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看得太緊呀,萬一他不高興了怎麽辦?大概當父母的都是這種心態,捨不得你太早離開,又期待著哪天你能覓得良緣。你剛才提到你三嫂的囡囡了是吧?她懷孕的消息是他們夫婦倆一道來告訴我的,那個時候你三哥真是欣喜若狂呀,媽媽看著他那樣子,忍不住想,我的心肝兒什麽時候也會有孩子呢?要是他有了孩子,也必定會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吧?」
隻這一句便叫寧家小少爺僵住了。
他母親卻當什麽都沒察覺似的,接著說:「媽媽已經老了,你爸爸又走得早,如果他在,大約也跟媽媽一樣,希望能看到你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我的心肝兒從前受了太多委屈呀,需要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來補償他,是不是?」
這話說完,臥房裏便沒了聲音。
外頭漸漸起了晨光,眼瞧著便是和風朗日的好天氣,婚慶嫁娶再適宜不過了。寧家小少爺沒說話,就單單在母親膝前溫順跪著,盡管她已經足夠克製自己的情緒,但他還是能看見老太太眼裏的淚光。
母子倆靜默對望,好半晌後,當兒子的才起身貼臉親了她一記。
秦家安排得很妥當,衣物飾品一應並在禮盒中,昨兒個就送到了。寧家小少爺穿著一身裁切得體的黑色正裝,利落俊朗,前襟還別著一枚月牙胸針——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這是新婚夫婦恩愛和睦的隱喻,也是秦家老夫人贈予伴郎們的好意兆。
老太太含淚抬了頭,卻見他仍笑吟吟對著自己,一手插著兜,一手伸來替她理順鬢邊的白髮,輕聲同她道別:「好啦媽媽,時間不早了,我該走了。」
秦家的婚禮場地選用自家祖宅,在郊外,一座前後四進的江南院落,算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前不久內部剛翻新,修繕祠堂,並且在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又擴建了一處別院。寧家小少爺前些日子就來過一趟,因此指路指得很熟練,與低調的訂婚宴不同,正式的婚禮秉承傳統觀念,熱鬧、隆重,早晨七點鍾不到,院前的空地上就排出了一列車龍。
看來他們到得晚了。郊外風大,寧家小少爺開門下車,走到半途又問他大哥借了車鑰匙回去拿外套。新婚夫婦正在垂花門下接待前來賀喜的賓客,新郎官兒西服筆挺,新娘子身著一件鳳凰牡丹的織錦旗袍,領口盤著梅花扣,氣質端莊,裊娜的腰線也看不出身懷有孕。
再別有目的的婚姻,張燈結彩喧鬧起來也顯得格外真實。夫婦倆在人前做足了恩愛的架勢,秦崢當著賓客的麵摟過妻子的腰肢親吻她,新娘子略顯羞怯地嗔怪了一句,抬手別起了鬢角的碎發。雖然事前沒有見過麵,但等寧家兄弟上前道喜的時候,她也表現得十分熟絡,大大方方承下了寧家小少爺的讚美,又笑著打趣他:「寧家的弟弟對吧?阿崢跟我提過你,生得可真標緻,新郎官兒的風頭都要被你分走了。」
寧家小少爺攏著肩頭上的外套,笑得禮貌又客氣。他額頭上的那道傷口快要癒合了,但乍看之下仍然很明顯,秦崢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礙於寧予杭在場,他沒敢告訴這小孩兒沈鐸已經到了,眼下正和其他的伴郎在後頭寒暄。或許他也不想聽。
大喜的日子,新郎官兒就不上趕著作惡了,他四下張望了一眼,問道:「二哥和三哥呢?」
「待會兒就來,」寧家小少爺揶揄說:「他們賴床。」
這句玩笑話叫他立刻被寧予杭不滿地瞥了一眼。新郎官兒朗聲笑起來,想了想,又對寧家兄長說:「杭哥,先前送過去的那兩尊翡翠玉雕還行吧?老太太喜歡麽?」
寧家兄長頷首說:「還不錯。」
新郎官兒籲了一口氣:「那就成,老太太喜歡最要緊。」
「下回別再送了,」寧家兄長說:「老太太禮佛,講究的是心誠則靈。東西貴重,反倒容易壞了心意。」
新郎官兒笑著點頭,一旁的寧家小少爺聽得雲裏霧裏:「什麽翡翠玉雕?你送的?」
他大哥推了一記眼鏡,說:「沒什麽。」
一來一去說得旁人稀裏糊塗的,還不肯解釋。寧家小少爺心有疑慮,正要纏著他們再問,兄長的臉色卻先冷了下來,揚高下頜望向他的身後。
寧予桐隨著他的視線回頭,隻見一輛房車由遠及近停在了垂花門下,司機下車開門,沈煜欽牽著他的女兒出來了,和他們一起的還有沈家的長姐沈之虞。一家子的著裝都很正式,當花童的小姑娘紗裙蹁躚,她的姑母也如從前一般艷麗霸道,純黑的裙裝裹在正紅色大衣裏頭,長發蜷曲,一步步踩著條階走上來,氣勢十足,也張揚得近乎喧賓奪主。
寧家小少爺有些意外。他有六年不曾見過沈之虞了,即便他很清楚秦崢的婚禮勢必會邀請沈家親眷,但他怎麽也想不到他們竟然會這樣當麵碰上。沈家長姐對他而言無異於心頭另一道瘡疤,寧家小少爺本能想迴避,但隻退了一步就咬牙頓住了,最後還是按照規矩跟著新郎官兒上前叫了一聲之虞姐姐。
沈之虞先給一對新人遞了賀禮,隨後才不冷不熱應了。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似笑非笑說:「桐桐長大了。時間過得還真快,轉眼間阿鐸結了婚,小崢也結了婚,你呢?姐姐也想參加你的婚禮。」
刻薄得不合時宜的問候。冤家聚頭,新郎官兒第一反應便是要糟,可沒等他出來回護,原本在旁邊跟沈煜欽說話的寧家兄長倒先過來了,抬手攬著弟弟的肩頭把人往後帶,盯住沈之虞,冷淡說:「我替他謝謝大小姐的好意。二十剛出頭,年紀小,家裏捨不得他太早成婚。」
隻這一句便叫寧家小少爺僵住了。
他母親卻當什麽都沒察覺似的,接著說:「媽媽已經老了,你爸爸又走得早,如果他在,大約也跟媽媽一樣,希望能看到你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我的心肝兒從前受了太多委屈呀,需要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來補償他,是不是?」
這話說完,臥房裏便沒了聲音。
外頭漸漸起了晨光,眼瞧著便是和風朗日的好天氣,婚慶嫁娶再適宜不過了。寧家小少爺沒說話,就單單在母親膝前溫順跪著,盡管她已經足夠克製自己的情緒,但他還是能看見老太太眼裏的淚光。
母子倆靜默對望,好半晌後,當兒子的才起身貼臉親了她一記。
秦家安排得很妥當,衣物飾品一應並在禮盒中,昨兒個就送到了。寧家小少爺穿著一身裁切得體的黑色正裝,利落俊朗,前襟還別著一枚月牙胸針——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這是新婚夫婦恩愛和睦的隱喻,也是秦家老夫人贈予伴郎們的好意兆。
老太太含淚抬了頭,卻見他仍笑吟吟對著自己,一手插著兜,一手伸來替她理順鬢邊的白髮,輕聲同她道別:「好啦媽媽,時間不早了,我該走了。」
秦家的婚禮場地選用自家祖宅,在郊外,一座前後四進的江南院落,算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前不久內部剛翻新,修繕祠堂,並且在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又擴建了一處別院。寧家小少爺前些日子就來過一趟,因此指路指得很熟練,與低調的訂婚宴不同,正式的婚禮秉承傳統觀念,熱鬧、隆重,早晨七點鍾不到,院前的空地上就排出了一列車龍。
看來他們到得晚了。郊外風大,寧家小少爺開門下車,走到半途又問他大哥借了車鑰匙回去拿外套。新婚夫婦正在垂花門下接待前來賀喜的賓客,新郎官兒西服筆挺,新娘子身著一件鳳凰牡丹的織錦旗袍,領口盤著梅花扣,氣質端莊,裊娜的腰線也看不出身懷有孕。
再別有目的的婚姻,張燈結彩喧鬧起來也顯得格外真實。夫婦倆在人前做足了恩愛的架勢,秦崢當著賓客的麵摟過妻子的腰肢親吻她,新娘子略顯羞怯地嗔怪了一句,抬手別起了鬢角的碎發。雖然事前沒有見過麵,但等寧家兄弟上前道喜的時候,她也表現得十分熟絡,大大方方承下了寧家小少爺的讚美,又笑著打趣他:「寧家的弟弟對吧?阿崢跟我提過你,生得可真標緻,新郎官兒的風頭都要被你分走了。」
寧家小少爺攏著肩頭上的外套,笑得禮貌又客氣。他額頭上的那道傷口快要癒合了,但乍看之下仍然很明顯,秦崢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礙於寧予杭在場,他沒敢告訴這小孩兒沈鐸已經到了,眼下正和其他的伴郎在後頭寒暄。或許他也不想聽。
大喜的日子,新郎官兒就不上趕著作惡了,他四下張望了一眼,問道:「二哥和三哥呢?」
「待會兒就來,」寧家小少爺揶揄說:「他們賴床。」
這句玩笑話叫他立刻被寧予杭不滿地瞥了一眼。新郎官兒朗聲笑起來,想了想,又對寧家兄長說:「杭哥,先前送過去的那兩尊翡翠玉雕還行吧?老太太喜歡麽?」
寧家兄長頷首說:「還不錯。」
新郎官兒籲了一口氣:「那就成,老太太喜歡最要緊。」
「下回別再送了,」寧家兄長說:「老太太禮佛,講究的是心誠則靈。東西貴重,反倒容易壞了心意。」
新郎官兒笑著點頭,一旁的寧家小少爺聽得雲裏霧裏:「什麽翡翠玉雕?你送的?」
他大哥推了一記眼鏡,說:「沒什麽。」
一來一去說得旁人稀裏糊塗的,還不肯解釋。寧家小少爺心有疑慮,正要纏著他們再問,兄長的臉色卻先冷了下來,揚高下頜望向他的身後。
寧予桐隨著他的視線回頭,隻見一輛房車由遠及近停在了垂花門下,司機下車開門,沈煜欽牽著他的女兒出來了,和他們一起的還有沈家的長姐沈之虞。一家子的著裝都很正式,當花童的小姑娘紗裙蹁躚,她的姑母也如從前一般艷麗霸道,純黑的裙裝裹在正紅色大衣裏頭,長發蜷曲,一步步踩著條階走上來,氣勢十足,也張揚得近乎喧賓奪主。
寧家小少爺有些意外。他有六年不曾見過沈之虞了,即便他很清楚秦崢的婚禮勢必會邀請沈家親眷,但他怎麽也想不到他們竟然會這樣當麵碰上。沈家長姐對他而言無異於心頭另一道瘡疤,寧家小少爺本能想迴避,但隻退了一步就咬牙頓住了,最後還是按照規矩跟著新郎官兒上前叫了一聲之虞姐姐。
沈之虞先給一對新人遞了賀禮,隨後才不冷不熱應了。她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似笑非笑說:「桐桐長大了。時間過得還真快,轉眼間阿鐸結了婚,小崢也結了婚,你呢?姐姐也想參加你的婚禮。」
刻薄得不合時宜的問候。冤家聚頭,新郎官兒第一反應便是要糟,可沒等他出來回護,原本在旁邊跟沈煜欽說話的寧家兄長倒先過來了,抬手攬著弟弟的肩頭把人往後帶,盯住沈之虞,冷淡說:「我替他謝謝大小姐的好意。二十剛出頭,年紀小,家裏捨不得他太早成婚。」