大樹木所搭建的樹屋視野輻射著整個田地


    在這範圍內的土地平整,道路修建的基礎可以滿足車輪的轉動,出了這個範圍,溝溝坎坎根本沒法走,冬天的時候有積雪雪爬犁可以依靠地形的起伏和人力的拖拽暢通


    部落裏現在一百多人,真正能作為精壯勞動力的也就四十多人,還包括抓獲的那些新人作為運輸主力,


    狩獵,捕魚,田地間的打理,部落的建設,修橋修路,修建房屋,物資儲備,工具製作,原料收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一直在消耗,收集,儲存,加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運不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辰之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辰之上並收藏天運不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