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孫思邈的去意
胎穿李承乾,擺爛出盛世大唐 作者:二二的柴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晚飯,李承乾回到東宮,就直接寫了封信,讓隱六趕明兒送往五行山那邊。
隨後他又拿出了治療長孫皇後和小兕子病情的方案,繼續研究了起來,看到這幕,霜兒那小丫頭走過來啊,試探著問道。
“殿下,您累了一天了,不早些休息嗎?您可別為了皇後和公主殿下,把自己身體累壞了。”
“沒事,孤現在狀態挺好的。”李承乾微笑著搖了搖頭,這才哪到哪啊?
前世高三為了備戰高考,他可比現在廢寢忘食多了,短短一年時間,他頭發都白了十分之一。
就現在研究這治療方案的時間和高考備戰那段時間簡直不值一提。
“那您可一定要注意身體,現在十月,深秋露重,您可千萬要保重身體,要是您把自己身體累垮了,就得不償失了。”
霜兒見李承乾這堅定神情,也是很無奈,隻能叮囑了一句,便轉身離開了麗正殿。
翌日,李承乾就和孫思邈拿著研究好治療長孫皇後的方案前往了太醫署。
既然方案製定好了,就該按照方案製定個比較完善的計劃給長孫皇後治療病情,畢竟太醫署才是貫徹這治療方案的主體。
兩位太醫令和兩位太醫丞將兩人研究好的方案仔細研讀了幾遍,感覺方案的確可行,便決定啟用這方案給長孫皇後治療。
等李承乾和孫思邈從太醫署出來,他趕忙對著孫思邈深深行了一禮。
“師兄,這幾年時間,你為了我阿娘的病情受累了,請受師弟一禮。”
孫思邈見狀,趕忙伸手去攙扶,樂嗬嗬的說道:“師弟,既然你我現在是以師兄弟相稱,你的事便是我的事,師兄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而且你這幾年也為大唐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就你研製出來的大蒜素,青黴素,不但在戰場上救活了成千上萬士卒,還讓許多孩童免於夭折,這才是天大的功德,師兄還得謝你呢。”
師兄弟二人聊了半天,孫思邈這才繼續對李承乾道。
“師弟,你母親和皇妹的治療方案,隻需要根據咱們商量好的來處理就行了,所以師兄也是時候抽身離開了。”
“什麽?師兄?您要走???”李承乾完全沒想到,孫思邈居然會突然提出要離開,這讓他一下子有點無法接受。
“嗯,在長安城附近,有著你、有著太醫署那麽多醫師們時常外出義診,所以長安城周圍民眾都用不著師兄。
師兄想要去遊曆天下,想要去到處走走,哪裏用得著師兄,師兄就得前往哪裏,這才是師兄的人生意義。”
孫思邈看李承乾這副難以接受的模樣,語氣和藹的安撫道。
“師弟,你也不用這副模樣,本身這幾年時間,師兄就在長安打攪了你那麽多,師兄也是時候離去了,總不能一直待在長安吧?”
“可是……”李承乾欲言又止,他當然希望孫思邈能留在長安。
可是以孫思邈的性格,他要是想要做官,在貞觀之初,李世民征召他入京的時候,就完全可以太醫署統領所有太醫。
可孫思邈根本不願意為官,頂多就像現在這樣在太醫署掛了個職位,成為太醫署那些醫師們的授業恩師,僅此而已。
這幾年一直願意留在長安,也是看在李承乾麵上,還有研究出治療長孫皇後和小兕子的方案,等方案製定出來以後,他當然閑不住想著離開了。
李承乾輕輕歎了口氣,對著孫思邈道:“要不這樣吧,師兄,今晚我自己炒菜,拿自己釀製的酒為你送行,你看如何?”
“哦?師弟,你今天又要親自下廚了?”孫思邈眼睛亮了起來,這師弟的廚藝是真的非常好,禦廚做的菜都趕不上。
之前他吃了幾次,讓他一直戀戀不忘,雖然那叫霜兒的丫頭所做的菜也是非常不錯,有師弟九成的味道,可始終差了點味道。
所以孫思邈還是更喜歡吃李承乾親自炒的菜肴,再加上師弟親自釀製的白酒,簡直是人生極致的享受。
“好,那今晚,師兄就又得去東宮叨擾你了。”
孫思邈點了點頭,蒼老的雙眸中精神矍鑠,滿是期盼之色。
“好。”李承乾點了點頭,師兄弟二人就告別了,孫思邈還打算去一趟甘露殿向李世民辭行。
而李承乾回到東宮以後,就趕忙讓人去準備各種食材了,既然孫思邈要離開長安了,他這當師弟的肯定得給他好好踐行。
甘露殿中,李世民突然聽說孫思邈要離去,整個人腦袋有些發懵。
“孫神醫,你怎麽好好的,突然就要離開長安啊?你和高明不是都還沒有把觀音婢的病治好嗎?你……”
“陛下,你放心吧,有我和太子殿下研究好的那治療方案,就算不說讓皇後能長命百歲,也應該能和普通人一樣活到壽終正寢了。
現在在長安,老夫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還有更多需要老夫的患者在等著老夫,還請陛下莫要強留。”
孫思邈語氣平淡的回道,他的去意已經不言而喻了。
李世民一時間也是欲言又止,都說人各有誌,自己想要強留下這位孫神醫也不可能,所以他隻能輕輕歎了口氣。
“既然孫神醫你都這麽說了,那朕也不好強人所難,孫神醫,朕可以給你個承諾,以後你若是有用得著朕的地方,盡管開口,朕一定拚盡全力也會幫你做到。”
孫思邈卻毫不在意的搖了搖頭,輕聲回道。
“老朽並不追求那些事情的,隻需要陛下當好這皇帝,讓天下萬民能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廬,老幼有所依,便足矣。”
李世民想要再多說什麽,卻再也說不出來,對方要求說簡單吧,也算簡單,說難吧也相當困難。
從古至今有多少皇帝能做到呢?可能剛登基的時候,大部分皇帝都有想要當個好皇帝的野心,可是時間一長,能夠堅守本心的皇帝又有多少人?
李世民也不敢說自己能夠一直堅持到最後,可他還是點了點頭。
“孫神醫,你放心,朕一定會按照你的要求,盡量做到最好。
就算朕無法做到,有高明在,以後大唐隻會越來越強盛,朕相信高明能做得比朕更好。”
隨後他又拿出了治療長孫皇後和小兕子病情的方案,繼續研究了起來,看到這幕,霜兒那小丫頭走過來啊,試探著問道。
“殿下,您累了一天了,不早些休息嗎?您可別為了皇後和公主殿下,把自己身體累壞了。”
“沒事,孤現在狀態挺好的。”李承乾微笑著搖了搖頭,這才哪到哪啊?
前世高三為了備戰高考,他可比現在廢寢忘食多了,短短一年時間,他頭發都白了十分之一。
就現在研究這治療方案的時間和高考備戰那段時間簡直不值一提。
“那您可一定要注意身體,現在十月,深秋露重,您可千萬要保重身體,要是您把自己身體累垮了,就得不償失了。”
霜兒見李承乾這堅定神情,也是很無奈,隻能叮囑了一句,便轉身離開了麗正殿。
翌日,李承乾就和孫思邈拿著研究好治療長孫皇後的方案前往了太醫署。
既然方案製定好了,就該按照方案製定個比較完善的計劃給長孫皇後治療病情,畢竟太醫署才是貫徹這治療方案的主體。
兩位太醫令和兩位太醫丞將兩人研究好的方案仔細研讀了幾遍,感覺方案的確可行,便決定啟用這方案給長孫皇後治療。
等李承乾和孫思邈從太醫署出來,他趕忙對著孫思邈深深行了一禮。
“師兄,這幾年時間,你為了我阿娘的病情受累了,請受師弟一禮。”
孫思邈見狀,趕忙伸手去攙扶,樂嗬嗬的說道:“師弟,既然你我現在是以師兄弟相稱,你的事便是我的事,師兄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而且你這幾年也為大唐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就你研製出來的大蒜素,青黴素,不但在戰場上救活了成千上萬士卒,還讓許多孩童免於夭折,這才是天大的功德,師兄還得謝你呢。”
師兄弟二人聊了半天,孫思邈這才繼續對李承乾道。
“師弟,你母親和皇妹的治療方案,隻需要根據咱們商量好的來處理就行了,所以師兄也是時候抽身離開了。”
“什麽?師兄?您要走???”李承乾完全沒想到,孫思邈居然會突然提出要離開,這讓他一下子有點無法接受。
“嗯,在長安城附近,有著你、有著太醫署那麽多醫師們時常外出義診,所以長安城周圍民眾都用不著師兄。
師兄想要去遊曆天下,想要去到處走走,哪裏用得著師兄,師兄就得前往哪裏,這才是師兄的人生意義。”
孫思邈看李承乾這副難以接受的模樣,語氣和藹的安撫道。
“師弟,你也不用這副模樣,本身這幾年時間,師兄就在長安打攪了你那麽多,師兄也是時候離去了,總不能一直待在長安吧?”
“可是……”李承乾欲言又止,他當然希望孫思邈能留在長安。
可是以孫思邈的性格,他要是想要做官,在貞觀之初,李世民征召他入京的時候,就完全可以太醫署統領所有太醫。
可孫思邈根本不願意為官,頂多就像現在這樣在太醫署掛了個職位,成為太醫署那些醫師們的授業恩師,僅此而已。
這幾年一直願意留在長安,也是看在李承乾麵上,還有研究出治療長孫皇後和小兕子的方案,等方案製定出來以後,他當然閑不住想著離開了。
李承乾輕輕歎了口氣,對著孫思邈道:“要不這樣吧,師兄,今晚我自己炒菜,拿自己釀製的酒為你送行,你看如何?”
“哦?師弟,你今天又要親自下廚了?”孫思邈眼睛亮了起來,這師弟的廚藝是真的非常好,禦廚做的菜都趕不上。
之前他吃了幾次,讓他一直戀戀不忘,雖然那叫霜兒的丫頭所做的菜也是非常不錯,有師弟九成的味道,可始終差了點味道。
所以孫思邈還是更喜歡吃李承乾親自炒的菜肴,再加上師弟親自釀製的白酒,簡直是人生極致的享受。
“好,那今晚,師兄就又得去東宮叨擾你了。”
孫思邈點了點頭,蒼老的雙眸中精神矍鑠,滿是期盼之色。
“好。”李承乾點了點頭,師兄弟二人就告別了,孫思邈還打算去一趟甘露殿向李世民辭行。
而李承乾回到東宮以後,就趕忙讓人去準備各種食材了,既然孫思邈要離開長安了,他這當師弟的肯定得給他好好踐行。
甘露殿中,李世民突然聽說孫思邈要離去,整個人腦袋有些發懵。
“孫神醫,你怎麽好好的,突然就要離開長安啊?你和高明不是都還沒有把觀音婢的病治好嗎?你……”
“陛下,你放心吧,有我和太子殿下研究好的那治療方案,就算不說讓皇後能長命百歲,也應該能和普通人一樣活到壽終正寢了。
現在在長安,老夫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還有更多需要老夫的患者在等著老夫,還請陛下莫要強留。”
孫思邈語氣平淡的回道,他的去意已經不言而喻了。
李世民一時間也是欲言又止,都說人各有誌,自己想要強留下這位孫神醫也不可能,所以他隻能輕輕歎了口氣。
“既然孫神醫你都這麽說了,那朕也不好強人所難,孫神醫,朕可以給你個承諾,以後你若是有用得著朕的地方,盡管開口,朕一定拚盡全力也會幫你做到。”
孫思邈卻毫不在意的搖了搖頭,輕聲回道。
“老朽並不追求那些事情的,隻需要陛下當好這皇帝,讓天下萬民能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廬,老幼有所依,便足矣。”
李世民想要再多說什麽,卻再也說不出來,對方要求說簡單吧,也算簡單,說難吧也相當困難。
從古至今有多少皇帝能做到呢?可能剛登基的時候,大部分皇帝都有想要當個好皇帝的野心,可是時間一長,能夠堅守本心的皇帝又有多少人?
李世民也不敢說自己能夠一直堅持到最後,可他還是點了點頭。
“孫神醫,你放心,朕一定會按照你的要求,盡量做到最好。
就算朕無法做到,有高明在,以後大唐隻會越來越強盛,朕相信高明能做得比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