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嶼扯扯外套下擺,佯裝自然打過招呼,不自覺加快腳步甩掉了唐叔和王叔瞎聊的閑天兒。
學校離裴嶼家特別近,過兩個街口就到,屬於城裏的老街道。
裴嶼慢下腳步停在沿途最後一個斑馬線上,偏頭遠遠看了眼學校的正大門。
這所中學原來有個爛大街的名兒,叫「育才」。正校門口作為頭臉,顯然重新裝修過,路拓寬不少,門衛室也新砌了白牆黑瓦,和翻新的圍牆連成一片。
不知打哪兒搬來一塊氣派的石碑,上頭銘寫著燙金的「五中明德」,下麵還有一行筆走蛇的小字——
「德愛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讀不通順,裴嶼就猜它應該是「新東家」的校訓吧。
「育才」的前身是所職高,後來才被教育資源落後於其他城區的蘭成區吸納為公立高中,二三十年來專門收留「五行缺學」和「命裏犯書」的落榜生——
混完高中文憑,百裏挑一的能上本科,好的能上專科「進修」,次的直接進階「社大」。
蘭成轄區也是老中心城區之一,教育這塊兒卻一直起不來,隻有幾所「大哥不說二哥、爛得都差不多」的中學撐著,升學率總不好看。
為了提拉蘭成區的教育水平,市教育局聯合區教育局牽頭,要把名校的教育資源往蘭成區傾斜一點兒——一流公立市重點第五中學於新學期,正式在「育才」原校址掛牌成立了「明德分校」。
新屆高一憑藉從五中本部引進的優越師資,吸引了一批中考成績卓然的優生,而原校招收的混子高二高三也跟著沾光,新校服發下來,小混混們人靠衣裝、搖身一變,成了名牌學校的便宜學子。
人行道上的紅燈變成綠燈,裴嶼卻站著沒動。
不到七點半,校門口已然擁擠了許多規規矩矩身著藍白校服的學生。
裴嶼從沒見過如此不協調的「盛況」,一時間邁不開腿。兩個月前,這條路不到七點五十人跡罕至,會穿校服上學的也屈指可數,十個人包裏湊不齊一本完整的書——這兒盛產的是「遲到早退翹課」和「抽菸化妝鬥毆」。
裴嶼低頭看了眼身上的校服和校褲,產生了一種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羞恥感,就嘖聲扒下校服外套,揉成一團夾在胳膊底下,又把掌心莫名冒冷汗的手插進褲兜,這才懶懶散散拖遝著步子混跡到人群裏去了。
五中明德是所「套牌學校」。
裴嶼是本地特產的「套牌生」。
這群有家裏人來送的、一看就很老實的學生,幾乎都是新屆高一,嚴格上說,他們才真正屬於五中明德。
等裴嶼這屆渣渣們畢業輸送入社會大垃圾場之後,這所學校才會徹底換血,從「雜種」蛻變成「純種」、從爛泥抬入雲端。
「下晚自習之後媽媽來接你,就在校門口等著。平時要是有高年級的小混混欺負你,你別怕,如實告訴老師,讓老師給媽媽打電話……」
「嶼哥?真是你,拿件校服都他媽不認識了。你怎麽搞得比我一睡在網吧的還早,也找地兒通宵了吧。」
家長的緊張叮嚀飄進裴嶼耳朵,與此同時一隻貼著亂七八糟紋身貼的胳膊搭上裴嶼肩頭。
高年級小混混曾一本打著嗬欠,一身私服,脖子上圍著件被劣質煙醃入味兒了的校服外套。
裴嶼肩上帶著斑斕「掛件兒」,視線冷淡,不經意自上而下瞥過那個受到殷切囑咐的小個子男生,直接把人家看了一哆嗦。
裴嶼嫌棄地拂掉曾一本的手,忽略這種「地盤」被搶走還反倒格格不入的不悅感,嗤笑:「都給我們換品種了還不自覺點兒,萬一明年有希望『一本』呢。」
「瞎扯幾把淡,」曾一本覺得這名兒純粹是他爹絞盡腦汁特意取來嘲諷自己的,「我們現在是他媽的什麽改良品種?」
裴嶼看看周圍自動與他們保持距離的羊羔仔:「披著羊皮的狼人。」
沒型沒款地溜達到校門口,戴著紅袖章的「攔路虎」耀武揚威朝裴嶼和曾一本揮舞了一下爪子。
這老師負手而立,梳著鋥亮的油頭,人到中年卻精神矍鑠,確實有「虎虎生威」那意思。不過麵生得很,裴嶼不認識,曾一本更不可能見過。
曾一本感慨:「他們都在給老師問好,我他媽周圍居然人人都給老師問好!」
裴嶼揶揄:「嗯,別新鮮,馬上就輪到你。」
話音剛落,就聽「虎老師」嗷一嗓子:「你們兩個,給我站過來!校服為什麽不穿好!你!誰允許你手上印著年畫兒來上學的!今年是龍年嗎?!」
曾一本整個學齡中都沒見過這陣仗,瞠目結舌,不等反應過來就感覺胳膊被人扯過去鉚勁兒一搓——
「龍多俗!那是蟒!」曾一本嚎道,「臥槽!痛!痛!痛!」
披著羊皮的狼人沒能倖免,悲慘落入虎口。
裴嶼把校服外套一抖,很識時務地往身上一套,仗著長了張白白淨淨頗具迷惑性的臉,朝虎老師一點頭,捨棄了兄弟和仗義,人模人樣進了學校。
教學樓中堂居然新掛上一塊匾,上書「德愛禮智」。
裴嶼駐足欣賞了片刻,覺得這玩意兒的存在,實在像是往蛋糕胚子上撒了把做作的蔥花兒,或者往煎餅果子上裱了朵漂亮的鮮奶油——就沒見過這麽不合適的。
作者有話說:
學校離裴嶼家特別近,過兩個街口就到,屬於城裏的老街道。
裴嶼慢下腳步停在沿途最後一個斑馬線上,偏頭遠遠看了眼學校的正大門。
這所中學原來有個爛大街的名兒,叫「育才」。正校門口作為頭臉,顯然重新裝修過,路拓寬不少,門衛室也新砌了白牆黑瓦,和翻新的圍牆連成一片。
不知打哪兒搬來一塊氣派的石碑,上頭銘寫著燙金的「五中明德」,下麵還有一行筆走蛇的小字——
「德愛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讀不通順,裴嶼就猜它應該是「新東家」的校訓吧。
「育才」的前身是所職高,後來才被教育資源落後於其他城區的蘭成區吸納為公立高中,二三十年來專門收留「五行缺學」和「命裏犯書」的落榜生——
混完高中文憑,百裏挑一的能上本科,好的能上專科「進修」,次的直接進階「社大」。
蘭成轄區也是老中心城區之一,教育這塊兒卻一直起不來,隻有幾所「大哥不說二哥、爛得都差不多」的中學撐著,升學率總不好看。
為了提拉蘭成區的教育水平,市教育局聯合區教育局牽頭,要把名校的教育資源往蘭成區傾斜一點兒——一流公立市重點第五中學於新學期,正式在「育才」原校址掛牌成立了「明德分校」。
新屆高一憑藉從五中本部引進的優越師資,吸引了一批中考成績卓然的優生,而原校招收的混子高二高三也跟著沾光,新校服發下來,小混混們人靠衣裝、搖身一變,成了名牌學校的便宜學子。
人行道上的紅燈變成綠燈,裴嶼卻站著沒動。
不到七點半,校門口已然擁擠了許多規規矩矩身著藍白校服的學生。
裴嶼從沒見過如此不協調的「盛況」,一時間邁不開腿。兩個月前,這條路不到七點五十人跡罕至,會穿校服上學的也屈指可數,十個人包裏湊不齊一本完整的書——這兒盛產的是「遲到早退翹課」和「抽菸化妝鬥毆」。
裴嶼低頭看了眼身上的校服和校褲,產生了一種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羞恥感,就嘖聲扒下校服外套,揉成一團夾在胳膊底下,又把掌心莫名冒冷汗的手插進褲兜,這才懶懶散散拖遝著步子混跡到人群裏去了。
五中明德是所「套牌學校」。
裴嶼是本地特產的「套牌生」。
這群有家裏人來送的、一看就很老實的學生,幾乎都是新屆高一,嚴格上說,他們才真正屬於五中明德。
等裴嶼這屆渣渣們畢業輸送入社會大垃圾場之後,這所學校才會徹底換血,從「雜種」蛻變成「純種」、從爛泥抬入雲端。
「下晚自習之後媽媽來接你,就在校門口等著。平時要是有高年級的小混混欺負你,你別怕,如實告訴老師,讓老師給媽媽打電話……」
「嶼哥?真是你,拿件校服都他媽不認識了。你怎麽搞得比我一睡在網吧的還早,也找地兒通宵了吧。」
家長的緊張叮嚀飄進裴嶼耳朵,與此同時一隻貼著亂七八糟紋身貼的胳膊搭上裴嶼肩頭。
高年級小混混曾一本打著嗬欠,一身私服,脖子上圍著件被劣質煙醃入味兒了的校服外套。
裴嶼肩上帶著斑斕「掛件兒」,視線冷淡,不經意自上而下瞥過那個受到殷切囑咐的小個子男生,直接把人家看了一哆嗦。
裴嶼嫌棄地拂掉曾一本的手,忽略這種「地盤」被搶走還反倒格格不入的不悅感,嗤笑:「都給我們換品種了還不自覺點兒,萬一明年有希望『一本』呢。」
「瞎扯幾把淡,」曾一本覺得這名兒純粹是他爹絞盡腦汁特意取來嘲諷自己的,「我們現在是他媽的什麽改良品種?」
裴嶼看看周圍自動與他們保持距離的羊羔仔:「披著羊皮的狼人。」
沒型沒款地溜達到校門口,戴著紅袖章的「攔路虎」耀武揚威朝裴嶼和曾一本揮舞了一下爪子。
這老師負手而立,梳著鋥亮的油頭,人到中年卻精神矍鑠,確實有「虎虎生威」那意思。不過麵生得很,裴嶼不認識,曾一本更不可能見過。
曾一本感慨:「他們都在給老師問好,我他媽周圍居然人人都給老師問好!」
裴嶼揶揄:「嗯,別新鮮,馬上就輪到你。」
話音剛落,就聽「虎老師」嗷一嗓子:「你們兩個,給我站過來!校服為什麽不穿好!你!誰允許你手上印著年畫兒來上學的!今年是龍年嗎?!」
曾一本整個學齡中都沒見過這陣仗,瞠目結舌,不等反應過來就感覺胳膊被人扯過去鉚勁兒一搓——
「龍多俗!那是蟒!」曾一本嚎道,「臥槽!痛!痛!痛!」
披著羊皮的狼人沒能倖免,悲慘落入虎口。
裴嶼把校服外套一抖,很識時務地往身上一套,仗著長了張白白淨淨頗具迷惑性的臉,朝虎老師一點頭,捨棄了兄弟和仗義,人模人樣進了學校。
教學樓中堂居然新掛上一塊匾,上書「德愛禮智」。
裴嶼駐足欣賞了片刻,覺得這玩意兒的存在,實在像是往蛋糕胚子上撒了把做作的蔥花兒,或者往煎餅果子上裱了朵漂亮的鮮奶油——就沒見過這麽不合適的。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