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喝到微醺,紛紛告退。
李斯看著前麵的尉繚,快走幾步,與其並肩。
“如何?”
尉繚:“尚可。”
李斯搖頭微笑,“嘴硬。”
尉繚在前麵,頭也不回的離開,輕快的腳步顯示出他的好心情。
自從上次,他在朝議大殿上幫助蘇瑾月駁斥他人之後,整個人明顯變得活躍起來。
他像是突然找到了同道中人,對於三公主頗為看好,自她出現在朝堂,嬴政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麽討厭了,自己也願意在朝議時多說兩句。
他心情頗好的等待著明日的朝議大會,想來又有好一場熱鬧。
確實,不出他所料。
第二日朝議,眾位大臣聽到這個消息,紛紛發表感言,有因為自身利益、暗中勾結,或者單純看不慣三公主的,奮起反抗。
沒用他們這幾個吃人嘴軟的上場,以儒家為代表的博士們,直接噴了回去。
不得不說,當他們針對的不是自己時,還是挺可愛的。
反對者被禁言,此事敲定。
少做府連夜加班,排版印刷,終於在兩日後印夠所需,郵人們快馬加鞭,將其分送到各地郡縣。
下月初一,成日,大吉。
這一天,原本是平平無奇的一天,卻因為宣政台的宣政流傳青史。
大秦所有郡縣,在這一天同時宣政。
巳時中,庶卒鄉紳、商賈文士,皆聚集在宣政台下,注視著宣政台上的縣令、縣尉、縣丞。
那縣令接過郵人手中密封的細長竹筒,小心翼翼的解開泥封。
隨著他的動作,一卷白色似錦帛的卷筒,從竹筒中緩緩滑出。
宣政台下,已經有人開始竊竊私語。
“那白色的就是三公主製造的紙吧?聽說潔白如雪,果然如此。”
“確實白皙,快看,要展開了。”
台上縣令已經將整支紙筒取出,旁邊縣尉上前一步,接過紙筒的另一端,兩人將紙筒緩緩展開,張貼到宣政台的木質展架上。
“開看展開了,真能寫字,你們看上麵的字,清晰可見,妙,妙!”
“噓,別說話,快聽縣令宣政。”
縣令已經在張貼的時候,快速瀏覽了一遍整篇政令,他滿懷激動的看向縣尉,正對上對方漲紅的雙眼。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深吸幾口氣,平緩下狂跳的心跳,轉身麵向台下的民眾。
“父老鄉親們,我是本縣縣令,今天在此宣政。”
大秦始皇帝詔書。
朕承天序,嗣守鴻基,夙夜憂勤,思弘至治。
君權神授,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為天下主,布德四方,澤被萬民。
感召天地,神明垂青,神人入夢,賜予神通。三公主得天神授,護佑大秦。
點水成鹽解百困,撚起黑土做墨汁,采集雲彩化紙張,文章天成妙得之。
此乃大秦之福,萬民之福。
朕奮六世之餘烈,履至尊而製六合,五百年戰亂,天下共苦,至此,戰亂已平,天下大安,特與萬民同賀,普天同慶。
大秦四十八郡縣,即日起,鹽價減半,一年內賦稅十免其二,各官吏需嚴格執行,務必施政於民。此為其一。
那縣令讀到這裏,麵色已經漲紅,他努力平複著激蕩的心情,沒等他再繼續念下去,宣政台下已經響起了劇烈的討論聲。
“我沒聽錯吧,是不是真的,你聽到了嗎?”一白發老人著急的拉扯著旁邊人的衣袖,旁邊之人也不惱怒,跟著大喊,“真的,是真的免稅十之二,那豈不是能留下十幾鬥糧食,過年時,可以割肉。”
“對,我也聽到了,鹽價減半!減半!可以多買一翁鹽,家裏老幼都能食鹽了,幹活也有力氣。”
“太好了,大秦皇帝良善,不用打仗了,還能存下糧食,能買得起鹽。”
“快噤聲,聽縣令繼續宣政。
“對對,後麵還有,還有。”已經有庶民忍不住擦拭眼角,目光熱切的看向宣政台上的白色紙張。
縣令此時也已平複情緒,他繼續大聲誦讀著詔令。
其二,賜天下萬民,豆生豆芽、豆腐、豆汁等製作之法,以解萬民冬日少菜之困,另有快速生肥去臊養豬之法,凡家中養豬者,可留自家食用,買賣易可。
第三,即日起,各地學室、庠、序皆可到縣官署處領取免費書冊,紙張、筆墨。大秦鹹陽城設大秦學宮,凡有才學皆可前往。有利萬民大道者,可至鹹陽學宮申請學室,為學子授業解惑。學子學習三年結業考試後,可入朝堂為官,共定大秦萬年大計。
今,朕,以始皇帝之名,特下此詔令,傳令四海,萬民共賀,天下一統。
縣令的唱喝聲已經停了,宣政台下卻已經鬧翻了天。
“太好了,叩謝大秦皇帝,皇帝隆恩。”
“那豆芽是什麽?好吃嗎?”
“聽說那豆腐入口即化,老幼皆可食用,和豬肉一起燉煮,味道更是鮮美。”
“你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我隨著家中老爺去鹹陽城看過熱鬧,那麽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包子、饅頭,光聞著都能聞飽。”
“真的?還有什麽,快說說,那養豬真的能養的又快又肥嗎?”
“養豬我沒見過,不過那市肆上賣的豬肉確實又白又肥,塊頭極大。”
這麽一會兒,凡是去過鹹陽的侍從老爺,全被圍攏成堆,人們紛紛打聽著他們口中的鹹陽。
縣令與縣尉、縣丞一起,愛惜的檢查著詔令是否粘貼牢固,恨不能收起珍藏到家中。
縣丞撫摸著詔令上的黑字,不住呢喃著:“真好,真好,你們看這字,走勢連貫,字體分明,善,大善。”
“哈哈,回官署處,領取筆墨紙硯,你也能寫的比他更好。”縣尉大笑著拍向縣丞的肩膀。
“不可,不可,如此潔白的紙張,怎可浪費,還是先在旁處練習好再用紙張書寫。”
縣令看著台下依舊沸騰的民眾,勸慰著眾人,“都家去吧,把這個消息傳給鄉鄰,讓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對對,感謝縣令,感謝陛下。”
“走走,我得快些回去告知家中老小,今天多添一碗粟米。”
宣政台下,人群逐漸散去,縣令他們也相約著吃酒,緩緩走遠。
這一幕,同時發生在大秦各處,民聲沸騰,歡喜聲響遍每家每戶,正應了那句“普天同慶”。
李斯看著前麵的尉繚,快走幾步,與其並肩。
“如何?”
尉繚:“尚可。”
李斯搖頭微笑,“嘴硬。”
尉繚在前麵,頭也不回的離開,輕快的腳步顯示出他的好心情。
自從上次,他在朝議大殿上幫助蘇瑾月駁斥他人之後,整個人明顯變得活躍起來。
他像是突然找到了同道中人,對於三公主頗為看好,自她出現在朝堂,嬴政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麽討厭了,自己也願意在朝議時多說兩句。
他心情頗好的等待著明日的朝議大會,想來又有好一場熱鬧。
確實,不出他所料。
第二日朝議,眾位大臣聽到這個消息,紛紛發表感言,有因為自身利益、暗中勾結,或者單純看不慣三公主的,奮起反抗。
沒用他們這幾個吃人嘴軟的上場,以儒家為代表的博士們,直接噴了回去。
不得不說,當他們針對的不是自己時,還是挺可愛的。
反對者被禁言,此事敲定。
少做府連夜加班,排版印刷,終於在兩日後印夠所需,郵人們快馬加鞭,將其分送到各地郡縣。
下月初一,成日,大吉。
這一天,原本是平平無奇的一天,卻因為宣政台的宣政流傳青史。
大秦所有郡縣,在這一天同時宣政。
巳時中,庶卒鄉紳、商賈文士,皆聚集在宣政台下,注視著宣政台上的縣令、縣尉、縣丞。
那縣令接過郵人手中密封的細長竹筒,小心翼翼的解開泥封。
隨著他的動作,一卷白色似錦帛的卷筒,從竹筒中緩緩滑出。
宣政台下,已經有人開始竊竊私語。
“那白色的就是三公主製造的紙吧?聽說潔白如雪,果然如此。”
“確實白皙,快看,要展開了。”
台上縣令已經將整支紙筒取出,旁邊縣尉上前一步,接過紙筒的另一端,兩人將紙筒緩緩展開,張貼到宣政台的木質展架上。
“開看展開了,真能寫字,你們看上麵的字,清晰可見,妙,妙!”
“噓,別說話,快聽縣令宣政。”
縣令已經在張貼的時候,快速瀏覽了一遍整篇政令,他滿懷激動的看向縣尉,正對上對方漲紅的雙眼。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深吸幾口氣,平緩下狂跳的心跳,轉身麵向台下的民眾。
“父老鄉親們,我是本縣縣令,今天在此宣政。”
大秦始皇帝詔書。
朕承天序,嗣守鴻基,夙夜憂勤,思弘至治。
君權神授,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為天下主,布德四方,澤被萬民。
感召天地,神明垂青,神人入夢,賜予神通。三公主得天神授,護佑大秦。
點水成鹽解百困,撚起黑土做墨汁,采集雲彩化紙張,文章天成妙得之。
此乃大秦之福,萬民之福。
朕奮六世之餘烈,履至尊而製六合,五百年戰亂,天下共苦,至此,戰亂已平,天下大安,特與萬民同賀,普天同慶。
大秦四十八郡縣,即日起,鹽價減半,一年內賦稅十免其二,各官吏需嚴格執行,務必施政於民。此為其一。
那縣令讀到這裏,麵色已經漲紅,他努力平複著激蕩的心情,沒等他再繼續念下去,宣政台下已經響起了劇烈的討論聲。
“我沒聽錯吧,是不是真的,你聽到了嗎?”一白發老人著急的拉扯著旁邊人的衣袖,旁邊之人也不惱怒,跟著大喊,“真的,是真的免稅十之二,那豈不是能留下十幾鬥糧食,過年時,可以割肉。”
“對,我也聽到了,鹽價減半!減半!可以多買一翁鹽,家裏老幼都能食鹽了,幹活也有力氣。”
“太好了,大秦皇帝良善,不用打仗了,還能存下糧食,能買得起鹽。”
“快噤聲,聽縣令繼續宣政。
“對對,後麵還有,還有。”已經有庶民忍不住擦拭眼角,目光熱切的看向宣政台上的白色紙張。
縣令此時也已平複情緒,他繼續大聲誦讀著詔令。
其二,賜天下萬民,豆生豆芽、豆腐、豆汁等製作之法,以解萬民冬日少菜之困,另有快速生肥去臊養豬之法,凡家中養豬者,可留自家食用,買賣易可。
第三,即日起,各地學室、庠、序皆可到縣官署處領取免費書冊,紙張、筆墨。大秦鹹陽城設大秦學宮,凡有才學皆可前往。有利萬民大道者,可至鹹陽學宮申請學室,為學子授業解惑。學子學習三年結業考試後,可入朝堂為官,共定大秦萬年大計。
今,朕,以始皇帝之名,特下此詔令,傳令四海,萬民共賀,天下一統。
縣令的唱喝聲已經停了,宣政台下卻已經鬧翻了天。
“太好了,叩謝大秦皇帝,皇帝隆恩。”
“那豆芽是什麽?好吃嗎?”
“聽說那豆腐入口即化,老幼皆可食用,和豬肉一起燉煮,味道更是鮮美。”
“你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我隨著家中老爺去鹹陽城看過熱鬧,那麽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包子、饅頭,光聞著都能聞飽。”
“真的?還有什麽,快說說,那養豬真的能養的又快又肥嗎?”
“養豬我沒見過,不過那市肆上賣的豬肉確實又白又肥,塊頭極大。”
這麽一會兒,凡是去過鹹陽的侍從老爺,全被圍攏成堆,人們紛紛打聽著他們口中的鹹陽。
縣令與縣尉、縣丞一起,愛惜的檢查著詔令是否粘貼牢固,恨不能收起珍藏到家中。
縣丞撫摸著詔令上的黑字,不住呢喃著:“真好,真好,你們看這字,走勢連貫,字體分明,善,大善。”
“哈哈,回官署處,領取筆墨紙硯,你也能寫的比他更好。”縣尉大笑著拍向縣丞的肩膀。
“不可,不可,如此潔白的紙張,怎可浪費,還是先在旁處練習好再用紙張書寫。”
縣令看著台下依舊沸騰的民眾,勸慰著眾人,“都家去吧,把這個消息傳給鄉鄰,讓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對對,感謝縣令,感謝陛下。”
“走走,我得快些回去告知家中老小,今天多添一碗粟米。”
宣政台下,人群逐漸散去,縣令他們也相約著吃酒,緩緩走遠。
這一幕,同時發生在大秦各處,民聲沸騰,歡喜聲響遍每家每戶,正應了那句“普天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