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所要仔細商討的,不過是細節。
來人的身份也不低,分別是樓蘭、龜茲、小宛、且末、烏孫的各部落首領。伊姝相信,他們一定會將此事做得很好。
兩個時辰後,白依凡攜了伊姝平安離開小樹林。不多久,衛虎也被他們從敵營裏放出,此時已經追了上來,並呈給伊姝一張敵營的軍事布防圖。
伊姝看了,笑了,沒曾想這些人辦事效率還挺高的嘛。然後將圖紙遞給白依凡。
白依凡看後,也滿意地點了頭,“想必這些人早就想窩裏反了,咱們隻是給了他們更好的機會而已。看來這莽山,還真是盡失人心哪!”
翌日,如伊姝所料,敵軍沒有再來襲營。此後的許多天,都是如此。
趙良庭自然知道,這一切都是伊姝的功勞。景佑公主,的確是南朝的希望,是南朝的及時雨,大福星,所到之處,一切困難盡解!也難怪,當年的蕭遠澤,拚了命也要誅殺於她。可惜最終並沒有得逞!
此刻,趙良庭對她,也就更加地尊重和佩服。
五月底,季成林率領的軍隊業已到達。兩邊人馬在佛珠峽會合,然後由季成林統一調度。
伊姝親自趕往佛珠俠,與季成林在中軍帳裏計議半天,方才離去。隨後,季成林叫了中上級軍官進帳,一一分派任務。
就在這天夜裏,原本按兵不動的南殷軍隊,突然主動襲擊西域聯合國的大營。那些聯合國的士兵,此時猶在睡夢中呢,這下被驚醒,急忙爬起,倉促應戰。
可惜就在這個時候,肚子裏忽地咕嚕嚕地作響,下一刻就已是憋不住了。拿著兵器捂著肚子跑茅房,哪裏還有精力應對敵人?
不多時,大營裏已是一片混亂。
莽山自己也拉了肚子,此時正坐在營帳裏拍桌子吹胡子瞪眼。他當然知道自已營裏出了內奸,在飲食裏下了巴豆之類的東東。可此時場麵大亂,他根本顧不上尋找內奸,還得強撐著虛弱的身子,隨時準備應敵。
然而一隻軍隊,隻要士氣被破,任你再強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季成林的軍隊,沒費多少功夫,就已將聯合同的軍隊。打得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主將莽山被伊姝和白依凡二人堵在了中軍帳裏。他身邊的親衛雖多,但都已失去了戰鬥力,根本不具威脅性。
伊姝麵向著他,冷冷地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好建設你的西域王國不好麽?為什麽要貪戀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莽山恨得咬牙切齒。怒道:“南殷朝腐敗無能,早就該滅亡了,我乃天下英主,如果沒有你,入主中原指日可待!隻恨你——”莽山叫囂著,提著大刀便朝伊姝的麵門砍來。
盡管他此時已經拉得虛脫,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還是有些力氣的,如果這一刀真要砍中了伊姝,那伊姝不死也得重傷。
不過,伊姝早已防到了他這一著,隻輕輕往旁邊讓一讓,便叫他這刀落了空。白依凡隨即一個轉身。便毫不費力地揪住了他的手,同時左掌疾出,拍在他的雙膝上,使得他不得不跪倒在伊姝麵前。
莽山氣得破口大罵:“你們南殷人,好卑鄙!”
伊姝卻笑了。笑得嫵媚多嬌,隨即蹲下身,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說對了,本宮確實卑鄙!不過,為了百姓,為了天下安定,本宮卑鄙一回又如何?終究,你還是落到本宮手裏了!”
“你想怎麽樣?”莽山色內厲茬地道。
“本宮不想怎麽樣,隻想將你交給你的子民,讓他們來審判你!”伊姝說著,已是揮了揮手。很快,被點了穴道的莽山,被南殷朝的士兵反綁了雙手,塞到了馬背上。
隨即,很多的士兵高喊,“爾等都聽好嘍!你們的主帥莽山已被擒,願意投降的,請放下武器,自動到婁山關前排除等待編收;不願意投降的,就請帶著武器出來,與我南殷將士,一對一的戰鬥!若要使陰謀鬼計的,殺無赦!”
立時,四下裏又是一陣混亂。
良久,才有一個士兵空著雙手走出來;很快,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陸陸續續地,走出來無數個,他們一個個耷拉著腦袋,慢慢地往婁山關方向走去。的確,做俘虜並不是什麽光鮮的事,但比起身家性命來,還是命更重要。
可也有一部分負隅頑抗的。伊姝果真公平地安排了他們對打。然而最終,仍是南殷將士勝算得多一些。那些人都吃過巴豆,體力根本沒有恢複,短時間內比鬥,不敗才怪。
與此同時,黑暗裏也不時有暗箭射出,伊姝先前大意了一下,差點就被射中,箭支擦著衣袖而過,嚇得旁邊的白依凡出了一身冷汗。下一刻,果斷地下令士兵四處搜尋,定要將那些暗箭傷人之輩一一挖出。
很快,不時有慘叫聲響起……
待到黎明時分,現場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涼風習習,讓忙碌了一整夜的伊姝,頓覺精神氣爽。
那晚出現的五部落首領,這會兒終於亮相了。
他們在伊姝麵前站定,直接地道:“公主,我們都按你的吩咐做了,你也該兌現你的諾言了吧!”
伊姝笑了笑道:“好說!列位叔叔!我說過的話,從來沒有兌現不了的!更何況,對我們南殷來說,也是好事!我何樂而不為呢?”
伊姝瞬間改變了稱呼,倒讓這五人都大大地驚訝了,從而麵上的喜色也更濃了。
伊姝熱情地邀了他們一道前往婁山關。
當晚的慶功宴上,伊姝隆重介紹了他們的身份,。五人原本還有些尷尬的,但被伊姝那麽一說,也就釋然了。
是啊,他們不為自己,卻是為了自己的國民,莽山為了一已私利,肆意發動戰爭,他們力阻不行,才不得已用了這樣的手段大義滅親。這之後,天下太平,才是黎民之福!
這次的婁山關大捷,實在太出眾人的意料了。原本所預想的種種困難,居然幾下裏就解決了,一切都超乎尋常的勝利,這讓伊姝都有些不敢相信。
很快,大軍要班師回朝,原本駐守鳳凰嶺的軍隊也要返回到鳳凰嶺去。秦鐸,卻堅持要留下來。任伊姝和白依凡如何地相勸,就是不肯回京。
伊姝沒法,隻得由他。
雍力二十二年六月初十,大軍班師回朝。
文淵帝親率文武百官和後/宮諸妃,在德勝門前迎接大軍歸來。令伊姝大感安慰的是,失蹤了好幾個月的伊潯伊珩皇兄,也出現在迎接的隊伍中。他們看起來都很好。
文淵帝見到她,立馬給了個大大的擁抱。
當晚的宴會上,文淵帝龍顏大悅,隨即一道道加封的旨意,由太監宣讀開來:加封景佑公主為鎮國公主,賜婚於白依凡;此次婁山關大捷,鎮南王功不可沒,加封鎮南王嫡子季龍為世子,世襲爵位;賺婚玉嫵郡主;趙良庭將軍過關有功,加封上大將軍,其女趙小黛賜婚於皇四子;秦鐸加封為右衛大將軍。
爾後,文淵帝派遣欽差大臣,前往西域各國,幫助善後,重建家園。更是下達了一連串利國利民的政令,開設邊境集市,互通有無,允許合法的自由貿易;鼓勵通婚,永護和平。
隨後不久,文淵帝寫下禪位詔書,太子伊琪繼承帝位,即永熙帝。尊文淵帝為“文康太上皇”,生母沐皇後為“文懿太後”,加封鎮國景佑公主為鎮國長公主,賜尚方寶劍。封太子妃白氏為中宮皇後,同時,納輔國大將軍之女沈壁君為貴妃。
待冊封大典過後,南殷鎮國長公主景佑的婚事便成了永熙帝登基以後的第一件大事。
由此,白氏在京城貴族圈裏的聲望,更加地如日中天。
可謂一門雙喜。女兒貴為一國之母;兒子娶了天下第一公主。右相白耀庭卻在這時遞了辭呈,任憑永熙帝如何苦求,也不為所動,堅決辭官。
是啊,樹大招風。他如果再不知趣地退隱下來,將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被人抓了把柄,給家族帶來禍事。
這世上,從來都是福禍相依。
經過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程序後。長公主的婚期,定在了同年的十月初一。
長公主婚後的駙馬府第,就建在德勝門外的朱雀大街上,工匠們日夜趕工,終於在大婚前完成。府第占地千畝,房舍幾百餘間。府內殿宇連綿,庭台樓閣無數,假山湖泊園林相映成趣。青磚鋪地、白玉欄杆,鏤金雕花、輕紗飛揚。
出降那天,長公主著一身鳳冠霞帔的吉服,被八對金童玉女、十六個美貌宮女簇擁著,在鼓樂宣天的聲樂中,伊姝揮淚告別太上皇和太後,坐進了七寶步攆。在她身後,是連綿不絕的嫁妝隊伍,各式珠寶玉器、華美衣飾、頭麵頭飾、錦繡綃金帳幔、擺設、席子坐褥、地毯、屏風、奇珍異寶等等,共計四百八十抬的妝匣。一行人浩浩蕩蕩,過德勝門,穿朱雀大街,一路往駙馬府而去。
此時的伊姝,心裏無疑是緊張的。想著從此以後,就要跟白依凡一起共同生活了,緊張的同時,心裏又有種隱隱的期盼。
也許,每個新嫁娘,都會是這樣的心情吧。
驚才絕豔如景佑公主,也是如此。(全書完)
來人的身份也不低,分別是樓蘭、龜茲、小宛、且末、烏孫的各部落首領。伊姝相信,他們一定會將此事做得很好。
兩個時辰後,白依凡攜了伊姝平安離開小樹林。不多久,衛虎也被他們從敵營裏放出,此時已經追了上來,並呈給伊姝一張敵營的軍事布防圖。
伊姝看了,笑了,沒曾想這些人辦事效率還挺高的嘛。然後將圖紙遞給白依凡。
白依凡看後,也滿意地點了頭,“想必這些人早就想窩裏反了,咱們隻是給了他們更好的機會而已。看來這莽山,還真是盡失人心哪!”
翌日,如伊姝所料,敵軍沒有再來襲營。此後的許多天,都是如此。
趙良庭自然知道,這一切都是伊姝的功勞。景佑公主,的確是南朝的希望,是南朝的及時雨,大福星,所到之處,一切困難盡解!也難怪,當年的蕭遠澤,拚了命也要誅殺於她。可惜最終並沒有得逞!
此刻,趙良庭對她,也就更加地尊重和佩服。
五月底,季成林率領的軍隊業已到達。兩邊人馬在佛珠峽會合,然後由季成林統一調度。
伊姝親自趕往佛珠俠,與季成林在中軍帳裏計議半天,方才離去。隨後,季成林叫了中上級軍官進帳,一一分派任務。
就在這天夜裏,原本按兵不動的南殷軍隊,突然主動襲擊西域聯合國的大營。那些聯合國的士兵,此時猶在睡夢中呢,這下被驚醒,急忙爬起,倉促應戰。
可惜就在這個時候,肚子裏忽地咕嚕嚕地作響,下一刻就已是憋不住了。拿著兵器捂著肚子跑茅房,哪裏還有精力應對敵人?
不多時,大營裏已是一片混亂。
莽山自己也拉了肚子,此時正坐在營帳裏拍桌子吹胡子瞪眼。他當然知道自已營裏出了內奸,在飲食裏下了巴豆之類的東東。可此時場麵大亂,他根本顧不上尋找內奸,還得強撐著虛弱的身子,隨時準備應敵。
然而一隻軍隊,隻要士氣被破,任你再強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季成林的軍隊,沒費多少功夫,就已將聯合同的軍隊。打得四散奔逃,潰不成軍。
主將莽山被伊姝和白依凡二人堵在了中軍帳裏。他身邊的親衛雖多,但都已失去了戰鬥力,根本不具威脅性。
伊姝麵向著他,冷冷地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好好建設你的西域王國不好麽?為什麽要貪戀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莽山恨得咬牙切齒。怒道:“南殷朝腐敗無能,早就該滅亡了,我乃天下英主,如果沒有你,入主中原指日可待!隻恨你——”莽山叫囂著,提著大刀便朝伊姝的麵門砍來。
盡管他此時已經拉得虛脫,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還是有些力氣的,如果這一刀真要砍中了伊姝,那伊姝不死也得重傷。
不過,伊姝早已防到了他這一著,隻輕輕往旁邊讓一讓,便叫他這刀落了空。白依凡隨即一個轉身。便毫不費力地揪住了他的手,同時左掌疾出,拍在他的雙膝上,使得他不得不跪倒在伊姝麵前。
莽山氣得破口大罵:“你們南殷人,好卑鄙!”
伊姝卻笑了。笑得嫵媚多嬌,隨即蹲下身,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說對了,本宮確實卑鄙!不過,為了百姓,為了天下安定,本宮卑鄙一回又如何?終究,你還是落到本宮手裏了!”
“你想怎麽樣?”莽山色內厲茬地道。
“本宮不想怎麽樣,隻想將你交給你的子民,讓他們來審判你!”伊姝說著,已是揮了揮手。很快,被點了穴道的莽山,被南殷朝的士兵反綁了雙手,塞到了馬背上。
隨即,很多的士兵高喊,“爾等都聽好嘍!你們的主帥莽山已被擒,願意投降的,請放下武器,自動到婁山關前排除等待編收;不願意投降的,就請帶著武器出來,與我南殷將士,一對一的戰鬥!若要使陰謀鬼計的,殺無赦!”
立時,四下裏又是一陣混亂。
良久,才有一個士兵空著雙手走出來;很快,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陸陸續續地,走出來無數個,他們一個個耷拉著腦袋,慢慢地往婁山關方向走去。的確,做俘虜並不是什麽光鮮的事,但比起身家性命來,還是命更重要。
可也有一部分負隅頑抗的。伊姝果真公平地安排了他們對打。然而最終,仍是南殷將士勝算得多一些。那些人都吃過巴豆,體力根本沒有恢複,短時間內比鬥,不敗才怪。
與此同時,黑暗裏也不時有暗箭射出,伊姝先前大意了一下,差點就被射中,箭支擦著衣袖而過,嚇得旁邊的白依凡出了一身冷汗。下一刻,果斷地下令士兵四處搜尋,定要將那些暗箭傷人之輩一一挖出。
很快,不時有慘叫聲響起……
待到黎明時分,現場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涼風習習,讓忙碌了一整夜的伊姝,頓覺精神氣爽。
那晚出現的五部落首領,這會兒終於亮相了。
他們在伊姝麵前站定,直接地道:“公主,我們都按你的吩咐做了,你也該兌現你的諾言了吧!”
伊姝笑了笑道:“好說!列位叔叔!我說過的話,從來沒有兌現不了的!更何況,對我們南殷來說,也是好事!我何樂而不為呢?”
伊姝瞬間改變了稱呼,倒讓這五人都大大地驚訝了,從而麵上的喜色也更濃了。
伊姝熱情地邀了他們一道前往婁山關。
當晚的慶功宴上,伊姝隆重介紹了他們的身份,。五人原本還有些尷尬的,但被伊姝那麽一說,也就釋然了。
是啊,他們不為自己,卻是為了自己的國民,莽山為了一已私利,肆意發動戰爭,他們力阻不行,才不得已用了這樣的手段大義滅親。這之後,天下太平,才是黎民之福!
這次的婁山關大捷,實在太出眾人的意料了。原本所預想的種種困難,居然幾下裏就解決了,一切都超乎尋常的勝利,這讓伊姝都有些不敢相信。
很快,大軍要班師回朝,原本駐守鳳凰嶺的軍隊也要返回到鳳凰嶺去。秦鐸,卻堅持要留下來。任伊姝和白依凡如何地相勸,就是不肯回京。
伊姝沒法,隻得由他。
雍力二十二年六月初十,大軍班師回朝。
文淵帝親率文武百官和後/宮諸妃,在德勝門前迎接大軍歸來。令伊姝大感安慰的是,失蹤了好幾個月的伊潯伊珩皇兄,也出現在迎接的隊伍中。他們看起來都很好。
文淵帝見到她,立馬給了個大大的擁抱。
當晚的宴會上,文淵帝龍顏大悅,隨即一道道加封的旨意,由太監宣讀開來:加封景佑公主為鎮國公主,賜婚於白依凡;此次婁山關大捷,鎮南王功不可沒,加封鎮南王嫡子季龍為世子,世襲爵位;賺婚玉嫵郡主;趙良庭將軍過關有功,加封上大將軍,其女趙小黛賜婚於皇四子;秦鐸加封為右衛大將軍。
爾後,文淵帝派遣欽差大臣,前往西域各國,幫助善後,重建家園。更是下達了一連串利國利民的政令,開設邊境集市,互通有無,允許合法的自由貿易;鼓勵通婚,永護和平。
隨後不久,文淵帝寫下禪位詔書,太子伊琪繼承帝位,即永熙帝。尊文淵帝為“文康太上皇”,生母沐皇後為“文懿太後”,加封鎮國景佑公主為鎮國長公主,賜尚方寶劍。封太子妃白氏為中宮皇後,同時,納輔國大將軍之女沈壁君為貴妃。
待冊封大典過後,南殷鎮國長公主景佑的婚事便成了永熙帝登基以後的第一件大事。
由此,白氏在京城貴族圈裏的聲望,更加地如日中天。
可謂一門雙喜。女兒貴為一國之母;兒子娶了天下第一公主。右相白耀庭卻在這時遞了辭呈,任憑永熙帝如何苦求,也不為所動,堅決辭官。
是啊,樹大招風。他如果再不知趣地退隱下來,將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被人抓了把柄,給家族帶來禍事。
這世上,從來都是福禍相依。
經過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程序後。長公主的婚期,定在了同年的十月初一。
長公主婚後的駙馬府第,就建在德勝門外的朱雀大街上,工匠們日夜趕工,終於在大婚前完成。府第占地千畝,房舍幾百餘間。府內殿宇連綿,庭台樓閣無數,假山湖泊園林相映成趣。青磚鋪地、白玉欄杆,鏤金雕花、輕紗飛揚。
出降那天,長公主著一身鳳冠霞帔的吉服,被八對金童玉女、十六個美貌宮女簇擁著,在鼓樂宣天的聲樂中,伊姝揮淚告別太上皇和太後,坐進了七寶步攆。在她身後,是連綿不絕的嫁妝隊伍,各式珠寶玉器、華美衣飾、頭麵頭飾、錦繡綃金帳幔、擺設、席子坐褥、地毯、屏風、奇珍異寶等等,共計四百八十抬的妝匣。一行人浩浩蕩蕩,過德勝門,穿朱雀大街,一路往駙馬府而去。
此時的伊姝,心裏無疑是緊張的。想著從此以後,就要跟白依凡一起共同生活了,緊張的同時,心裏又有種隱隱的期盼。
也許,每個新嫁娘,都會是這樣的心情吧。
驚才絕豔如景佑公主,也是如此。(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