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鞋碼對應的身高計算,41碼鞋對應的身高隻有178.5厘米,除非他天賦異稟,身高185厘米隻穿41碼的鞋,他大概率是一個身高在178厘米左右,林雨深認識的,且可以進入她家中的第三個男人。」
沈逾之說完後,屋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大超!你們現場技偵怎麽做的?要不是人沈顧問在,這麽重要的線索就給要漏了!」
吳越伸手打了下周超肩膀,周超被打地一踉蹌,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
「昨天劉隊來看過一輪了,我以為他們都弄得差不多了……我們的問題。」
沈逾之不置可否,從茶幾上拿起豆漿吸了一口,卻是皺著眉咽下去的。他將紙杯握在手心,看向吳越。
「吳警官,現場的物證差不多就這些了。這兩個人的身份應該不難查,不如我們先回去整合一下思路?」
吳越點點頭,沖沈逾之搖搖手機:「劉隊剛給我發了消息說他那邊也發現一些線索,也讓我趕緊回去。大超,愷子——快把東西收拾一下!」
回去的車是任愷開的,沈逾之坐在副駕,剩下三個男人擠在後排狹窄的座位。
車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不復平日活躍的氣氛。沈逾之一人規規矩矩的在前排坐著,雙手交疊在一起,腿交叉併攏,也不說話,隻是側頭看著窗外的風景。
後排的吳越低頭戳著手機,周超有些自閉地盯著自己的褲子。蔣磬坐在二人中間,若有所思地將目光放到了沈逾之幹淨地發尾上。
「沈顧問,你是學心理的,你們不經常有什麽……側寫?對,嫌疑人側寫之類的東西?」車內氣氛有些太過尷尬,剛走過了兩個路口,任愷就趁紅燈時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學心理的?」沈逾之抿抿嘴,交疊起的手指互相摩挲了一下,似乎在組織語言。
「那兩個男人的線索太少,我現在能得出的結論也隻有之前和你們說過的那些。不過,我可以給你們簡單分析一下林雨深。」
「上次好像和你們提過,林雨深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我們可以大致將人們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態度。簡單來說,內傾人格大多數是持有主觀的心態,而外傾人格則相反,是客觀的心態,情感由意識支配。」
「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狀態僅僅是一個內傾人格所擁有的特質,敏感、沉默寡言,同時還有一部分由於社交恐懼而引起的焦慮症。」
「但是後來再次見麵時,她好像變了個人——其實就1921年卡爾榮格提出的的人格類型學說來講,內傾人格並不是大家所擁有的刻板印象般厭惡社交或之類的行為,隻是對他們而言社交並不是同外傾人格般的必需品,他們大多將社交視為一種任務,是他們所謂的外傾表現不過是一種不得不而已。」
「但是林雨深給我的感覺並非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表現,相反,她似乎能從和我的交流中得到能量,她的情感波動受到了我對她的意識輸出的影響。」
「人的一生如此漫長,基本每個人的性格都會根據自己的經歷、生活、狀態發生一定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一個人性格的改變必然會跟影響到他人生的大事息息相關。」
「或是最初的青春期,或是經歷了特殊事件後三觀的動搖,又或是有了社會閱歷之後的性格重建。」
說罷,沈逾之揉了下嘴唇,看向身邊發蒙的任愷,微微笑了下,
「抱歉,不小心說多了。這樣長篇大論隻是想說明她性格的轉變不可能是直接形成的,在我和她最後一次見麵之前一定有些我們不知曉的狀況發生。」
「她後來的表現讓我一度認為她的轉變可能是由於某些外界刺激,而患上雙向情感障礙造成的——但後來我查閱的相關資料,吸食甲基苯丙胺後,也會有類似亢奮、焦躁暴躁的情緒表現。」
「那麽這個我們都不知曉的情況會不會就是吸毒呢?」
沈逾之食指抵上太陽穴,嘆了口氣,似乎在為林雨深惋惜。
「目前看來似乎隻有這麽一個可能。那麽,我們再想深入一點,她是一個大學生,還未進入社會,接觸甲基苯丙胺這類成癮性高、非新手毒品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她吸毒這個行為到底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呢?」
「還有一點,她的焦慮症還伴有一定的焦慮障礙,具體表現為她對於特定時間的強迫行為。」
「她每次約我的時間都是在周三的下午四點,之前曾有一次我踩點到時,她明顯表現地坐立不安,直到我來了以後她才表現地長舒一口氣般,恢復為往常的樣子。」
「有例外,」後排沉默多時的蔣磬突然說話,沈逾之便稍微轉身看向他。
「昨天她是中午見得你,但是——」
「她是下午四點自殺的。」
沈逾之轉頭,衝著後排沉著臉搶先說出答案的蔣磬露出了一個真誠的笑容。
-
吳越下車剛給組裏幾人安排好工作,就被領導叫去開會了,臨走前他還不忘偷偷囑咐蔣磬不要讓沈逾之在辦公室裏亂翻。
蔣磬無奈,沈逾之除了和他第一次見麵外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形象從來都是彬彬有禮的。就算他本人性格略有糟糕,以他的脾氣與性格,大概也不屑幹如此難看的事情。
他跟在沈逾之身後往市局二樓的刑偵大隊走去,視線著沈逾之的腳步前行。
沈逾之說完後,屋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大超!你們現場技偵怎麽做的?要不是人沈顧問在,這麽重要的線索就給要漏了!」
吳越伸手打了下周超肩膀,周超被打地一踉蹌,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後腦勺。
「昨天劉隊來看過一輪了,我以為他們都弄得差不多了……我們的問題。」
沈逾之不置可否,從茶幾上拿起豆漿吸了一口,卻是皺著眉咽下去的。他將紙杯握在手心,看向吳越。
「吳警官,現場的物證差不多就這些了。這兩個人的身份應該不難查,不如我們先回去整合一下思路?」
吳越點點頭,沖沈逾之搖搖手機:「劉隊剛給我發了消息說他那邊也發現一些線索,也讓我趕緊回去。大超,愷子——快把東西收拾一下!」
回去的車是任愷開的,沈逾之坐在副駕,剩下三個男人擠在後排狹窄的座位。
車內的空氣有些緊張,不復平日活躍的氣氛。沈逾之一人規規矩矩的在前排坐著,雙手交疊在一起,腿交叉併攏,也不說話,隻是側頭看著窗外的風景。
後排的吳越低頭戳著手機,周超有些自閉地盯著自己的褲子。蔣磬坐在二人中間,若有所思地將目光放到了沈逾之幹淨地發尾上。
「沈顧問,你是學心理的,你們不經常有什麽……側寫?對,嫌疑人側寫之類的東西?」車內氣氛有些太過尷尬,剛走過了兩個路口,任愷就趁紅燈時提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學心理的?」沈逾之抿抿嘴,交疊起的手指互相摩挲了一下,似乎在組織語言。
「那兩個男人的線索太少,我現在能得出的結論也隻有之前和你們說過的那些。不過,我可以給你們簡單分析一下林雨深。」
「上次好像和你們提過,林雨深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我們可以大致將人們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態度。簡單來說,內傾人格大多數是持有主觀的心態,而外傾人格則相反,是客觀的心態,情感由意識支配。」
「她一開始表現出來的狀態僅僅是一個內傾人格所擁有的特質,敏感、沉默寡言,同時還有一部分由於社交恐懼而引起的焦慮症。」
「但是後來再次見麵時,她好像變了個人——其實就1921年卡爾榮格提出的的人格類型學說來講,內傾人格並不是大家所擁有的刻板印象般厭惡社交或之類的行為,隻是對他們而言社交並不是同外傾人格般的必需品,他們大多將社交視為一種任務,是他們所謂的外傾表現不過是一種不得不而已。」
「但是林雨深給我的感覺並非是一種迫不得已的表現,相反,她似乎能從和我的交流中得到能量,她的情感波動受到了我對她的意識輸出的影響。」
「人的一生如此漫長,基本每個人的性格都會根據自己的經歷、生活、狀態發生一定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一個人性格的改變必然會跟影響到他人生的大事息息相關。」
「或是最初的青春期,或是經歷了特殊事件後三觀的動搖,又或是有了社會閱歷之後的性格重建。」
說罷,沈逾之揉了下嘴唇,看向身邊發蒙的任愷,微微笑了下,
「抱歉,不小心說多了。這樣長篇大論隻是想說明她性格的轉變不可能是直接形成的,在我和她最後一次見麵之前一定有些我們不知曉的狀況發生。」
「她後來的表現讓我一度認為她的轉變可能是由於某些外界刺激,而患上雙向情感障礙造成的——但後來我查閱的相關資料,吸食甲基苯丙胺後,也會有類似亢奮、焦躁暴躁的情緒表現。」
「那麽這個我們都不知曉的情況會不會就是吸毒呢?」
沈逾之食指抵上太陽穴,嘆了口氣,似乎在為林雨深惋惜。
「目前看來似乎隻有這麽一個可能。那麽,我們再想深入一點,她是一個大學生,還未進入社會,接觸甲基苯丙胺這類成癮性高、非新手毒品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她吸毒這個行為到底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呢?」
「還有一點,她的焦慮症還伴有一定的焦慮障礙,具體表現為她對於特定時間的強迫行為。」
「她每次約我的時間都是在周三的下午四點,之前曾有一次我踩點到時,她明顯表現地坐立不安,直到我來了以後她才表現地長舒一口氣般,恢復為往常的樣子。」
「有例外,」後排沉默多時的蔣磬突然說話,沈逾之便稍微轉身看向他。
「昨天她是中午見得你,但是——」
「她是下午四點自殺的。」
沈逾之轉頭,衝著後排沉著臉搶先說出答案的蔣磬露出了一個真誠的笑容。
-
吳越下車剛給組裏幾人安排好工作,就被領導叫去開會了,臨走前他還不忘偷偷囑咐蔣磬不要讓沈逾之在辦公室裏亂翻。
蔣磬無奈,沈逾之除了和他第一次見麵外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形象從來都是彬彬有禮的。就算他本人性格略有糟糕,以他的脾氣與性格,大概也不屑幹如此難看的事情。
他跟在沈逾之身後往市局二樓的刑偵大隊走去,視線著沈逾之的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