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寧家老二出言製止,但還沒說完就讓弟弟死命拽住了。
挨罵就得了,多嘴幹什麽。寧家老三沖他使眼色。
兩個當弟弟的隻好一起替兄長捏汗。
老太太一點就著,可寧予杭卻顯得冷靜,不論母親如何責備他始終姿態恭謹不予反駁,隻等老太太把氣喘勻了,才推著眼鏡說:「您何必動怒,我不過是叫他回家來幫忙。」
「幫什麽忙?家裏這麽多人還不夠你用嗎?!」
「他好歹也姓寧。」
「可他身體不好!」
「在外頭養了那麽久,再養不好,那更應該回家來。」寧予杭搭著座椅扶手,毫不迴避地看向了自己的母親。
老太太噎了一記,但很快又擰緊了兩道柳葉眉:「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打擾他,不要讓他摻和太多家事,醫生交代靜養,你就放他過幾天安生日子不行嗎?」
「他總不能一輩子都這麽過下去。」
「那就等以後再說!」老太太氣壞了:「你明知道他受了多少罪,為什麽還要這樣糟踐他?!」
「……」
寧予杭沉默了一記,反問道:「您讓他住在雲山苑就不糟踐了麽?」
堪稱平地驚雷。老太太拍案而起,腕上的翡翠鐲子應聲碎了一地。
「寧予杭!」她的聲音像刀子一樣尖銳:「家法不夠是不是?!」
「大哥!」
寧家兩個兄弟險些從椅子上跳起來。
說什麽呢,這不是擺明了剜老太太的心頭肉麽!
寧家老三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麽法子能挽救母子倆的關係了。挨罵不成,總不是還得挨打,他想,可寧予杭背後的傷還沒好全,再者也得顧及他當家主事的臉麵,見天兒叫人跪祠堂,往後還怎麽在小輩兒麵前立足。他艱難地轉著腦筋,前思後想,忍不住在心裏嘀咕他大哥今天當真撞了邪,從頭到尾沒一句好話,莫不是真要像沈家那個畜生一樣被掃地出門了才知道厲害。
他膽戰心驚提防著,生怕老太太震怒之下又要再來一次家法,但好半晌過去,她也隻是死死盯住了一臉漠然的長子,眼裏滿滿皆是刮骨剔肉一般的哀痛,甚至還有淚。
她就這樣盯著,最後恨恨揚高了下頜。
「……我是想叫他回來,」她咬牙切齒:「可我為什麽不敢叫他回來,你最好問問你自己。」
老太太把話撂了便走了。一地翡翠殘渣,管家擔心得急忙去扶,反倒被她甩手打開了。
飯廳就此安靜下來。
該聽的不該聽的都進了耳朵,寧家老三想去安慰母親,可又不好擅自離席,因此為難得隻能把視線落在那隻碎得七零八落的鐲子上頭。他不出聲,寧家老二自然也無話可說,寧予杭的神色冷若冰霜,三個兄弟一同緘默,最後還是管家硬著頭皮救場,提醒自家先生午後兩點鍾還有一場會議,再耽擱,那頭怕是要等急了。
寧予杭好半晌才站了起來。
寧家老三握了握拳,轉身跟他道辛苦。
一地狼藉,他大哥卻仍然平靜得像是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似的,隻在離開前隔著鏡片瞟了他一眼。
那眼神讓寧家老三立時打了個激靈。
寧家的書房在別墅一樓,裏側,東南角,前往那裏需要經過一條走廊,因著方位朝陽,每逢夏季廊上的窗戶都要趕在午前拉上一層紗簾用以遮光。當陽光逐漸濃烈,窗外蔥鬱的鬆針樹會在地板上落下朦朦朧朧的影子,叫人行走其間卻有如同置身幽林般的錯覺。
午後用以招待四鄰近親的茶歇尚未開始,差事不多,管家收拾完飯廳的殘局之後送了一盞白毫銀針去書房,房內安靜,家裏的先生坐在辦公椅上翻看文件,眉心緊蹙的模樣仿佛舊時課堂上恨鐵不成鋼的老學究,單隻瞧了幾行字便恨不得大罵學生是蠢材。
但好在他到底不是。管家把茶端到桌案上,見他專注不好打擾,有片刻才勸:「您消氣。」
周遭仍然安靜,寧予杭沒接他的話。
管家又說:「……老太太貫來疼愛小少爺,您知道的,關心則亂麽。」
這回主人家倒是肯搭理他了,掀眼皮罵了一句多嘴。
管家噤聲低頭,但並不慌張。
他在寧家的時間不長,統共服侍過前後兩代主顧,看著寧予杭長大,也算摸得透他的性子。從樣貌上來看,他與他的幼弟截然相反,倘若說寧家小少爺毫無保留地遺傳了母親的美貌,那麽這位當家的先生則跟他的父親更為相似,鼻高眉揚,眼睛細長且瞳仁黑亮,單看著便是溫和的麵相,微笑時,右臉頰甚至還有一處酒窩——可惜這些大多是過去的印象了,大抵因為是長子,肩上責任重,見的牛鬼蛇神也多,他從小便少有笑容,等成年,就變得愈發高深莫測,哪怕人前盡是儒雅之態,偶爾也笑,但那些不過都是生意場上慣常的偽裝和手段罷了。
他是寧家最完美的繼承人,可拋開外表不談,單論脾氣,他不像,或者根本也沒想過要成為他父親那樣慈悲和善的大家長。他有他的野心,有更大的抱負以及更強烈的欲望,他掌控著寧家,也替整個家庭操持規劃未來,不容絲毫差錯,也不允許有半點意外。
聽起來是刻薄獨裁了一些,但管家卻認為這已經是難能尋到的父子倆在性情上的一點通處,盡管表現方式不同,可謀事之外,他們一樣顧家。
挨罵就得了,多嘴幹什麽。寧家老三沖他使眼色。
兩個當弟弟的隻好一起替兄長捏汗。
老太太一點就著,可寧予杭卻顯得冷靜,不論母親如何責備他始終姿態恭謹不予反駁,隻等老太太把氣喘勻了,才推著眼鏡說:「您何必動怒,我不過是叫他回家來幫忙。」
「幫什麽忙?家裏這麽多人還不夠你用嗎?!」
「他好歹也姓寧。」
「可他身體不好!」
「在外頭養了那麽久,再養不好,那更應該回家來。」寧予杭搭著座椅扶手,毫不迴避地看向了自己的母親。
老太太噎了一記,但很快又擰緊了兩道柳葉眉:「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打擾他,不要讓他摻和太多家事,醫生交代靜養,你就放他過幾天安生日子不行嗎?」
「他總不能一輩子都這麽過下去。」
「那就等以後再說!」老太太氣壞了:「你明知道他受了多少罪,為什麽還要這樣糟踐他?!」
「……」
寧予杭沉默了一記,反問道:「您讓他住在雲山苑就不糟踐了麽?」
堪稱平地驚雷。老太太拍案而起,腕上的翡翠鐲子應聲碎了一地。
「寧予杭!」她的聲音像刀子一樣尖銳:「家法不夠是不是?!」
「大哥!」
寧家兩個兄弟險些從椅子上跳起來。
說什麽呢,這不是擺明了剜老太太的心頭肉麽!
寧家老三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麽法子能挽救母子倆的關係了。挨罵不成,總不是還得挨打,他想,可寧予杭背後的傷還沒好全,再者也得顧及他當家主事的臉麵,見天兒叫人跪祠堂,往後還怎麽在小輩兒麵前立足。他艱難地轉著腦筋,前思後想,忍不住在心裏嘀咕他大哥今天當真撞了邪,從頭到尾沒一句好話,莫不是真要像沈家那個畜生一樣被掃地出門了才知道厲害。
他膽戰心驚提防著,生怕老太太震怒之下又要再來一次家法,但好半晌過去,她也隻是死死盯住了一臉漠然的長子,眼裏滿滿皆是刮骨剔肉一般的哀痛,甚至還有淚。
她就這樣盯著,最後恨恨揚高了下頜。
「……我是想叫他回來,」她咬牙切齒:「可我為什麽不敢叫他回來,你最好問問你自己。」
老太太把話撂了便走了。一地翡翠殘渣,管家擔心得急忙去扶,反倒被她甩手打開了。
飯廳就此安靜下來。
該聽的不該聽的都進了耳朵,寧家老三想去安慰母親,可又不好擅自離席,因此為難得隻能把視線落在那隻碎得七零八落的鐲子上頭。他不出聲,寧家老二自然也無話可說,寧予杭的神色冷若冰霜,三個兄弟一同緘默,最後還是管家硬著頭皮救場,提醒自家先生午後兩點鍾還有一場會議,再耽擱,那頭怕是要等急了。
寧予杭好半晌才站了起來。
寧家老三握了握拳,轉身跟他道辛苦。
一地狼藉,他大哥卻仍然平靜得像是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似的,隻在離開前隔著鏡片瞟了他一眼。
那眼神讓寧家老三立時打了個激靈。
寧家的書房在別墅一樓,裏側,東南角,前往那裏需要經過一條走廊,因著方位朝陽,每逢夏季廊上的窗戶都要趕在午前拉上一層紗簾用以遮光。當陽光逐漸濃烈,窗外蔥鬱的鬆針樹會在地板上落下朦朦朧朧的影子,叫人行走其間卻有如同置身幽林般的錯覺。
午後用以招待四鄰近親的茶歇尚未開始,差事不多,管家收拾完飯廳的殘局之後送了一盞白毫銀針去書房,房內安靜,家裏的先生坐在辦公椅上翻看文件,眉心緊蹙的模樣仿佛舊時課堂上恨鐵不成鋼的老學究,單隻瞧了幾行字便恨不得大罵學生是蠢材。
但好在他到底不是。管家把茶端到桌案上,見他專注不好打擾,有片刻才勸:「您消氣。」
周遭仍然安靜,寧予杭沒接他的話。
管家又說:「……老太太貫來疼愛小少爺,您知道的,關心則亂麽。」
這回主人家倒是肯搭理他了,掀眼皮罵了一句多嘴。
管家噤聲低頭,但並不慌張。
他在寧家的時間不長,統共服侍過前後兩代主顧,看著寧予杭長大,也算摸得透他的性子。從樣貌上來看,他與他的幼弟截然相反,倘若說寧家小少爺毫無保留地遺傳了母親的美貌,那麽這位當家的先生則跟他的父親更為相似,鼻高眉揚,眼睛細長且瞳仁黑亮,單看著便是溫和的麵相,微笑時,右臉頰甚至還有一處酒窩——可惜這些大多是過去的印象了,大抵因為是長子,肩上責任重,見的牛鬼蛇神也多,他從小便少有笑容,等成年,就變得愈發高深莫測,哪怕人前盡是儒雅之態,偶爾也笑,但那些不過都是生意場上慣常的偽裝和手段罷了。
他是寧家最完美的繼承人,可拋開外表不談,單論脾氣,他不像,或者根本也沒想過要成為他父親那樣慈悲和善的大家長。他有他的野心,有更大的抱負以及更強烈的欲望,他掌控著寧家,也替整個家庭操持規劃未來,不容絲毫差錯,也不允許有半點意外。
聽起來是刻薄獨裁了一些,但管家卻認為這已經是難能尋到的父子倆在性情上的一點通處,盡管表現方式不同,可謀事之外,他們一樣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